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游东欧(六)

yhs1229红生

<h1>  10.20 中午离开哈尔斯塔特,下午2点半到达奥地利首都维也纳。</h1><h1> 维也纳,位于欧洲中南部多瑙河畔,是享誉世界的音乐之都,艺术之城,有着1800多年的建城历史,曾是神圣罗马帝国、奥地利帝国、奥匈帝国的首都。城市建筑风格多样,精美华丽,街道广场众多,树木繁茂,多年被评为全球最宜居城市之首,市中心古城区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h1><h1> 下午先游览了位于城市西南部的美泉宫(音译申布伦宫)。美泉宫是哈布斯堡王朝的皇宫所在地,经几代皇帝修建,1743~1780年改建扩建为现在的巴洛克式的皇宫和花园。皇宫的内部装饰大部分是巴洛克式,也有部分房间是洛可可式,还有东方古典的中国式、日本式房间。</h1><h1> 连续多少天一直是晴天,到维也纳晚上下雨了。</h1> <h1>  九年前我来过维也纳。一样的金秋十月,一样的细雨霏霏。不一样的是上次是夫妻隨团游,今次是同学自驾游。不同的旅伴,不同的时间,心境、感受也会不一样。翻出一张老照片看看,人也不一样了,那时我60周岁,此时已是70虚岁了。白驹过隙,日月如梭啊!景色亦不尽相同,上次是10月16日,树叶微黄,攀藤正红,这次晚了5天,叶片几近枯黄,藤条只余残红。风光略显减色。旅游这个事儿就是这样,十几二、三十天一路下来,气候、物候变化很大,又想享受亚得里亚的温水暖阳,又想欣赏阿尔卑斯的彩林红叶,哪能两全齐美。好事儿大多是不可兼得的,总会留下些遗憾。人生又何尝不是这样?</h1> <h1>  海神泉雕塑。</h1> <h1>  林间彩廊。</h1> <h1>  多瑙河之夜。</h1> <h1>  10.21 游览美景宫,天上仍飘着濛濛细雨。</h1><h1> 这座宫殿据称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巴洛克宫殿之一,现在是国家美术馆。</h1> <h1>  卡尔教堂,建于1716~1737年,巴洛克建筑风格,有高达72米的罗马式圆形拱顶。1713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卡尔六世宣布,可怕的鼠疫如能停止,就建造一所教堂。瘟疫一结束他就下令修建了这座教堂,以他的名字命名。</h1> <h1>  德国作曲家约翰内斯•勃拉姆斯雕像。雕像下部分撫琴的少女被人涂上了小胡子,看来音乐之都也不乏缺德之人。</h1> <h1>  奥地利音乐之友协会音乐厅(即金色大厅),建于1867~1869年,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式建筑,因装饰精美,金碧辉煌而被称为金色大厅。音乐厅落成后,维也纳爱乐乐团就在此入驻。金色大厅音响效果世界一流,每年一度的新年音乐会蜚声世界,对全球电视直播。</h1> <h1>  金色大厅的莫札特音乐会海报。</h1> <h1>  国家歌剧院,有”世界歌剧中心”之称,1869年建成,是一座高大的方型罗马式建筑,整体结构富丽堂皇。二战中舞台被盟军炸毁,整座建筑在1945年3月被大火烧毁,后重新修建。</h1> <h1>  剧院门前的票贩子。</h1> <h1>  小伙儿汉语说得挺流利,一口东北腔儿。他说在大学学的,看来老师有可能是东北人。</h1> <h1>  这群"黄牛"长得都还挺帅。</h1> <h1>  德国大诗人歌德雕像。</h1> <h1>  茜茜公主的丈夫弗朗茨•约瑟夫一世雕像。</h1> <h1>  奥地利作曲家莫札特雕像。</h1> <h1>  街头避雨。</h1> <h1>  英雄广场。神圣罗马帝国女皇玛利亚•特雷西亚的雕像</h1> <h1>  霍夫堡宫。