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font color="#010101"> <b>一本好书就是一轮太阳 </b> </font></h1><h1><b style="color: rgb(1, 1, 1);"><br></b></h1><h1><b style="color: rgb(1, 1, 1);"> 大家好,我是实验小学的教师王玉红,今天我为大家推荐的书目是————《蜻蜓眼》。</b><br></h1> <h3><b><br></b></h3><div><b><br></b></div><div><b><br></b></div><div><b> 最早读曹文轩的作品是为了让女儿看,女儿渐渐被一本本精美的作品陶醉,而我也深深地被曹文轩的作品吸引。我喜欢他文字的干净纯美,喜欢他文字里浓浓的爱和淡淡的忧伤。这次读《蜻蜓眼》更因文字中的那份美好和悲伤而感动,眼前几度升起一片雾气。</b></div><div><b><br></b></div><div><br></div> <h3><b><br></b></h3><h3><b> 《蜻蜓眼》是作家曹文轩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是曹文轩获得国际安徒生奖后的首部长篇力作,首发于《人民文学》2016年第六期。 </b></h3><h3><b><br></b></h3><h3><b><br></b></h3><h3><br></h3> <h3><b> </b></h3><h3><b> 这是一本有温度的书,没有多余华丽的词藻,然而就是在这流水般的叙述中,故事一点点淌进我的心里。一见钟情的奥莎妮奶奶和杜梅溪爷爷,何时何地都要保持微笑、保持干净整洁才出门的一大家人,一件件来之不易地爱心毛衣,重情重义的胡妈宋妈,一大一小的红油纸伞,寄托乡愁的小皮箱,奶奶生病一家的齐心协力、相濡以沫,机灵乖巧的阿梅……</b></h3><div><b><br></b></div><div><b><br></b></div> <h3><b><br></b></h3><h3><b> 故事从一个长相神态与众不同美丽的女孩儿阿梅开始拉开序幕。只要她一出现,身边就会投来惊叹和赞赏的目光。这一切都源于她身上流着四分之一的法国血统,有着她奶奶的神韵和气质。阿梅的奶奶奥莎妮是个法国女子,在一家咖啡馆和阿梅的爷爷杜梅溪偶然邂逅,从此成为彼此的码头。</b></h3><div><b><br></b></div><div><br></div> <h3><b><br></b></h3><h3><b> 1939年由于战乱,一家人回到了上海,接手家族产业,住进蓝屋。尽管外面战争不断,蓝屋里永远是典雅的、温馨的,不管在什么时候,都能看到他们精致的妆容,干净整洁的服装,绝不将就。在奶奶奥莎妮的心中,日子得用生命去保证,这是做人的尊严。这样的活力给灰暗的上海涂抹了明艳的色彩。生活再艰难,也得保持那份高贵和优雅,充满情趣地活着。</b></h3><div><b><br></b></div><div><br></div> <h3><b><br></b></h3><h3><b> 《蜻蜓眼》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主人公奥莎妮。她高贵优雅,不论生活是顺遂还是坎坷,始终活得充满尊严。</b></h3> <h3><b><br></b></h3><h3><b> 因为她,一家人无论在怎样的生活境遇里都是优雅美好的。</b></h3><div><b> 印象很深的是红色的油纸伞。阿梅,奥莎妮的孙女,继承了奶奶漂亮的外貌,也秉承了奶奶独立美好的品格。“在奶奶的感觉里,她的孙女,阿梅,艾娜,是又一个奥莎妮。”不论是淅沥小雨,还是雷雨交加,她们始终打着两顶红油纸伞,姿态优雅地相伴于风雨中,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在物资匮乏、风雨飘摇的年代,“她们就只剩下这红油纸伞了。因此,必须举着。举着它,静静地走过大街、里弄,走过喧嚣或是寂静。”</b></div> <h3><b><br></b></h3><h3><b> 这是一种精致生活的保持,更是一种爱的体现。</b></h3><div><b> 因为爱,他们为对方放弃自己珍视的东西——为了给奶奶种下一棵与法国家中相似的杏树,爷爷换掉了自己的劳力士手表;为了给奶奶治病,阿梅的爸爸妈妈和阿梅当掉了她的高档钢琴,为了赎回钢琴,奶奶又不计成本地换掉了祖传的价值不菲的钻戒;为了换回蜻蜓眼,外公用了自己价值连城的6幅画作;还有那些没有完成的交换,爷爷说:“我愿意以这座房子,换到一次让你妈妈回一趟法国,回她的家的机会”……</b><br></div><div><b><br></b></div><div><br></div> <h3><b><br></b></h3><h3><b> 《蜻蜓眼》的故事作者是用端庄的姿态、庄重的笔调来写。《蜻蜓眼》不回避历史上的灾难与苦难,用典雅的语言表现了人与人之间最美的、高贵的情感,温柔淡雅,哀而不伤。读后让人感觉到诗意人生之美,感觉到善与爱的重量,想笑想流泪……</b></h3><div><b> 《蜻蜓眼》尽管是写给孩子们的书,但里面的好多意味,比方说“蓝屋”,比方说离别,是孩子们在初读时难以参透的。他们需要多读几页人生的大书,像小阿梅那样完成身心的共同成长,再重新回头阅读,才能明白其中的无穷滋味。他们现在不需懂得,只需记得那一刻难以形容的淡淡忧伤,这将丰富他们的人生,让它更柔软丰盈。</b><br></div><div><b><br></b></div><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