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r></p><p> <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纪念参加襄渝铁路建设50周年</b></p> <h3> </h3><h1>编者按:<br><br></h1><h1> 《三线学生连》是一段特殊的历史,这段历史给我们 这些学兵留下了永远的记忆。这段历史的原貌,如果我们不说,就会沉没,就会被历史遗忘。为了尊重我们自己,也让祖国和社会了解我们,让历史记住这一页,我们应该把这段记忆说出来。<br><br></h1><h1> 在陕西三线学兵历史上,其实有两个不同阶段,一个是1970年8月至1973年7月整整三年,三线学兵连实际成建制存在的阶段; 另一个是1973年7月三线学兵连全部完整退场,建制被撤销后至今。 这40多年来学兵们的去向、学兵们的遭遇、学兵们的困惑、学兵们的成长、学兵们的念想......总之凡是有关学兵们活动的事情或传闻,都构成了又一段壮丽史章,既动人心魄又耐人寻味。<br><br></h1><h1> 众所周知,一切纪念都是为了不忘记,而所有的不忘记都是为了被纪念者的事迹与精神能够影响更多的人。我不知道,若干年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将以怎样的笔墨评价 “老三届”和 “三线学兵” 这一代人。不过一个不容轻窥的事实是,在当今支撑人民共和国的林林支柱中,傲然坚挺着我们“老三届”.“三线学兵”一代人!无论是在政府部门还是商界,抑或在教育界.文艺界.企业界,其佼佼者的活跃身影之中,都不乏我们这一类出身的人。尽管青春不再,可过了花甲之年的我们,更愿意以过来人的平和之心,在人生百味的嘴嚼中,重新去读那山,那水,那天,那地,那一伙人……!</h1><h3><br></h3><h3><br></h3> <h3><br></h3><h1>文史资料摘录:<br><br></h1><h1>毛泽东和中共中央为什么要进行三线建设?<br> <br> 说到大三线的来由,就需要追溯到上世纪六十年代。1960年中苏两国的关系急剧恶化,苏联在我国北部边境陈兵百万,对我虎视眈眈;盘踞在台湾的蒋介石政权咄咄逼人,妄图反攻大陆;1962年,印度在中印边境挑起事端,直接导致中印军事冲突。1964年,美国制定了绝密报告《针对共产党中国核设施进行直接行动的基础》,试图出动空军袭击中国即将进行第一颗原子弹实验的核基地,并打算联合苏联进行。美国总统约翰逊和国务卿腊斯克、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就此进行了讨论,并与台湾进行了具体商议。美军航母在台湾海峡举行了核战争演习,1964年8月2日北部湾事件爆发,美国驱逐舰“马克多斯”号与越南海军鱼雷舰发生激战,越南战争规模扩大,并延烧到中国南部地区,海南岛和北部湾沿岸都落下了美国的炸弹和导弹,直接威胁中国安全。<br> <br> 面对战争威胁,毛泽东和中共中央毅然决定,中止原来“抓吃穿用”的“三五”计划设想,1964年8月19日,李富春、薄一波、罗瑞卿联名向毛泽东和中央提出了《关于国家经济建设如何防备敌人突然袭击的报告》,10月30日,中央工作会议通过并下发了国家计委提出的《1965年计划纲要(草案)》。决定从1964年起转而加紧进行战备工作,在云、贵、川、陕、甘、宁、青等西部省区的三线后方地区,开展大规模的工业、交通、国防基础设施建设。这些地区,距西面国土边界上千公里,离东南海岸线七百公里以上,加之四面分别有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太行山、大别山、贺兰山、吕梁山等连绵起伏的山脉作天然屏障,在准备打仗的特定形势下,成为理想的战略后方。