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环灵古道"自古以来就是宁夏与内地政治、经济、文化的大通道,历朝历代上演着无数的悲歌。特别是在北宋与西夏时期尤为突出……十几年来我先后很多次对这条路线的文化遗址和历史遗民进行调查,但总是有太多太多的东西让我疑惑不解无从下笔。无论是古城堡、古墓、烽燧,还是民俗、文化、寺庙、石窟都多的让人难以清晰的确认其历史与意义。记得十年前,因一个名为"拓家堡"的地名,我独自踏上这条古道寻找西夏拓跋氏后裔时,一路上的烽燧与一座座古城让我深信这条路我会不断的探索,之后十年来不间断的探索让我深深的爱上它……</h3><h3><br /></h3> <h3>这条古道上的历史纷繁复杂,政治交替战争频繁,书写下无数的悲凉故事,直至明清后才基本平静下来。历史记忆也变得清晰了一些,很多的古城因明清军事用途得以延续保留,但重叠的历史遗存和不同历史时期的记忆依然深厚迷人……</h3> <h3>明代以前的这条古道上的很多古城错综复杂,不同时期有着其不同的军事意义。明代后沿途关堡名称变更为"环县城、乌仑堡、洪德城、清平驿、山城驿、甜水堡、萌城驿、隰宁堡、惠安堡、石沟驿、灵州"至今基本未变。</h3> <h3>可是每一座古城并非明代建筑,而是在北宋与西夏时期固有寨堡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很多故事被明清的经济繁荣与稳定逐渐淹没,要想搞清楚是非常有难度的。因为北宋与西夏频繁的战争以及自唐朝以来党项羌拓跋集团东山部的封地问题,加之这里山大沟深掩埋的历史记忆变得支离破碎……</h3> <h3>这次考察活动我只想先分清几个历史地名概念:北萧关、青岗峡、灵武台、环灵大道……</h3> <h3>北萧关:很多人都知道萧关指的就是我们宁夏六盘山的瓦亭关,《史记·年表》入都关中索隐注曰:"东函谷,南崤武,西散关,北萧关"为关中4大关隘。史学界一直都有两种说法,一是固原萧关、二是甘肃环县北萧关,我认为这个北萧关在秦汉唐宋时期,位置作用不同,随着朝代更迭其实并不是一样的。秦汉时期的萧关不敢定论,但唐宋时期的北萧关应该是指环县的萧关;</h3> <h3>环县向北十五公里就有一个村子叫肖关村,与萧关之间的关系应该有些关联的。而且村东北处临环江有一古城,当地人叫"乌洛城";城内散落大量北宋瓷片应为北宋时期城寨,据清初地理军事专著《读史方舆纪要》里载有:"乌仑城,(环)县北三十里,宋置乌仑寨,以乌仑山而名,为戍守要地。金为乌仑寨,元因之。今亦设兵防卫于此,其城东面圮于环河。"此城就应该是此书所载的"乌仑城",但我认为它与党项羌兀罗族有无关系。西夏陵墓出土残碑m[,2]D:23号中有"斡勒玉宁"。党项有兀罗族、兀罗文信、兀勒青□□等。《金史》卷一及卷六八均载有"斡勒部";《金 史》卷七一有"兀勒部",《辽史兴宗纪》有"斡鲁"部。"斡鲁"、"斡勒","兀勒"、"兀罗",当译音之异,可知,斡勒为辽金属下部族,是否有关联只是还需进一步的考证……</h3> <h3>青岗峡:因宋夏战争中张舜民的一首"青岗峡里韦州路,十去从军九不还…"使青岗峡成为宋夏时期一条神秘的古道,多年来被很多宁夏史学家争辩其实际位置,但纵观甘肃环县历史你就会发现宁夏的专家很搞笑的在争论一个不属于宁夏境内的地方,并牵强附会的往宁夏靠,让这个青岗峡与青铜峡等地名产生渊源,其实历史记载的很清晰青岗峡就根本不在今天宁夏境内,而是在甘肃环县,据《武经总要》载:"乌仑寨,控乌仑川一带贼马来路……"又载"洪德寨,西北路即旧口入灵武大路,号青冈峡……"。"灵盐路,自洪德寨西北入青冈峡……入清远军军城……入灵州约五百里……一路至洪德寨东北入归德川上。"