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随着国民素质和社会文化的不断提高,人民对办学的要求趋于更高、更强烈。一个具有教育情怀、勇于担当的校长才能带领一支高素质的行政班子和乐于奉献的教师队伍把学校办出特色,办出亮点,完成社会赋予的神圣职责一一办人民满意的教育。</h3><h3> 2017小学未来教育家班第三小组的成员们就自己所在学校的实际情况,畅谈学校亮点及管理经验。</h3><h3><br></h3> <h3> 陈芳校长就学校管理,阐述了以下三个观点:一是高站位,一起强化质量意识。校长牵头,行政带头上研究课、竞赛课;有教师因种种原因休假,行政就来顶班;鼓励孩子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哪怕是毕业班。二是重引领,一起构建常规管理文化。教学常规天天有小检、小结,月月有大检、全面总结及展示,精细过程。三是全覆盖,一起潜心教师培训。年轻教师,“温暖助力”;成熟教师,“活化固本”;临聘教师,“高位均衡”。书法、茶艺、吟诵这些看似与升学不相干的特色活动,一直坚持,培养师生的情趣,增强幸福感,追寻诗与远方。</h3> <h3> 夏念红校长从教研教改管理方面分享了本校经验:1.领导示范。学校领导亲临教学一线,上比武课、观课、评课、作辅导报告。2.制度先行。健全完善教研教改系列制度,促生命自觉。3.蹲点督查。行政分组蹲点负责,指导激励,及时反馈。4.活动规范。定时、定点、定人、定内容,有计划,有总结,有反思,开展活动,求高质。5.网络平台。搭建学科,备课组,QQ群,微信群,促日常困惑交流,学习资源共享。6.成果奖励。各项成果根据获奖级别等第均设奖励。探索“以教师为主体,以科研为抓手,开创以网络为研讨渠道”,多途径、多形式,培养业务精湛,有个性,有思想,有创新精神的教师队伍。</h3> <h3> 谭春燕校长向我们介绍了冷水江红日实验小学管理经验:</h3><div>一、改革培训实在化,持续化。</div><div>我们把学校建成教师的培训基地,我们通过“激、扶、拔、放”(四步机制)四个相对独立又相互交织的环节,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引导教师积极参与校本培训。</div><div>二、教学教研活动常态化,多样化。</div><div> 1.集体备课,定时定点常态化。</div><div>2.教学研讨,随堂、点将多样化。</div><div>3.主题研讨,学科团队专业化。</div><div>三、课题研究主题化,全体化。</div><div>“科学、规范、创新、高效”是我们的宗旨,课题管理坚持“四个一”:期初一次部署会,期末一次总结会,一周一次巡查,一月一次汇报。</div><div>以省级规划课题为主干,市级规划课题为分支,全体教师人人参与课题研究,人人做力所能及的事。</div><div><br></div> <h3> 李红艳主任所在的娄底四小从以下五个方面抓好教育教学的管理工作:</h3><h3>一、注重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素质。我们坚持带领教师做好政治和业务理论学习,积极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各类培训活动,增加教师外出学习的机会,增炼教师内力。</h3><div>二、狠抓常规管理工作,提高教学质量。我校强化常规督导工作,实行领导推门听课制度,重视教学反思的撰写,并加强教学质量的监控。</div><div>三、创新校本教研内容,深化教学改革。我们加强教研组建设,注重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积极打造“五环大课堂”,并开设形式多样的专题讲座。</div><div>四、搭建各种活动平台,激发竞争热情。我们鼓励师生完善博客和个人教育空间建设,继续创办好校刊《起点》,带领师生积极参加各种竞赛活动,并在校内举办科普节、读书节、艺术节、体育节等校园节日活动。</div><div>五、扎实开展课题研究,夯实课改成果。以课题研究为抓手,保证学校整个教育科研工作有计划、有步骤、持续、稳定、深入地进行,把广大教师组织起来,一起搞科研,增强教育科研的吸引力和群众性,使教育科研充满勃勃生机。</div><div><br></div><div><br></div> <h3> 肖陈慧校长对特色办学有着个人独到的见解,她认为:特色是立校之本,是强校之魂,是实现学校跨越式、内涵式发展的强大推力。但“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因此,打造学校办学特色,走学校品牌道路,就必须因地制宜,开发和选择适合学校发展的特色项目,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学校特色传承发展。长塘里小学坚持走以人为本、特色发展、长远发展之路。坚守了近30年的足球教育、10多年的教育信息化探索、近10年的写字教学研究,并形成了独特的“三和一”(体育项目锤炼+传统文化浸染+创新能力提升=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办学特色。</h3> <h3> 作为一所新建学校的领头雁,唐海燕校长向我们畅谈心中的宏伟蓝图:怀化市雅礼实验学校------2017年3月,长沙市雅礼中学在星城以外的地州市创办的第一所分校。一所市直民办公助的集小学、初中、高中为一体的寄宿制学校。