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月の夏 ——— 一个人的四日四城

怀柳

<h3>很向往周云蓬书里写的那样,没有目的地,没有方向的,只是随便登上一列火车,开始自己的流浪。</h3> <h3>COA截稿的那天,我这个拖延癌临终期患者通宵投了5篇文章,所幸,入选4篇。珠海之行由此敲定。 </h3> <h3>↪论文录取通知</h3> <h3>🐎14日,出发,向南方<br> 上午10点,穿着羽绒服的我,在北京零下五度的大风里,告别送行的蒋小玥,背大包提小包,全是北京特产。<br> </h3> <h3>这天阳光不错,T3航站楼的窗格在地上投影出好看的几何图形。听到周围人打电话,一个个都是交代病情的骨科大夫,哈,感情都是去COA开会的。坐这趟飞机的人不用害怕犯病了,一飞机医务人员,分分钟能得救,我笑着想。<br> 到达珠海机场,地面温度27℃,看看身边,我们这些北方佬纷纷在脱棉袄。又湿又热的海风吹来,用老关的话说,沿海城市的空气里全是臭鱼烂虾的味道。<br> 在酒店换了短袖短裤出来觅食,一日之内,一国之间,而气候不齐,这感觉有点奇妙。<br> 酒店门口是条热闹的步行街———莲花路。十几块的路边摊都hin好吃,肠粉,生蚝,鲜榨甘蔗汁,椰汁豆奶,一路吃喝,最后撑的肚子疼。首推网红美食–柳州螺蛳粉,这个杀伤力远胜臭豆腐、吃完需要洗头洗衣服的玩意儿,味道是真不错,加上泡椒汁和麻油,噢,想起来还要流口水……</h3> <h3>↪螺蛳粉好吃到舔碗</h3> <h3>沿着莲花路吃到头,就是拱北口岸了。一门之隔,跨过去便是澳门特别行政区,是赌博合法化的资本主义社会,是那个写在政治历史课本里的地方。在出发之前并没有做过任何攻略,不知道原来澳门就在离我如此近的地方。这么想着,便觉得口岸是个非常神奇的地方,仿佛两个世界的穿越之门。<br>(PS.来珠海一定要办港澳通行证,离得超近,而且签注要多办几次,方便过去买买买)</h3> <h3>↪拱北口岸,中国第一大陆路口岸,“一国两制”的交汇点<br><br> </h3> <h3>珠海最著名的路要数情侣路了,这条20年前李鹏总理携夫人视察时命名的、珠海最长的路,与澳门隔南海相望。夜景很美,沙也很绵,不过总理,你当年起名的时候,有没有考虑过我等单身狗的感受😤</h3> <h3>↪情侣路的渔女像,珠海的标志<br><br></h3> <h3>🐎15日,澳门,闯进清晨的赌城<br> 这天我起了个早,出发前特意带了跑鞋,想在这神秘的土地上跑一把。清晨7点,正是珠澳人民跨城上班上学的早高峰,拥挤程度堪比同一时间的天通苑。</h3> <h3>↪珠海的早晨,摩拜和小黄在哪里都是竞争对手</h3> <h3>↪拱北口岸的早高峰</h3> <h3>验证港澳通行证,穿过禁止拍照、禁止喧哗、禁止逗留的海关,我便跟着密集的人流来到了Macao。口岸左边,是开往威尼斯人、美高梅赌场的大巴,我这么穷,自然……选择了走右边。<br></h3> <h3>↪第一次踏上境外的土地</h3> <h3>背书包的学生们大步从我身边走过,上班的人们也步履匆匆,这个时间的大家都很忙,只有胸前的相机出卖了我游客的悠闲。澳门只有32平方千米,面积不到朝阳区的1/15,却拥有比石景山更多的人口。</h3> <h3>↪澳门,楼与楼的间距</h3> <h3>澳门的校服不像我们的这么丑,白衬衫+裙子是女生的标配。过斑马线大家都超遵守红绿灯,看到对面走来一个男生,衬衫熨得挺括,刚洗过的头发毛茸茸的,发现我在看他,干净的眉眼冲我绽开一个温暖的笑,哇,真好看,我要是上学,肯定暗恋他🙃 </h3> <h3>↪上学啦</h3> <h3>时间太早,在这时候忙碌的大都是无产阶级,跟着他们来到的好像都是城市边缘的贫穷地带。也好,看到了别人都未曾见过的景象。</h3> <h3>↪再繁华的都市也藏着犄角旮旯</h3> <h3>地方太小,连工厂都在居民楼里。