<br> </h1><h1> </h1> <h3><br /></h3><h1> 在这种非常局势下,中国人民不得不付出暂时不能更快地提高生活水平的牺牲。1969年,在珍宝岛发生中苏边境大规模武装冲突,苏共中央政治局讨论了用"外科手术式"核打击消灭中国内地核基地的计划,并打算联合美国进行。面对再次的战争威胁,毛泽东向全国人民发出了"打一场恶仗"的号召,于是"备战、备荒、为人民"的口号响彻天南海北,每一位中国人都同仇敌忾,全民备战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中国的三线建设掀起了第二次高潮。<br /> <br /> 大三线建设历时1964-1978计14年,若包括1958-1964的前期6年共20年整,核心时间段为1964-1972计8年,横贯三个五年计划的三线建设中,国家在主要13个省和自治区的中西部地区投入了2052.68亿元巨资,涉及600多家企、事业单位的重建、搬迁、合并,整个工程规模史无前例。几百万工人、干部、知识分子、解放军官兵和成千万人次民工的建设者,打起背包,跋山涉水,来到祖国大西南、大西北的深山峡谷、大漠荒野。他们露宿风餐,肩扛人挑,用十几年的艰辛、血汗和生命,建起了星罗棋布的1100多个大中型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br /> </h1><h1> 横穿秦巴腹地的 襄渝铁路建设就是在这种紧急形势背景下开始进行的。还有"毛主席在中国地图上亲笔划上一条红线"、"襄渝线建不好我睡不着觉"等一些"最高指示"精神的宣传,都是很令人掁奋和鼓舞的。<br /></h1><h1><br /></h1><h1><br /></h1><h3><br /></h3> <h3><br /></h3><h3><br /></h3><h3><br /></h3><h1> 铁道兵修建襄渝铁路共部署了8个师、6个师属团、2个独立团,共23.6万兵力。鄂、陕、川三省动员大量民兵配属铁道兵各师施工。1971年襄渝铁路进入施工高潮时,湖北省动员民兵14万,陕西省动员民兵和学生15万,四川省动员民兵30万,三省总计动员民兵59万,加上铁道兵23.6万兵力,军民筑路大军共达83万兵力。<br /> </h1><h3> </h3> <h3><br></h3><h1> 当年铁道兵二师师部就驻扎在紫阳县城山腰。如今这里已经是旧貌换新颜,成了旅游名胜山城啦!</h1><h3><br></h3><h3><br></h3> <h1><br></h1><h1><br></h1><h1> 襄渝铁路部分大桥工程由铁道部大桥局承担建设,电气化工程由铁道部电气化工程局承担建设。襄渝铁路除了铁道部外,还有水利电力部、交通部和建筑材料工业部也组织了各自的工人队伍参加会战。</h1><h1> </h1><h1> 襄渝铁路沿线山高峰险,川大流急,穿过武当山、大巴山和华蓥山,在仙人渡、旬阳和紫阳三跨汉江,七过将军河,三十三次越过后河,在北碚横跨嘉陵江。全线有隧道405座,其中长达3000多米的隧道12座,5000米以上的隧道2座;有桥梁716座,最高的达78米,最长的达1600多米。桥隧长度占线路总长的45%。</h1><h1><br></h1><h1> 襄渝铁路沿线地质复杂,许多地段上傍悬崖,下临深涧,有36座车站股道不得不建在桥上或延伸到隧道里。襄渝铁路的建成,是我国筑路史上的壮举。</h1><p><br></p><p><br></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瓦房店(当年称为向阳镇)是当年铁二师十团团部所在地</span></p> <h3> </h3><h1> 襄渝铁路中段大部分位于陕西省境内,陕西段铁路总长264公里。