始建于1279年,历经数代皇帝的改扩建形成了有2000多间房间的巨大的宫廷城堡建筑群,汇集了哥特式、文艺复兴式、巴洛克式、洛可可式等各种建筑风格。</h1> <h1>  "特别游客”,卡丁车队。</h1> <h1>  总统府有重要人物来访,军队武装直升机前来加强保卫。也有说是演习。</h1> <h1>  国会大厦,建于1883年,希腊复兴式建筑。大厦门前是雅典娜女神雕像。</h1> <h1>  维也纳市政厅,1872年始建1883年完成,新哥特式建筑。</h1> <h1>  维也纳还愿教堂(也有译成感恩教堂),天主教堂,始建于1856年,1879年完工,哥特复兴风格的代表作。</h1> <h1>  三百年前的维也纳市长里本贝尔格纪念碑。</h1> <h1>  维也纳城市公园,1862年8月建成并向公众开放。公园里有著名音乐家、艺术家的12座雕像。维也纳被称为"世界音乐之都”,除了因有众多精美的音乐厅院,浓厚的音乐艺术氛围之外,还有就是这里是众多古典音乐大师们的生活、创作和长眠之地,如海顿、莫札特、贝多芬、舒伯特、施特劳斯父子、勃拉姆斯、维尔第等。</h1><h1> 花钟。后面的建筑是库尔沙龙宫,每天举行免费的华尔兹音乐会。</h1> <h1>  奥地利籍作曲家弗朗茨•舒伯特的雕像。他是日耳曼人。</h1> <h1>  1861-1866年时任维也纳市长。</h1> <h1>  奥地利画家汉斯•玛卡特雕像。</h1> <h1>  奥地利音乐家罗伯特•斯托尔兹的雕像。这位老人高寿,1975年95岁去世。</h1> <h1>  奥地利画家J.E.辛德勒。</h1> <h1>  奥地利音乐教育家、宗教作曲家、管风琴演奏家安东•布鲁克纳的雕像。</h1> <h1>  奥地利作曲家弗朗兹•莱哈尔的雕像。莱哈尔原籍匈牙利,轻歌剧作曲家,代表作《风流寡妇》。</h1> <h1>  小约翰•施特劳斯的镀金雕像。</h1> <h1>  圣斯蒂芬(也译作圣斯特凡)大教堂,是世界最著名的哥特教堂之一,坐落于维也纳市中心,又称“维也纳之心“,是维也纳的标帜。建于1147年,原是罗马风格,后经两次大火烧毁,波西米亚国王又重新建造了一座方殿型教堂。14世纪时建造南塔,具哥特式风格,15世纪时建造北塔,具文艺复兴风格。到18世纪高塔落成,南塔高136.7米,位世界第三。以后继续修建,延续到1962年。教堂融各种建筑风格于一体,正门罗马风格,尖塔哥特风格,圣坛巴洛克风格,体现了折中、调和、包容的精神。</h1><h1> 因年代久远,教堂外墙已发黑,近期正在清理,正面和东面前半部分及尖塔已结束,露出原色,其余部分还仍在施工,一部分罩上了围网。这一路上看到很多有名的大教堂都在维修,去年去北欧也是这样。降低了观赏性,但维护文物也是必须的。矛盾是绝对的,赶上什么看什么,施工现场也是一景。</h1> <h1>  教堂外有演出团队再现中世纪迫害异教徒的场景。</h1> <h1>  大教堂正门。</h1> <h1>  宏伟的穹顶。</h1> <h1>  绿棚上下及右边是施工现场。</h1> <h1>  安卡钟,1911年由安卡保险公司出资建造在霍尔广场的两座建筑之间的空中走廊上。</h1> <h1>  霍尔广场。</h1> <h1>  多瑙河上。</h1> <h1>  我们居住公寓门前大街。</h1> <h1>  10.22 早晨离开维也纳,接近中午到了奥地利北部城市林茨。</h1><h1> 林茨位于多瑙河上游与支流特劳恩河交汇处,是希特勒的故乡和最喜爱的城市。 临近捷克边境。</h1><h1> 林茨中央广场,建于1230年,周边大都是巴洛克式建筑和文艺复兴风格的庭院。</h1> <h1>  广场中心矗立着三位一体纪念碑,大理石雕刻,是当时为感谢上帝让林茨免于战争、火灾和瘟疫而建。</h1> <h1>  圣玛丽大教堂,奥地利第二大天主教堂。</h1> <h1>  唱诗班正在排练。</h1> <h1>  古老的有轨电车。