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一些采访让人难忘

大地山居

<h1><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谨以此纪念诸暨电视台建台25周年!</b></h1><p class="ql-block"><br></p> <h1>  有人说,当你总喜欢回忆往事的时候,说明你已经老了。是啊,人生如白驹过隙,不知不觉中我即将步入花甲之年的行列。人生一辈子干一件事,总会有许多的感慨。我是1990年5月进台的,准确地说,当时不叫台而是摄制组,是诸暨电视台的前身。而今,诸暨电视台走过了25年的发展历程,回首往事,总有一些采访经历,让人难以忘怀,挥之不去。</h1> <h1><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1990年秋天,与浙江电视台记者王永显在诸暨大麦岭民兵训练基地合影。当时使用松下M7家用机拍摄了一条有关民兵预备役人员训练的新闻。</span></h1> <h1><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诸暨电视台成立后的首个台标。</span></h1> <h1><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首位女播袁悦和首位男播赵全升。</span></h1> <h1><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的《诸暨新闻》片头。</span></h1> 专题“情结” <h1>  1990年6月,时任诸暨市文广局副局长的石重辉交给我一个专题拍摄任务,我欣然接受,但惶恐不安,毕竟是我刚到单位后受领的第一部专题片。<br></h1><h1> 那年,诸暨青年作家、广播站记者赵锐勇创作了电影文学剧本《天朝国库之谜》,并由上海电影制片厂在诸暨斯宅、同山等地拍摄电影。作为一部由诸暨人写、以诸暨"千柱屋"为故事背景、又在诸暨拍摄的电影故事片,这在当时的诸暨是一件新鲜事,也是专题片拍摄的好题材。</h1><h1> 记得当年我与楼章烈冒着酷暑,扛着笨重的日立Z31摄录设备,先后跟随《天朝国库之谜》摄制组半个多月,拍摄了大量的镜头和花絮。一次,我独自随广播站的同仁到同山镇边村祠堂慰问摄制组,背着二十多公斤的摄录机穿梭于拍摄片场,累得满头大汗。后来,在采访著名影星盖丽丽、吕凉等演员时,由于没有长线话筒,我急中生智,将机上话筒取下叫别人拿着。为了采访逼真,又将话筒套取下交给广播站的播音员范庆香,用这样的土办法完成了对导演、影星和观众的采访。根据拍摄和采访的内容,我整理撰写出《影星,在西施故里》的专题文字稿,交给石重辉、赵锐勇二位老师审阅并得到了好评。后期编辑时我用了许多现场同期声和人物采访,加班加点完成了20分钟的专题片,播出后受到观众的称赞。</h1><h1> 在记忆的长河中,这是我进台主创的第一部专题片,也是我专题"情结"梦想的开始。</h1> <h1><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1990年6月中旬,上海电影制片厂在诸暨同山、斯宅等地拍摄电影《天朝国库之谜》。在边村祠堂采访上影厂导演徐纪宏。(从左到右:徐纪宏、范庆香、小孩、赵锐勇、毛建新、邱萍、陈洪)</span></h1> <h1><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1990年6月,在同山镇边村祠堂采访电影《天朝国库之谜》女主角盖丽丽。</span></h1> <h1><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1994年8月,在诸暨五泄风景区采访著名电影导演谢晋。</span></h1> 省长“作揖” <h1>  在电视台初创时期,我曾主创、参与了许多电视新闻采访和专题拍摄工作,有些新闻、专题片还获得了省市电视新闻政府奖。</h1><h1> 1994年6月9日,省长万学远来诸暨检查粮食生产情况,我和三位同事用二台摄像机跟随采访拍摄。万省长一行轻车简从,风尘仆仆,下田头、进农家、访农民。在王家井镇定荡畈,万省长走进我市种粮大户俞德家里,与俞德亲切交谈。万省长问:"你承包了多少亩田?早稻种了多少亩?"。"我承包了167亩,早稻种了111亩。"俞德回答道。接着,万省长说:"我们是来谢谢你们的。我们省原来是产粮省,现在粮食不够吃,每年还从外面买回50亿斤粮食,我们这次特意来看望种粮大户,感谢你们为全省粮食生产作贡献。所以我求求你们种粮大户多种粮食(万省长作揖状)。"这一突如其来的举止,令当时每位在场的人既惊奇又激动,我们抓拍到了这组现场感极强的镜头……采访回来,我们编辑这条新闻时,用万省长向种粮大户"作揖"的一组画面作为切入点,加上现场同期声,一气呵成。后来,这条《省长"作揖"为哪般》的电视新闻,荣获了当年度浙江省电视新闻政府奖二等奖,开创了本台在省里获电视新闻最高奖的先河。<br> 昨天的新闻,就是今天的历史。好新闻是用脚跑出来的,也是抢拍来的,感人的电视画面往往是瞬间即逝的,这就要求我们记者深入基层去观察、去发掘、去抓拍。</h1> <h1><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当年,王家井镇种粮大户俞德接受电视台采访时的画面。</span></h1> <h1><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电视新闻《省长"作揖"为哪般》获奖证书。</span></h1> <h1><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1991年,电视摄制站(诸暨电视台前身)的设备非常简陋。</span></h1> “狸獭”风波 <h1><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b> 在电视台成立的第二年,我在办公室光天化日之下遭遇过一次"人身围攻"的经历,时间长达半小时。