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韵塔川 老街屯溪

吉祥

<h3>,塔川村是黄山市黟县的一个小村落,是中国四大秋色之一,每到秋季田野中的乌桕树叶子红了,迷人的田园风光让人陶醉。</h3> <h3>塔川秋色"与安徽省省道218构成美丽的公路奇观</h3><h3>目标一:顺塔川公路两边观景</h3> <h3>塔川村又名塔上,是只有几十户居民的小山村,民居依山而建,因飞檐翘角的古民屋远望如塔,一条小溪穿村而过,溪水潺潺呈现出无穷灵气,川与塔合谐而生,因此又命名为塔川村。</h3> <h3>最佳季节:秋季。塔川秋天层林尽染,粉墙黛瓦也亮丽。</h3> <h3>村前水口林中的香樟枫香香榧鼠李均为四百多年的古树,村中有一"绩余堂"为代表的明清古建筑。特别是遍布全村的古老乌桕树婀娜多姿,每到秋天,整个塔川是姹紫嫣红,十分美丽。人称塔川是"天人合一的画里乡村"。<br /></h3> <h3>阳光透过金色秋叶照射出万道霞光</h3><h3>塔川红叶是一种乌桕树,经过霜降,由绿变黄,由黄变红,中间呈七彩颜色,是摄影发烧友的最佳素材</h3> <h3>矮枝桑树一蓬蓬地向着太阳,枝头顶着一簇绿叶,很是好看</h3> <h3>我们站在高处:远处竹林和金黄树叶交汇形成一排天然屏障</h3><h3><br /></h3> <h3>瞧:五颜六色的秋叶交织在一起,大自然是最美的风景</h3> <h3>这处像不像我们家乡风景:茶树和远处的竹林</h3> <h3>游客们迫不及待进村了</h3> <h3>站在公路边向下俯视</h3><h3>秋叶、黑瓦、白墙交汇映衬</h3> <h3>参天大树呵护下美丽小村</h3><h3>红黄的秋叶,掩映粉墙黛瓦美不胜收。</h3><h3><br /></h3> <h3>家家挂起红灯笼,迎来八方游客</h3> <h3>瞧:站在村口的制高点,美景尽收眼底</h3> <h3>竹海</h3> <h3>目标二:我们买了每人40元一张门票,进村赏阅古朴民居文化</h3> <h3>漫步于村中,既可以领略到山间村民古朴纯情的田园生活,又可以观赏到"溪绕前屋""竹山莺啼""塔川洞天"等绝妙景观</h3> <h3>看到了导游图示</h3> <h3>观景平台可以看到对面远处的秋景</h3> <h3>我们站在高处:粉墙黛瓦,飞檐翘角的二、三十幢古民居依山而建,层层迭迭,错落有致,远远望去,就好象一座巨型宝塔,藏身在山谷之间,掩映在浓荫丛中。</h3><h3><br /></h3><h3><br /></h3> <h3>古木林中,绿荫遮目,青草铺地,这里虽没有石凳、石椅,可地面上那纵横交错的树根就是以供你小憩,沉静之中,定可感受到塔川村的古朴和谐,清新美丽。</h3><h3><br /></h3><h3><br /></h3> <h3>柳岸花明又一村</h3> <h3>锈红彩叶映照肥绿油菜苗</h3> <h3>又一处二十来户的徽派建筑居民生活点</h3><h3>农家的小屋若隐若现,红枫丛中忽露出飞檐翘角,粉墙黛瓦在金黄叶子的掩映下,就如中国山水画般诗情画意。</h3> <h3>清新自然美景,心情舒畅</h3> <h3>背靠青山,唯我独尊</h3> <h3>一排排金黄色杉树吸引眼球</h3> <h3>收获后的田野,是马儿快乐的时光</h3> <h3>田园风光无限好</h3> <h3>目标三:屯溪老街</h3><h3>次日下午我们从宏村坐大巴来到屯溪,又坐公交来到屯溪老街</h3><h3>它处于黄山市屯溪区中心地段,北面依山,南面傍水,全长1272米,精华部分853米,宽5至8米。包括1条直街、3条横街和18条小巷,由不同年代建成的300余幢徽派建筑构成的整个街巷,呈鱼骨架形分布,西部狭窄、东部较宽。因屯溪老街坐落在横江、率水和新安江三江汇流之处,所以又被称为流动的"清明上河图",是中国保存最完整、最具有南宋和明清建筑风格的古代街市,也是中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h3> <h3>老街也是一条保存完好的古老而繁华的步行商业街,1986年被安徽省政府确定为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1995年国家建设部城市规划司将屯溪老街作为全国惟一的历史文化区的保护规划、管理综合试点,2008年9月被文化部命名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2009年列为中国历史文化保护街区</h3> <h3>老街包括1条直街、3条横街和18条小巷,由不同年代建成的300余幢徽派建筑构成整个街巷。 </h3><h3>老街的整体建筑具有宋代徽派民居的风格与特征,白粉墻,小青瓦,鳞次栉比的马头墻,淡雅古朴;建筑内雕梁画栋,徽派建筑砖、石、木三雕特色展现得淋漓尽致。因而屯溪老街又被称为宋街。</h3> <h3>老街建筑保持着传统的徽州古建筑风格,沿街共有280家店铺,大都为二层,属典型的下店上房,前店后坊形制建筑体量有10多万平方米。