襄渝铁路从湖北省郧县进入陕西,经过安康地区的白河县、旬阳县、安康县和紫阳县,在汉中地区的镇巴县境,穿越大巴山主脊,进入四川省万源县。</h1><h1><br /></h1><h1> 襄渝铁路陕西段山重水复,地形险峻,人烟稀少,交通困难,工程尤为艰巨,施工条件极差。襄渝铁路陕西段桥隧折合单线长达215公里,为线路长度的81.5%,就是说襄渝铁路陕西段基本是在大山的"肚子"里穿行,是"打不烂炸不垮"的钢铁运输线。</h1><h1><br /></h1><h1> 襄渝铁路陕西段有两个县——紫阳县和旬阳县不通汽车,当时全国仅有四个县不通汽车,陕南安康地区就占两个。襄渝铁路陕西段从白河县西经旬阳县、安康县到紫阳县是沿着汉江修建,从紫阳县城到镇巴县是南溯汉江的支流任河修建。白河县至旬阳县构元这一段,铁路蜿蜒于汉江南岸的大巴山中;旬阳县构元至紫阳县城这一段,铁路北越汉江穿行在秦岭腰部;紫阳县城到镇巴县巴山乡,铁路南过汉江在大巴山深处逶迤延伸。</h1><h1><br /></h1><h1><br /> </h1> <h3><br /></h3><h1> 铁道兵在襄渝铁路陕西段部署了重兵。从湖北省郧县胡家营到白河县松潭沟,为铁13师;从白河县松潭沟到旬阳县高鼻梁,为铁10师;从旬阳县高鼻梁到安康县大竹园,为铁11师;从安康县大竹园到紫阳县高滩,为铁2师;从紫阳县高滩到镇巴县松树,为铁6师;从镇巴县松树到四川省宣汉县毛坝,为铁8师。在紫阳县境内,还调入了铁7师的部队。</h1><h1><br /></h1><h1> 有5个铁道兵师的师部先后设在陕西境内:铁13师(白河县城)、铁10师(安康县城)、铁11师(安康县城)、铁2师(紫阳县城)和铁6师(紫阳县毛坝镇)。铁道兵兵部还向陕西段调来了铁1师2团、铁5师23团、铁12师60团、铁14师70团,进行兵力支援。襄渝铁路陕西段的铺轨任务由铁1师、铁5师和铁7师完成。<br /> </h1><h1> 襄渝铁路陕西段沿线没有公路,必须先修公路和便道,才能展开铁路施工。1970年初陕西省开始突击抢修了5条支铁公路(恒紫、渔紫、镇旬、安旬、旬白),陕西省公路局、陕西民兵和铁道兵参与了修建。这5条支铁公路和铁道兵、民兵修的便道、林场公路加起来全长达3140公里,是陕西段铁路正线长度的3倍多。</h1><h3><br /></h3><h3><br /></h3><h3><br /></h3> <p> 旬阳老县城</p> <p><br></p><p><br></p><h1> 尽管铁道兵在襄渝铁路陕西段布下了重兵,但劳动力还是严重不足。当时陕西省陕北、关中、陕南都有大型水利工程在施工,陕南还有一条重要铁路阳安铁路(陕西汉中阳平关至陕西安康)也在同时建设,仅阳安线就上路民兵40万,陕西省的劳动力非常紧张。白河县境内由湖北省派民兵支援,镇巴县境内由四川省派民兵支援,旬阳、安康、紫阳境内的民兵则由陕西省自己解决(紫阳县境内也有少数四川民兵)。2107工程陕西省建设指挥部只能组织10万多民兵配属铁2师、铁10师和铁11师施工。</h1><h1> </h1><h1> 在省革委会召开的商定派往铁路工地劳力问题的紧急会议上,陕西省领导想起来陕西省六九届初中毕业生还没上山下乡,商议以锻炼的方式安排他们上铁路工地,问铁道兵这些学生行不行?当时,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给铁道兵下了任务,军令如山倒,没有人力怎么完成任务?铁道兵立即回复陕西省可以,并答应了陕西省领导把学生和铁道兵编织在一起,由部队管理的要求。</h1><h1> </h1><h1> 于是,1970年8月,西安市的10000名六九届初中毕业生响应毛主席"三线建设要抓紧"的号召,自愿报名上了三线,和铁道兵和民兵并肩奋战。