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寒冬初至,却丝毫没有影响我们教研的热情;寒风刺骨,也没有阻挡我们潜心教研的脚步。12月1日上午,在教研室朱主任,郭主任的带领下,小学语文骨干组成员们一起走进了整洁亮丽,雅致秀丽的邾城四小。</h3><div> 本次教研活动两位教师向我们呈现了精彩的课堂,教学设计精妙,课堂气氛轻松,课件辅助得当,教师收放自如,学生积极踊跃,课堂常规规范。</div> <h3> 辛冲中心小学张丽娟老师执教了一年级《雨点儿》第一课时,老师整节课注重抓住学生的心和眼睛。张老师开课就以谜语吸引了学生,激趣导入课题,以自读课文,交流读后知道什么为起点,在教学过程中,把识字、学词、读句、读文有机地结合起来。如先让学生认识“数”和“清”,再学词“数不清”,让学生找出相关句子读,理解“数不清”“飘落”这个两个词语时,课件出示了很多雨点儿让学生数,数着数着,学生数不清了,自然而然让学生领会了这个词语的意思,在句子中了解“数不清”的意思,紧接着让学生联系生活说一说,最后请学生说说你还知道什么数不清?这样做既避免了逐句串讲串问,不分主次地繁琐地进行词句分析,也避免了小和尚念经似的一遍一遍呆读。从整体感知出发,又以回归整体结束,有什么是数不清的,孩子们说出了:“天上的星星,小河里的鱼儿,树上的叶子”等等。“飘落”一词老师联系生活让学生理解“轻、柔”才能飘落,在理解词语意思后充分运用读的手段,指名读,引读,集体读等朗读方式,引导学生在读中熟悉课文,理解课文。读说结合是这节课的亮点环节,她设计了三幅图片让学生写句子,“ ______ 从 ______ 飘落下来。”从一年级开始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看图写话能力。</h3> <h3> 紧接着,徐古中心小学刘晓琳老师以饱满的激情执教了一年级《影子》第一课时,首先刘老师给学生带来了一段《影子舞》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了影子的神奇。接着出示了本课的字和词语,老师设计了闯关活动激发学生识字兴趣,再加上老师评价及同学之间的朗读评价,加上老师带着学生不同形式的读,基本上每个同学都能读正确。老师着重引导学生认识字词同时,刘老师善于借助图片和视频,引领学生直观地感受影子,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 </h3> <h3> 课后,首先是两位老师谈本课的教学设计思路,预设所要达成的教学目的,课后感受等。接着在邾城四小教务主任汪亚梅的主持下,骨干组的老师畅所欲言,大家分别对这两节课进行了品析,两位老师都能根据孩子身心,年龄和课文特点等特点设计适合低段识字与阅读教学。大家一致认为两位老师对低年级的识字与阅读指导到位,指导灵活,符合低年级小朋友的年龄、思维特点。</h3> <h3> 在积极的研讨中,我们总结出低年级识字与阅读教学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h3><div> 1. 随文识字,随文识字即分散识字。它根据人的记忆规律,注重开发无意记忆在识字上的潜力,让学生在阅读实践活动中反复多次和汉字见面,让课文的生字的出现和讲解都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不是孤零零地识字,而是紧密结合课文内容展开识字,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在语言环境中识字更高效,不仅可以掌握字的音与形,更能帮助学生体会汉字意思的微妙,而且能快速地进行说话训练,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div><div> (1)识字入题,提纲挈领地进入课文内容的学习。</div><div> (2)把生字新词放到句段中学,随文识字,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带动对句段的朗读和理解。</div><div> (3)设计关键词语的学习,深化课文内容的理解。</div><div> 2.低段阅读训练提倡听说读写同步进行,读练相互结合,切实的进行有效的说话与写作训练,对于低段学生而言至关重要,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对重点词语进行理解与品位,设计多样灵活的训练。另外,低段学生要注重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以说代写,融口语训练与写作训练为一体。</div><div> 3.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也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实践活动。因此,在这项活动中,教师要突出实践活动的主体性。注意教给学生正确的书写方法,教给学生正确的书写姿势等,使他们能写得端正,整洁,行款整齐,有一定速度。让学生自己学笔顺,利用描红掌握字的整体框架,提出较为难写的部位,教师带领着落实写入田字格。一步一步地实践,由易到难,由浅入深,以学生自主学习为宗旨。扎实落实本课读读写写的基本语文能力训练。</div> <h3> 这次教研活动,老师们都觉得受益匪浅,并表示将会把教研心得贯穿到以后的课堂教学中去。相信,在朱主任的带领下,我们的语文教学一定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只要老师们多一份智慧,多一份创新,我们的教学之花一定会更加绚丽多彩! </h3> <h3> 新洲区邾城街第四小学 张红莉报道</h3><div> 2017年12月2日</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