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font color="#ff8a00">2017年11月1日一2日</font></b><br></h3><div> 下午3点钟的飞机我们一行四人中午12点不约而同的来到了上海浦东飞机场,新西兰自驾游从此拉开了序幕✌️飞机准时起飞✈️</div> <h3> 这是一架新西兰航空公司的飞机,飞机上大部分是长相和我们不同的外国人,坐在我旁边的是一位很帅气的外籍小伙子👨由于语言不通所以无法交流。途中前排坐的一位小老外不停的哭涕我基本上没有睡着😡座位上有自己可以选择的电视节目,我将新西兰自驾游注意事项节目看了三遍,基本记住了三个要点1、新西兰是右边驾驶。2、路权很重要,弯道必须让直行,过桥等路线必须看清有没有优先权。3、不能随便停车,要看出清楚停车标志。</h3><h3> 飞机准时在新西兰早上7点到达奥克兰市🇳🇿这个时候是我们国内半夜2点钟而此时的奥克兰已经是阳光明媚,我们走出大厅坐机场大巴车从国际机场转到国内机场坐11点的飞机向基督城飞去✈️经过一个多小时的飞行到达了新西兰第三大城市基督城。</h3> <h3>飞机✈️上爱哭的小老外</h3> <h3> AVIS租车公司就在机场里面,我和表弟东东办理了手续,然后就开车去找酒店。</h3> <h3> 一个不错的汽车酒店,很温馨的房间,还有可以做饭的操作间。</h3> <h3> 我们先去超市购物吃饭,这里离市中心比较远,但购物中心很大。</h3> <h3> 超市就像一个大仓库琳琅满目的商品让我目不暇接。</h3> <h3> 买了些水果🍎🥝🍊🥑面包🍞牛奶🥛。</h3> <h3> 下午到附近走走看看,街上的行人🚶很少,商店寥寥无几没有高楼大厦只有一栋栋别墅花园,这就是新西兰🇳🇿一个花园式的国家。</h3> <h3><b><font color="#ff8a00">2017年11月3日</font></b></h3><div> 带着有点兴奋的心情开始了第一天的自驾游🚓早上7点准时出发,天气晴朗🌤新西兰每一个景点路边都有指示牌,我们边走边拍,来到了一个叫乱石林的景区,这里天然形成造型各异的怪石,有的像猴子,有的像人头,你可以尽情的发挥你的想象去看这些怪石。</div> <h3> 看到我表弟夫妻走进我的画面中感觉不错立即按下了快门。</h3> <h3> 中午来到了酒店放好行李就去新世界超市购物,转了一圈不知道买什么东西果腹,西方食品实在是让我们没有胃口,突闻一阵香味只见一只只刚刚出炉的烤鸡,花了12新币买了一只,又去买了4两花式米饭,回到旅馆将米饭放在微波炉里热了一下,我和小猪就开吃了。还是没有家常便饭好吃😊。</h3><div> </div> <h3> 午饭后驱车1个半小时沿着大西洋海岸一直向西行驶去薄饼岩景区,路上下起了大雨🌧只见海水随着风雨汹涌澎湃的向岸边扑来,来到了薄饼岩,雨停了但天气仍然是阴沉沉的☁️沿着步道我们走进了景区,只见海岸边上耸立了一片片礁石。</h3> <h3> 据资料介绍薄饼岩是由三千多万年前海洋生物的残骸碎片形成,天长地久海水🌊的巨大压力将这些碎片压成结实的软硬不一的岩层,千万年的地质运动使这些岩层隆起浮出海面,酸雨🌧️海风及海水🌊将它们雕塑成千奇百怪的形状,这样的岩石地貌的确非常有特色。</h3> <h3> 虽然没有蓝天碧海衬托岩石却也有雾霭缭绕的别样景致,</h3> <h3> 刚刚下过的雨水将岩石冲刷的纹理愈加清晰。</h3> <h3><b><font color="#ff8a00">2017年11月4日</font></b></h3><div> 今天早上8点集合,我一觉醒来已经7点半了,由于还要热牛奶吃早餐所以时间很紧,昨天晚上我说要定闹钟⏰小猪说7点肯定醒来,结果还是我先醒,其实我们还在倒时差,新西兰早上7点相当于北京时间半夜二点,属于深睡阶段。