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2017年11月28日至30日,安康市第十一届小语阅读教学大赛暨语文教师素养大赛在平利县城关一小和城关三小隆重举行。市教研室程玉林主任、王能举副主任,市小语会会长、市一小校长、省小语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王斌出席开幕式并讲话,市教研室小教组组长侯曙光主持开幕式。</h3> <h3>开幕式后,来自全市各县区的40名参赛教师分成四个组,进行素养知识问答、现场抽题即兴演讲、说课和课堂教学展示、毛笔字比赛四个环节的角逐。</h3> <h3>第四小组的教师分别来自高新区、旬阳县和白河县,个个都是功力深厚的高手,每一轮的比赛都异常激烈。👍</h3> <h3>不信您来瞧瞧看,激烈紧张的素养问答吸引了在场的每一个人,若是台上选手对答自如,必会迎来热烈的掌声;如果选手一时想不到最佳答案,大家可都捏一把汗呢。赛事让每一个人投入其中,摄像师竟然听得入了神,错过了好多精彩的瞬间。😄最精彩的就是即兴演讲了,3分钟的准备,2分钟的演讲,是智慧的比拼、能力的考验。</h3> <h3>敬爱的唐老师工作时一丝不苟、有条不紊。👍🌹🌹🌹</h3> <h3>课堂教学展示开始了,第四组的赛事在美丽的城关一小,感动于一小领导、老师的细致安排,惊叹于一小孩子们课堂上的精彩表现!评委老师们已经就位,正在认真听取选手说课、全方位观课。</h3> <h3>计分员老师很辛苦呢!🌹🌹🌹来个特写😄</h3> <h3>看看我们的选手👍个个精神抖擞、信心百倍,一号选手是来自白河的宋小青老师,她执教的是《送元二使安西》。</h3> <h3>市一小王文琰老师点评:1.学生朝气蓬勃、素养好,表达能力强,如同"草长莺飞二月天",让人赏心悦目;2.教师的课堂评价恰到好处,学生的互评及时有效,丰富的评价语言和形式呈现出"万紫千红总是春"的景象;3.形式多样的朗读贯穿课堂,给人"大珠小珠落玉盘"之美;4.教师巧借柳的意象、图片、地图、音乐、练笔等方式培养学生想象和表达的能力,真是"一枝一叶总关情"。</h3> <h3>2号参赛教师是来自高新一小的赵佳敏,她执教的课题是《盘古开天地》。👏👏👏</h3> <h3>汉滨区江北小学张华丽老师点评:巧读是高新一小赵佳敏老师执教《盘古开天地》一课最大的亮点,这节课中赵老师设计的朗读活动不仅充满趣味、层次分明,最为巧妙的是,引导学生通过不同颜色的字体提示和不同形式的唱和潜移默化感受神话的文体特点。其次这节课写字教学突出了写好一类字的方法指导,引入了字理识字的教学环节,把方块字变成生动的图画,不仅让学生了解了字义和字形起源,同时让学生感受到了汉字的魅力,感受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h3><h3> 建议课时容量可以稍作调整,同时增加复述故事这个教学环节,这样更能突出教学神话故事这类体裁的本体性教学目标。</h3> <h3>3号参赛教师是高新一小张梦夏,她执教的课题是《去年的树》。</h3> <h3>汉阴实验小学吴琼老师点评: 《去年的树》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组的课文,是一篇感人至深的童话,作者用朴实无华的语言讲述了鸟儿和大树的真挚友情。</h3><h3> 因为本课最能打动读者的是小鸟与大树之间的纯真友情,所以张老师在设计本节课时紧扣情感主线,步步升华,使本堂课散发着浓浓深情,而体会鸟儿与树的真情也恰是本节课的一个重要目标。本节课张老师始终在引导孩子们体会语言:在学习一至四自然段时,首先引导孩子抓住重点词天天感悟朋友真情,再创设情境,引导孩子们思考什么时候鸟儿给大树唱歌,最后体会离别的伤心。每一环节,张老师都在教孩子悟情、读文。张老师还适时地运用了引读的方法,使孩子们读得更加入情入境。