</h1> <h1>  游览车。</h1> <h1>  下午抵达捷克克鲁姆洛夫小镇。</h1><h1> 小镇位于捷克南波西米亚地区,历史悠久,风景独特,伏尔塔瓦河呈两个U型穿过小镇,将其分成古城区和城堡区两部分,克鲁姆洛夫字面意思就是"河湾中的浅滩”。因小镇在二战中免遭战火,所以古城保持着中世纪风貌,城堡区的文艺复兴风格依然存留。1992年被列入世界自然、文化双遗产。</h1> <h1>  幽静的古街道。</h1> <h1>  木桥上的吉他手。</h1> <h1>  雨中小巷。</h1> <h1>  残红铺地秋凋美。</h1> <h1>  踞高俯瞰古城区。</h1> <h1>  租住的民宿,在伏尔塔瓦河边。</h1> <h1>  10.23 下午,重回布拉格,住在机场附近的酒店。</h1> <h1>  游览布拉格高堡景区。</h1><h1> 高堡(音译维舍拉德)景区,坐落在布拉格的高堡区、伏尔塔瓦河东岸的山丘上,始建于10世纪,曾是布拉格周边最重要的城堡,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四世发展建设布拉格城堡后高堡地位下降,逐步被拆毁,现留存圣伯多禄圣保禄教堂(又译为圣彼得圣保罗)、圣马丁圆楼,最有名的就是13世纪开设的高堡墓地,到1869年成为国家公墓,捷克的有身份有地位的人有贡献的名人,艺术家、科学家、医生、建筑师及体育、政治界的精英都在此长眠。捷克著名音乐家德沃夏克的墓就在这里。</h1> <h1>  围墙里教堂的后院就是高堡墓地,我们没进去打扰。</h1> <h1>  秋风摘叶,地上当如树上美。</h1> <h1>  落日映河,夕阳却比朝阳红。</h1><h1> 只可惜落日时分还得一会儿,没拍到夕阳。可以想象一下……</h1> <h1>  借用威尼斯湾落日。</h1> <h1>  俯瞰布拉格红瓦。</h1> <h1>  圣彼得圣保罗教堂,建于14世纪,重修于1887~1903年。新哥特式风格。</h1> <h1>  傍晚在机场顺利交车。</h1> <h1>  10.24 清晨抵达机场,搭乘俄罗斯航空航班,经莫斯科转机飞北京,25日凌晨顺利抵达。中午飞回大连。</h1> <h1>  《孤独星球》东欧专集的导语写道: 欢迎来东欧。不可思议,令人兴奋,惊喜不断,东欧就是这样一座充满着文化、历史、建筑和壮丽自然风光的神奇宝库。说得太好了,一个月下来我们是感受到了。灿烂丰富的文化宝藏,多元文明碰撞的复杂而沉重的历史画卷,多民族多宗教交融而成的民俗风情,风格各异的雄伟而精美的建筑艺术,历经千年保存完好的古典城区小镇,秀丽壮美的山川湖海,无不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虚此行。如果有人问,还想再来吗?回答是肯定的,还有那么多地方没去,到过的还有那么多东西没看。但仔细一想,世界那么大,虽然去了不少地方,但还有那么多地儿没去,是要优先考虑的,再游东欧恐怕没多少机会了,但仍心生向往。</h1><h1> 这次把通常划为西欧的希腊北部和奥地利东部说成东欧游是应该的,从地理上说希属于东南欧,奥属于中欧但大多半面积夾在东欧国家之间; 从历史上说希腊与其他巴尔干半岛国家很难分开,很长时间都同属拜占庭帝国、土耳其奥斯曼帝国治下,奥地利则处于东西欧交汇点上,多次抵挡住了土耳其奥斯曼帝国对欧洲大陆的北侵西进,把它们当成东欧国家也不为过,按政治划分地理区域本来就牵强,毕竟冷战只有40多年时间,在历史长河中只是眨眼间。</h1><h1> 希望通过本篇的600张照片能给大家带来愉悦和帮助。去过的能唤起您美好的回忆,准备去的能有所参考,去不了的能有个大概了解。这是我的发篇初衷。</h1><h1> 景点介绍有谬误之处请予纠正。 </h1><h1> 谢谢大家的关注。</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