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队往事(十一) 在农场打狐狸

和时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在农场打狐狸</h3><div> </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石康</div><div><br></div><div> 在农场劳动时,除了每天劳动外,生活内容还是很丰富的。记得有一次,大奥伦加布带领我们打狐狸。</div><div> 我在农场劳动时,大奥伦加布也被队里安排在农场劳动。那时,大奥伦加布正处于人生的最低点。“挖内人党”整得他家破人亡,还不让他放羊。那时,他家里有四五个小孩,最大的也没有上小学,需要人照顾。如果安排他们一家放羊的话,他白天放羊,他夫人夜晚下夜,再加上剪羊毛,劳动生活两不误,一年怎么也可以挣两个人的工分。但在农场劳动就不同了,他夫人只能在家看孩子,不可能参加劳动,全家六七口人的生活全靠奥伦加布一人挣工分,日子过得非常拮据。虽然农场的劳动并不适合他,但他泰然处之,每天高高兴兴地和我们一起劳动外,还经常抽时间在农场周围打猎,也就是打狐狸、淘狼洞、打兔子、套旱獭。估计一方面是爱好。他是队里有名的打猎高手。另一方面是为了赚点外块,补贴生活。但对那时的我们来说,根本体会不到他生活的艰辛和心里的压抑,只羡慕他打猎经常有些收获,有时还开玩笑地和他说,希望有机会带上我们玩一玩。</div> <h3>摄于1997年</h3> <h3>  有一年深秋时节的一天下午,已经记不清什么原因,农场的人都在家休息,没有出去干活,奥伦加布来到我们知青住的房间,和我们聊起他打猎的故事,我们听得很入神,也非常羡慕。实际上,他此行的目的不在聊天,而在请我们和他一起去打一只老狐狸。他告诉我们,在农场南边不远处的一个山头上,有一只红狐狸,个头比较大,皮毛的颜色非常漂亮,尾巴的一半已经白了,看来是只老狐狸了。这只狐狸非常狡猾。奥伦加布多次看见它,但想了许多办法也没有抓住它。这次他想请我们和他一起去抓这只老狐狸。我们这些人早就希望有机会和奥伦加布一起打猎,今天遇到这样的机会,当然非常痛快地答应了,并且立刻起身准备。 </h3> <h3>网络图片</h3> <h3>  参加这次打狐狸的人可能有五六位,除了奥伦加布、我,好象还有赵久胜、沈明瑞,赵燕超等,其他人就想不起来了。我们骑上马,拿上自已的破套马杆,跟着奥伦加布往那个山头走去。奥伦加布牵上了自己的几条狗,都是细长身腰的猎狗。沈明瑞也牵上他养的黑狗,一条非常漂亮的牧羊犬。这条狗叫什么名字现在也想不起了,可能叫黑子。</h3> <h3>  在我的印象中,那座山离我们的住地不远,也就四五里路,是农场南面最高的山,很突出,我们平时在家门口就能看见这座山的山尖。这座山的最高处的地形非常有特点,中间是非常巨大的一块已经龟裂的岩石。这块岩石的周围是分布在草坡上的大块岩石,每块岩石的体量都很大,大块岩石之间分布着众多小块岩石。这片布满岩石的区域正是狐狸等动物藏身的好地方。</h3> <h3>  到了山脚后,根据奥伦加布给大家的分工,我们这五六个人从不同方向一起上山。分配我的上山线路是从东面上山。为了不惊动狐狸,奥伦加布还告诉大家,在见到狐狸之前所有的狗都要用绳子牵着,见到狐狸时再将狗放出去。</h3><div> 那天我骑的是队里分配给我的大青马。这匹马体型很结实,非常有耐力,就是马背有点“罗锅”,也就是前腿显得短些,后腿显得长些。骑这样的马,马鞍比较容易往前跑,如果马鞍太靠前了,马走起来不得劲,但往山上走,这个缺点显不出来,反到比别的马有优势。</div> <h3 style="text-align: left;">  我往山上走不多远,就发现山坡上可以看到许多老鼠脑袋,东一个,西一个,还真不少。我感觉,这些老鼠脑袋都是狐狸吃剩下的,是发现狐狸的标志物,也表明狐狸实际上是人类的朋友。<br></h3><div>&nbsp; 正在胡思乱想的过程中,我已经骑马走到狐狸藏身那座山的半山腰。但这时还听不到其他几个方向山坡的动静,我估计可能由于他们几人需要绕行的路比我远,因此上山比我晚了一些。为了保持同步前进,我就放慢了上山速度,一边向山顶慢慢走着,一边对山顶的乱石进行观察。说来也巧,一下子就看见在远处的岩石缝隙中,有一个小狐狸脑袋正在东张西望。它可能看见了我,一下子就看不见了。</div><div>&nbsp; 这个发现,让我立刻兴奋起来,立刻催马,加快速度,向山顶前进。越往上走,山坡越陡,乱石越多,骑马也越不好走。我的罗锅马的马鞍从来不会往后滑,这时由于山坡太陡也往后滑了,已经滑到马背中间了。</div><div>&nbsp; 正在我艰难地往山顶行进时,突然又发现那只狐狸从一个岩石缝隙中冒了出来,这次不只是个脑袋,而是半个身子,身上火红的绒毛,非常鲜艳。