青冈、归德二川是西夏通向环州的要道,这些寨堡的设立控制青冈、归德二川,对遏制西夏南犯有重要作用……</h3> <h3>武经总要是北宋著名的军事著作,对北宋山川地里及军事技术记载比较客观,我努力寻找着各种史书记载,试图慢慢解开心中的谜团,《武经总要》载:"环州,北至洪德寨八十里,寨北即蕃界。青冈峡、清远军、积石、浦洛河、耀德镇、清边寨、灵州共七程。"又"洪德寨,西北路即旧口,入灵武大路,号青冈峡。" 又"灵盐路,自洪德寨西北入青冈峡上,至美利寨入清远军,军城则宋初转运使郑文宝建议筑之,在灵州南界积石岭上瀚海中,至灵环州三四百里地不毛,无水泉。浦洛河、耀德、盐井、清边镇入灵州,约五百里,本灵环州大路。";书中详细青岗峡在洪德寨北八十里,那么也就应该在山城堡附近,山城堡至甜水堡一带山谷密集道路险要,当为青岗峡</h3> <h3>北宋名将章楶在针对西夏战争中可谓功臣,元祐六年(1091年),章楶担任环庆路经略安抚使,提出西夏嗜利畏威,如不给予惩罚,边境不得休兵。应当逐渐占据西夏疆土,用古代对诸侯削地的办法,以削弱对方来强固自己的边防,然后派各路兵守其要害之处,并率军进攻西夏。夏军多次侵犯,均为章楶所败,有效遏制了西夏的侵犯。他在请筑兴平城的奏折却道出了青岗峡的具体地方。其奏曰:"一处环州洪德寨西北白马川,地名灰家觜,在边壕内,系汉界生地,南至见今守坐白鱼峰四里,东至洪德寨二十里,西北去界壕不远,依山据险,两面皆是天堑,正当青岗峡口,控扼得青岗峡、相济乾川、同家川三处贼马来路,若于此修建城寨,则四面良田约计可得千顷以来,足以招置汉蕃弓箭手,以为篱落。不惟扼贼喉衿,至于平时,贼马常由中原贺子原犯归德州,并自牛圈八帕克巴原侵扰,日恣剽掠,一带蕃部皆可以照应。兼直北去西界清远军沟井水窗,自来西界屯集人马处,止是八十余里,去中路牛圈有水草处四十余里,委是要害阻固之地,可以修建城寨。"</h3> <h3>北宋赵珣多年随父西征对西北地形十分了解并在退夏兵中立下奇功,其在《聚米图经》中也有记载曰:"环州弘(洪)德寨有归德、青刚两川。归德川在弘(洪)德东,透入盐州。青刚川在洪德西北,本灵州大路。"根据《聚米图经》所述,我沿洪德堡向东驱车调查,发现果然有一条通往盐池麻黄山的古道,并且一路有古城及古烽燧遗址。从洪德堡到耿湾乡黑城遗址也就是归德城(归德川),这条川道较为广阔,并且是通往定边、盐池、环县四合塬东老爷山及花池庆阳的三角地带。东北一川一河可直达定边,正北可到达秦团庄乡后直抵盐池麻黄山青山。秦团庄乡在一广阔的塬上,此塬非常之大可以说是陕甘宁三省交界地区最大的一个黄土塬,即使千军万马足以屯军前行,此塬应该在宋夏等历史时期非常重要的一个地域。因耿湾乡至定边红柳沟镇这段河川道路我还未考察,暂时不敢轻言归德川道的古道的确切路线,但完全可以肯定的就是耿湾乡黑城岔是归德川道的要塞重地,最终是从秦团庄到麻黄山后入盐定,还是从冯地坑红沟入盐定还需继续考察……另外一川,就是在洪德堡西北的大川道了,它是通往山城堡与甜水堡的大通道,应该就是《聚米图经》中所说直通灵州大道的青岗川了……</h3> <h3>在青岗峡古道上不得不提的一个北宋军事名称"清远军":清远军"据积石岭,在旱海中,去灵、环皆三四百里,素无水泉。文宝发民负水数百里外,留屯数千人"。清远军对北宋而言军事意义重大,《宋史》中记载:"清远当群山之口,扼塞门之要,刍车野宿,行旅顿绝。……一旦缘边警急,贼引平夏胜兵三千,据清远之冲,乘高守险,数百人守环州甜水谷、独家原,传箭野狸十族,胁从山中熟户,党项孰敢不从,又分千骑守碛北清远军之口,即自环至灵七百里之地,非国家所有。"清远军城因平夏拓跋部李继迁的强攻与军事粮草掠夺策略于咸平四年(1001)即被李继迁攻破后长期占有,并成为西夏南下入侵环庆路的重要据点。《续资质通鉴长编》在描述清远军失守时提到:"继迁亲鼓其众攻清远南门,其子阿移攻北门。"《西夏书事》载:"清远据积石之冲,屯粮置守,以通环、庆援兵,尤为要害。