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很多人认为性格外向的人适合做销售,实际上这是误解,销售不是社交,社交是情商的表现,而销售是逆商为主。</h3><div><br></div><div>销售本身销售的是信任,要陌生的人信任自己,得具备两个条件:同理心和自驱力(逆商)。</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首先说同理心,其实就是感同身受的能力。</div><div><br></div><div>比如你去拜访客户,中午12点了还在激情澎湃的介绍自己公司的产品,其实这个时候客户已经在想中午约了朋友去哪吃饭的问题。你去拜访一个竞争品牌的客户,一开口就抨击竞争对手,别人根本都没有心思听你说下去了,因为你质疑了客户的选择,将客户摆在了和你对立的角度。</div><div><br></div><div>很多人都接到过保险公司的推销电话,一上来就一大堆术语,其实客户根本没听懂,然后知道你快挂电话,为了争取机会,销售员在最后几分钟疯狂提升语速,将内容一股脑抛出来。这样反而加剧了接电话人的挂电话的速度。而打电话的人,却是被自己争取的精神感动的稀里糊涂。如果没有同理心,做再多的事,再努力,只会加速别人对你的讨厌。</div><div><br></div><div>而一个有同理心的销售,会根据客户的状态,调节自己的节奏。当客户感兴趣的时候,将自己的产品宣讲到位。当客户乏味的时候,聊聊军事政治拉近双方的关系。即使销售的场景不断调整,依然能够锁定目标促成订单。</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逆商</div><div><br></div><div>自驱力(逆商),就是拒绝之后的自我前行能力。</div><div><br></div><div>销售无可避免会碰到很多拒绝。就以电话销售为列子,打100个意向客户,其中有90个都是被拒绝的。而这剩下的10%成功率,可以算是行业最高的销售业绩。</div><div><br></div><div>自驱力弱的人,在不断的失败,并放大失败的挫败感,甚至最终放弃。他会沉浸在自己90个的失败中,走不出来,情绪和关注点始终锁定在失败的诅丧中。下一次打电话的时候,自己的状态还没有调整过来,传递给客户也是一种不自信的状态,所以打再多电话也是反复折磨自己并且告诉自己做不了的结论。</div><div><br></div><div>自驱力强的人则会越挫越勇,他会把这个过程看成一个闯关的游戏,每次失败都总结经验,他会总结自己失败的原因,是打电话的时机不对,语气不对,话术不对还是目标人群不对,同时也会总结自己成功的原因,是因为足够坚持还是因为选对了客户,这样方便后面继续坚持。经常理性客观的进行分析,并且关注点放在改善上,然后在这些加强版方案的支持下继续出击,从而能够顶住压力不断提高.</div><div><br></div><div>要注意同理心和自驱力的协调。</div><div><br></div><div>同理心过强的人,自驱力会弱同情心泛滥,在不违背道德的前提下,会给客户提供更加偏保守的方案,这种销售也能出单,但很难成为一流的销售。</div><div><br></div><div>反之自驱力太强的人,同理心就会弱。给人感觉目的性太强,会无端损失很多客户。只有这两者都处于一个合适的位置,才是最适合做销售的特质。</div><div><br></div><div>那么怎么分辨自己是否具有这两种特质呢?</div><div><br></div><div>答案就是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如果你一直做销售,并且业绩还不错,同时你从中能够收获成就感。那么无疑你是适合这份工作的。反之,如果你业绩一直不怎么样,同时觉得有疲倦感,或者觉得压力太大。那么可能你就需要重新审视下,这份工作是否真的适合自己了。</div><div><br></div><div>其实要要做好销售,最终还是要有清晰的目标,哪怕这个目标仅仅是金钱,也必须清晰明确。有了明确的目标,才不会被路上的野花野草分心。</div><div><br></div><div>做销售就是一个修行的过程,修的课程就是自我。而只有心里足够强大,才能够在销售这个低门槛的行业内脱颖而出。</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