学生民兵连队不同于部队,也不同于民兵,陕西省2107指挥部命名为"学生民兵"。由于"学生民兵"文化程度高,头脑灵活,学习快,肯吃苦,很快成了桥隧施工的主力军,铁道兵很满意。</h1><h1> </h1><h1> 1971年,铁道兵又从西安市、宝鸡市、铜川市、宝鸡地区、咸阳地区和渭南地区征招了15000多名七零届初中毕业生上了三线(其中含少数西安市以外的关中地区城镇的六九届初中毕业生;还有一些城镇社会青年),这样,陕西省共有两届25800名初中毕业学生作为知青上山下乡的一种形式,参加三线建设修建襄渝铁路,其中女学生5129名。</h1><h1><br></h1><h1><br></h1><h1><br></h1><h1> </h1><p><br></p> <h1><br></h1><h1><br></h1><h1> 25800名学生共编为141个连队,其中女子连队26个,配属于铁2师、铁10师和铁11师,后来铁10师所属学生民兵连队中有4个连队改属了铁1师。绝大部分学生民兵连队呈带状分布在襄渝铁路建设工地沿线,连队按部队编制,由部队管理,学生民兵连队的连长、指导员和司务长由陕西省抽调干部担任,铁道兵向学生民兵连队派有军代表协助管理。</h1><h1><br></h1><h1> 学生民兵连队当时在襄渝铁路建设工地一般被简称为"学生连",也有被简称为"学兵连"的。学生民兵连队退场后,政府和社会上称之为"三线学生连"或"三线学兵连"。在"学生民兵"来源地,政府和民众一般称学生修襄渝铁路为"上三线"。<br> </h1><h1> 学生民兵连队由2107工程陕西省指挥部统一编号,从"2107工程学生民兵第1连"依次排到"2107工程学生民兵第141连"。"学生民兵"和部队、民兵不同,部队、民兵都有自己的师、团、营建制,学生民兵连队没有自己的师、团、营建制,学生民兵连队大多数直接由铁道兵各团管理,所以铁道兵各团对学生民兵连队按部队团为单位编号,比如2107工程学生民兵第125连被编为5853部队学生2连。这样学生民兵连队就有了两个编号,一个是2107工程编号,一个是部队编号,襄渝铁路施工中通用的是部队编号。</h1><h1><br></h1><h1><br> </h1> <h3><br></h3><h1>连队生活插曲:<br><br></h1><h1> 1972年元旦,我们铁二师直属学兵61连在紫阳泉河湾隧道驻地,举行迎新春文艺晚会。一个名叫安乐的同学站在台上,激情朗诵了一首当时广播和报纸上热播的散文诗,题目叫“沣峪口放歌”。他浑厚的男中音和带有煽情味的表演,勾起战士内心深处莫名的感动,唤醒人们难以言表的情愫,博得了全连战士久久掌声。他朗诵的长诗词句和内容,既是一次宣誓,也是一种承诺,成为当年激励我和我的战友们在三线艰苦环境中努力拼搏的豪言壮语之一,一直深深烙印在我的记忆中。现转抄如下与大家分享。<br><br>沣峪口放歌<br><br></h1><h1>沣峪口是西安通往安康的关隘口,几年来,有多少城市青年从这里迈开革命生涯的第一步,走上灿烂的征途……。<br><br></h1><h1>(—)<br>有那么一条路呵,有那么一条路,<br>撒满了朝霞,铺满了锦绣!<br>有这样一支歌呵,有这样一支歌,<br>酿在我胸中,哽在我喉头……。<br>路是一条青春的路,恰似深情的手臂,<br>携搀着队队健儿昂头朝前走;<br>歌是一首壮行的歌,更象践行的美酒,<br>要浇出棵棵新松,挚起千幢楼。<br>现在我要唱一唱沣峪口,<br>为自己唱,也为我们年轻的战友——<br><br></h1><h1>(二)<br>革命在点名呵,争答:有!有!有!<br>没有一个人畏缩,没有一个人退后,<br>红旗在指路呵,齐呼:走!走!走!<br>一千声斩钉截铁,一万声风啸雷吼。