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提起《论语》每个人都不陌生,它是中国人读了几千年的书,它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它在历史上具有崇高地位,宋人赵普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它甚至被称为东方的《圣经》。可是今天,我还是要和大家分享它,分享这部记录孔子和它弟子言行的书。</h3> <h3> <b>总是在一个人独处时才肯翻开它,与我而言这里是一幕幕穿越时空的情景剧,悠远而厚重,朴素又温暖。让人感动、折服、震撼之余亦常常陷入深深地思考!</b></h3> <h3> <b>第一幕 谈理想</b></h3><h3><b> 我们每个人都有这样的经历,从牙牙学语时,大人便不停地问:“长大了想做什么呀?”上学了,老师会让我们写有关理想的作文,就连《中国好声音》节目中,汪峰导师最常问的一句话也是:“请告诉我你的梦想是什么?”</b></h3><h3><b> <br></b></h3> <h3> 我们谈理想,古人亦谈理想。</h3><h3><h3><b> 这一天,颜回、子路跟老师在一起聊天。孔子说:“你们每个人都说说自己的志向吧。”</b></h3><b> 子路说:“我的志向就是,衣服、车马这些好东西,与朋友一起享用,用坏了也没什么抱怨。这就是我的愿望。”<br> 颜回说:“我的愿望呢,就是一个人不经常夸耀自己,也不经常宣扬自己的功劳,能够做到很谦逊也就可以了。<br> 这个时候,学生们发现老师还没有说话。子路就对老师说:“希望听听老师您的志向。”<br> </b><br></h3> <h3> <b> 孔子就淡淡地说出对自己人格理想的描述,很简单,就三句话:“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论语 公孙长》)<br> 孔子的志向就是希望做到能够让老人得到安顿,让朋友对自己信任,让年轻人对自己怀念。多么朴素而又温暖的志向!</b></h3> <h3> <b> 第二幕 谈孝道</b></h3><h3><b> 在这里,摆在第一位的是“老者安之”。一个“安”字,让老人外在得安其身,内在得安其心。中国民间有个说法叫“百善孝为先”。一切善行都是从孝开始做起,因为这是人生中最深刻的亲情,人人不可回避。</b></h3><h3><b> </b></h3> <h3></h3><h3> <b>很多学生曾经问孔子,什么叫做“孝”。</b></h3><h3><b>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为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 为政》)</b></h3><h3><b> 子游去问老师,什么叫做孝啊?老师说,现在的所谓孝,就是说能养活自己的老人就行了。但是,这真的就是孝吗?孔子接着反问,你看狗马这些动物都能够得到饲养,如果你只是做到让父母衣食无忧了,但你对他们没有发自内心的尊敬,那么这跟饲养狗马有什么区别呢?</b></h3><h3><b>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论语 为政》)</b></h3><h3><b> 子夏问老师什么叫做孝。孔子又说了一种现象,他说:做子女的要尽到孝,最不容易的就是对父母和颜悦色。你看看今天的所谓孝,就是有一些要做的事情,孩子们都会抢着去干;在一个物质条件不很丰富的情况下,尽量做到让长辈有吃有喝。这里孔子又是一个反问句:“曾是以为孝乎?”你竟然以为这是孝吗?</b></h3><h3><b> <br></b></h3> <h3> <b> 很喜欢《论语》里这两个反问句。这样一问让我们警醒,这样一问令人深思。中国人常常将“孝”和“敬”连用,孝敬孝敬,孝为行,敬为心,关键是我们的心中对父母有那份深深的敬吗?为什么孝敬是一种要大力提倡的公共美德,而不是每一个人个人的生命本能呢?同样是血缘,为什么父母对儿女的爱如此自觉,如此浓烈,而孩子对父母的爱有时候却显得牵强呢?</b><br><br></h3> <h3> <b> 孔子曾经描述过一个人人格的成长中要做哪些事。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 学而》)<br> 这里面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入则孝,出则悌”。孝悌之意,对父母为孝,对兄弟为悌。讲的是伦理亲情之爱。