</div><div> 早饭后我们驱车40分钟来到了仙蒂淘金小镇,33新币的门票,仙蒂镇是由新西兰第一批拓荒者们在雄伟的Southern高山脚下所建造的殖民地小镇,因1860年的西海岸淘金热而兴起,因此又是著名的淘金小镇。</div><div><br></div> <h3> 这座保留了中世纪时期的小镇,里面展示了很多古老的物件。</h3> <h3> 特别是烧煤的小火车让我们体会了一把不同的感觉。</h3> <h3> 火车🚉车厢里一位外国美女主动和我合影。</h3> <h3> 车厢里有一个外国小女孩长的十分可爱我坐在她对面不停的给她拍照。</h3><div> </div> <h3> 路过霍基蒂卡小镇我们准备找找午饭的地方,没多远就看到了一家中国餐厅,老板娘是一位中国姑娘,交流起来非常方便,我们各自点了一份米饭,份量有点多小猪还是坚持吃完了,好不容易吃一顿中餐。</h3> <h3> 接下来是去福克斯冰川附近的马瑟森湖,据说这条湖有着美丽的镜湖效应,两个小时的盘山路让小猪毫不犹豫的把中餐饭倒了出来,白瞎了13元新币💰好不容易来到了湖边,雨越下越大🌧雨点无情的扰乱了湖面的平静,打破了镜面的效果,沿着湖边仿佛走进了热带雨林,侏罗纪世纪的植物到处可见,冒雨拍拍这些总算有点收获。晚上住在哈斯特小镇。</h3> <h3><b><font color="#ff8a00">2017年11月5日</font></b></h3><div> 行程148公里去看一棵孤独的树🌲沿途一直大雨磅礴⚡️来到瓦纳卡湖小镇停好车,我们冒雨来到了湖边,突然雨停了,远处的乌云撕开了一条口子,一束阳光照在湖边。</div> <h3> 一条小狗跑过来安静的趴在地上享受着阳光,不远处它的主人一家三口从车里出来,画面看起来是那么的舒适。</h3> <h3> 乌云渐渐的关闭了窗口,雨顿时又下了起来,我们沿着湖边去寻找那棵让人听起来心酸的树。</h3> <h3> 步行30分钟左右终于看到了一棵孤零零的小树立在离岸边20多米的地方,雨不停的打在它的身上,和岸边的参天大树相比真让人怜惜。告别了小镇天放晴了,阳光明媚☀️感觉老天爷都在为孤独的小树流泪😭</h3><div> </div> <h3> 继续向前行来到了克伦威尔水果小镇,路边上四个巨大的水果模型耸立在镇边,进入小镇来到水果批发市场,遇到了几辆旅游大巴🚌,这还是我们来新西兰第一次遇到旅游团体,店里水果琳琅满目,我们采购了一些黄心猕猴桃,走时我和小猪不忘买冰淇淋球吃,这里的冷饮奶油味很浓。</h3> <h3> 离开了苹果镇驱车沿路风光不错,首先来到“咆哮的小溪”,只见山谷中一条河水随着石头的落差显得十分的汹涌,我支起三角架用慢门拍摄将河水拍的像丝绸一般柔滑。</h3> <h3> 随后来到了卡瓦劳大桥目睹勇敢者的运动一一蹦极,望着离水面100米左右的蹦极台,一位小姑娘站在那里正在跃跃欲试,她脸色苍白恐惧的退了回去,在她男朋友的鼓励下终于一跃而下,又一次见证了爱情的力量可以战胜一切。</h3><div> </div> <h3> 之后又来到了箭镇,这里依旧保留着早先生的足迹👣,当年他在这里建立了第一家华人商店,大量的生活用品通过水路运到这里,据说当时有八千多华人到这里淘金。</h3> <h3> 下午6点来到达了著名的皇后镇,我们定的酒店就在瓦卡蒂普湖边,站在酒店的阳台上望着远处的雪山碧波斑斓的湖面感觉着此时的美好时光。放下行李拿起相机和脚架直奔湖边去拍摄。</h3> <h3><b><font color="#ff8a00">2017年11月6日</font></b></h3><div> 清晨的皇后镇显得格外的安静,湖边上偶尔有人在晨练,我背起相机拿着三脚架来到湖边,远处的雪山上一片乌云遮住了初升的太阳,突然湖面上亮了起来,太阳从乌云中间钻了出来 ,我开始投入了拍摄之中,又一次尝试用慢门拍。