<br><br>不犹豫.不徘徊.不停留,<br>微笑的霓虹灯甩在身后;<br>昂起头.挺起胸.唱起歌,<br>闪亮的柏油路已到尽头——<br><br>嗬!这就是有名的沣峪口呵!<br>初见面就象伸出了一双宽大的巨手,<br>对!这正是严峻的沣峪口哪,<br>好像问我们有没有一身硬骨头!<br><br>用不着客气呵,沣峪口,<br>一颗颗红心已献给祖国的社会主义事业,<br>请任意考验吧,沣峪口,<br>四卷宝书将指引我们英勇战斗……<br><br>党啊!万道阳光把咱心胸照透,<br>我们一路唱.一路笑.一路走……<br>时代呵,晨风巨浪任我四海遨游,<br>我们臂挽臂.肩并肩.手拉手。<br><br></h1><h1>(三)<br>年轻的朋友啊,您可曾知道,<br>眼前这条路.哪里是起点呵.何处是尽头?<br>亲爱的同志啊,您也许想到,<br>为了这条路.我们前辈.呵.战斗了多久?<br>井冈山……战斗路……胜利路……<br>革命前辈正是这样劈风斩浪一步一步走!<br>团结路……战斗路……胜利路……<br>毛主席的革命路线照亮了万里征途;<br><br>这条路呵,很长.很远,<br>连着那巴黎的街头呵.南海的小舟,<br>这条路呵,又宽.又大,<br>直通向共产主义的宏伟路口……。<br><br>闯过了沣峪口!<br>征途伸向云雾的背后,<br>闯过了沣峪口!<br>思想连翩呵.豪情难收……<br>怎样呵.怎样度过未来的朝朝暮暮<br>——到时请看手上的老茧有多厚;<br>怎样呵.怎样结识险峻的山山水水<br>——到时再算压弯的扁担.磨秃的镐头。<br><br>建一个热气腾腾的家呵,<br>——帐篷朵朵搭在风雷路上,<br>扑向那四季开花的沃土呵,<br>——十万大山.处处喷香流油;<br>穿山风枪.开路的铁镐,<br>将和我们结成革命的战友,<br>冰冻溪水.洴火的岩石,<br>将伴我们谱写壮丽的春秋。<br><br>金训华的战旗我们高高举起,<br>雷锋.王杰举过火把已传给了我们的手,<br>红彤彤的青春呵.献给祖国,<br>鹏程万里.迎着东风呵.亮起我们歌喉;<br>大路呵.一程一程我们走,<br>要亲手把朝阳大道铺向天安门城楼,<br>战歌呵.一首一首我们唱,<br>让灿烂的大朵红花开遍那雪岭荒沟。<br><br>革命就要这样干!<br>永远在火热的浪尖风口;<br>历史就象这样写!<br>从现在风华正茂的时候……。</h1><h1><br></h1><h1><br></h1><h3><br></h3> <h1> </h1><h1><br></h1><h1> 在襄渝铁路即将接轨通车,绝大部分桥隧工程已经完工的情况下,1973年4月,10000名1969届"学生民兵"退出了三线建设战场,政府分配了工作。1973年7月,15000名1970届"学生民兵"退出了三线建设战场,政府分配了工作。从1970年8月到1973年7月,25000名陕西学生民兵共在襄渝铁路上奋战了将近3年。</h1><h1><br></h1><h1><br></h1><h1><br> </h1> <h3><b><br></b></h3><h3><b> 1973年学兵开始分批退出三线战地, 这是铁道兵5761部队颁发给即将退场学兵的慰问书</b></h3><h3><b><br></b></h3><h3><b><br></b></h3><h3><b><br></b></h3> <h1> </h1><h1><br></h1><h1> 这种大规模的直接从学校组织初中毕业生到环境艰险的山区修铁路的情况是世界历史上没有过的,陕西三线学兵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应该记入史册。</h1><h1><br></h1><h1> 这支世界铁路建设史上绝无仅有的十六七岁的学兵大军,25000人的队伍比当时一个满员的铁道兵师的兵力还要多。