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弟子规》在"入则孝"篇章写到: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今天是奶奶去世八周年忌日,奶奶,我们不想哭,可是回想起您生前的朝朝暮暮,我们禁不住泪流满面……</h1> <h1> 奶奶生于1906年农历七月初三,卒于2009年农历十月十五,享年104周岁,历经光绪、民国、新中国三个朝代,堪称一位世纪老人。</h1> <h1> 奶奶的一生,可谓是勤劳善良的一生,宽厚仁爱的一生,敬老慈幼的一生。奶奶去世时,我家已经是五世同堂,至如今,上至耄耋之年的大姑,下至九岁的重孙,全家老小每每谈起奶奶的过往事,无不为之动容!</h1> <h1>奶奶八十五岁时和妹妹、弟媳合影留念。</h1> <h1>奶奶九十岁时和父亲、母亲及两个姑姑的合影。</h1> <h1> 2001年,我们为奶奶庆祝"世纪老人"之寿诞时的点点滴滴!</h1> <h1><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勤</span></h1><h1><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奶奶一生孕育了一男两女,听奶奶说,她三四岁就被送到俺们宋家当童养媳。那时候,俺家也算是一个“四合头院带门楼”的富庶人家,她的婆婆——也就是俺的老奶奶,如同现在白军选演的“恶婆婆”的角色,因为奶奶娘家贫穷,加之又是一个不谙世事的小孩子,因此,像做饭洗衣,纺花织布这样的家务活,常常干的不如人意,奶奶也因此没少受婆婆的折磨。</span></h1><h1><span style="color:rgb(1, 1, 1);"> 自小的煎熬让奶奶养成了坚韧不拔的性格,自我记事起,奶奶在我记忆中就是勤耕不辍。养猪喂鸡、纺花织布贴补家用,那是奶奶的家常便饭,由于父亲常年工作在外,爷爷又是一个游手好闲、喜吃巧食,同时又是一个深受封建礼教,认为男尊女卑的老顽固,因此,家里的劳动力几乎为零,家里家外全凭奶奶和母亲操持。母亲白天要上地挣工分,晚上又要给生产队里看磨坊,给乡亲们磨米磨面,因此家务活就有奶奶全部包揽,喂猪割草、烧火做饭、纺花织布喂牲口,这些让我感觉永远干不完的农活,在奶奶那里一年365天毫无怨言。</span></h1><h1><span style="color:rgb(1, 1, 1);"> 正是奶奶这种勤劳勇敢的性格,支撑着她不屈不挠的信念。我记得在爷爷去世前一年(应该是1992年),奶奶已经86岁高龄,她仍然纺花织白布,熟悉的人都爱问她一句话:“四大娘,现在生活好了,谁还穿你那老粗布呀?”奶奶总是笑笑说:“俺就那一个儿,家里门事大,我织点白布,等我和恁四大爷百年之后,也好给俺儿省点孝布钱”。</span></h1><h1><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奶奶的勤俭持家、吃苦耐劳一直伴随她的一生。我们清楚的记得,在奶奶九十岁之后,爸妈常说的话就是,照顾奶奶操心最多的是不让她再干活,免得出什么闪失,因为奶奶永远都是一个闲不住的人。春上,她早早的就让爸妈给她买小鸡🐤娃,她说,她喜欢看着小鸡🐤一天天长大这个过程,有了一群小鸡🐤,她可以天天薅草、剁草喂小鸡🐤,她很喜欢看到母鸡🐔下蛋后给儿孙分享鸡蛋的快乐;夏天,她可喜欢坐在家门口的皂荚树下拧麻线的过程,即使我们早都不再穿手工布鞋,但是,奶奶就是欢喜双手不闲着;秋天,奶奶可喜欢坐在大堆大堆的蜀黍堆旁,大半夜的撕蜀黍包,她说,她很喜欢看到家里五谷丰登的丰收景象;冬天,奶奶可喜欢用她灵巧的双手给我们拍红柿饼子、玉米面饼子,她说,她很喜欢看到我们津津有味享受她的劳动成果。</span></h1><h1><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奶奶的这种勤劳的品格一直延续到她百岁有余。我记得她是在02年的时候,曾经因为给我们捡皂荚而导致骨折,我们晚辈不忍看到奶奶痛苦,四处求医告药,连新密最有名的骨科医生都下了最后通碟,说奶奶至此之后,将可能永远卧床不起了。谁知后来,奶奶竟奇迹般地好转,竟然会扶着学步车再次行走。2006年,在奶奶百岁之际,即便腿脚不灵便,奶奶拄着拐杖仍旧浇花草,剁草喂鸡鸭!