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董申保院士做美篇

日尧每 攵

<h1> 作者:赵晓敏</h1> <h3> 本文作者:赵晓敏</h3> <h1>  董晨是我的中学同学,也是我小学的校友。上世纪60-70年代都是按家庭住址分学区就学,由于我们都是家住东朝阳路一带的小伙伴,因此于1970年初,我们一起被分到长春市第五十中学五班,这个后来我们为之自豪的集体,成为了中学同学。</h1> <h1>  我们的中学时期,正值思想最为桎梏的年代,男女同学之间不但没有任何交流,甚至以相互不说话的形式,表示着自己的革命态度。所以在中学的三年半时间里,我和董晨同学说过的话应该不超过10句,我们都是激进的少年革命者。</h1> <h3> 本文作者赵晓敏在中学时期</h3> <h1>  在我1973年转学离开长春市第五十中学以后,我们就一直没有过联系,只是听说他考上大学,后来一直在北京工作。中学时代,对他的记忆是一个书卷气的男孩,在我们班男同学里学习出众,出身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长春地质学院的教授。</h1> <h1>  今年夏天,我们50中74届5班成立了同学群,我和董晨也先后加入进群,虽然44年没联系过,但我们一见如故,交流自如,甚至第一次通电话就开始论证当年他和我到底谁的数学成绩更好些,以至于把电话打到当年教我们数学的陈受真老师家里一探究竟……</h1> <h1>  学生时代的我们阳光又纯真,很少关注同学的家庭背景。我又很心粗,甚至近几年曾经有同学跟我提起过,说董晨的父亲董申保赫赫有名,是80年代的长春地质学院的院长,我还一脸茫然的问董申保是哪几个字?直到前几天董晨对我说,北京大学近期要为他父亲的百年诞辰举办一个小型纪念会,他们家人想借此契机,通过手机发送美篇的方式,从家人的角度,在他父亲的百年诞辰之际,表达他们对父亲的怀念之情。我才开始对他的父亲董申保院士有了一些了解,并毅然决然地主动承担起帮助其做音乐相册和纪念美篇的重任。</h1> <h3> 古稀之年在高海拔地区工作</h3> <h1>  我学做美篇刚起步,起因是经常看到同学群里有一些回忆性的小文或同学们发的诗及感言等读后舍不得删,就想着不如做成美篇既可以保存长久,又可以与大家分享。一个月前刚开始尝试,磕磕绊绊的好多功能都没开发,但事情紧急,董晨又对我如此信任,委以重托,我也只能临危受命。</h1> <h1>  董晨发给我的董申保院士的资料到了,一本《董申保院士纪念文集》和一些董申保老先生的照片。书到手的第一时间,我就聚精会神的读了起来,看着这些资料,我的眼睛湿润了,董申保老先生的事迹深深打动了我。</h1> <h1>  董申保老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岩石学家、地质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他热爱祖国,胸怀天下。早在西南联大和法国求学期间,他就积极参加爱国学生运动。作为学者,他学风笃正、治学严谨;作为人师,他人心博爱,为人师表;作为一代宗师,他淡泊名利、胸怀广阔。<br></h1> <h3> 董申保院士</h3> <h1>  董申保院士的夫人、董晨的母亲寿曼丽女士的悼念文章《一生奉献 矢志爱国》,文中从亲人的角度,对董老先生的生平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描写,现摘录其中的几段:</h1> <h1>  “抗日战争开始,你离开富裕的家庭奔赴昆明,仅仅依靠贷金与联大师生一起过着十分艰苦的生活。有一次炎热的夏天,你没有衬衫,就贴身穿一件粗毛呢制服,大汗淋漓地走很远的路去上家教课。</h1> <h3> 1944年 董申保(中)在西南联大翠湖边</h3> <h1>  你朴实无华、宽厚大度、不计名利。1951年初你从国外回北大后不久,上级谈话说国家急需地质人才,长春地质学院新成立,需要师资,把你调去借用一年,到那边带出几个弟子,打好基础再回来。后来因为工作需要,你在长春坚持了三十几年。1978年你被任命为长春地质学院院长。</h1> <h3>1980年 董申保院长(左二)在长春地质学院地质宫门口</h3> <h1>  你不仅关心身边的同事,对公益事业也很热心。如曾对希望小学多次捐款,并和受资助的学生通信,鼓励他们努力学习。其他如北大教育基金、印尼地区地震和海啸、汶川地震等等,你都热心捐助。</h1> <h3>1977年 董申保(左一)在甘肃麦积山与资助学生合影</h3> <h1>  你为祖国的地质事业和教育事业耗尽一生,无怨无悔。<br>  你的一生,正如程郁缀老师所书的对联: <br>  一生耕耘严谨治学结硕果创变质理论划时代; <br>  两袖清风教书育人传美名化春风桃李遍神州。”</h1> <h3>  2007年 董申保在90华诞庆典上作报告</h3> <h1>  董申保院士所做的一切,无不让我感动。董晨的这八句诗,正是他父亲一生的写照!<br>&nbsp;<br> 身出豪门视等闲<br> 乱世求学不畏难<br> 山河破碎择地质<br> 青山绿水吾欲还<br> 呕心沥血穷心智<br> 忍辱负重亦依然<br> 严出桃李天下满<br> 笑归松青翠柏间</h1><h1><br></h1> <h3> 2009年 董申保在家中书房</h3> <h1>  董申保老先生无私奉献的精神感染着我,踏实做事的风范激励鞭策着我。我一连加了好几个夜班,整理加工照片、录入文字、校对文稿、美篇设计、几十遍的修改……连续几天忙到后半夜2-3点。</h1> <h1>  昨天,董申保院士百年诞辰纪念会如期举行,我为董申保院士做的美篇也如期交稿。我自己一遍又一遍的看着这两篇作品,心中更增加了对董申保老先生深深的敬意!</h1> <h3>董申保家人在董申保院士百年诞辰纪念会上</h3> <h1>  最后,引用董晨妹妹董宁的一段话作为本文的结尾:<br>  “我的父亲——这位学贯中西、文博今古、创始辟路、正气浩然的科学家和教育家,这位充满爱心、充满智慧、爽朗豁达的慈父,将永远活在我们的心里,父亲伟大的人格精神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将一代一代加以传承!”</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