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b>月光下面的凤尾竹</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轻柔美丽像绿色的雾</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竹楼里的好姑娘</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光彩夺目像夜明珠</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听啊 多么深情的葫芦笙</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对你倾诉着心中的爱慕</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金孔雀般的好姑娘</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为什么不打开哎 你的窗户</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月光下的凤尾竹</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轻柔美丽像绿色的雾</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竹楼里的好姑娘</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歌声甜润像果子露</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b></h3><h3 style="text-align: left;"><b>就像一朵朵白云,在湛蓝高远的天空中缓缓飘移,掠过山川河流,掠过一望无垠的原野,在地面上留下若有若无的暗影,最终去往那遥远的地方。优美动人、深情婉转,世间如此美妙的乐声,恰恰就来自它——葫芦丝。 </b></h3> <h3><b> 葫芦丝又称葫芦萧,是云南少数民族乐器。主要流传于傣、彝、阿昌、德昂等民族。随着社会信息的不断发展,葫芦丝以柔、飘、甜、润、细腻、饱满又不失质朴的音色,作为中国民族乐器的典范,走进大众的视野。</b></h3><h3><b> 在真正的音乐中,充满了一千种心灵的感受,比言词更好得多。鲁迅先生也曾说:"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民族音乐作为中华民族智慧和心血的结晶,不仅体现了民族文化的丰富内涵,而且象征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其意义与价值无可替代。用行动传承中华经典,让音乐浸润人生华年。西和县汉源镇北关小学校长赵东孩同志立足落实学生美育,提高学生艺术修养、丰富学生校园生活、让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彰显学校特色教育、加快学校校本教研健康发展,营造学校浓厚文化氛围,特此开设中国民族乐器葫芦丝校本课程。<br /></b><b> 本学期,北关小学以三年级(四)班为第一阶段试点开始教学。学校为试点班级五十八位同学配备葫芦丝,我校音乐教师李建平担任本门课程的教学。李建平老师在乐器葫芦丝、巴乌、竹笛、口琴等方面颇有造诣,并且专于民族唱法表演。李老师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入手,从葫芦丝吹奏基础出发,在教授葫芦丝过程中,对学生渗透着简谱、乐理、视唱练耳、合唱等多方面教学,循序渐进地夯实学生的音乐修养。</b></h3> <h1><b style="color: rgb(237, 35, 8);"><i>传道、授业、解惑……</i></b></h1> <h3><b>随着第一阶段的学习,试点班级学生已逐步掌握了葫芦丝演奏的基础技巧,如吐音、打音等,也已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熟练演奏《金孔雀轻轻跳》《婚誓》等经典曲目。</b></h3> <h3><b>孩子们的勤奋、努力、汗水随着美妙的乐声传遍校园的每个角落,我们从中嗅到的是快乐、是美好、是希望、是未来!</b></h3> <h3><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对美的感知和理解是审美教育的核心,是审美的要点",实施音乐美育,是为了追求舒展、愉快、自由、和谐,使学生从音乐审美中获得极大的精神愉悦和满足,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美的熏陶。孩子们在美妙的音乐中学习、成长,必定会懂得并拥有真善美,热爱音乐,热爱生活。作为校方,我们也坚信,这条民族文化传承、音乐美育之路,才仅仅是个开始………</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