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30《少读红楼自生香》

在水之湄

<h3><br></h3><div> 还在读书的时候,一位老先生曾问,少时可有读《红楼梦 》?惶惶而答:读了。</div><div> 老先生颔首而笑,说:读了红楼的女子,长大了自有芝兰之气!顿时诧异。</div><div> 依稀记得民间有说法,少不读《红楼》,老不读《三国》。</div><div> 老先生已年届八十,读私塾出身,有留过洋,是国内享有盛名的学者,他的话,让我诚惶诚恐了很久。</div><div> 倒不敢断定自己有芝兰之气,只是不了解:老先生何以这般看重红楼的意义?</div><div><br></div><div><br></div> <h3> 想想自己年少时,身边的很多女人,是读红楼的。<br></h3><div> 自己的红楼启蒙,是躲在冬夜暖暖的被窝里,听没上过学的外婆,从三生石畔通灵石头与绛珠仙子的“还泪 ”故事开始慢慢道来,神秘凄迷如钴蓝色的夜空,给我留下至美至纯的境界。</div><div> 到了能半读不通的读《红楼梦》时,发现母亲爱背诵的《葬花词》竟然一字不差,而那些来往家里走动的阿姨,姑姑,或姐姐们的女人,随口说起宝哥哥,林妹妹,也像是说起自己身边熟悉的人。</div><div> 在那个时代,了无生趣的命途中,经历生活种种苦难后,她们还总能保持一颗高洁单纯的心灵,</div><div> 一种清远宁静的人生姿态,依然温柔,依然有着娴雅自若的气度和细腻温婉的风姿。</div><div><br></div> <h3>  最记得其中一名叫杨的女人,从小认识的,有着林黛玉一般孤傲忧郁的美丽。在文革中遭受了种种非人的遭磨。<br></h3><div> 但在后来重返讲台的日子里,仍然心高气傲,仍然纯真善良。她病逝时,身边堆满了洁白如雪的纸流着泪为她所叠, 熟悉她的人都说,难以想象,在遭受了那么多苦难之后,她还能保持一份不为世俗所累的清高,纯真和优雅。</div><div> 或许,这就是老先生所说的芝兰之气!</div> <h3>  自己最早拥有一本《红楼梦 》,是在萌动的青春年少,也许那时的只能熟悉些皮毛,并不能深刻领悟文字里的内涵。<br></h3><div> 还记得不经世事的我,秉烛夜读,冥思苦想,想着大观园里那些冰清玉洁的女子们,想到“冷月葬诗魂”这般风流婉转的诗句,长陪伴与青灯孤夜,仍然要生出许多的感动。那些长长的日子里,艺术的美丽和美的感召,穿透历史和现实的重重迷雾而来,滋润着我们苍白贫瘠的青春,心灵也因此变得丰富细腻而高远。</div><div> 多年后,老先生的话突然令我领悟到,红楼一本书,不仅仅是使我们在浑浊喧嚣的世俗之外,拥有一个纯净的诗意的世界。</div><div> 或许,还使我们在一种感性敏感的天性本能中,守护一个独立的,智慧的, 不同的精神世界,进而能对人世间保持更多的爱和怜悯,宽容和忍耐。</div><div><br></div><div><br></div> <h3>  写到这里,却又想起另一个身世奇特的女子。想起她,脑海里总会浮现出一幅她倚门读书的画面。<br></h3><div> 她的一生是个长长的故事,村里年长的人提起她时,总是这样开头的:当年你个女学生就很爱读书的,早晨太阳刚出山,</div><div> 黄昏时太阳下山了,都能看到她倚门读书。那摸样,真是新奇,真实好看!村里的男女老少都爱看。村里人又说,年轻时候 女人牡丹一样鲜艳标致,那脸白是白,红是红,回眸含春的样子,好看。说起话来,与村里女子也不一样,甜甜糯糯,绵绵长长,让人想起惊蛰的雨,带着烟,带着雾。只是红颜多薄命,说话的总是长长叹一口气。</div> <h3>  女人的第一个丈夫,是这里非常出名的土匪首领,大概是带队伍驻扎在江南小镇,呆了一段时间,归来时就带回了这个女人。</h3><h3> 一个非常年轻的女学生。后来土匪被镇压了,家族里一个贫穷又识得几个字的男人,百般周折将她娶回家。然后就一直呆在村子了。</h3><div> 故事曲折,却也简单。</div><div><br></div> <h3> 再见她时,女人已经老了,那个将她娶回家的男人也早死了,没有后代。</h3><h3> 女人孤身一人。成了五保户。村人说,她不会干活,男人死了,村里人就将她保起来了。</h3><h3> 我一愣,不会干活?</h3><div> 那人笑了,说,村人都知道她就爱读书……</div><div> 会读很多好书。 </div><div> 我诧异万般,然后,竖然起敬。</div><div> </div> <h3>  远远看到,她又倚门而站,看到我,她笑了,也笑得娴静如水。我看着她,也笑了。</h3><h3> 熟悉的微笑,熟悉的气度,温婉细腻 ,优雅自若,仍然一个水一般的女人。</h3><h3> 我久久诧异,她长长的一生,经历了战争动乱,背井离乡,苦难与耻辱,孤独与贫穷,也磨灭不去内心深深扎根的东西吗?</h3><h3><br></h3> <h3>  看着眼前绕在她身前身后的那些孩子,心想,这些孩子是否在读过她的书之后,心会不会也因此而变的丰富细腻高远,最后走出这贫瘠,这约束,去读更多的书,做更多的事去。</h3><div> </div> <h3> 离开时,看着她手里的书,已经发黄了,残破了。</h3><h3> 这些书,从遥远的故乡陪伴她而来,沐浴着乡村里的一夜夜清风明月,一遍一遍的翻阅着,一点一点的旧下去, 女人也有点一点地老去,然而书还在,心境没变。</h3><div><br></div><div><br></div> <h3> 我很想问,是《红楼梦》吧?</h3><h3> 终于没问。<br></h3><div> 后来,再未见过她,但常常想起她,想起她的时候,心中便有说不出的怅然。</div><div> 再后来,我把她写进我的故事。有朋友看过问,最难忘乡村的黄昏里倚门读书的那个女人,流光溢彩,满纸生香,一幅永不再现的画面。</div> <h3>  朋友又问,读的可是红楼?</h3><div> 我不加思索的回答:</div><div> 自然是的。</div> <h3>文字原创</h3><div>图片来源网络</div><div>编辑在水之湄</div><div>后期在水之湄</div><div>谢谢欣赏</div><div>欢迎关注</div>

红楼

女人

老先生

倚门

红楼梦

之气

读书

芝兰

熟悉

细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