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class="ql-indent-1">滇越铁路,是全国为数极少还在运行的"米轨"铁路之一。原是法国殖民当局根据和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为了控制和掠夺云南而修建的。因为起于原法属殖民地越南的港口海防市,经老街中越边界进人云南,自河口北伸到昆明,故称滇越铁路。河口至昆明段也称昆河铁路。</h1><h1 class="ql-indent-1">滇越铁路,是中国西南地区的第一条铁路、也是中国境内最早修筑的铁路之一,还是中国最长的一条轨距为1米的窄轨铁路。滇越铁路是云南百年前唯一的运输"大动脉",被称之为与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相媲美的世界第三大工程。滇越铁路著名的人字桥用钢结构,很少维修,在当时是全球顶级技术。</h1><h1 class="ql-indent-1">滇越铁路全线分南北两大段。南段(海防至老街)在越南境内,称越段,长394公里;北段(河口至昆明)在中国境内,自老街跨越红河进入河口,经碧色寨到昆明,称滇段,长465公里,设置车站34个。越段于1901年动工,1903年告成。滇段于1904年动工,1910年竣工。滇段工程远比越段艰巨,桥梁425座,有的两端紧接隧道,下临万丈深涧;隧道155座,占滇段全长的36%。1910年4月1日全线通车。</h1><h1 class="ql-indent-1">碧色寨火车站,位于蒙自县城北面10公里的草坝镇碧色寨山梁上。这里原名叫"坡心村"。1909年4月13日滇越铁路铺轨到这里,一个法国驻蒙自的官员看到这里依山面湖的美景,就为车站取名"碧色寨",坡心村便因火车站而改名,并与之名扬四方。</h1><h1 class="ql-indent-1">碧色寨车站是滇越铁路与个碧石铁路的交汇点,占地面积约2平方公里,现存滇越、个碧石两铁路线站台和站房、仓库、车库等,以及车站周围尚存的歌胪士酒店、海关仓库、大通公司等法式建筑。碧色寨车站是中国最早的铁路车站之一,对研究中国铁路发展史有着重要价值。</h1><h1 class="ql-indent-1">滇越铁路的开通,使最初只有十几户人家的碧色寨,成为铁路线上的一个特等站,并迅速成为一个异常繁忙的中转站及贸易集市,成为云南进出口贸易的重要集散地。</h1><h1 class="ql-indent-1">从1910年通车起的30多年时间,碧色寨一直扮演滇越铁路沿线第一大站的角色。在这里等待运输出国的大锡、皮毛和大米等物资装满了仓库。火车的汽笛声、搬运工的号子声昼夜不停。每天有四十余对列车在此经停,拉客装货,洗车加水,热闹非凡。法、英、美、德、日和希腊人接踵而至,纷纷在这里开设洋行、酒店、公司、邮政局……。美女富商,洋酒咖啡,错落杂陈。其开放和繁华程度,在滇南一带首屈一指。昆明人、越南人艳羡地将其称作"小巴黎"。</h1><h1 class="ql-indent-1">来到碧色寨游览的人,轻易就会心潮翻涌,是因为那些仍矗立在岁月里的饱经风霜的法式建筑遗迹,车站站房和墙上的时钟、法国员工的宿舍和食堂、外国人开设的酒店和咖啡馆的遗址、高耸的法式水塔……</h1><h1 class="ql-indent-1">虽然车站被冠名碧色寨,可这里的主色调却是油画里走出来的明黄色,累积了十足的岁月的味道,每一帧定格后都是一张年代油画,所以碧色寨是中国最文艺的火车站。</h1><h1 class="ql-indent-1">碧色寨每天都有十几趟列车经过,有去往祖国腹地大江南北的,也有越过国界走向世界的,碧色寨的故事在静静地向南来北往的人们讲述着……</h1><p class="ql-block"><br></p> <h1 class="ql-indent-1">我和妻子小旋相约我同学六年的好友和妻子,到哈尼山寨欢度哈尼十月年、到撒马坝游览哈尼梯田之后,来到碧色寨。</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六载同窗结挚友,</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花甲松柏青亦郁。</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滇越米轨碧色站,</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比翼连枝执手游。</h1><p class="ql-block"><br></p> <h1 class="ql-indent-1">候车室也是百年滇越铁路的历史展览馆。墙上挂满了百年前修筑滇越铁路的法国人拍摄的照片。旅客可以在等火车时,欣赏照片、了解历史。</h1><p class="ql-block"><br></p> <h1 class="ql-indent-1">车站墙上的攀缘植物碧绿如玉,很有艺术气息。</h1><p class="ql-block"><br></p> <h1 class="ql-indent-1">车站墙上的小黄菊在和煦的阳光里,开得鲜艳夺目。</h1><p class="ql-block"><br></p> <h1 class="ql-indent-1">明黄色的墙上悬挂的双面时钟,失落的指针显示着它百年的历史,商标PARIS显示着它不凡的身份。这些都充满了法式优雅风情。</h1><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br></p> <h1 class="ql-indent-1">冬日照耀下的小火车,无声地向我们叙述它百年的历史。</h1><p class="ql-block"><br></p> <h1 class="ql-indent-1">离开站台,我们去看看车站附近的法式建筑。</h1><p class="ql-block"><br></p> <h1 class="ql-indent-1">这也许是当年法国铁路员工聊天休闲的地方吧。</h1><p class="ql-block"><br></p> <h1 class="ql-indent-1">这是当年法国铁路员工的餐厅和厨房。</h1><p class="ql-block"><br></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这栋法式建筑保存完好啊!</h1><p class="ql-block"><br></p> <h1 class="ql-indent-1">当年法国铁路员工的宿舍。