说起这次"围攻",与本台宣传养殖狸獭的事情有关。</h1><h1> 狸獭,又名海狸鼠。以草食为主,生长快,繁殖能力强。年产二胎半,每胎产仔9只左右。1993年4月,诸暨来了一家美国独资公司,专业推广饲养狸獭,并得到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广告宣传铺天盖地,力度空前。我当时也参与拍摄了一个服务类专题《怎样饲养狸獭》,公司总裁是这样说的:狸獭全身是个宝,饲养方便,场地简单,饲养一只狸獭年饲料费只需25至30元,一年后可买到上千元,是农民致富的好途径。正是这些诱人的数字,吸引了诸暨数千农民的参与,最多的一位农民投入了五万元买了近十对狸獭,有许多农民是用东凑西借的钱来养殖狸獭的。在饲养人群中还有刚从劳改农场出来的归正人员,他们原本想通过自己辛勤劳动来挣钱的。可是不到一年,推广饲养狸獭的公司老板突然"跑路"了,一场骗局,击碎了农民朋友致富的梦想。<br> 记得1994年1月的一天,受骗农民有的到市府门口、有的到信访局、也有的来到电视台上访。当时电视台在城关体育路租用了市人武部招待所的房子,我们记者一部的办公室就在二楼楼梯口。这天恰巧只有我一个人在办公室,一下子涌上来三四十个上访农民,领队的是一个中年男子,情绪很激动。我迎面上去问:"你们要找什么人?"他说:"要找台长,你们电视台做狸獭广告把我们害苦了,要赔我们损失。""今天我们台长在绍兴开会,有事明天再来。"我好言相劝,他们就是不相信。此时,办公室、楼道里聚集了很多上访农民,场面非常混乱。我只好打电话报警,就是这个电话,激怒了领队的那个人。他一把抓住我的衣领,弄得我非常尴尬,一直僵持了半小时,好在巡特警大队民警赶到,制止了事态扩大。后来,这场"狸獭"风波在媒体呼吁和市委市府的重视下,得到了妥善解决。现在回头想想,至少有三点值得我们媒体思考:一是对养殖项目的宣传要慎重,把握好度;二是广告发布要把握分寸,不要夸大;三是事情发生后要积极应对,及时处置。<br> 有意思的是,我们拍摄播出的电视服务类专题《怎样饲养狸獭》,还获得了当年度浙江省电视新闻奖二等奖,这当然是后话了。</h1> <h1><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当年,我们租用诸暨人武部招待所办公,在二楼的办公室,我曾被"围困"了半个多小时,呵呵。</span></h1> <h1><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九十年代中期时的电视编辑制作设备。</span></h1> <h1><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1994年12月,采访时任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后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视察诸暨时的照片。</span></h1> <h1><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1996年10月,采访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姜春云考察诸暨农业工作。</span></h1> <h1><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1996年9月,在湖南张家界采风时与当地少数民族姑娘观看DV拍摄画面。</span></h1> <h1><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1997年3月,在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拍摄"神鹰杯"全国妇女百年历史图片展。</span></h1> <h1><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1999年1月,拍摄全国乒乓球邀请赛盛况,时任国家体育总局乒乓球总教练蔡振华与乒乓国手等参加。</span></h1> <h1>  时光荏苒,岁月如歌。我有幸见证了诸暨电视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之路。如今,走进新时代,我又欣喜地感受到诸暨电视人守住初心,负重前行的豪迈情怀。</h1><h1> (2017年12月1日)</h1> <h1><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b>  感谢图片拍摄者,感谢相遇的时光,感谢ZJTV,</b></span><b style="color: rgb(237, 35, 8);">让我重温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回眸了那些难以忘怀的记忆,也留住了那年青春年少的印记!</b></h1> 作者简介 <h1><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毛建新 现供职于诸暨电视台,高级记者。从事电视新闻采编30多年来,先后有一百多条(部)新闻、专题和纪录片在全国、省、市政府奖评比中获奖,12篇业务论文发表在《中国广电学刊》、《中国广播影视》等期刊,著有《镜头印记》《风过留痕》等电视文集。诸暨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和学术带头人。</b></h1><p class="ql-block"><br></p> 谢谢关注

诸暨

狸獭

拍摄

电视台

采访

省长

电视新闻

专题

专题片

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