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一年四季中,最喜秋季。秋季不仅能有宜人的温度,更有晃得人眼花缭乱的色彩。<br><br></h3> <h3><br><br> 在最佳的季节去最好的地方,才能观看到最美的风光。今年秋季,我再次选择了新疆。为的,就是那个叫“禾木”的小山村。<br> 禾木村是图瓦人的集中生活居住地,是仅存的3个图瓦人村落(禾木村、喀纳斯村和白哈巴村)最大的村庄,总面积3040平方公里。禾木村的房子全是原木搭成,充满了原始的味道。禾木村最美的就是万山红遍的醉人秋色,炊烟在秋色中冉冉升起,形成一条梦幻般的烟雾带,胜似仙境。<br> 走在禾木村的大街上,会看到很多矫健的图瓦人骑着马飞一样地驰骋着。看着地上腾起的烟尘,心头不觉产生一丝敬佩。这个群体人数虽少,但是生命力极为强悍,他们擅长骑射、滑雪、狩猎;他们又是非常善于忍耐的一个整体,想一想,这里每年有一半的时间都会被大雪封住,与世隔绝,漫长的时间,冰天雪地的绝域,日子竟是如何地消磨。<br><br></h3> <h3><br> 禾木村坐落在重山阻隔的一个大河谷里。秋天,禾木乡无论从任何一个位置放眼所望,都是热烈而明朗的金黄色——小河、木房、炊烟、桦林及禾木桥上放牧的人们。牧归时分,白桦树在夕阳的余辉下闪耀着金色的光芒,白桦树下的山坡上,一队羊群在夕阳下欢快的跑下山坡,羊群穿过白桦林时扬起的灰尘,折射出一幅幅优美、恬静、色彩斑澜的油画。<br> 禾木村的标志性建筑是禾木桥,经历了百多年喀纳斯冰川溶水的冲击,古旧而敦实。凛冽冰凉的河水和禾木村一样简单而纯洁,满岸的绿色植被被水气滋润,叠落出厚厚而浓郁的葱茏。跨过禾木桥,河对岸是一大片的白桦林,朝阳下是最充满诗意的,仿佛尘世间的一切都被抛诸脑后,只剩下自己。<br></h3> <h3> 禾木村的木屋很有特色:村民将木头两端挖槽后,相互嵌扣,一根根向上垒建而成,屋顶普遍采用人字形坡屋顶。每家的门一律朝东开,盖新屋上梁的时候要扯白布子,当地人说是祈福的意思。他们用松木搭建出的一幢幢屋舍之中,每一根木头缝隙的连接处都要用一种叫“努克”的草填满在木头缝里,这种草吸水后膨胀将缝隙填满,墙壁就会变得密不透风,这样就能遮挡风寒。<br> 清晨,一缕阳光洒在远处的山顶上,山头被染成粉红色的,慢慢地,阳光穿过村子上空的淡淡水雾,慵懒地斜照下来,似乎很不情愿打扰这个还在睡梦中的美丽村庄。木屋围栏在阳光的照耀下拉出长长的光影,就像是书写在大地上跳跃的音符。几户早起人家已经开始准备早饭,屋顶冒出淡淡的炊烟,村里的牛马也开始走出来,在围栏中悠闲地散步,静静的等待着新一天的开始。<br> 禾木河自东北向西南流淌,原始落村与大草原和谐自然的融为一体。顺着禾木河在白桦林中悠闲的走着。累了,躺在林中厚厚的落叶上,惬意地享受着那一份宁静。<br> 禾木村能让人在色彩中感触到最为激昂的音乐形象。我无法想象那会是怎样的旋律。广漠、辽远、浓重、澎湃且又酣畅淋漓?红色的欧洲山杨、黄色的白桦、绿色的雪岭云杉,界限鲜明的色彩相互搭配,大风吹来,色彩都流淌成运动的急流,山谷轰鸣中,音乐响起,云卷云舒。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