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底一中用爱拥抱“艾”

☀晓冰

<h3>2017年12月1日是第30个&quot;世界艾滋病日&quot;。</h3> <h3>今年我国宣传活动主题是&quot;共担防艾责任,共享健康权利,共建健康中国&quot;(英文主题为Right to Health)。</h3> <h3>12月1日,娄底一中医务室的医护人员早早的来到学校的孔子广场,用爱宣传&quot;艾&quot;。</h3> <h3>"孩子,你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h3><h3>"知道,今天是‘世界艾滋病日’。"</h3><h3>什么是艾滋病?</h3><h3>艾滋病是由艾滋病病毒引起的一种死亡率极高的传染病。艾滋病病毒侵入人体后,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引起组织器官损伤,造成各种机会性感染、肿瘤等,最后导致死亡。目前,没有可以预防艾滋病的疫苗和治愈艾滋病的药物。</h3> <h3>"请问家长,您知道艾滋病毒的传播途径吗?"</h3><h3><br /></h3><h3>艾滋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三条:</h3><h3>1.性接触传播:</h3><h3>与感染者进行无保护措施的性交(经阴道或肛门)或口交。</h3><h3>2.血液传播:</h3><h3>输入受到感染的血液。</h3><h3>合用受到污染的针头、针管或其它锐器。</h3><h3>3.母婴传播:</h3><h3>在妊娠、分娩和母乳喂养期间在母亲及其婴儿中间传播。</h3><h3><br /></h3><h3><br /></h3> <h3>注意❗️</h3><h3>这些行为不会传染艾滋病:</h3><h3>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病人握手,拥抱,礼节性接吻,共同进餐,共用劳动工具、办公用品、钱币等。</h3><h3>艾滋病不会经马桶圈、电话机、餐饮具、卧室、游泳池或浴池等公共设施传播。</h3><h3>咳嗽和打喷嚏不会传播艾滋病。</h3><h3>蚊虫叮咬不会感染艾滋病。</h3> <h3>让孩子们关爱艾滋病,了解艾滋病,预防艾滋病。</h3> <h3>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防治艾滋病既需要政府组织领导,也需要全社会和每个人贡献力量,形成&quot;政府领导,部门合作,人人参与,共建共享&quot;的良好局面,共同努力实现健康中国建设目标。</h3> <h3>医务室胡志红医生进入教室为学生宣教"艾"的健康知识。</h3><h3><br></h3><h3>防艾大使彭丽媛在"随媛札记"中对艾滋病提出了风险小提示:</h3><h3>注意1:感染风险<br></h3><h3>不安全性行为,如多个性伴,性行为时不用安全套,共用注射器注射吸毒等等高危行为,会大大增加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风险。</h3><h3>注意2:危及生命</h3><h3>由于艾滋病病毒高度变异,如果不接受正规治疗,不遵守医嘱,轻易停药和漏服药,易产生耐药,不仅严重影响治疗效果,甚至危及生命。</h3> <h3>增加防艾知识,关爱艾滋病毒感染者,多一份关爱,少一份歧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