</div><div> </div> <h3> 早饭后我们沿着瓦卡蒂普湖一路拍摄过去,今天的天气很好,一眼望去都是美轮美奂的景色。</h3> <h3> 成排的小树不显得那么的孤独啦</h3> <h3> 我们的团队: 四人全属猪、四人O型血,纯属巧合,福气满满<i>。</i></h3> <h3> 中午返回皇后镇坐缆车🚡到制高点的餐厅用餐,这里可以俯视皇后镇的全貌,瓦卡蒂普湖是新西兰的第三大湖,它是由冰川切削作用形成的,整个湖被群山环抱,翠绿色的湖水像一颗没有雕琢的蓝宝石被皇后镇切割,形状像英文字母Z。此情此景比吃美餐还要享受。以西餐为主的自助餐品种不少,可是符合我们口味的不多,我拿了一些海鲜和冰淇淋望着窗外的美景慢慢的品尝着。</h3> <h3> 午饭后我们坐缆车下山步行到圣彼得教堂然后又来到植物园,皇后镇的植物园三面环湖,我们沿着湖边散步消食,不远处的码头及湖中停留的船只在镜头里呈现着明信片的效果美极了。</h3><div> </div> <h3> 逛累了回到酒店稍作休息,换好电池拿上脚架我又一个人出去追光逐影,湖边上休闲的游客及弹琴的艺术家都是我的拍摄对象。</h3> <h3> 由于中午的自助餐吃的太饱,晚上我们愿不打算再吃什么,只是去街上转转,走过一家比萨饼店门口一股特殊的香味扑面而来,东东他们买了一块,我也尝试的问小猪吃不吃,小猪看我贪梦的眼神说咱们也来一块尝尝吧,就这样我们各自抱着披萨饼回到酒店,这时已经晚上9点多了,天还没有全黑,我们泡了杯咖啡望着窗外渐渐暗下去的湖面慢慢的吃着披萨,没过多久就开始后悔,饱胀的感觉让我无法入睡,馋嘴的后果。</h3><div> </div> <h3><b><font color="#ff8a00">2017年11月7日</font></b></h3><div> 清晨6点钟我迷迷糊糊的微睁眼睛,突然被红光惊醒,我立马跳到窗前拉开窗帘发现朝霞从对面的雪山后面将白云染的通红,倒影同时将湖面也变成红色,我赶紧穿衣服准备奔向湖边,然而一切都来不及了,我后悔莫及,错过了就是错过了,人的一生也是如此,要好好把握每一次时机。</div><div> </div> <h3> 告别了皇后镇一路向东,上午11点到达了蒂阿瑙贝拉维斯塔酒店,热心的中国小伙子得知我们要去米尔福特峡湾,告诉我们由于这几天一直下雨荷马隧道每天下午五点要封路,原本我们坐的轮船订的是下午4点的,他打电话将时间换成中午1点45的,这样我们就可以赶在封路前回来了,放好行李我们沿着94号公路行驶了近二个小时来到了荷马隧道,只见这里已经是白雪皑皑,车辆排队慢慢通行,过了隧道再行驶20分钟就来到了著名的米尔福特峡湾。</h3> <h3> 蒙蒙细雨下个不停,远处的山峦层层叠叠若隐若现,据说这里365天有300天都在下雨☔️,换好票顺利的登上了游轮。</h3> <h3> 无聊的坐在船舱里</h3> <h3> 我偶尔冒雨到甲板上拍摄几张,游轮沿着峡湾向公海行驶,沿途的美景被雨水打了折扣,悬崖峭壁上一缕缕瀑布从崖顶倾下,这里是著名的风景区可是天不作美只能是无声的叹息。游轮靠近公海船体剧烈的晃动起来,船开始返航,来到一个瀑布下面游轮停了下来让游客拍照留念,只可惜狂风骤雨让人无法上甲板,竖直的瀑布被风吹得成了一片水帘。</h3><div> 由于没有带午餐,回到酒店已经下午6点了,附近也没有餐馆,我们泡了碗方便面,一眨眼就下肚了,小猪说方便面的汤比平时吃的鸡汤甲鱼汤味道还鲜美,这是饥寒交迫的结果。