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记事————在中国艺术研究院的日子。。。》

刘喜鹏

<h3>《北京记事————在中国艺术研究院的日子。。。》</h3><h3><br></h3><h3>这个社会的人们,大都是世俗和势利的,不管是国家行政事业单位,抑或是文化艺术领域,人们把“草根”和“科班”分的很清,看的很重,因为出身不同,所以,世俗的人们对就“草根”出身的专业技术人员产生了一种偏见,从而导致了学术领域的两级分化的相互歧视、排斥、至诋毁。其实,纵观历史长河,很多领域的贤达杰人并非都是科班出身。。。</h3> <h3>我的前言,并非想为我自己或和我自己一样出身的人辩护什么,我的确是一个真正出身于草根且发迹于草根的文艺工作者。几十年辛辛自学路,在劳我筋骨、苦我心志的同时,我也学到了许多专业知识,探索出科班无法探索的技艺,我从中感悟出一个道理:野生的永远都比人工养殖的适应性强,生命力强!</h3> <h3>涉足艺术,就注定我要走进曾一度令我魂牵梦绕的梦境。几十年苦苦求索,半辈子勤学苦练,当我有一天真的跨进这个门槛时,才真正知道了人们口中常说的“文人相轻”这句话的真意。这个圈里的人,真正做学问的只有那么可数可赞的那么一小部分,而绝大多数人则无暇治学,整天在圈子里讥嘲贬排他人,不是科班贬“草根”,就是“大腕儿”贬“小腕儿”,不是“老道”贬“尼姑”,就是“菩萨”贬“沙弥”,如此环境,乌烟瘴气,所有这些,都与人们的修养和世俗的劣根有关。</h3> <h3>不是畏于世俗的眼光,而是为了验证我自己的能力,我考入国家最高艺术学府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美术创作院(即现在的中国画院)在职研究生,在新的环境里,我与全国有名的艺术大腕零距离接触,聆听他们的理论,见识他们的实际操作,有惊有喜,亦有不尽人意之处啊。。。</h3> <h3>太行山王莽岭的采风,让我这个从黄土高原走出来的西北汉子真正见识了曾经只有在电视电影或照片上才能看到的崇山峻岭,山西古郊大峡谷的写生,让我亲身感受了课本里读过的层峦叠嶂的太行铁壁。</h3> <h3>写生是每一个中国国画家走向成熟的必由之路,古人云:“先师自然”,“再师造化”,“道法自然”则是我们古人聪明智慧的浓缩,也是启迪后人的精典。只有亲近自然,才能真正了解自然,再超脱自然,妙造自然,演绎自然。</h3> <h3>我是一个追求闲云野鹤生活的人,我不想被那些不适合我心性的规矩框架约束我的人生,绑架我的灵魂,我只想从大自然的荒山野岭中,寻找一块适我的心灵栖居,让性情与自然默契融入,让灵魂在我笔下的水墨丹青里自由徜徉。。。</h3> <h3>走进圆明园,我仿佛穿越时空的隧道,我力图在那冰冷凄凉的断壁残垣里寻找中华文明的图腾,我设想从那横七竖八的石雕廊中聆听古国盛世辉煌的旷世绝唱,然而,我听到的只是时而从我耳畔掠过的凄凄风吟。。。</h3> <h3>自然是无私的,它予每一个生命的需求都是仁慈的。只要你想索取的,它都会给你,作为一个搞艺术的人,尤其是我们画山水的人,我们最好的老师就是大自然,只要我们肯走进自然,俯身亲近自然,附耳聆听自然,用心解读自然,我们想要的它都会慷慨的给予你!</h3> <h3>在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求学期间,我有幸被中央机关邀请去创作,这是我艺术人生的幸事,也是我艺术创作的一个历练,其时接受这个任务恰是我们从太行山采风归来,面对这样一幅丈二巨幅国画山水创作,我没去上课,我足足在宿舍一个人静静呆了近三天,直到第三天上午快十一点时,我突然有了创作冲动和激情,于是我面壁挥毫,一气将墨稿框架完成。。。</h3> <h3>这幅作品题为《百川汇流》,创作时我以北京房山十渡部分山石和太行山的一些地理特质为题材,加上我自己对北方山水的深度理解,再融入自己的创作理念和思想感情,用斧劈皴、马牙皴、折带皴及泼墨等笔法进行兼容创作的,其用笔浑厚凝重,老辣苍劲,墨气淋漓,从而表达祖国大好河山的磅礴气势和巍峨神韵。。。</h3> <h3>张道兴,是我在中国艺术研究院的导师之一,也是我最敬佩的老师,也许因为他和我的艺术观点理念与我接近的缘故吧!