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婺源-烟雨徽州

王玉来

<h3>婺源已是第二次来了,记得上次路线是从黄山-宏村-婺源这样过来的。徽州之美深深的印入脑海,以致又有下一次再来的强烈愿望。十一月二十号我们有着共同爱好的几位朋友一起相约,再次踏上了秋意婺源-烟雨徽州之行。</h3><h3>二十一日晨到达九江火车站,这是我们几位的合影。</h3> <h3>第一站是簧岭。本来是想拍晒秋的,可天公不做美,阴雨连绵。相机上了防雨罩,在防雨罩遮挡下拍下簧岭牌楼,留做纪念吧。</h3> <h3>徽派建筑是我国古典建筑的典范,它以民居、祠堂、牌坊为代表,注重整体布局,依山就势,构思巧妙,自然得体,造型丰富,粉墙黛瓦巧妙地溶入到徽州秀美山川之中。</h3> <h3>自己心里问过自己,为什么特别喜欢来这里呢?一直在找这个答案。除了古徽州文化底蕴深厚,徽派建筑唯美,其实这里能够看到真实的田园山野和朴实无华的村民。我们现在好多旅游景点,净是一些编故事、造假景的现象,圈起来就收钱,完全失去了景区的原真性。</h3> <h3>  </h3><h3>虽说簧岭晒秋沒拍好,但这秋意浓浓和粉墙黛瓦与这山间烟雾漂缈、烟雨蒙蒙确把徽州秋意表现的恰到好处。</h3> <h3>怪屋建筑别致,屋顶与地面相反,房屋、桌椅,也都是相反的,一楼所有东西都是斜的,所以才产生游客这种夸张的表情。</h3> <h3>烟雨蒙蒙、,山茶花盛开,朦朦胧胧的徽派民居隐露在灵山秀水中,真是好美的烟雨徽州。</h3> <h3>第二天一早我们去晓起村,还没进入景区就被这迷人景色吸引住,在村公路边拍摄了这两张照片。</h3> <h3>晓起村分两部分组成,一个是上晓起另一个是下晓起。始建于公元787年。</h3> <h3>行走在晓起村, 让身心放松,尽情享受着世外桃源的田园风光。</h3> <h3>上下晓起,均为明清徽派建筑,依山傍水,小桥流水,粉墙黛瓦,古树参天,青石铺路,体现出了古人环境与建筑完美的结合。</h3> <h3>这里生产着著名的徽州贡菊。</h3> <h3>从晓起出来后,前往汪口。</h3> <h3>汪口村始建于公元1110年,由九代孙朝议大夫俞杲建村。</h3> <h3>汪口村是我国古代风水建筑典范,村落后靠后龙山,村前江湾水与段莘水相聚,河水环绕,形成了山-水-市-居风水格局。曾作为徽州古民居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村中一条官路正街为纲,纵横交错的十八条小巷为目,风水中有网形不能钎井的说法,所以汪口村内没有水井。</h3> <h3>汪口村得山水灵气,地杰人灵,世代人丁兴旺,历代名人辈出。科举进士14人,七品以上官员73人,著书立世9人27部,还有大批的徽商富豪。早在明清时代,汪口就店铺林立、商贾云集。</h3><h3><br></h3><h3><br></h3> <h3>中国古代乡村大部分都是依族而建,宗族制度在乡村是普遍的社会制度,这就是汪口村俞氏族祠堂。</h3> <h3>汪口村是我国保留较好的族糸管理体制,乡约开祠堂处理村中事务,制定村规、族规,家家门前都挂着家规。正是这一套完整的管理体制才保证了乡村的长冶久安。这里是我国著名理学家朱熹的故里,受尊儒重教的影响,形成了亦儒亦商的文化底蕴</h3> <h3>次日清晨我们去江湾游览。这是江湾拍摄的两张照片。</h3> <h3>这是月亮湾。</h3> <h3>以上四张拍摄于清华镇彩虹桥。</h3> <h3>中国最圆的村庄-菊径村。</h3> <h3>普通的村民劳作俨然成了旅游人摄影目标。</h3> <h3>傍晚到达石城,石城它是由两个村庄组成,一个是程村另一个是戴村。石城群山环抱,四周都是怪异的山石。村中大树参天,尤其是枫树到了这个季节,树叶开始变红,晨雾炊烟笼罩着粉墙黛瓦,犹如人间仙境。</h3> <h3>大家顾不上旅途劳累,背着大包小包上村头的山上开始拍摄了。</h3> <h3>直拍到华灯初上我们才开始下山吃饭。</h3> <h3>第二天清晨四点又开始上山了,到了山上一看,满山遍野的摄影爱好者都已支好了三角架,看来还是来晚了。</h3> <h3>这如诗如画的世外仙境拍完了,天己大亮,收拾东西下山,开始新的一天行程。</h3> <h3>中午时分到达严田,严田拍摄就是这个小桥、古樟、农夫、老牛。</h3> <h3>下午到达新的景点-长溪。</h3> <h3>长溪村建于公元945年,有着悠久的历史,因交通不便,游人很少。长溪也是一个很有徽州特色的村庄,沿着长溪河,行走在古驿道,漫山古红枫的衬托着古色古香的徽派民居,仿佛是在时空穿越。</h3> <h3>身在大山里,溶身于田野中,放松心情,尽情的享受着时空穿越,这就是旅行。</h3><h3><br /></h3><h3>婺源之行结束了。为此行徽州美景配诗一首,来形容这一路走过的美景:"碧水粉墙黛瓦,晨雾烟火人家,红枫霜叶如花,旭日朝霞,水墨徽州如画"。这就是美丽的婺源、美丽的徽州。</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