自保吉取清远,灵州遂失声援矣。"</h3> <h3>清远军应该就是环灵古道上的一个重要城堡,也是北宋环庆防线控制西夏的重要军事机构,沦陷后对于北宋对盐灵地区的军事具有着非常大的打击。西夏军强取清远军后势如破竹,随后又轻松攻下青岗寨。《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清远军沦陷后,"贼踰支子平,泊青岗城下,琼与守规、继能始出师,其行甚缓,及闻清远陷,益怯。贼进至望梅原,知环州、西京左藏库副使、顺州刺史王怀普巡青岗寨,谓琼曰:此寨水泉远,不可多屯师,师少即不可守,愿弃之。琼等相与合谋,焚粮廪、刍积、兵仗,驱寨中老幼以出。琼既退师,保洪德寨,贼势浸盛,未尝与交锋也。"</h3> <h3>每一座古城都散落着大量的砖瓦及宋夏时期的瓷器残片,田埂、沟渠、阡陌之间或零星于地表或堆积于泥土,总是跃然眼前让我想起宋夏争夺的惨烈……</h3> <h3>环县有灵武台,也有过灵武的称呼,此灵武与宁夏的灵武在历史上的关系是什么并无定论。只是因唐肃宗李亨灵武继位问题,产生说法差异,有人为是在环县灵武台继位,有人认为是宁夏灵州的灵武继位。我个人认为北宋时期因党项拓跋李氏集团吞并宁夏灵州后,李德明灵州立都,北宋失灵州退守环州,失去了黄河以东控制西夏的地域优势。为了收复失地的决心和对灵州的纪念,在宋夏边地建灵武台并建一古塔超度亡灵,用以武士气力图光复之意。</h3> <h3>在隰宁堡往南不远处一滩涂中立有一庙叫"黑风寺",听着名字没有佛家妙语之意,反而给人以负面感觉。据说这里唐代即有庙宇但无确切名称和记载。</h3> <h3>我在查阅盐池清代地图时,发现这一代果然标注有一个寺庙称"唐方寺",再无任何记载。此庙四四方方,据说对面有一唐代窑址,皆毁于文革,新庙立于银西公路西侧伴着寒风不知为谁祈福超度……</h3> <h3>每次去环县虎洞拓家堡都会忍不住去哪里看看退休老教师拓俊虎老人,虎洞拓家堡目前还居住着拓姓遗民三百多户上千人,他们与小南沟烽台岔、车道、合掌地区的拓姓遗民同属一脉,与宁夏同心张家垣拓堡子据说也是同门。这里曾经是西夏与北宋的战略前沿,这个区域集中分布的拓姓族人与西夏党项拓跋氏东山部(环庆地区),应该是有着一定的联系的,至于与夏州(榆林地区)平夏拓跋部落有何关系,我还需要继续进一步挖掘……</h3> <h3>在虎洞乡我与退休老教师拓俊虎老人聊起吴城子时,有几个问题引起我的关注。吴与昊、吴与西夏都有着一定的关系,吴在古西夏语中指的就是夏,这里为何以吴城子命名无从而知,与西夏有何关系?我想应该是有渊源的,我在古城中也发现大量宋夏时期的瓷器碎片,并伴有西夏剔花瓷器,但是不是西夏古城还需继续挖掘。而且我了解到当地人一直称这座古城为"鞑子城",说里面埋葬的都是些鞑子人,过去大生产时期经常会挖出他们少数民族的骨灰坛,这里的葬俗是用罐子装的,因为老百姓认为骨灰晦气也就都打碎了。这个葬俗问题非常值得关注,骨灰坛葬俗并非宋人所为,而是一种少数民族火葬后的丧葬习俗,它无疑透露出这座古城绝非北宋所有,不是西夏就是唐粟特突厥的一种葬俗。鞑子是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统称,并非专指蒙古族,而且蒙古族野葬较多,骨灰坛下葬仿佛也不是蒙古人的习俗,这个线索也许是解开吴城子历史奥秘的关键……关于吴城子的调查环县文物部门也有介绍,下面我们来看看环县文物部门各个古城的资料:</h3><h3>吴城子古城遗址, 在今虎洞乡吴城子村北面台上,此城史无任何记载, 由于城址处高台之上, 来往行人从沟底下通过, 只有当地人才知这里有座古城, 不是地名带城字, 外地人根本不知这里有古城存在。从地形环境看, 没有必要在这里筑城,可是在马坊川没有被水冲成现在深沟以前,这里还是平掌坮地形,可能是那个时代修筑的一处要塞, 这个时间很难估计。