他曾经说:“一个真正的艺术家,他就要敢在‘太岁’头上动土,面对任何作品首先要敢挑毛病,眼高手低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手眼都低啊!”,他也曾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告诫我们:“我希望同学们学习期满后回家时千万别忘了把自己带回家。。。”</h3> <h3>这是我的班主任,当代著名画家满维起,他的画很有个性特色,以大青绿为主调。他为人沉稳大气,对学生很负责任,他的山水画注重大块面结构,擅画贵州大西南的山水风情,格调葱茏,生机勃勃。曾先国是青岛画院院长,也是我们的山水画导师,他的画风高古细腻,引人入胜,别具一格。。。</h3> <h3>白云乡也是我的山水画导师,他是河北人,他的山水画可谓自我特色,他喜欢用猪鬃之类的硬毫笔画画,他的画用笔遒劲,线条枯涩老辣,有如锥划沙的感觉和味道,其画风雄浑,苍润有致,枯荣得当,是中国现代画家里颇具鲜明个性的一位画家。</h3> <h3>白云乡老师授课可以说是言传身教,毫不吝啬,他一边示范一边讲述他自己多年来创作的心得体会,他用笔苍劲,线条真如干裂秋风,赋色则清润明丽,让人在沧桑中又能感受到大地给人故人般的亲切温暖之气。。。</h3> <h3>他喜欢画秋冬季节的山水画,这也许是他对自己情怀的真正发现和对自然景物别于他人的解读和诠释,尤其他有一幅《乡关何处》让人看了立马从心底油然升起一股难以名状的情思和淡淡涩涩的乡愁。。。</h3> <h3>白云乡老师着装朴素亦如寻常之人,其发型更像一个平头百姓。他不骄不傲,朴实无华,犹如他的画作一样,让人感觉容易步入又容易接近,平和简淡,说话风趣自然。。。</h3> <h3>他对同学们所提及和请教的问题,从不会敷衍了事,而是认认真真的解答,耐心细致的诠释示范,他客观评价学生作品,并与同学们相互探讨交流,慷慨大方,不吝赐教。。。</h3> <h3>张道兴老师是人物画家,他的画入古出新,格调高雅不俗,他善于用破墨破彩,对水的把握度肆意洒脱而不淫滥,水的湮晕程度真可谓恰到好处。。。</h3> <h3>张老师对学生授教的观点理念有别于其他老师,他一贯主张学生一定不能丧失个性,不要因为导师的影响和他人的冲击而丢失自己本性本真的东西,他的那句“希望同学们毕业回家千万要把自己带回家”就是这个意思。。。</h3> <h3>班主任满维起的画风也在现当代独树一帜,别具一格。他的山水画满而不堵,密而却现空灵,他的大山大石结构错落有致,层次衔接自然不做做勉强,一种正大气象。。。</h3> <h3>这是我应邀参加首都书画家庆祝建党八十九周年书画笔会上,际遇李苦禅之子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李燕并有幸与他在一起交流。。。</h3> <h3>这是我在首都书画家庆祝建党八十九周年书画笔会上,与中国美术家协会书画艺术中心主任丁杰同台创作的场景。。。</h3> <h3>在首都书画家庆祝建党八十九周年书画笔会上,与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罗扬在一起,他还亲笔为我题字以作留念。。。</h3> <h3>言恭达是中国书协副主席中一个颇有建树和责任心的书法家,他曾在2008年全国政协会上竭力呼吁“警惕艺术丑化中国人自己的脸”,他这种有责任有担当的的品格让我敬佩,也就因为他的这个提案激发了我的灵感,让我一气呵成了那篇《中国画有没有病?》的文章,这篇言词刻薄、文笔犀利的文章在《美术报》2008-5-3-评论周刊被加“编者按”发表之后,在中国国画界引起强烈反响,我本人也因此被评为“2008美术报首届十大年度人物提名奖”,言恭达主席荣获十大年度人物的殊荣,我有幸与他邂逅在这个有意义的艺术活动中。。。</h3> <h3>以下是我们在中国艺术研究院毕业之后的合影大照片,它刊登在《中国文化报》2010-7月份的二、三版上,我们在职研究生和其他研究生一起合影的毕业照。。。</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