它看了我一下,又不见了。</div><div>&nbsp; 我估计当时狐狸正在围着山头巡视,已经发现五六个人正在包围上来,它已经陷入危险之中,正在寻找突围的路线。可能由于奥伦加布、沈明瑞等从其他方向上山的人牵着狗。我这个方向没有狗,狐狸准备选择我上山的线路作为突围的方向。</div><div>&nbsp; 我继续往山上走着,没走几步,又看见狐狸了,我感觉,狐狸已经感觉到形势已经非常严重,需要尽快突围,摆脱危险了。只见狐狸在我前面不远处的岩石间来回奔跑,只见通红的绒毛上窜下跳、灰白的尾巴左右摇摆,撩起我获取它的强烈欲望,兴奋的劲头直往头上冲。</div><div>&nbsp; 正在我更加兴奋的同时,也感觉到由于走上坡路,导致马鞍进一步往马屁股方向滑动,马鞍的肚带已经非常松了,骑在上面已经非常不稳了。但这时是非常关键的时候,我兴奋的不想下马整理马鞍,生怕耽误了抓狐狸的好机会。</div> <h3>  于是我坐在不稳定的马鞍上加紧向狐狸那里走去,并且把我手中拿的破套马杆伸向前,准备随时与狐狸交锋。</h3><div> 真是狭路相逢,转眼间,来回奔跑的狐狸已经到了我的眼前,我用破套马杆拨它,它一跳就躲开了,一下就跑到一个大石头后面,躲起来了。</div><div> 这时,已经可以听到其他几个方向上山人的动静,狐狸也意识到了已经是鱼死网破的关键时刻,只见它不顾一切地向我冲来,我也集中精力,准备用套马杆对付它,心想,即使套不住,也应拨拉它一下,让它逃跑得慢点,为狗的追扑争取更多时间。但是,狐狸冲的速度相当快,我还没有反应过来,它已经冲到我的马下。当我再准备用套马杆打它时,它已经从我的马下突破了包围,冲下山去,我赶紧调转马头,不顾一切地跟在狐狸后面追下山。</div><div> 上山时,马是前高后低,马鞍容易往后滑。下山时,马是前低后高,马鞍容易往前滑。当我往山下冲时,已经松动的马鞍一下子就滑到马脖子上了,这匹马虽然很壮、很有力气,但它的脖子无论如何也经不住我这一米八块头的压迫。在我的重压下,马的头抬不起来,加上马的前腿绊到了石头上,这匹马一下子来了个标准的前滚翻,把我从马上重重地摔了下去。我摔下的那个地方,有不少裸露的岩石,好在我的腰没有摔到岩石上,但脚和胳膊都瞌到石头上了,生痛,但是打狐狸的兴奋,让我顾不上痛,赶快从地上爬起来,根本顾不上看马,先看狐狸。只见那只狐狸顺着山坡已经跑出很远。这时,奥伦加布和沈明瑞的狗,已经在拼命地追赶着狐狸,奥伦加布催马跟着追了下去。从直观上看,狐狸已经把狗甩出很远,狗要追上狐狸不太容易。</div> <h3>网络图片</h3> <h3>  我重新整理好马鞍,骑上马时,其他几位知青已经赶过来。我们汇集到一起,虽然没有抓住狐狸,但一个个也非常兴奋。正在我们对抓住狐狸已经不抱希望,兴高采烈地议论打猎的感受时候,没有想到,奥伦加布手中高高举着红红的狐狸回来了,给了我们巨大的惊喜。我们正要夸奖他的几条狗时,他笑着告诉我们说,不是他的狗抓到的狐狸,是这狐狸命中该死。原来,狐狸冲出我们的包围圈后,动作很快,跑的更快,奥伦加布和沈明瑞的狗已经追不上了。非常巧的是,在狐狸逃跑的方向正好有乌拉盖公社的两个牧民正在打猎。他们在山上远远地看到一只狐狸向他们那个方向跑来,于是骑着马迎头赶来,并放出牵着的狗。当狐狸发现又有人在抓它时,已经跑得很累,再想摆脱这群狗的追赶已经不可能了,结果被乌拉盖牧民的狗把这个狐狸抓住了。他们抓住狐狸的同时,也看到从后面赶来的奥伦加布,彼此虽然不相识,但根据草原上的习惯,这只被抓的狐狸应属于奥伦加布的,他们只是帮助了一下。接下来,就是我们看见的奥伦加布凯旋而归。<br></h3><div>&nbsp; 奥伦加布对终于抓住这只狐狸非常高兴。但他非常谦虚地说,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过几天去公社,把狐狸皮卖了,买些好吃的大家分享。实际上,我们只是帮了个忙,玩了一把。没有奥伦加布的带领,我们根本见不到狐狸,更不要说抓着狐狸。</div><div>&nbsp; 几天后,奥伦加布果然从公社买回许多糖果、月饼,送到我们家里。大家非常高兴地分享着胜利的果实。</div><div>&nbsp;</div><div> </div> <h3>  现在,草原上的野生狐狸已经受到国家保护,人类已经认识到他们是草原生态平衡不可或缺的动物,保护它们就是保护草原。</h3><div> 每每回想起来这段经历,我都非常感慨草原牧民的习俗和乌拉盖牧民的大方,更感慨奥伦加布在生活非常拮据的情况下,还不忘与我们分享打猎的收获。</div> <h3>1997年知青回大队看望奥伦加布全家。</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