城址周边岀土只有零星陶器碎片。因此这处古城遗址有考察论证的必要。</h3> <h3>环县境内的古城太多太多,说法不一时代难断,这里就当一个资料汇编吧!日后慢慢去揭晓…………肃远城遗址, 在洪德乡河连湾村,在今玄城[肃远谐音]沟口北面, 古称肃远。需源。 城墙北大部陷入河地,现存南面墙址长约二百余米。《明一统志》记:需源,县北四十里, 北面己屺于河。又据《古今图书集成》:肃远城,城此暴水冲衡, 北埪大落前川, 即骆驼坪地入西界,宋咸平四年增筑,赐名。</h3><h3>乌仑城</h3><h3>乌仑城遗址, 在洪德乡萧关村, 今名五落[谐音]城子又称萧关,诸多史料记载, 此城为秦汉古萧关遗址。从地形判断, 原城与东山连接, 河水向西绕大半圈又到东山底,形成此城 一面靠山, 三面环水, 地理位极其险要,后来河水改道变为从东山根直流, 将城址移至河西, 城墙大部陷入河地,目前只有留在河西部分城墙遗址。汉文帝十四年匈奴大入萧关即此。 据《黄考》:控乌仑川一带贼马来路。咸平中重修, 南至州二+五里, 北据肃远寨十三里 。《明一统志》: 乌仑城在县北三十里, 宋置, 今东面屺于河。</h3><h3>安塞城</h3><h3>安塞城遗址, 在今樊家川乡马驿沟村, 古城墙部分完好, 据《新县志》今安山川,县城东二十里,汉置县, 后废为镇, 唐复置县, 后废。宋天禧间筑城置寨,属通远县。城址现存。</h3><h3>木瓜城</h3><h3>古城所在地现为定边张崾岘乡杏梁村,与四合塬小李塬交界处,古城保存完好,城内有古庙宇多处,无人居住</h3><h3>青冈峽</h3><h3>青冈峡, 唐以前称青冈岭, 遗址在今山城乡寨柯村。唐宋时期是环庆通往灵州的灵武大道中-处关津要塞,长期军旅防守。据《资治通鉴长卷》记:宋咸平四年李继迁围攻清远军,监军段义叛降城陷。青冈峽守将杨琼焚粮廪,芻积,兵伏, 驱老幼以岀。 退守洪德寨。前年冯记沟村民在山堡下挖岀两口大铁锅,两个青铜盆。此处疑为青冈峽古城遗扯。</h3><h3>杜家湾城</h3><h3>杜家湾古城遗址。地处虎洞乡杜家湾村一高坮上,地形与吴城子相同,历史上对此城沒有任何记载。此城修筑年代及作用疑与吴城子遗址相同,待考。</h3> <h3>归德城遗址在耿湾乡黑城岔村。由于河水冲毀大部城墙塌陷入河中,近年在此修砖场又遭人为毀损, 目前只有东山根下尚有部分残留墙体,始建无考。据《北周地理志》考, 远在西汉时, 这里即为 北地郡之归德县, 后汉废, 北周又侨置恒州、 归德县。隋置归徳县, 后为胡贼所侵废, 唐初又置归德[有史料称洛源]县, 后废为寨, 明代称红城, 清称黑城。 一九三七年这里又设定环县, 当年后季撤。又据《秦史研究》: 从岀土文物考证,秦北地郡有"归德丞印"泥封, 证明秦时即存在归德县置。 合道古城遗址在今合道乡梁城子。据《唐书》记为杨朝晟所筑三城中之一,今城墙大部保存完好。</h3><h3>木钵古城遗址在今木钵乡所在地,据《唐书》记: 为唐贞元十三年杨朝晟筑。 此前即有古城存在, 古称木波或水波城, 唐时为重修。唐代在此建过木波县治。城址目前整体保存较为完整。 曲子城在县南九十里, 今曲子乡政府所在地东南约二华里,城墙大部毁坏, 目前只留墙体一段。据《明一统志》记: 为明永乐年间将军何福所筑。从当地出土文物判断, 此前就有古城存在。1936至1950年为曲子县治所,现为曲子镇所在地。</h3><h3>方渠城</h3><h3>方渠古城遗址在县南七十里今张旗。地处合道川与环江交汇之处, 由于两边河水冲刷河岸塌陷, 目前城墙只有北面一部分。此城历史久远,《秦代政区地理》:据岀土文物考证,有"方渠除丞"泥封,证实在 秦代北地郡就有方渠县置。《汉书》记:北地郡方渠县治即于此。