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把日子过反了!(深度好文,值得思考)

远方的路自己走

<h3>一直认为每个年龄段有每个人应该做的事情,但是种种迹象显示,中国人彻头彻尾的把日子给过反了,已经严重的影响到整个国家的国民身体素质,每个人都必须重视起来。<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 01</b></h3><h3></h3><h3>国人体质逐年下降已是不争的事实。我们周围童年患白血病的,少年得癌的,学生体测猝死的,青年、中年过劳死的新闻,已经不再是新闻。</h3><h3></h3><h3>江浙某处8成儿童体内兽用抗生素超标,某地8成公务员身体亚健康……</h3><h3></h3><h3>我在评论中认为,饮食垃圾化是体质下降的主要原因,而缺乏合适的锻炼,也是诱发体质下降的重要因素。</h3><h3></h3><h3>缺乏体质锻炼,不是因为国人懒,而是各个年龄层次的人把日子都过错了。</h3><h3><br></h3></h3> <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 02 </b></h3><h3></h3><h3>人的孩提时代,应该怎么过?</h3><h3></h3><h3><b>应该是以玩为主,通过玩游戏来认识世界,锻炼体质意志,从而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兴趣和身体的好底子。</b></h3><h3></h3><h3>但我们的孩子,现在在幼年时期都在干什么?</h3><h3></h3><h3>小小年纪就在玩命地学习。一句极具煽动性的口号,把全国的儿童都推进了深渊,那就是:绝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h3><h3></h3><h3>于是,你家孩子两岁学唐诗,我家必然一岁就学,你家孩子一岁学外语,我家孩子胎教就学外语!</h3><h3></h3><h3>总之,恨不能把孩子的起跑线划到妈妈的肚子里。</h3><h3></h3><h3>一个两三岁的孩子,又是画画,又是弹钢琴,凡是天下的知识,恨不得三岁前全部灌到孩子的肚子里。</h3><h3></h3><h3><b>孩子在玩的过程中锻炼的机会和天性被生生剥夺,太多的孩子还没上学,就已经戴上了眼镜。</b></h3><h3></h3><h3>谁都知道这不对,但谁都不会带头纠正。因为变态的社会竞争必然带来变态的被动适应,人人觉得危机,便人人不能自拔。</h3></h3> <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 03 </b></h3><h3></h3><h3>再看看青年人都在干什么?</h3><h3></h3><h3>青春期本来是用来学习的最好时光,可今天的年轻人,都在拼命的玩手机、玩游戏。</h3><h3></h3><h3>正所谓玩物丧志,玩垮了意志,玩毁了青春,也玩坏了体质。</h3><h3></h3><h3>这里也有一句迷惑人的口号,叫“我的青春我做主”。</h3><h3></h3><h3>我的儿子,考取的是国内一流的大学,可自从进入大学校园之后,就完全沉溺于网络游戏,四年大学,居然只去过两次校内图书馆。</h3><h3></h3><h3>每天晚上,上网玩到深夜两点不睡觉,白天经常因为起不了床而逃课。每门功课基本都是60分万岁。</h3><h3></h3><h3>可怕的是,今天的大学里,基本都是这样。</h3><h3></h3><h3>刚刚走上社会的青年人,为了扩大人脉,适应黑色竞争,争相出入吃喝场所,动不动喝得烂醉如泥,长身体长智慧的年龄,却被活生生地糟蹋掉了。</h3><h3></h3><h3>中年人能顾及一点身体的健康吗?更不能了。</h3><h3></h3><h3>因为上有老要孝敬,下有小要培养,一个家要经营,一套房子的贷款要月供。职场打拼从来就是没有人性可言的,除了拼命赚钱,还能有什么别的奢望?</h3></h3> <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 04 </b></h3><h3></h3><h3>我们冷静地看看,也只有老年人因为感觉自己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为了能在这个世上多看几眼,才开始拼命地健身!那帮跳广场舞的老头老太,才是把身体当回事的人。</h3><h3></h3><h3>孩子们该玩,却在拼命地学习;</h3><h3></h3><h3>青年人该学习,却在拼命地游戏;</h3><h3></h3><h3>中年人该顾惜身体,却在拼命赚钱;</h3><h3></h3><h3>老年人该颐养天年,却开始拼命地健身。</h3><h3></h3><h3>中国人从小到大,全把日子过错了,过反了,这不仅是每个社会成员的悲哀,更是这个社会的悲哀。</h3><h3></h3><h3>究竟在哪个环节出了问题,我想,该有人出来说说了。</h3><h3></h3><h3></h3><h5><font color="#808080">本文选自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font></h5><h3><br></h3></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