老街的建筑群继承徽州民居的传统建筑风格,规划布局、建筑形式具有鲜明的徽派建筑特色,建筑体量大小相间,色彩淡雅、古朴</h3> <h3>万粹楼<br /></h3><h3>老街上的万粹楼中国首家古建筑形私人博物馆。面积2000多平方米,糅合了徽派民居、园林、府第、商铺的风格。馆内陈列着主人收藏的大批文物,以及500多件当代名人字画、900方珍贵砚台。据说是国内少有的古建筑形式的私人博物馆。此楼建于1996年,楼高四层,采用明清时代古建筑遗存的石雕、砖雕、木雕等旧构件中的精口,按徽派建筑的风格重新组合而成。一楼"九百砚堂"陈列、经营以歙砚为主的四大名砚及文房四宝</h3> <h3>下午二点多,我们来到老街的这家百年老字号酒馆品尝徵菜,味道还真的不错</h3> <h3>吃完饭,我们继续逛老街</h3><h3>德阳楼</h3><h3>是位于黄山市的一家徽菜馆,适宜休闲小憩。</h3><h3>德阳楼艺术馆座落在黄山市屯溪老街二马路口,与著名的私人博物馆万粹楼栉比相对,以其高翘的飞檐与雍容华美的雕楼画栋成为屯溪老街的中心建筑景观,楼名牌匾由沈鹏题写,馆名由刘文西题写。德阳楼艺术馆由徐向东陈桂英夫妇创建于1996年,建筑面积600平方米,馆内珍藏的老坑歙砚精品与历代文房清玩,古今名人字画与题赠,陈桂英国画作品与黄山【新安】画派名家作品与遗存,充分展示出徽文化博大精深的生命力与历史轨迹。</h3><h3><br /></h3> <h3>特色徽墨纸砚系列产品</h3> <h3>黄山地区特色木雕工艺品</h3> <h3>老街臭豆腐,买一盘味道好极了</h3> <h3>黄山贡菊又称贡菊、徽州贡菊、徽菊。因在古代被作为贡品献给皇帝,故名"贡菊"。盛产于安徽省黄山市的广大地域。主产于黄山风景区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清凉峰之间,品质优良,色、香、味、型集于一体,既有观赏价值,又有药用功能,被誉为药用和和饮中之佳品,是黄山特产,弛名中外</h3> <h3>这家店专营黄山香菇、竹笋</h3><h3>香菇属山蔬珍品。属"徽菇"类,徽菇又名"香蕈",曾被评为中国四大名菇(徽菇、赣州菇、汀州菇、北江菇)之首。"屯溪老街"牌香菇,以其肉厚味鲜、营养丰富。"屯溪老街"牌香菇按品质和外观可分为花菇、厚菇(冬菇)和平菇三种,皆是徽菇中的上品</h3><h3>黄山竹笋</h3><h3>屯溪老街笋衣产于皖南山区、太平湖畔的苏红、黄田等乡镇,它以毛竹笋衣为原料,采用独特的工艺焙制而成。形如扁平、卷曲,色呈淡白或淡黄。内含较高的蛋白质、粗纤维和人体必需的多种元素。其味鲜美可口,是纯天然的绿色食品</h3> <h3>黃山金丝菊</h3><h3>主产于著名旅游胜地黄山风景区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清凉峰之间,其生长在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中,品质优良,色、香、味、型集于一体,既有观赏价值,又有药用功能,被誉为药用和饮中之佳品,是黄山著名特产,驰名中外</h3> <h3>黄山毛峰,茶之极品,乃世界名茶王国中的茶王。也是历史名茶,源远流长,为历代帝王钦点贡品。亦为当代国际之礼茶。主产区位于黄山风景区及周边地区。《茶经》载"天下名山,必产良草……黄山茶养生之仙药,延年之妙术也。"干茶外形芽叶肥状匀齐,白毫显露,形似雀舌,色泽金黄隐翠,俗称"象牙色",口感鲜爽醇和,回味甘美<br /></h3> <h3>古朴印染工艺</h3> <h3>屯溪博物馆</h3><h3>屯溪博物馆为屯溪老街唯一的国家博物馆。2012年,经改造为"屯溪老街社区博物馆",为中国首批5家生态(社区)博物馆示范点之一。一楼展厅珍贵藏品有国内最大的宋坑金星金晕砚板、法华釉瓷枕、春秋青铜器、金丝楠木徽州床。二楼主要陈列有新安画派古字画,其中有黄宾虹、汪彩白、金声等大家作品。还有程德馨酱园场景复原,程德馨酱园创建于清代,为徽派酱菜的代表。</h3><h3><br /></h3> <h3>城市有水就有灵气。 不知不觉,我们来到了与老街相邻的新安江</h3><h3>新安江是富春江和钱塘江的上游,江水碧绿清澈,江边空气新鲜</h3> <h3>岸边,红、黄硕果累累,一派深秋景象</h3> <h3>与老街和新安江相连的公园</h3> <h3>公园环境优美,秋色迷人</h3> <h3>一排排高大树披上了金色秋装</h3> <h3>运动才有健康</h3> <h3>我运动,我健康!</h3> <h3>华灯初上,江边两岸的建筑在彩光照射下放出万道光芒</h3> <h3>我们又转回了老街观看夜景</h3> <h3>老街的夜景真的美</h3> <h3>早晨,我们在老街这家店铺吃了早餐,坐火车返程</h3>

老街

屯溪

徽派

黄山

建筑

塔川

古朴

黄山市

民居

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