</span></h1> <h1><font color="#167efb"><b> 仁</b></font></h1><h1><font color="#010101"><b> </b>奶奶的一生虽说历经千辛万苦,但是,奶奶却永远保留着她善良仁爱的美好品质。在我的记忆中,奶奶向来都不怨天尤人。1984年,我听大人说是六十年一遇的甲子年,洪涝、鼠疫各种灾害遍布全国各地,我们家乡也不可幸免,在乡亲们传说世界末日即将来临之际,奶奶却用她那传统的方式祈天佑我!我清楚的记得,奶奶让我跟着她做“扫天娘娘”的场景,奶奶用玉米杆芯子做骨架,再用各色彩纸给小人做衣服、头饰,末了,把“扫天娘娘”挂在院子的枣树上,奶奶念念有词,替我们忏悔、祈福,用奶奶的话说,每遇天年,必定是人类作恶太多,如果内心不存恭敬之心,是会受老天爷天谴的!现在回想起来,奶奶说过的话,做过的事儿,不仅使我想起现在人们倡学的国学经典——天道轮回。</font></h1><h1><font color="#010101"> 奶奶的“仁”不仅表现在她看似迷信的做法上,还体现在她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我的印象中,在我们小时候,村里经常有来自东乡的“要饭的”,要知道,在六七十年代,我们自家人的温饱都难以保证,可是每遇到这样的人,奶奶总是毫不吝啬的把家里最好吃的给那些乞讨者,即使有时候奶奶是把自己碗里的饭倒在乞讨者碗里,奶奶也在所不惜。因此,我曾经问过奶奶,为啥要这样做?奶奶总是告诫我们说“人呐,谁都有四灾八难的时候!”,对于奶奶的话,当时,我的确有点不理解,一直到读《曾国藩家书》时,读到曾国藩的一段为人之道“富时当作穷时想,台上当念台下时”,这时才明白奶奶这个目不识丁的农村老太太,其传授给我们的为人之道和一国宰相有何等的相似之处!朴素的话里彰显的是一颗宽厚之心,彰显的是一种传统美德——仁!</font></h1> <h1><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慈</span></h1><h1> 在我们全家人的印象中,奶奶永远都是活在“无我”的境界中。奶奶的一生虽说历经千辛万苦,但是,她时时刻刻想的都是别人。听奶奶说,她从小之所以被送做童养媳,原因就是太姥爷去世早,太姥姥无力扶养她和姨奶奶、舅爷爷,作为家里的长女,她当仁不让要早早离开娘亲,被送到婆家讨口活命,即便如此,她丝毫也不憎恨太姥姥,她和姨奶奶、舅爷爷年龄依次相差五岁,即便是她被送做童养媳,可是命运多舛,太姥姥也早早去世,以至于姨奶奶、舅爷爷结婚的事儿,也都有奶奶操持着给办了,这样,长姐如母的日子一直伴随奶奶的一生。</h1><h1> 我不能忘记,1982年冬天,刚上初中的我由于一场伤寒症,差点要了我的一条小命。大病初愈后我重返校园,奶奶不放心我的生活起居,每到周末,就会给我烙一大摞煎饼,周一让我带到学校吃,她又怕我吃凉馍受罪,又拜托俺村上的一位邻居老师--九爷,请他天天给我烧上一壶热水,让我能用开水泡煎饼以此改善一下伙食,弥补我体弱多病的营养。</h1><h1> 奶奶不仅敬老爱亲,同时对待晚辈更是慈爱有加。大约是2002年秋天,奶奶由于严重的骨质疏松,在给我们捡拾皂荚的过程中不慎骨折,即便是她卧床不起的那段时间,她天天还是念叨的是她的曾孙无人照顾,儿孙忙于工作辛苦。</h1><h1> 我清楚地记得,有一次我们回家看她,她悲观的给我说“妮儿,昨天晚上我做了一个梦,梦到一个白胡子老头叫我起来吃东西,我起来看看,箱子里、簸箕里、缸坮里到处都是蜀黍籽和馒头,唉,我的衣饭粮不着还有多少!阎王爷也不收我走,唉😭……”我安慰她说,想嫩多干啥呢?奶奶说:“我要是走了,恁妈就可以腾出时间给伟涛家(我最小的弟弟)好好带带孩子了”。听了奶奶的话,我和弟媳妇都为之动容,弟媳妇安慰她说:“奶奶,你不用操俺的心,在咱家里,老人永远都比小辈重要,我们不会计较这个,我们的困难我们克服!”奶奶的慈爱就是这么博大、无我!</h1> <h1> 奶奶百岁寿诞时手捧民政局颁发的“百岁老人”证书。</h1> <h1> 2008年夏天,奶奶手捧寿桃的情境</h1> <h1> 2008年夏天,103岁的奶奶戏逗我家幺儿——钱宣言的感人一幕</h1> <h1>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奶奶的一生虽算不上惊天动地,但是,奶奶把她坚韧不拔、宽厚仁慈的美好品德传递给了我们,我们永远怀念您!</h1><h1> 愿奶奶在天堂安好!</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