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62、63的姐姐们

秀才

<h1>  62、63的姐姐们,在你们为工商银行贡献了青春期,又奉献了更年期以后,终于要撤出阵地、光荣退休了。我用回忆和祝福,穿成一串珠链,真诚的为你们送行。</h1> <h1>  记得刚入行时,你们是我的老师,那是属于你们的18岁花季,盛开的脸庞,面对我假装成熟的样子。</h1> <h1>  培训三个月上岗是我初次走进储蓄所。那是我市最早的一家储蓄所,门是木头的,进门要先下几个台阶,然后是高高的水泥柜台,上面是通天的铁栅栏,有点像当铺,又有点像监狱。里面除了办公桌保险柜,最醒目的是两个大大的转盘,里面放着记账的卡片,晚上要上锁。那时候的存折是一张纸片,一面用来记明细账,一面写着艰苦朴素四个字。</h1><h1> 每天早上,会有两个人早来生火取暖,还有两个人骑自行车到金库去解款。想想那情景真的很不可思议,两个小姑娘车把上挂着的一个或两个黑皮包,包里是储蓄所全部的现金、印章、存折存单……但好像我们从没有担心过什么,也确实没发生过什么😊</h1> <h1>  那时候出纳科和会计科在一个营业室,中间被隔断分开。有一条长长的铁丝穿过,一端是会计科一端是出纳科,这是用来传递凭证的。会计记完账,凭证用铁夹子一夹,刷——的顺铁丝滑到出纳,那边收到凭证就可以支付了。</h1><h1> 更可笑的是,天好的时候偶尔会看到出纳科晒钱,因为金库条件简陋,晒是很有必要的。在院子里铺展开,有人在旁边守着,和农村晒粮食差不多。</h1> <h1>  而你们,62、63的姐姐们,就是这些场景中的人物。那时候计划科还很重要,没有风险也不需要风险管理。我们跟着你们,晚上灯火通明的练基本功,参加技术比赛,争当技术能手。</h1> <h1>  在哔哩啪啦的算盘声和唰唰的点钞声中,工商银行从人民银行的母腹中诞生了。紧接着你们纷纷做了新娘,孩子也雨后春笋般的冒出一群。你们的青春就在这忙碌加班中渐渐逝去,也同时用你们的青春,把工商银行送进了计算机时代。一次次转型升级,数据铺底等,我们付出的不只是时间、努力和对孩子童年的无陪伴,还有全部的激情、热血和无私奉献。希望后来的人们不会忘记……</h1> <h1>  时间是一秒秒走过的,当时却很漫长,回忆时又很短暂。转眼间,孩子们长大了,我们的营业网点已经升级的让你们无旧可怀。中国工商银行从国有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一次次脱胎换骨的改制,跨越了你们职业生涯。也可以说你们的职业生涯浸泡在不断的改革中,加过的班可以用年计算,你们不断学习着,从推动到跑步跟进。由于年龄的断层,你们的中年当青年用,熬成老大了也没有二线可退。</h1> <h1>  三十几年的职业生涯结束了!不知是不是该欢呼或庆祝?也许还有些伤感和恋恋不舍。因为工商银行是家,这里有曾朝夕相处的亲人;工商银行是记忆库,这里存放着你们的一半人生;工商银行是音乐盒,这里珍藏着你曾经熟悉的旋律。</h1> <h1>  然而,姐姐们,退休还不是松劲的时候,早有岗位虚位以待。老人等着你们去养,孙子等着你们去带……还有二胎也是给你们准备的。当然 ,等着你们的还有没有实现的梦想,属于你自己的诗与远方。😊</h1> <h1>  62、63的姐姐们,你们在银行的使命就要结束了。从此你的办公桌旁会坐着更年轻的脸,走廊里不会传来你的笑声,瑜伽室不再有你们的身影……更年期过后,是不是还有一个春天?我相信会有的。不要说芳华已尽,不要叹岁月留痕,为自己再绽放一次,把第二个春天献给自己,爱自己。人生百年刚刚过半,愿你们像老人一样养着自己,像对孙子一样宠着自己、惯着自己,像年轻人那样追求时尚。不要像守银行的金库一样守着钱包,咱有手机可以扫扫扫,有银行卡可以刷刷刷。打造出属于中年人的优雅和美丽。</h1> <h1>  下次见你们时一定要更年轻更漂亮,不准比我老呀! </h1> <h3>——照片来自姐姐们的友情捐助,在此感谢😊图片中有省、市级劳模、先进工作者、三八红旗手、各种技术能手……</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