怀雅小学部秉承雅礼“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理念,恪守“公、勤、诚、朴”的校训,心怀“涵养学校生命气象”的教育追求,根据小学生的年段特点,以养成教育和阅读教育为抓手,积极探寻以阅读为载体,以海量阅读、开放阅读、经典阅读为实施策略,通过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让孩子们养成阅读的习惯,并爱上阅读,学会爱的方式,懂得爱自己、爱他人、爱生命、爱世界,养成健全健美的人格,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h3> <h3> 肖慧校长所在的中南大学第二附属小学,始终坚持“给孩子快乐的童年,给人生最坚实的起步”的办学理念,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幸福奠基。培养“志向高远,基础扎实,素质全面,特长明显,人格健全”的人。坚持“立德树人”,紧贴学生实际,注重养成;创设岗位体验,培养小主人意识。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喜闻乐见的形式,完成德育的目标。“小小中南人”“值周校长”等活动已成为学校德育品牌。近年来,学校致力于课程改革,重视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学质量一直位居市区前列,多次获天心区质量考评特等奖;75%以上的毕业学生提前被长沙市四大名校特长招生录取,提前录取率居长沙市首位。每年参加各级各类竞赛活动,获奖人数达数千人次。每年均有杰出校友被报送或考入清华北大等全国知名重点大学。科技创新作为学校特色教育,已成为学校一张名片。学校传承“经世致用”的中南文化基因,培养学生科技创新精神与科学的思维方式。让孩子在小学阶段养成必备的科学素养:勤思考,有科学精神;善交往,有合作精神;存个性,有创新精神。学校于2003年成立了"少年科学院” 得到了科学家黄伯云、省科协主席张尧学院士的关注并题词勉励。常态化开展“大小院士手拉手”、访问国家重点实验室、与科学家面对面、寻访院士的成长轨迹等丰富多彩的科技活动。积极组织“少年科学院”小院士参加省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现为“湖南省科教创新示范基地校”,是湖南省唯一科技教育杂志社《发明与创新》的校园记者站。科学教育已受到社会认可和中央教育电视台长达10分钟、湖南教育等媒体的关注。</h3> <h3> 舒清红校长对学校历史、校情了熟于心,他向大家侃侃而谈:警予学校由中共第一任妇女领袖向警予同志1916年创办,学校以“自治心,公共心”为校训,传承百年。几辈警予人筚路蓝缕,28任校长不忘初心,砥砺前行。</h3><div>近年来,学校明确工作思路,抓住工作重点。不断优化学校管理,实行制度管理和人文管理相结合,实现了由金字塔式管理转向扁平化管理模式的转变,追求精细化的常规管理,实现了管理效益最大化。 </div><div>抓住了教育的“魂”。育人先育德,学校着力红色校园文化打造,坚持校训教育。使“传承警予精神,争做警予传人”成为全体警予人共同的精神追求。</div><div>抓住了教育的“本”。学校以教师的发展为本,通过规划引领,环境孕育,培训学习,不断提升教师的核心素养,实现教师的专业成长,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div><div>抓住了教学的“根”。“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个性发展”,一直是我们追求的目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新模式,凸显出学生的主体性。多年来的课改实践,我们让经典阅读走进语文课堂、生活数学走进数学课堂、情景会话走进英语课堂、民族乐器走进音乐课堂、本土活动走进艺体课堂,课堂教学内容更丰富,形式更活泼,效果更明显。</div> <h3> 何红英校长所在的湘潭市雨湖区熙春路逸夫小学创建于1999年,是一所全国教育科研示范性学校。学校围绕“中西合璧 融会贯通 启迪智慧 润泽生命”的办学理念,以“内涵发展立校、特色发展亮校”为目标,以“关注世界,关注自我”为校训,倡导“夯实文化根基,拓展国际视野”的校风,崇尚“用爱心点燃火焰”的教风和“快乐学习,幸福成长”的学风。近几年来,学校在以“英语特色为龙头”的前提下,推出“国学特色教育”体系,双特并举,将“扎根传统文化,拓宽国际视野”的宗旨向纵深推进,让文化品位与教育教学和谐发展,使学校步入追求优质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轨道。办学以来,为打造学校特色品牌,坚持“三个”跟进,形成了独特的办学风格:</h3><div>(一)坚持“氛围营造跟进”。学校特色是学校文化长期积淀的外在表现。重视学校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建设,将特色文化体现到校园的各个角落、落实到育人的每个细节,使全校师生在耳濡目染中感受到特色、坚守住特色,让特色文化成为影响师生的无形力量。</div><div>(二)坚持“教研创新跟进”。 新课程标准倡导参与、体验、合作。“教师要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情境,开展贴近学生生活的语言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语境中学习、运用语言”。遵循这一教学理念,我们立足课堂,大胆革新,探索情境教学、活动教学、阅读教学新的教学模式。</div><div>(三)坚持“活动开展跟进”。 丰富多彩的活动,是学校英语特色教育内化与提升的重要途径。活动中育人,可以让教育无痕,同时也会让教育直抵心灵,达到良好育人效果。</div> <h3>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作为行走在教育家路上的教育人,我们将认真研读、领悟‘’十九大‘’精神,肩负起身上的重担,如火如荼地开展教育教学改革。一路上,我们相扶相持,砥砺前进……</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