</h3><h3> 张老师还恰当地落实了语用的训练,紧紧循着朋友深情这条感情主线,引导学生想象大树想到鸟儿飞向南方途中的孤独、疲惫时心中所想,进行了写话训练,使写话很好地成为了课堂的延伸和补充。</h3><h3> 当然,这节课也存在一些不足,虽然张老师在课堂中充分地展示了她较为成熟的课堂艺术,但我觉得张老师在课堂上的评价语言不够多元化,如果能够恰当地使用激励性和启发性评价就更好了。</h3> <h3>4号参赛教师是旬阳的夏英珍,她执教了《鲸》🐳</h3> <h3>王文琰点评:关注了学生态度素养和学习习惯的培养;关注了全体学生,简单直观的填图式板书设计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到了学习中;关注了词语的积累和运用;学习说明方法时关注了学生的体会和感受;拓展阅读,关注了学以致用、即学即用。建议:课堂容量稍大,由学到用选择课文中的段落更好。</h3> <h3>5号参赛教师是旬阳蜀河的晏锋,他执教《伯牙绝弦》。</h3> <h3>张华丽老师点评:来自旬阳县蜀河镇中心学校的晏锋老师在众多的女教师中分外抢眼,风趣幽默的教学风格,激情饱满的教学语言,情感充沛的配乐朗读,为我们展现了男教师大气而又睿智的教学风格。尤其是多元而又巧妙的教学评价给每一位听课教师留下了深刻印象:《伯牙绝弦》是"知音"文化的典范,晏老师引领学生在多回合、多形式的朗读中理解文章内容,体会文中人物惺惺相惜的情谊,同时穿插了教师对学生的朗读评价、学生对学生以及学生对教师的朗读评价,这些评价语中巧妙地把"知音"以及理解"善哉"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评价中学语言,在评价中发展语言。</h3><h3> 建议晏老师放下心来完全信任学生,这样整节课的节奏会更加流畅,教师的表现也会更从容,同时课上如果把理解词句意思的教学比例稍微加重,那么文言文教学主体目标将会落得更实。</h3> <h3>6号参赛教师是来自旬阳小河的梁敏,执教《去年的树》。</h3> <h3>吴琼老师点评:梁老师是一个很有亲和力的老师,从课前交流,就用她清晰温柔的语言、新颖活泼的互动,很快拉近了和学生的距离。教学设计目标明确,思路清晰,突出了教学重难点,一节课下来,我们感受到了谢老师饱满的教学热情和对学生循循善诱的耐心。本节课呈现的亮点有以下几个:</h3><h3> 1. 抓住了学习语言文字的金钥匙,充分指导学生朗读,朗读的形式多样:抓重点词句感悟读、创设情境引读、师生合作读、抽生展示读等,使整节课充满了朗朗读书声。</h3><h3> 2. 梁老师善于引导学生通过想象体会语言,比如在体会天天时,先是通过时间提示,让学生明白天天的 含义,又通过富有激情的引读,创设情境引导想象,体会鸟儿和大树的深情。</h3><h3> 有人说"教学是遗憾的艺术",本节课也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这篇课文是一篇童话,孩子们喜欢读也容易读懂,同时这篇文章的语言又很有特色:朴实、简洁,作者把鸟儿与大树的浓浓情意藏在了字里行间,梁老师把这种简洁的叙述归结为"平淡的写法",这种说法值得商榷。</h3> <h3>7号选手是旬阳石门中心校的张茹老师,执教《孔子拜师》。</h3> <h3>王文琰老师基于文本特点,进行点评:1.传统文化——本文渗透了"尊师"、"谦虚"的文化。2.人文素养——在语言感悟中弘扬人文精神。3.关键词句——抓住关键性的词和句展开学习,培养学生的语言感受力。建议:不能只重人文性,语文课程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在如何有效落实语用上再思考。</h3> <h3>8号参赛教师是来自白河茅坪中心校的李密,她执教《梅花魂》。</h3> <h3>张华丽老师点评:以"梅花"为线索贯穿整节课始终是《梅花魂》这节课最大的亮点。白河县茅坪镇中心小学的李密老师执教这一课时,从课前交流背诵有关梅花的古诗,到紧扣"梅花魂"引导学生读悟,以致结课时以梅花为板书的整体造型,都让我们耳目一新。