</div><div><br></div> <h3><b><font color="#ff8a00">2017年11月8日</font></b></h3><div> 每天我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拉开窗帘看天气,今天窗外一片白茫茫,昨天晚上下了场不小的雪,我赶紧穿好衣服脸都来不及洗就推门摄影了,走的时候我以为小猪不会去的,没想到她也紧跟其后,来到蒂阿瑙湖湖边,远处的山峰已经披上了白色的面纱,湖中央停放着一架直升飞机✈️当太阳慢慢升起的时候一缕阳光正好打在飞机身上,我们选择好机位开始了各自的创作。</div><div> </div> <h3> 回到酒店赶紧洗漱后用餐,这里的早饭很简单就是面包牛奶,很怀念国内榨菜和腐乳。饭后行程4个小时到达但尼丁市,我们住的酒店像一座古老的别墅,处处显示出它的年代感,老板很热情的欢迎我们的到来,放好行李我们拿了张标有中国字的地图上街了。</h3> <h3> 首先寻找中餐馆,这座城市以奥塔哥大学而出名,中餐馆里聚集了很多各个国家的留学生,我和小猪点了一大盆酸菜鱼,鱼汤很鲜,鱼片里没有鱼刺,做得还算地道。</h3> <h3> 饭后我们先去了著名的但尼丁火车站,这是一座童话里走出来的火车站,里面设计的小巧而又精致,外观富丽堂皇,据说设计者是按照弗兰德文艺复兴的风格设计的但尼丁火车站。</h3> <h3> 在火车站和我表弟他们分手了,我和小猪拿着地图寻找下一个景点一一圣保罗大教堂,地图上除了大标题是中文字其它全是英文,办法总比困难多,我拿着地图问一位当地人,指着大教堂说I go here,她居然听懂了,连比划带说的给我们指路,走时我不忘说一句三克油。大教堂在商业街上,参观完后我们就去逛街,走进一家卖饰品的小屋立刻被斯华洛斯奇的项链所吸引,价格比国内便宜不少,我们各自挑选了一条心意的项链心满意足的走了。</h3><div> </div> <h3> 看着地图我们找到了奥塔哥大学, 这是新西兰最古老的大学,特别是以牙医盛名,我们沿着校园内行走回想着自己当年读过的校园多少有些感触,校园带来了年轻时的美好梦想和回忆。</h3><h3> </h3> <h3> 回酒店的路上经过一个十字路口我说朝右拐弯,小猪说朝左转,我们开心的打起了赌:一碗酸菜鱼。结果还是我赢了,回到酒店休息了一下,天空暗了下来,小猪说去吃酸菜鱼吧否则明天过期不候了,看样子她对中午的酸菜鱼念念不忘。我们来到街上一片静悄悄的,基本上所有店都关门了,这个时候还不到9点,酸菜鱼没吃成拍了张夜景就回去了。这要是在国内夜生活才刚刚开始。</h3><div> </div> <h3><b><font color="#ff8a00">2017年11月9日</font></b></h3><div> 离开但尼丁市,开车没多久来到今天的第一个景点:摩拉基大圆石,一种海底生物与当地的地质结构相结合逐渐形成化学反应而生长成的圆石,当地人说这是上帝下了个蛋,门票2元新币自己投放在路边的一个箱子里,没有人监管大家都很自觉,下到海边上正是涨潮时,海水🌊一浪一浪的往岸上涌来,几乎接近海边的山崖,我有经验的抓住海水退下去的瞬间往前跑了几步立即就跳到山崖上等待下一次机会,就这样我一蹦一跳的来到了圆石不远处,支好角架回头去看他们三人,只见小猪站在半山坡上不敢下来,表弟他们两人已经撤退。一个个排列有序的圆石在离岸边不远处的海边被太阳照得闪闪发光,我抓紧时间赶紧拍了起来,当我回到山上时小猪和我表弟都在嗮鞋。</div><div> 😭</div> <h3> 第二个景点是奥马鲁的维多利亚时期遗留的商业区🕌🗺,车停在路边标有免费停车60分钟的地方,下车后就已经看到了马路两边的建筑有着明显的欧式风格,我们边走边拍感觉一切都很安静很惬意。