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预防传染病 校园健康伴我行

美友14385864

<h3>  进入冬天,气温变化很大,有些孩子抵抗力差,感冒发烧也成了常事,有的班级里也会发生学生之间交叉感染的现象。最近有一则新闻,在湖南桃江某中学,多名学生感染肺结核,该事件被媒体报道之后,立即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这些学生的生命健康牵动人心,我们在心系这些学生的同时,也要关心自己身边的孩子,教会孩子们防治传染病的方法。在疾病多发的时节,孩子们应该如何防范?一旦身边有同学被确诊,又要采取哪些紧急措施保护自己呢?</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寒冷冬天,我们该如何预防传染病?</b></h1> <h3>  到了冬天,寒冷的天气、干燥的气候会使人体的抵抗力下降,给病毒可乘之机。学校作为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场所,人员密度大,通风要求高,传染性细菌、病毒等往往会波及多个班级的学生。但家长和同学们也不必担心,注意以下几种传染病,做好自身防范工作,就可以大大降低"中枪"概率。</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诺如病毒</b></h1> <h3>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是由诺如病毒属病毒引起的腹泻,具有发病急、传播速度快、涉及范围广等特点,是引起非细菌性腹泻暴发的主要病因。诺如病毒感染性强,以肠道传播为主,可通过污染的水源、食物、物品、空气等传播,常在社区、学校、餐馆、医院、托儿所、孤老院及军队等处引起集体暴发。潜伏期多在24~48h,最短12h,最长72h。感染者发病突然,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发热、腹痛和腹泻,也可见头痛、寒颤和肌肉痛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脱水症状。儿童患者呕吐普遍,成人患者腹泻为多。</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小贴士</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减少去人群密集场所并注意个人饮食安全</b></h1> <h3><b>注意个人卫生</b></h3><h3> 饭前便后要洗手,及时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待肥皂泡持续10秒后冲洗干净。</h3><h3><b>注意食品安全</b></h3><h3> 不吃生冷食品和未煮熟煮透的食物,减少到校外的餐厅就餐,特别是无牌无证的街边小店。</h3><h3><b>减少去人群密集的场所</b></h3><h3> 减少外出聚会和参与大型活动机会,杜绝传染渠道。</h3><h3><br /></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流感</b></h1> <h3>  流感发病有一定的季节性,主要集中在冬春季,一般从11月份开始一直到来年的35月。幼儿和低年龄段学生由于抵抗力低,活动范围密集,就成了流感的易感人群,家长应该在高发季节到来前做好预防工作。流感一般表现为急性起病、发热(可达39-40℃),伴畏寒、寒战、头痛、肌肉、关节酸痛、极度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轻症流感常与普通感冒表现相似,但其发热和全身症状更明显。重症病例可出现病毒性肺炎、继发细菌性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休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心血管和神经系统等肺外表现及多种并发症。</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小贴士</b></h1><b><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注意保暖的同时也要讲卫生礼仪</b></h1></b> <h3><b>注意保暖</b></h3><h3> 尽管"春捂秋冻"有一定科学道理,但是,根据天气情况,根据个体差异,随时调整衣物还是很重要的。喜爱户外运动的学生们,要在运动后尽快擦干汗液,及时穿衣。天气突然降温时,要减少到室外活动的次数与时间,让身体有个逐渐适应的过程,还要注意避免室内外温差过大。</h3><h3><b>讲卫生礼仪</b></h3><h3> 尤其是呼吸卫生(咳嗽)礼仪策略大家要知晓。咳嗽或打喷嚏时应用卫生纸遮掩口、鼻,否则应用臂弯遮掩口、鼻;使用后的卫生纸应丢进垃圾桶,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应尽快洗手。这种卫生礼仪对呼吸道传染性疾病未确诊的患者、陪同亲友以及所有进入医疗机构伴有呼吸道感染综合征的人员来说,非常重要。适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到人群拥挤、空气污浊场所活动。</h3><h3><b>适当休息</b></h3><h3> 不鼓励患病学生带病上课,而是应该在家休息几日,适量饮水,注意饮食。同时适当与家人隔离,不共用碗筷等。</h3><h3><b>接种疫苗</b></h3><h3> 北方片区的流感疫苗接种供应和接种有明显季节性,一般在9月份开始供应和接种,当年12月份之前完成接种。错过时机,往往不能接种。</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流行性腮腺炎</b></h1> <h3>  流行性腮腺炎多发于4-15岁儿童和青少年,尤其以5-9岁的孩子发病率最高。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侵犯腮腺引起的急性呼吸传染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以冬春两季多见。在学校这类儿童密集的地方,一旦发现流行性腮腺炎患儿,要及时隔离,送医院治疗,避免大面积传染。腮腺炎主要表现为一侧或两侧耳垂下肿大,肿大的腮腺常呈半球形,以耳垂为中心边缘不清,表面发热有角痛,张口或咀嚼时局部感到疼痛。</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小贴士</b></h1><b><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接种疫苗、开窗通风,接触过患儿的孩子可口服板蓝根冲剂</b></h1></b></h1> <h3><b>板蓝根预防</b></h3><h3> 对接触过腮腺患儿的孩子要密切观察,口服板蓝根冲剂有一定的预防作用。</h3><h3> 开窗通风。幼儿园和小学教室要注意通风,保持空气流通,放学后可用0.2%过氧乙酸消毒。流行期间不宜举行大型集体活动。</h3><h3><b>接种疫苗</b></h3><h3> 出生后14个月常规给予腮腺炎减毒活疫苗或麻疹、腮腺炎和风疹三联疫苗免疫效果好。免疫途径皮下注射,还可采用喷鼻或气雾吸入法,接种后可出现一过性发热,偶有在接种后1周发生腮腺炎者。</h3><h3><b>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b></h3><h3> 多参加锻炼,增强体质。</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腹泻</b></h1> <h3>  腹泻的致病原因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细菌性腹泻,由于人体受到了像大肠杆菌、肉毒杆菌这类的细菌侵扰产生;另一种是病毒性腹泻,多半是因传染性的病毒侵入人体所致。</h3><h3> 细菌的生长繁殖受气候的影响较大,在炎热潮湿的夏天,细菌性腹泻患儿比例高。而在寒冷干燥的秋冬季,病毒性腹泻更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小贴士</b></h1><b><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食品、饮用水卫生都要注意</b></h1></b></h1> <h3><b>注意个人卫生</b></h3><h3> 饭前便后要洗手,及时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待肥皂泡持续10秒后冲洗干净。</h3><h3><b>注意食品安全</b></h3><h3> 不吃生冷食品和未煮熟煮透的食物,减少到校外的餐厅就餐,特别是无牌无证的街边小店。</h3><h3><b>减少去人群密集的场所</b></h3><h3> 减少外出聚会和参与大型活动机会,杜绝传染渠道。</h3><h3><br /></h3> <h3><b><br /></b></h3><h3><b> 花果园第三小学提醒孩子们自己要注意卫生、加强锻炼,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但也需要经验较为丰富的家长和老师们多照顾和提醒。孩子们的健康,需要我们共同去守护。</b></h3>

腮腺炎

腹泻

接种

注意

病毒

学生

孩子

洗手

小贴士

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