整节课紧紧围绕"引导学生理解阅读含义深刻的句子"这一语言文字训练点展开,祖父对通过梅花寄托的思乡和爱国之情也在不同情境的朗读训练中豁然开朗。</h3><h3> 建议李老师在关注人文精神渗透的同时,更多关注学生写作方法的习得,这样就能更好地体现"用教材教"的教学理念。</h3> <h3>9号参赛教师是旬阳城关二小的文代福,他执教的也是《伯牙绝弦》。</h3> <h3>吴琼老师点评:《伯牙绝弦》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第八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也是小学阶段的第二篇文言文,讲述了俞伯牙为悼念钟子期而摔破古琴不再复弹的故事,伯牙绝弦喻示的是一种真知己的境界。文老师执教本课时完全从教材特点出发,或激情飞扬,或哀婉沉郁,带着孩子们仔细体味"得知音之喜""失知音之痛",使听课的人听得舒服,学生学得舒服。盘点本课亮点如下:1. 教学设计精巧,始终以"知音"为线索,以朗读感悟为方法,很好地达成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在品读感悟的部分,文老师首先通过学关键词理解"知音",即"识知音";再通过想象画面、创设情境感悟知音,通过入情入境地朗读,体会失知音之痛,即"解知音";最后通过拓展延伸"传知音",可谓一气呵成,浑然一体。文老师在教学时还紧紧抓住了朗读感悟的方法,始终引导孩子们在读中体会、感悟,读得有目标、有层次,犹如抽丝剥茧,让我们一步步体会到知音之美。2.注重了方法的指导。《伯牙绝弦》是小学阶段的第二篇文言文,肩负着教会学生发现并初步运用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本节课文老师落实得很好,教会了学生发现和运用方法。3.文老师很善于使用激励性的评价语,当学生读书不准的时候,他会说:"你要是把那两个字读准确就更好了!"当学生读好了节奏,他会说:"你看,读出了节奏就把文章读得更好了!"当学生评价别人的读书优点的时候,他会说:"还有一个地方读得很好,你们发现了吗?".....在文老师的课堂上,这样的语言比比皆是,在他的引导启发下,孩子们读得越来越入情入境,越来越神采飞扬。</h3><h3> 这节课值得商榷的地方是:文老师在指导学生读出节奏的部分,首先帮助学生给重点句子划出了节奏,读好了句子,其实,读好了重点句全文的朗读也就通了,回归整体朗读的时候文老师给全文划了节奏,课堂上孩子们按照划的节奏朗读效果不好,是否需要给全文都划上节奏这是值得商讨的地方。</h3> <h3>本组比赛的10号选手是旬阳城关小学的解正秀老师,她执教《颐和园》一课。</h3> <h3>王文琰老师点评:1.关注细节,春风化雨。对易错字"颐"的书写指导,四字词语的读法指导,基于学情针对读好前后鼻韵母的强化指导,抓住课文过渡句中的动词学习"移步换景等等,扎实有效。2.把握整体,心中有本。从整体入手,落实了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学习作者按照游览顺序写游记两大教学目标,重点明确、容量适中,教师简简单单教,学生扎扎实实学。3.渗透方法,目中有人。教学中一步步引导学生学习抓住景物概括游记类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以一文带一类;抓住文中四个过渡句中的八个动词学习"移步换景"的游览顺序并体会过渡句在行文中的作用。建议:用游览顺序说说自己去过的一个地方时,再稍加引导,找一个大家都熟悉的地方来说,提高课堂参与度、优化教学效果。😄</h3> <h3>雨后的平利小城,空气中透着丝丝凉意,可参会的三百余名教师个个心中涌动着暖意,这是一场教师的盛会,更是一场教学的盛宴。👍👍👍</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