</h3><div> </div> <h3> 中午我们终于到达了位于新西兰南岛南阿尔卑斯山东麓的蒂卡波湖,酒店是湖边度假的小木屋,里面应有尽有,一群小鸭子在门口转来转去一点也不陌生,仿佛它们是这里的主人,放好行李抬头看看乌云密布的天空感觉有些失落,这里最著名的景点是好牧羊人教堂,以一只牧羊犬的雕塑而命名,我们沿着湖边向教堂走去,此时刮起了六级以上的大风,我们艰难的顶着飓风前行,大约走了半个小时突然发现漫天的乌云不见了,天空露出蔚蓝,太阳把湖面照得一片豆绿色,远处的雪山把整个画面点缀的更加迷人。</h3> <h3> 好一幅大自然赐给我们的摄影机会我扛着相机、角架踩着岸边不规则的岩石向更深处走去,小猪在身后记录了我一张张孤独的身影,风还在疯狂的刮着,我摇摇晃晃的来到了湖边深处,不顾一切的支好角架投入到摄影中去,湖水拍打着岸边的岩石发出了悦耳的音符🎵,激发了我创作灵感,不知过了多久耳边传来了小猪的呼喊,这时才发现周围已经没有几个游客了,当我回到岸上小猪说你魔怔了,老师又培养了一个摄影疯子。</h3> <h3> 我们来到闻名遐迩的好牧羊人教堂,这座教堂完全用岩石块垒砌而成。一些摄影者以好牧人教堂为前景拍摄星轨,可惜我没有带广角镜头,遗憾。</h3><div> </div> <h3> 回到小木屋才感觉又渴又饿,突然发现对面的山头被日落染的金黄色,端起相机和脚架又冲了出去,只听见小猪在身后说:真是疯了。</h3><h3> 晚饭后坐在屋前的台阶上呆呆得望着满天繁星深深的自责中星星一眨一眨的俏皮的嘲笑着我。</h3> <h3><b><font color="#ff8a00">2017年11月10日</font></b></h3><div> 早上五点闹钟就把我们从睡梦中吵醒⏰小猪拉开窗帘外面才刚刚有点泛白,我干紧起床顾不上刷牙洗脸提起三脚架拿着相机走出了小木屋疾步来到湖边,湖边静悄悄的没有一个人,望着渐渐泛红的山洼里,赶紧支好三角架调好相机🔭太阳还没有升起就已经把山顶上的白云染红,微风轻轻的吹拂着水面打破了镜一般的倒影。一位外国帅哥端着相机走了过来👱共同的爱好使他主动的上来和我打招呼,我告诉他No Speak English,他不介意的比划着和我交流,他想看我刚刚拍的照片,我给他看后他说很漂亮,简单的单词我还是可以听懂的,我们一起拍了日出,他看了我用减光镜拍出的日出,非常夸张的露出了惊讶的表情,拿着我的减光镜看了半天,一看他就是个初学者。</div><div> </div> <h3> 回到驻地发现小猪竟然不在,几只小野鸭蹲在门前的草地上晒着初生的太阳🐥我走近也无动于衷,我用相机悄悄的拍摄着它们。过了好一会小猪气喘吁吁的回来了,原来她出去找我了👣这次旅行把小猪拖得够呛,她总是默默的跟着我,说是怕我失踪。</h3> <h3> 早饭后收拾好行李就出发去下一个景点。汽车在盘山公路上绕了很久,中午来到了南半球的法兰西风情小镇一一阿卡罗阿小镇。站在酒店的阳台上,可以看到绿绿的湖水,法兰西式的别墅,上午刚刚下过雨 这时已经阳光明媚,感觉光线太硬就小睡了一会儿。</h3> <h3> 大约4点多钟我们出门去小镇转转,阿卡罗阿小镇拥有阿卡罗阿港湾,特殊的峡湾地貌让这座小镇充满了浓浓的浪漫情调四面山峦拥抱着碧绿色的湖水,星星白帆点缀着山水画卷,这里游客不多,住在镇上的居民或是三三二二的在湖边嗮太阳或是集聚在咖啡馆里聊天喝咖啡,悠闲舒适的生活画面让我们时时伫立举起相机拍摄。</h3> <h3> 我们信步走到了一座花园式的别墅,怎么看都是那么的舒适漂亮,我们换着各种姿势互相留影梦想着有朝一日在这里拥有这样的别墅🏡</h3> <h3> 徬晚我们又来到湖边拍日落🌅</h3> <h3> <b><font color="#ff8a00">2017年11月11日</font></b></h3><div> 6点多钟我和小猪来到湖边,街面上竟然没有一辆车一个人,新鲜的空气让我不自觉的做了几下深呼吸,天空已经很亮,可太阳还没有从东方最高的那座山顶上冒出头,我发现西北边的云彩已经被悄悄的染的微微的发红,我们调整方向拍摄,小猪指着西边天空的云彩说你看那像什么,一只展翅高飞栩栩如生的凤凰依然呈现在我们眼前,让我们的心情顿时豁然,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吉祥。