《 唐书》所记:德宗贞元十三年杨朝晟所修三城中方渠即此城系重修,《元和郡县志》中也有明确记载:唐时置方渠县,后为镇。大中三年移威州于此,五代后废为寨。</h3><h3><br /></h3><h3> </h3><h3> </h3> <h3>三角城遗址在今车道乡三角城村,修筑时间未见记载。</h3><h3>半个城</h3><h3>半个城遗址在今虎洞乡半个城村, 建筑年代不详, 疑为北宋范仲淹所筑之细[斜]腰城, 待考。</h3><h3>豆城子</h3><h3>豆城子遗址在今演武乡黑泉河村, 建筑时代不详, 战国秦长城由此通过, 疑为战国奏长城之组成体系。</h3><h3>石昌城</h3><h3>石昌城遗址在今环城镇文吊嘴村,地处沈家沟与张大掌沟两沟交汇处之坮地上,现有部分墙体存在。宋时为环州通远县所属四镇之一,常期驻兵防守,后废。《环县文史》一辑有专文介绍。</h3><h3>洪德城</h3><h3>洪德城遗址在今洪德乡政府所在地。此城古称弘德或红德, 最早建筑年代不详, 现存城墙遗址三处, 据现存城墙体文物估计,东河岸一段最早, 可能为汉代所筑, 当川一处大部在近几年搞建设损毀, 现存这段可能为隋唐时所筑, 宋代重修。半山这处城墙大部保存完整,据《明史》记: 为明代马文升所筑。据《隋书》记: 隋代大业初于此置过弘德县, 属弘化郡。宋代为防御重镇至明一直为重兵防守之要地, 清仍设千总驻守。</h3> <h3>万安城:城址在今车道乡万安村,(详情见县文史三辑)李仰峰《万安行》一文中提到建筑时间为《固原县志》所载汉之廉县县治,尚须考证。总之此城历史悠久,明代设养马监。 白马城遗址在今芦家湾乡庙耳掌村。据《新县志》记:地名凤凰山, 原城建筑年代不详。明弘治正德年间由原白马堡改建为近山展月城。设有南北二门, 北曰阜康, 南曰永宁, 内作官厅二, 有仓厫若干, 驻兵千人防虏入侵, 清因之, 有碑。(环县文史三辑中有康秀林同志在专著论述)东面滩上有座古墓, 因此这一带叫大坟滩。当地人传说埋的是一个鞑靼将军, 战场上死去将头丢失, 用金子做了个假头埋葬, 后来有人盜墓, 正在挖时黑沙狂风大作, 将盗墓贼吓跑, 坟地留下一个大坑。据说近期又被盗破坏。 山城古城遗址,在今山城乡所在地,古称仙城,城墙大部完好,修筑吋间不详, 从城西南沟对岸山坡的耙齿壕形状判断, 是当时筑城时从山上取土留下的痕迹, 证明筑城时沟还没有形成, 这里还是平掌台地,由此看在宋代前就有古城存在。据《宋史,地理志》记载: 流沙井东至兴平城四十里西至安边城三+里, 南至党罗塬五里, 北至萌城五十里,按周边里程看,所指流沙井疑为今山城, 明清时曾为转运所和 驿站。</h3><h3>安边城</h3><h3>安边城遗址在今甜水镇湫滩村, 据《宋史地理志》: 安边城地名徐丁台崇宁三年筑,赐名, 五年设置马军蕃落步军保捷。金置寨, 元废, 明弘治年间置安边所,设千户一员,清废。</h3><h3>苇子城</h3><h3>苇子城遗址在罗山乡伟子城村。古名流井堡, 据《新县志》记为北宋时建, 元废。现有部分城体存在。</h3><h3>兴平城</h3><h3>兴平城遗址在洪德趙洼村山城罗山两川交汇处, 由于受两川河水冲刷坦塌只留部分城墙遗址 , 据《 宋史.地理志》: 兴平城,地名灰家嘴, 元符元年筑。赐名。</h3><h3>甜水古城遗址: 在县北为今甜水镇政府所在地。这一带分布着许多古城墙体遗址, 当地流传有十二座连环城之说。现存完整的一处为明代所筑。还有水泥厂旁牛魔王城、新庄沟瓦碴城、大良洼的古城等,这些城址建筑年代不详。从大量汉墓群及遍地出土文物判断, 远在汉代就有古城存在。唐称美利寨, 五代、 宋为清远军治所。自洪德至灵州古称五百里旱海,只有此处有一甘泉,因此历代作为驻兵防守之要地。</h3><h3> </h3> <h3>清平关</h3><h3>清平关,明代称淸平驿。