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12月1日,县教育局教育脱贫攻坚推进会后,黄凤山小学立即召开相关负责人会议,分析研判学校脱贫攻坚三项专题工作存在问题及工作举措,形成了教师结对帮扶贫困学生、控辍保学动态监测及送教上门、教育精准资助、教育脱贫办公室设定等工作方案,责任到人,时限明确,为全面做好脱贫攻坚工作做好准备。</h3> <h3> 12月2日放学,学校召开教师结对帮扶贫困学生专题会议,强调本次家访的重要意义,安排明确帮扶对象及任务,要求各位老师要走进帮扶孩子家庭,宣传小学阶段资助政策和学校办学情况(学校近两年办学成果),宣传和指导家长做好传染病防控及冬季防火、防煤气中毒安全工作,交流指导孩子的教育问题,辅导学生学习,开展民意调查(家访记录表),填写教师结对帮扶贫困学生写实记录簿,留存好高清晰度与家长学生交流的合影照片。及时梳理记录帮扶故事或者心得体会。</h3><h3> 会后,教师状态饱满,大多数教师即投入家访工作。</h3> <h3> 不畏路远,党支部书记周林赴桃川家访。</h3> <h3> 夜幕下,德育副校长刘雅琴继续走在家访路上。</h3> <h3> 夜已深,闫永强副校长仍在与家长促膝交谈。</h3> <h3> 刚遇上孩子做作业,张娟老师不顾天色已晚,指导孩子写作业。</h3> <h3> 我来指导学生做作业!房德虎主任指导学生写作业。</h3> <h3> 积极投入地交流。周雅莉老师走访学生中。经济脱贫了,教育脱贫,扶智扶志,我们更需求!</h3> <h3> 我们关心学校教育。家长写下自己的意见建议。</h3> <h3> 为一家三口的细心宣传,听得多仔细!</h3> <h3> 认真听宣传。</h3> <h3> 老师来家里了,我们露出快乐的笑容!</h3> <h3> 我也来听听老师讲些啥!</h3> <h3> 遇上难题找老师,张妮娜老师为孩子辅导作业!</h3> <h3> 吴萌惠老师辅导学生做作业!</h3> <h3> 难得的瞬间,这是我学区一名多重残疾的儿童,无活动能力、无言语能力,郭让娥老师又一次来到自己送教上门对象——周涛的家中,看望孩子,为孩子送教。虽是一次次收效甚微的引导,但郭老师不厌其烦。她说,每一次的相见,都是一次心酸的洗礼,让她体会到任何一个孩子健康的孩子都是多么可爱,自己会更加醇厚自己的教育情怀,用更多的耐心细心投身教育。</h3> <h3> ………………</h3> <h3> 家访进行中,我们的感触收集中:</h3><h3> 家访后,才知道我们的每一个孩子都是很可爱的,才知道孩子家庭的不易,才知道其实很多父母也为孩子付出了很多很多!让我们潜心从教,用心呵护,静待花开!(闫永强)</h3><h3> 刚从陈建明家里出来,无法监管的氛围,年迈的奶奶,老实巴交的父亲,精神错乱的母亲,让这个智力残疾的孩子怎么走下去?我们心酸,却很无奈。只有呼吁社会,给他一个良好的氛围,让他体会到一丝温暖与关爱。从这里来看,我们在校的任何一个孩子,都是多么的可爱!不管怎样,至少我们可以交流,我们可以一起奔跑,可以一起劳动,可以一起学习生活。在手把手的传递中,我们彼此感受到爱的温暖,这不是我们一直以来最难得的教育追求吗?其实,对比之下,我们已经实现了。珍惜当下,好好关爱,我们拥有最幸福的教育瞬间!(刘军利)</h3> <h3> 路,在脚下延伸,心,因家访而更加走近。走进学生家里,我们感触颇多,收获更多,愿在这份浓浓的体谅与尊重中,我们一起开创新的教育篇章。</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