它们一扑上疆场,就虎虎生威,能征善战,功勋卓著。没有路开路,没处住自己盖房,大山深处供应困难,常常不能饱腹,但并不影响学兵在施工中拼搏。铁路施工中几乎所有的工种学兵都做过,而且一做就成了行家里手。学兵们流血流汗冲锋在前,有100多人把年轻的生命献给了襄渝铁路。</h1><h1><br></h1><h1> 三线学兵连这支生力军的加入,为襄渝铁路的建成,立下了不可磨灭的汗马功劳!学兵们那种报效祖国的崇高品质、艰苦奋斗的坚强意志、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是一笔无比珍贵的精神遗产!</h1><h3><br></h3><h3><br></h3> <h3><br></h3> <p><br></p><h1>关于三线学兵连历史存活时段的讨论</h1><h1> </h1><h1> 我认为“三线学兵连在襄渝线的历史存在时间为整三年”的说法应当说是正确的。作为一个历史事件,我以为可以借鉴“长征”的期限划分。</h1><h1> </h1><h1> 据史料记载:震惊国内外的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从1934年7月开始至1936年10月结束,全过程历时两年三个月,当年也是按三大方面军依次分别进行的。 以毛主席为代表的中央红军从1934年10月——1935年10月,历时13个月,纵横11个省,长驱二万五千里; 红二方面军从1935年 11月——1936年11月,历时11个月,转战9个省,行程一万六千余里; 红四方面军从1935年5月——1936年10月,历时18个月,转战数省, 行程八千余里。 由此可见,作为一个完整的历史事件,我们应当从它的开始时间到其结束时间连续计算,才能将这期间发生的事情和影响全部真实地记载下来,以为史料。至于期间某人某队甚至某个集团某个国家有所不同,只能另当别论,不应当影响整体。</h1><h1> </h1><h1> 陕西三线学兵连作为一个历史事件中的团体,其形成过程有其历史发展原因,据有关资料披露:先是1970年8月时候,省上决定选派西安市内上百个中学的69级初中生一万名男女学生支援襄渝铁路建设。经过半年多时间实践觉得这么做还行,这才在1971年3月又抽调了一万五千余名70级初中生补充进来,且由于西安市 应届生力量不足,才形成全省抽调。不管谁先去谁后走,从1970年8月——1973年7月这个历史时期,襄渝铁路战场上一直存在着“三线学兵连”这么一个实体是事实。</h1><h1> </h1><h1> </h1><h1> 当年参加过长征的红军战士,个个都讲的是二万五千里长征的故事,尽管他们其中也许只走了千八百里长征路,有的甚至是以“马背上的摇篮”身份参与其中的。 我们三线学兵连作为一个整体,是有着既酸楚又自豪,既无奈又壮烈的成长史的。过去在三线战场不含糊,如今退下来更要有志气。 用一位学兵战友的话来讲:凡是参与了三线学兵连 过程的,都是英雄! “在我们的有生之年,请不要吝惜我们对自己的赞美,不要低估我们对国家的贡献,不要放弃被自己的故事感动的每一个瞬间,甚至不要拭去自 己怀旧和感伤的每一颗眼泪!壮士断腕不失为壮士,英雄落泪依然是英雄!”</h1><h1><br></h1><h1> 让我们共同祝福所有参加过三线建设的学兵战友健康、快乐、幸福、长寿!</h1><p><br></p><p><br></p><p><br></p><p><br></p> <p><br></p><p><b> 三线学兵连网站首页网址http://www.sxxbl.com/forum.php</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