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卢您好!

张jz

<h3> 小卢同志!您好!</h3><div>今天无意在初中朋友的微信群里看到了一则优秀征文投票拉票的信息,跃入眼帘熟悉的名字一下子让我脑海闪现出与这个老师经历的的所有,虽然所有的记忆都属于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那个经济及不宽裕的时代,属于生我养我的那个小山村,属于那个只有曾经区区几十学生如今早已撤销合并掉的山村小学,但记忆是那么的清晰,宛若隔日,是曾经那个物质及其匮乏但快乐充盈的童年里抹之不去的记忆。</div><div><br></div><div>迫不及待的想要了解卢老师的近况,可自从初中毕业,再也没有老师的音讯,自己更没有费心去试图联系老师们!很是惭愧!如今年过半百的他,与我脑海里近三十年前的样子没有多大的变化,他依旧削瘦精干,还有那总是笑的眯成一道缝的小眼睛,在那个无体罚不教育的时代,小卢老师真的算得上是一股清流。想当年中师刚毕业的他被分到了我们村里的小学,十八九岁的年龄,是个货真价实的娃娃教师。他之所以受人欢迎,是因为他是全校七个老师里面除了老校长之外,唯一不用竹棍打学生的老师(记忆里他也用巴掌扇过我们嘴,可比起其他老师动不动就动用指头粗的竹棍劈头盖脸不分地方的胖揍,小卢同志的巴掌充其量只能叫挠痒痒…)于是几个调皮的男生同学,就给他起了猿猴的绰号,并且被他迅即捕获,可他竟然没有因此而对我们一顿暴打,他竟然放过了如此良机以不学习给老师起绰号之最大不敬的罪名将我们吊打一顿!现在想来,都觉得当年是多么的庆幸啊!但是,他的猿猴的绰号真的不是浪得虚名!用不敬的语言来描述他的长相,真的想不到能有比尖嘴猴腮更切切的了,而且他身手极其敏捷,最会打一套猴拳,惟妙惟肖,当年西游记热播,六小龄童的猴王形象引得很多人模仿猴哥,所有模仿者里,唯有小卢老师最入木三分!</div><div><br></div><div>90年初的陕西农村,虽然条件已比路遥笔下的平凡的世界里描述的七零年代的挣扎在温饱线上的吃各种颜色馍馍喝清汤寡水的陕北农村好了很多,但物质匮乏,农民生活艰苦土里刨食的现实依旧没有太大的改善!而全村里最让人羡慕的就是这一群(从我上学到学校彻底搬迁解散共七名老师,并排七间小屋,一个年级一个老师外加一名校长)生活悠闲吃着皇粮手里握着自家娃随时能打能骂的教书先生们,大队专门在村里找为他们找来利索能干的家庭妇女,为他们准备一日两餐,还时不时的从厨房里飘出让人无法安神上课的臊子面的味道……那时要问我你最大的理想是什么?我会毫不迟疑的说当老师!吃公粮风吹不着雨淋不着,还有大队派来的厨子做饭,多好啊!但是,即使这样,村里也无法负担学校老师一年里厨房做饭要用的煤火钱,犹如村里每家每户的情况,条件稍微好点的人家可以一半用煤一半用柴火,其余大多数必然得等深秋满山荒芜满眼黄色之时打柴,备足来年一整年的生火做饭的柴火,全村人深秋初冬最重要的活计就是上山割柴。家家户户门口都堆着一座小山,一到做饭时间,各家烟囱青烟袅袅,柴草燃烧的烟气与浓浓的生活气息充满着小山村。</div><div><br></div><div>而想当年,对升入三年级的我们来说,学校生活又多了另外的内容。农忙结束要上交自己在地里捡来的麦穗,用蛇皮袋扛到学校,老师自备一杆秤,挨个称重,不够分量的回家从家里的麦屯里窊;我就是那个老老实实自力更生认真完成老师任务,从不从别人家堆在地里的麦垛抽麦穗、也不会直接上交麦子、但最终还是要从自家麦屯里窊麦子交学校的人;完了学校组织我们三年级以上的十几个男生,用连加把麦子从麦穗里敲出来,晒干装袋,跟上交的麦子一起,由几个男生拉着架子车,老师跟着,到大队磨坊去磨成面粉,这是老师们下来几个月的厨房口粮,现在想来,当年的老师才是真正的吃着农家的大锅饭百家饭的人!😂</div><div><br></div><div>到了秋假结束,三年级以上的孩子们又要交自己上山挖的药材。以柴胡为主,如果柴胡不够蒲公英来凑,柴胡精贵得走很远的山沟沟的半悬崖地带去挖,而像我这样的体能及其有限还胆子有点小的小男生(因为我很怕蛇),只能用平地的蒲公英来补上。记忆里的教室里,除了摆六七张课桌以外,秋天学期更是堆满漫飞着降落伞的蒲公英,每天的规定动作是把柴胡,蒲公英翻个晾晒,时不时还要授意于老师往上面撒点水,半干不干的状态分量价格都会有保证,等到收药材的人把柴胡跟蒲公英收走,交易完成,我们勤工俭学的任务就算是完成了!</div><div><br></div><div>然而,升级这件让人忧伤的事情里最让我心有余悸的还是要数给学校割柴,一年数次为学校老师割做饭的柴火,有限的办学经费只能挤出部分来为老师购买冬天取暖烤火的煤,而做饭,只能是大家一起出力,为老师们山上解决!