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浙江省庆元县竹口镇,在元明时期,烧造龙泉青瓷,盛况空前,产量最大、品种最全,这是不争的事实!</p> <p class="ql-block">那么,竹口窑在宋代_尤其是能代表青瓷烧造最高艺术的南宋,烧造龙泉青瓷吗?这是学术界和毗邻的龙泉市研究青瓷的业内人士争执不休的话题……</p> <p class="ql-block">受广州市古代瓷器研究协会副会长、深圳大学艺术学院廖院长之托,我用了近两个月,比较详尽的做了一次考察,得出结论:竹口,在五代、北宋、南宋,都成功的烧造过青瓷。</p><p class="ql-block">此文中,就考察时间地点跟各位老师做个汇报。</p> <p class="ql-block">竹口窑,分广义的竹口窑和狭义的竹口窑。广义上说:竹口窑是指行政辖所的竹口镇范围内的窑址。狭义的竹口窑,是指竹口镇所在地的竹口上中下村。本文就从狭义的竹口窑说起。</p> <p class="ql-block">竹口由上、中、下三村相连,窑址自竹上村头到竹下村尾,近50座窑址依山建造,窑窑相连。明早期青瓷生产达到顶峰时期,甚至出现了后窑许、后窑陈、项家弄等窑系区分,这三个窑址名至今仍以地名得以应用。</p><p class="ql-block">这50余座窑址有宋代窑吗?答案是肯定的。就在竹下村殿附近。可惜,窑址已经淹没在村民的民居下,无法细细考察。民居的土胚墙上,可以找到许多宋代典型瓷器的碎片。没有窑址的具体地点和匣钵作为物证,不太具备说服力。我们只好把眼光投向与村一溪之隔的对面山体……</p><p class="ql-block">距村不到1公里的潘里垄古窑址,是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这里主要生产青瓷和黑盏,其器型就是典型的南宋器型(如图2、3、4、8、9所示)。</p><p class="ql-block">竹下村尾对面的山上,修高速路时,发行一个古窑址,器物极其精美,以生产莲花碗为主(出于保护古窑址需要,特意掩埋),在其周围,可以捡到瓷片。</p> <p class="ql-block">从广义上来说,竹口镇所辖的上垟窑(国家级文保单位)。在五代就烧制出精美的秘色瓷,这是很容易找到窑址和实物的。这是不争的事实,持异议者可以现场考察。</p> <p class="ql-block">通过近期考察,非常欣喜的发行一处古窑址!这窑竟然从北宋开始烧造,瓷片和匣钵证实:烧到南宋!(因未被文管部门保护,此处地名不做公示)(如图1、5、6、7)</p> <p class="ql-block">我经过近两个月的民间走访,田间地头考证,佐以实物,得出结论:</p> <p class="ql-block">竹口窑,从唐代开始,北宋南宋,都在烧造龙泉青瓷!南宋以后烧造的青瓷更具艺术研究价值,无论器型、品质都能与龙泉其他窑址烧造的龙泉青瓷相媲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