现在还住着中国的铁路员工,墙上还有房主四十年前的奖状,可见房主是一个重荣誉的人,难得啊!</h1><p class="ql-block"><br></p> <h1 class="ql-indent-1">当年的法国铁路员工宿舍,房前的水龙可是法国原装进口的!</h1><p class="ql-block"><br></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这栋法式庭院很有情调。拍照下来!</h1><p class="ql-block"><br></p> <h1 class="ql-indent-1">这栋法式建筑很漂亮!留个影吧,不然对不起百年的历史。</h1><p class="ql-block"><br></p> <h1 class="ql-indent-1">悠闲地坐在法式庭院的草坪上,心身沐浴在温暖的冬日阳光下,幸福就这么回事……</h1><p class="ql-block"><br></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这百年石头墙,靠得住!</h1><p class="ql-block"><br></p> <h1 class="ql-indent-1">百年前的外资酒店,开了二十五年就关门了。对外开放,从前就有,成功与否,历史评说。</h1><p class="ql-block"><br></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这百年前的外资酒店是几星级的?</h1><p class="ql-block"><br></p> <h1 class="ql-indent-1">清朝光绪年间的法资企业,到了抗战初期就停业了,现在只有断壁残垣。</h1><p class="ql-block"><br></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百年前的法式供水水塔巍然屹立。</h1><p class="ql-block"><br></p> <h1 class="ql-indent-1">去年,著名导演冯小刚到碧色寨拍摄电影《芳华》中我军对越自卫反击战滇越战区的集结开赴和伤员的抢救转运等镜头。还有很多军营里的镜头在离这里不远的蒙自军分区营区内拍摄,以及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的惨烈战争镜头也在蒙自等地拍摄。</h1><p class="ql-block"><br></p> <h1 class="ql-indent-1">电影《芳华》反应了我们这一代人激情燃烧的岁月和三十八年前所经历那场战争的惨烈。原定今年国庆节在国内公映,可是我望眼欲穿,盼来的只是在海外上映的消息。</h1><p class="ql-block"><br></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在沙袋构筑的掩体中的餐桌椅。</h1><p class="ql-block"><br></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伤员转运站的红十字旗帜和输液瓶架</h1><p class="ql-block"><br></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伤员病房里的插花</h1><p class="ql-block"><br></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伤员转运站的马灯</h1><p class="ql-block"><br></p> <h1 class="ql-indent-1">游览完了车站附近的法式建筑,我们回到站台等车。悠然沐浴着和平的阳光,多么幸福啊!可是为了这习以为常的的幸福,我们多少同龄人却在芳华正艳的时候化作了一缕军魂、永远镇守南疆的边关……</h1><h1 class="ql-indent-1">在1978年春寒料峭的时节,我如果没有及时收到大学录取电报,在次年的春天我就随着11军31师93团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了。也许我早已长眠在金平烈士陵园,也许《芳华》中刘峰的结局就是我的现实。《芳华》让更多的人、尤其是后来人了解或记住,我们这一代人的青春也曾吐芳华,我们这一代人用鲜血和生命为改革开放举行了奠基礼……</h1><p class="ql-block"><br></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站在这站台,</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思绪如潮涌。</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回望百年史,</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感慨万千多。</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今朝来不易,</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务必要珍惜。</h1><p class="ql-block"><br></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再见吧,碧色寨!我们沿着蜿蜒的滇越铁路继续前行。</h1><p class="ql-block"><br></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火车渐渐远行,</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青春匆匆逝去。</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绒花年年绽放,</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芳华幽幽余香。</h1><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