</div><div><br></div><div>男生,25斤的定量柴火,对当年身体孱弱几乎手无缚鸡之力的我来说,这个分量的一捆柴火,对我来说实在难度太大,但这是逃不过去的任务,所以只有硬着头皮迎难而上!于是,跟着队伍,由老师带队,三年级以上的所有学生,包括男生女生,拉着六七辆架子车,浩浩荡荡,一行三四十人开往后山,卯足了劲就为完成这25斤的柴火。漫山遍野,散布着还没有柴火高的小学生们,努力保持着平衡,挥舞镰刀,直奔25…完了打捆,柴火上肩,背到架子车跟前的集结地,心惊胆战的挨个过秤,分量不足的可能要继续返回黄坡,前后三四年每次都有我分量不够,但是宽宏大量的老师们,懒的等待我这个慢镜头的柔弱小男生,于是都能安全过关,不用继续割柴补够25!</div><div><br></div><div>而在疲劳之余,最大的乐趣就是跟我们的猿猴小卢老师的玩闹。找一大块平地,小卢老师带着我们一大帮子男生,摔跤,夺地盘。印象里的小卢老师,年轻气盛血气方刚,动作利索,能在一片混战中能轻易把几十个小男生一一放倒,即使很多高年级的男生都已是半大小子,但他身手敏捷到出神入化的地步,在旁边的女同学给小卢老师加油声中我们一片片倒下!有一次我们所有人实在没辙了,就拿来用来固定柴火的大绳,一大帮男生就像拔河一样,拽着两头,把小卢老师困在中间,困住手脚,到最后来个五花大绑,捆了个结实,一堆人提着绳子两头,把小卢抬起来,在地上蹲屁股!即使平日里严肃有加,板着脸挥着棍子的其他的老师们,也和女生一样在一旁笑的前俯后仰。每次出动给老师割柴火,都必然有这样的一次缠斗,当然出于他矫健的身手,我们这些人都是被他狂虐,也就是这个时候,我这个腼腆见了老师就打颤的小男生,才有了跟老师亲密接触还根本不用恐惧的时候,少数赢的几回,或许也都被小卢同志在教室课堂里,以学习的正义之名,给大家连本带息给还了回去,已然没有印象了!</div><div><br></div><div>如今,年过半百,猿猴小卢老师已经成了真正意义的老卢了,但依旧精神矍铄,看的出身手还在,应该平时还在坚持锻炼!小卢老师是当年正宗的凤翔师范学校毕业,是很长一段时间里初中毕业生神往的学校,也是曾经真正的精英教育下以为国育才为目的培养出来的一代优秀小学教员。他们吹拉弹唱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有着对教育的热爱与信仰,更有着那个物质缺乏、多数人土里刨食的年代里农村人眼馋的铁饭碗,虽然他们也是住在附近农村的村里人,但又不是农村人!</div><div><br></div><div>在时代发展历程中,他们逐渐成为这个时代的弱势群体,虽比农民地位还是高,但比起抓住机遇弃农从商或者以他们为垫脚石被托举出的新一代知识阶层,他们真的已经弱势了,并且在曾经某个阶段,由于县财政困难,学校撤销合并等因素,很多人甚至被迫离开自己工作几十年的讲台,重新回归真正意义上种地的农民或者出门打工的农民工。好在如今随着国家对教育投资的加大,以及对中西部地区的财政扶持,他们的收入有了保障,很多人都在县城买了房安了家,只不过还在乡里小学教书,但是即使这样,只要一有机会,很多人还是会想办法跳出学校,到机关或者政府谋求一份差事,不知是教育伤了他们的心还是大环境让他们灰心,这个人心向钱,浮躁不安急功近利的社会啊!</div><div><br></div><div>当我看到小卢老师的简介还是汉封学校的时候,我内心有种说不出的亲切,因为那里还有我认识的我的老师!那个学校,如果不是因为老家距离县城太远交通不便,早也已经消失了。据说现在整个乡,还有一所小学和这一所初中,每个年级不足10人,全部住校,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乡村学校!人生都有各种可能,有各种离开与坚守的原因,我不知道他未曾离开的原因是什么,但依我曾经对卢老师能力以及为人还有周围其他老师的境遇的了解,出于功利俗气的考量,他实在不该在这个只有几十个孩子的山村小学校里待着直到退休,我想必定有其不可割舍的东西,某种坚守,某种信念的力量,比如,去不了县城上学的孩子也需要教育,山里也得有个学校等等…</div><div>时光荏苒转眼即是几十年,曾经的青涩岁月已然远去,如果不出意外,我的孩子也该小学毕业了,看到曾经的老师,感叹时间还未曾飞逝,岁月依旧静好!</div><div>愿瘦瘦帅帅的老卢健康!</div><div>愿守在家乡,多半辈为山村孩子挥洒青春,为人师表为国育才的老卢同志,工作快乐!!</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