<h3> 对绍兴最初的印象,来自曾经的教科书中鲁迅的文章:“坐着窄窄的乌篷船,温两碗黄酒,要一碟茴香豆,听段社戏。”生动传神的将人带入梦里水乡。</h3><h3> 国庆节这一天,我来到了绍兴,这个季节自然感受不到那柳絮如烟的江南韵味,可秋天里的绍兴依旧凌波荡漾,楚楚动人,落眼的是满满的绿波、流水。</h3> <h3>【鲁迅故里】</h3><h3> 到绍兴第一站,便是鲁迅故里,鲁迅纪念馆是一座古朴而神圣,又独具水乡风情的现代展馆,馆内陈列厅祥细地介绍了鲁迅的坎坷人生,让人为之感慨,更为感动的是他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气节。</h3><h3> 穿过年代已久的长廊,到了“桂花明堂”,“明堂”俗称天井,这里原种着两株茂盛的金桂,“桂花明堂”由此得名。接着参观鲁迅的卧室、厨房、百草园。每到一个地方,都感到离先生又近了一步。<br></h3><h3> 从百草园转进“三味书屋”,挂在堂前的匾额为清代书法家梁同书的墨迹,鲁迅12岁到17岁,就在这里读书,刻着“早”字课桌还在,见微知著,不禁想到凡成大事者莫不如此。</h3><h3> 鲁迅的童年,一直在故居长大,这里成了先生的一个美好的记忆。</h3> <h3>【沈园】</h3><h3> 沈园与百草园相隔不到200米,原为南宋越州沈家私家花园,又叫沈氏园。它有着江南园林一样的精致和典雅,唯一不同的是,一千年以前发生在园子里那个凄凄戚戚的故事。相传南宋诗人陆游与原配唐琬被迫分开后,沈园一次偶然相遇,两人已各有所归,有缘无份,陆游百感交集,在一堵粉墙上题下令人动容的千古绝唱《钗头凤》。</h3><h3> 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h3><h3>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h3><h3> 想来,曾经刻骨铭心爱过一场,再深深地别离,唐琬顿时泪如雨下,当即写了一首同曲的《钗头凤》与陆游唱和。</h3><h3>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h3><h3>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h3><h3> 在沈园见过陆游后,唐琬抑郁成疾,没多久,一代佳人香消玉殒,陆游为此悲伤万分,抱恨终生。</h3><h3> 从沈园出来,《钗头凤》的故事还在脑中回放,仿佛听见晚年的陆游在低声吟唱:“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h3> <h3>【兰亭】</h3><h3> 兰亭,地处兰渚山下。</h3><h3> 依山傍水,茂林修竹,庭园为溪流环抱。沿着一条竹木掩映的石径走进园内,见一泓池水,几只白鹅在水中戏嬉,池边建一碑亭,石碑上刻有“鹅池”二字,雄浑遒劲。据说碑上“鹅”字由王羲之书写,而“池”有其子王献之所书,一碑二字,父子合书,成千古佳话。</h3><h3> 转过鹅池,就是曲水流觞。遥想当年,这里是众多名士聚会的地方,流水蜿蜒曲折,逶迤向南,大家散坐在清溪旁,盛有酒的觞从上游缓缓而来,觞飘到谁面前,谁便作诗一首,否则就罚酒一觞。王羲之趁着酒兴,当场一气呵成《兰亭集序》,后人称为“天下第一行书”。</h3><h3> 如今,中国书法协会每年都在此举办国际性书法盛会,设立了中国书法的最高奖――“兰亭奖”。</h3><h3> 兰亭,成了中国书法的精神家园。</h3> <h3> 绍兴,一座浸在水中的城市,看到的是古老的石桥,幽深的小巷,白墙黑瓦的民居,或行或泊的乌篷船,家家临水,户户枕河,水乡气息,扑面盈怀。不由想起苏东坡的美妙句子,“扁舟一棹归何处,家在江南黄叶村”。</h3><h3> 绍兴,不仅风景秀丽,而且是名人辈出。中国的名人在这里比比皆是,走在绍兴就像是穿梭中国的历史。</h3><h3> 今天,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可以看着车水马龙的街道,悠然行走其间,不快不慢;面对潮涌而来的游客,始终吴侬温婉,不急不躁,却更懂得知足常乐这一古朴而简单的道理。</h3><h3> 绍兴,梦中古城,给人很舒服的感觉。</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