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腮腺炎的特有症状:<br>首先是腮腺肿大,一般是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发展,状如梨形边缘不清;局部皮肤紧张,发亮但不发红触之坚韧有弹性,有轻触痛;一般持续7-10天,常一侧先肿大2-3天后,另一侧也出现肿大,并伴有疼痛和热感。在张口及咀嚼时疼痛加重。肿痛约一周后消退,腮腺肿大时大部分有3-5天的发烧。腮腺肿大后,一定要严格隔离,直到腮腺肿大完全消失3天后才可以解除隔离。</h3> <h3>传染源:<br>早期病人和隐性感染者,病毒存在于患者唾液中的时间较长,腮腺肿前6天至腮肿后9天均可自病人唾液中分离出病毒。因此,在这两周内有高度传染性感染腮腺炎病毒后无腮腺炎表现而有其它器官如脑或睾丸等症状者则唾液及尿亦可检出病毒。<br>传播途径:<br>本病毒在唾液中通过飞沫传播(唾液及污染的衣服亦可传染)其传染力较麻疹水痘为弱。另外有些人感染后有轻型症状或无症状属隐性感染者也同样具有传染性。<br>易感性:<br>普遍易感,其易感性随年龄的增加而下降,青春期后发病男多于女,病后可有持久免疫力。</h3> <h3>以下是流行性腮腺炎的症状介绍:<br>腮腺炎潜伏期8-30天平均18天起病大多较急无前驱症状有发热畏寒,头痛,咽痛,食欲不佳、恶心呕吐、全身疼痛等数小时腮腺肿痛,逐渐明显体温可达39℃以上成人患者一般较严重。</h3> <h3>提醒患儿家长要注意以下几点:<br>1、孩子患了腮腺炎后,要与健康儿童隔离,暂停上学,隔离休息,以免传染。要隔离至腮肿完全消退为止。病儿用过的食具、毛巾等可煮沸消毒,病儿的居室经常通风换气,这样即能使居室内空气新鲜,又可以达到消毒目的。<br>2、卧床休息。重症病儿因高热,精神及体力都很差,应当卧床休息以减少体力消耗,有助于康复。轻症的病儿,常常不能引起家长的重视,不注意对他们进行隔离与护理,任其自由活动,造成疾病传播。病儿没有得到很好的休息,容易导致发生并发症。</h3> <h3>3、合理的饮食。应给病儿吃富有营养易消化的流食、半流食或软食,不要给病儿吃酸、辣、甜味过浓及干硬食物,因为这些食品易刺激腮腺使腮腺分泌增加,刺激已红肿的腮腺管口,使疼痛加剧。<br>4、发热及腮肿局部的护理。对于发热39℃以上的病儿,可采用头部冷敷、温水擦浴、酒精擦浴的方法退热,或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退热药和清热解毒的中药。在腮肿的早期,可用冷毛巾局部冷敷,使局部血管收缩,从而减轻炎症充血的程度,达到减轻疼痛的目的。</h3> <h3>在这里我们要告诉家长们的是,流行性腮腺炎是完全可以预防的,接种腮腺炎疫苗(或含腮腺炎成分的联合疫苗),是预防流行性腮腺炎最有效、最经济的方法,建议15周岁以下儿童完成三剂次含腮腺炎成分疫苗接种。<br>另外,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多参加锻炼,增强体质等也有较好的预防作用。在传染病流行季节,家长尽量不要带孩子到人群多的地方去,更不要到腮腺炎病人家串门,对接触过腮腺炎患儿的孩子要密切观察。</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