</div> <h3> 回到酒店放下三脚架我们又沿着空旷的街道慢慢的散步,这时已经是早上8点多了,这才看见一位老人在遛狗,一对年轻人在晨练,感觉这里的人来到这个世上就是为了享受生活,只有勤劳的中国人才会起早贪黑的工作生活,像我们这样摄影他们是吃不了这份辛苦。</h3><div> </div> <h3> 上午十点钟我们离开了这座让我们看见凤凰的阿卡罗阿小镇,沿着蜿蜒曲折的山路去寻找莎玛拉羊驼牧场。</h3> <h3> 牧场建在山顶处跟着导航七拐八拐终于来到了牧场门口,但要到里面还需要爬一个45度单行道的坡,这时发挥了我们四驱车的强大优势,毫不费劲的开了上去。</h3> <h3> 沿途已经看到了一些颜色各异吃草的羊驼,看到我们的到来抬起头萌萌的眼神和容貌让我们爱不释手,门票是网上提前定好的,我以为会有很多游客的,没想到一共才有十位,这里地处偏僻,窄小的山路大巴🚌是无法上来。</h3> <h3> 饲养员先是组织我们讲解驼羊的习性和羊绒的柔软度,然后就将我们带到了羊驼牧场让我们近距离接触它们,有一只驼羊非常乖巧,任由我们抱它拍照,大多数羊驼只顾低头吃草,我们想和一只白色的羊驼拍照,饲养员使劲的将它的头拉起来,它又低下去了,看样子还没有吃饱,饿急了。临走时我们都买了羊驼制品非常的柔软。</h3><div> </div> <h3> 离开羊驼牧场驱车二个多小时下午3点半左右到达了基督城,放下行李走出酒店,不远处就是蜿蜒流过基督城的雅芳河,沿着河堤一路走去,此时下午5点多,太阳当头照可除了咖啡屋及超市其他店面基本关闭了,来新西兰这么多天已经慢慢的习惯了他们的生活习惯,一辆有轨电车叮叮当当的从街面驶过,车上没有几个乘客,我们找到超市购物这也是我们所到之处的第一件事。</h3> <h3><b><font color="#ff8a00">2017年11月12日</font></b></h3><div> 清晨的基督城阳光肆意,呼吸着初春清凉的空气目光所及都是关闭的商店和安静的街道。</div> <h3> 走在大街上拍着墙体上的大型壁画。</h3> <h3> 不知不觉来到了一座大教堂,据说在2011年2月22日中午克莱斯特切奇发生了6.3级大地震整个基督城满目疮痍损失惨重,地标性建筑百年大教堂坍塌了,没有重新翻建,遗址保留了下来,在它不远处由日本设计师板茂设计用硬纸板修建了一个教堂供人们祈祷。设计师的用意:人不是死于地震而是死于倒塌的建筑物。走进教堂正赶上教士们在上早课,由大主教带领着吟唱圣歌,望着墙上耶稣的雕像聆听着教士们唱的圣歌顿时有一种心情宁静神圣的感觉,阿门。</h3> <h3> 走出教堂不远处就是坍塌教堂的遗址,虽然已破旧不堪但从残留下来的瓦砾及建筑主体上依旧能看出以往的辉煌和魅力。</h3><div> </div> <h3> 下午驱车去了费力米德遗产公园,这里展现了20世纪初新西兰一座小镇的风貌,从而可以折射出当时新西兰的文化和生活,剧院、学校、教堂、监狱、铁路、邮局、印刷厂、烟草商、杂货店、律师事务所等应有尽有,这里有很多主题博物馆比如消防车、电车、发动机、跌路,公园里有一辆可乘坐的有轨小火车,和蔼慈祥的司机大叔一路讲解并和我们留影拍照。</h3> <h3> 公园门口我们小歇一下要了四杯卡布奇诺和一些点心喝起了下午茶☕️,老板娘是一位年过七旬的和善可亲的老太太,她热心的和东东讲解着当年地震灾区时的情况。</h3><div> 新西兰南岛自驾游圆满结束啦,明天我们将飞往北岛奥克兰……</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