第二层次,是“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如果一个人言语谨慎,笃诚守信,用爱亲人的心去博爱众人,还去亲近有仁德的人,这样他就走出了一己之爱,能够心存天下大爱,他就能为社会做更多事,走得更远。如果以上这些都做到了,孔子才说到第三个层次,“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你要是还有余力的话,就可以去学习文献知识。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孔子很注重实践,实践之余你才可以去学点书本知识。而反观我们这个文明时代的做法,这三个层次恰恰被弄反了,今天的孩子一生下来就开始被安排念书,从早教班到中学、大学,但是还有几个人能记住“入则孝,出则悌。”<br> 古圣贤的教诲,可以使我们让自己的灵魂从远方漂泊而归,回到一个温暖而又朴素的地方。</b><br></h3> <h3> </h3> <h3><b> 第三幕 谈智慧</b></h3><h3><b> 毋庸置疑,《论语》朴素的语言里无不闪耀着至高的真理和智慧。</b></h3><h3><b><b> <br></b></b></h3> <h3> <b> 樊迟在问老师什么是“知”(智)的时候,孔子就说了两个字,“知人”(《论语 颜渊》)。也就是说你上知天文,下晓地理,也只是拥有了知识,而真正的智慧是面对人心,你拥有什么样的判断力。<br> 樊迟不能理解,于是再问老师,知人之后要做什么呢?<br> 孔子又说:“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论语 颜渊》)就是这样十个字告诉我们知人以后干什么?“举直”是把那些正直的、有才能的、善良的人提拔上来,放在一个位置上。放在哪儿呢?放在“枉”者的上面。“枉”就是那些不正直的、不那么善良、高尚的人。“能使枉者直”多么温暖又善良的标准,就是希望正直、高尚的人能影响“枉者”,使其变得高尚、善良起来。是啊,人性中没有绝对的善与恶,不同环境作用下也会有不同的结果出现。<br> </b><br></h3> <h3> <b>那么,怎么样才能知人呢?孔子说,看一个人,要“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度哉?”(《论语 为政》)什么意思呢?<br> “视其所以”,从一开始你要看到他为什么这么做,也就是说做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做事的动机是什么。<br> 中间“观其所由”,你要看他做事的经过和他使用的方法又是什么。<br> 最终是“察其所安”,一个人做一件事,结束与没结束不在于过程的终结,而是他的心在这个结果上安顿了吗?<br> </b></h3> <h3> <b>当然,这样做还不够,孔子还告诉我们,知人你要去看一个人的过错,因为每个人的过错都是可以归类的,这叫做:“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论语 里仁》)<br> 孔子还有一句话,叫做:“观过,斯知仁矣。”(《论语 里仁》)你看一个人的过错,就知道他是不是一个仁义的人。有很多人由于内心过于慈悲、柔软而超出了底线,这也是一种犯错。所以孔子告诉我们要“以直报怨,以德报德”。<br> </b></h3> <h3> <b>说到这里就可以谈到智慧的等级了。孔子把智慧的得来分为四个等级。第一等叫“生而知之者”,生来就有智慧。第二等叫“学而知之者”,通过学习来获得智慧。第三等是“困而学之”的人,就是遇到困惑,有麻烦了才临时应急想学。最次一等是“困而不学”,就是已经遭遇到困境还不学。这样的人也只能认命了。试问有几人是“生而知之者”?连博学的圣贤也把自己划为“学而知之者”之列,由此可见学习的重要性。</b></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left;"> <b>当今,是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每个人都应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才不至于被社会所淘汰。那么,要怎样进行学习呢?怎样在学习中获得更高的智慧?怎样通过学习扩大我们的人生格局?怎样才能在学习中获得治世之道?这些,我们的先贤都会向你娓娓道来,只要你翻开《论语》,潜心研读。</b></h3><h3 style="text-align: left;"><b> </b></h3> <h3> 家人的鼾声告诉我,夜已深。然而,孔子和他弟子们的话剧,还在一幕一幕的上演。掩卷熄灯,一本小小的《论语》放于枕畔,我安然入眠。</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