据"明一统志"记:"在环县境,其地旧名之字坪,宋元符初筑为关"。 是通往灵州一处重要关隘。地址在今山城乡八里铺村小旗沟口附近,由于河岸塌陷关城址已无存,只有留传下来一首古诗《清平驿和壁间友人韵》:我于沙井度元宵,恨不逢君破寂寥。边堡月明人语静,降庭夜回马嘶骄。回瞻灵夏河山近,南望乡关江汉遥。半载往来何太速,遇无补圣明朝。</h3> <h3>环州历史深厚战争频繁,在这里就以剪辑资料为主,为今后的进一步深入做准备……《续资治通鉴长编》载:"环(环州)原(原州,今甘肃镇原县)之间,属羌有明珠、密藏、康奴三族最大,素好强梗。抚之则骄不可制,伐之则险不可入。"</h3> <h3>《资治通鉴》记载:"先是,单于副都护张知运悉收降户兵仗,令渡河而南,降户怨怒。御史中丞姜晦为巡边使,降户诉无弓矢,不得射猎,晦悉还之;降户得之,遂叛。张知运不设备,与之战于青刚岭,为虏所擒,欲送突厥;至绥州境,将军郭知运以朔方兵邀击之,大破其众于黑山呼延谷,虏释张知运而去。上以张知运丧师,斩之以徇。"</h3> <h3>我们突然转到中国近代革命战争时期在这里发生的一场事关中国共产党命运的一次战役:山城堡战役发生于1936年11月,是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后的第一大仗,也是红军长征和结束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的最后一仗。它的胜利标志着蒋介石"围剿"工农红军的彻底失败,在红军和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该战役红军以诱敌深入的战术歼灭中央军1个旅又1个团,终止了中央军对陕甘宁苏区的攻势</h3> <h3>开国十大元帅中,资料显示有五位与山城堡战役结缘,他们是朱德、彭德怀、贺龙、聂荣臻、刘伯承。彭德怀时任前敌总指挥部总指挥,刘伯承任前敌总指挥部参谋长,聂荣臻时任红一方面军红一军团政治委员。其他两位元帅虽没有直接参与指挥,但参加了战役的讨论、谋划、组织和间接指挥,比如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的调动就离不开贺龙与朱德;再比如,在庆祝胜利的大会上,朱德和贺龙都讲了话,并与其他领导人联名向中央和毛泽东发了报喜贺电。</h3><h3>开国十位大将,现有资料表明有四位参加过山城堡战役,他们是徐海东、陈赓、黄克诚、肖劲光。前三位当时都是一线指挥员,肖劲光时任陕甘省委军事部部长兼红二十九军军长,也对此次战役做了大量工作。</h3><h3>开国五十七位上将,大约有三十位直接和间接参加了山城堡战役。杨得志、肖克、肖华、李天佑、杨勇、宋时轮、宋任穷、王震、韩先楚、邓华、陈再道、陈锡联、王宏坤等回忆录中都提到山城堡战役。</h3><h3>粗略统计,开国中将177位,三分之一参与了山城堡战役。张震、王近山是其代表。开国少将1360位,约200以上的人参加了山城堡战役,如魏红亮、邓克明等,另外还有1964年晋升少将的王茂全等</h3> <h3>河连湾陕甘宁省政府旧址位于环县洪德乡河连湾村。1936年11月18日晚,周恩来、彭德怀、肖劲光、赖传珠、陈赓在这里研究制定了山城堡战役作战方案。</h3> <h3>陕甘宁省委、省政府下辖赤安、华池、环县、曲子、定边、固北、豫旺、豫海等18个县,时任省委书记李富春、省政府主席马锡五带领这里的群众,打土豪、分田地,剿匪反霸,发展生产,进行了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h3> <h3>从古到今这条古道上留下多少他乡赤子的白骨……</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