大兴火灾之后,我最大的感慨就是,消防工作要做好,要不然着火损失一定很惨重。</h3> <h3>↪开在居民楼里的工厂和公司,每一家门口都供奉着土地、天宫或观音</h3> <h3>↪修车也要叠罗汉</h3> <h3>作为一个岛上城市,澳门摩托车很多,厉害的是,不管大街小巷,车都停的巨整齐。<br></h3> <h3>↪每条街都有好多摩托车,齐刷刷的停着</h3> <h3>时间有限,没有溜达太远,所见所得都是管中窥豹而已</h3> <h3>↪旅途中最喜欢的一张照片</h3> <h3>在街头拍照,有时为了找一个角度不得不站在马路上,但是背后通行的摩托车都会停下来等我拍完再走,没有一个人鸣笛或者催我,这个真是觉得非常非常意外。</h3> <h3> 400年的葡萄牙殖民地,使得葡萄牙语在澳门仍是官方语言之一,葡币和港币也一起流通于市面</h3> <h3>↪道路旁的葡语显示屏(译:以下时段公交专用道),感觉港澳人民有得天独厚的殖民优势,从小就会至少两种语言</h3> <h3>语言不通,幸好他们是写繁体字的,如果交流困难,建议用繁体输入打字来交流</h3> <h3>↪罅些喇提督大马路,一条名字有点复杂的路</h3> <h3>罅些喇提督大马路上景点很多,路过了林则徐纪念馆和望夏市政公园,不过我更好奇的是,提督马路182号的澳门市政狗房。什么样的政府才会给狗设立一个专门的机构呢?</h3> <h3>↪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纪念馆</h3> <h3>↪市政狗房。澳门的兽医门诊,芯片植入,宠物的领养和火化等等都要在这里完成,狗房门前是一些英雄狗的墓地。</h3> <h3>↪果绿色的车停在海蓝的窗前,我觉得很配</h3> <h3>觉得澳门人是有虔诚信仰的人,除了妈祖阁,观音庙前香火也跟旺</h3> <h3>↪鸡蛋花落在观音庙前的神位</h3> <h3>因为下午还有会议,没时间去标志性景点看看了,也没财力去威尼斯人赌一把。我知真正的当地人从来不生活在景点里, 就像当年没来首都之前一样,“资本主义社会”不过是一个标签,那种莫名的神化随着市井气息逐趋平淡,毕竟哪里的人们都要生活。那天有点阴,我以一个社会主义接班人的身份,走走停停,对着他们熟悉的马路或者居民楼拍照,想象他们的日常,希望没有打扰到他们。</h3> <h3>↪来张自拍,结束澳门之行</h3> <h3>下午是 COA的开幕式,来自世界各地医学大牛们的演讲,竟然还配有同声传译,真!高大上!</h3> <h3>↪看到了熟悉的老面孔,积水潭田伟院长!</h3> <h3>↪三四万人的会议,大家纷纷在此排队留念。拍照5秒钟,修图俩小时</h3> <h3>↪330米的珠海中心,珠海第一高楼</h3> <h3>↪会展中心对面就是澳门塔</h3> <h3>会场有人可以用英文和外国专家们交流病历和学术问题,真的觉得他们好牛逼。有的人看起来都五六十岁了,英语却说的贼拉好。如果没有翻译,我是一个字都听不懂……汗颜,要好好学习啊贾大脸💪 </h3> <h3>🐎16日,珠海横琴,一个人的海洋王国 </h3> <h3>↪长隆海洋王国大门</h3> <h3>↪媲美世贸天阶的大幕</h3> <h3>滴滴顺风车真是个好东西,除了能给你一个热情健谈有礼貌的靠谱当地人之外,往往还有意外惊喜。比如去海洋公园竟然可以打到长隆集团员工的车,他们每个人每个月有名额免费去海洋公园,于是以比市面低很多的价格愉快地卖给我了,真是愉快啊哈哈</h3> <h3>↪一天好心情的开始,来自长隆小哥的低价门票😃😄😉</h3> <h3>↪海洋公园经典项目之一:海豚表演,座无虚席。主持人在开场前炒热气氛,被镜头拍到的一对要在大屏幕里亲亲。我看看左右,两边坐的都是姑娘,真是又庆幸又……有点小遗憾……<br> 海豚和驯兽师不时撒个狗粮,抱一抱,亲一亲,转个圈,跳个舞配乐还是I will always love you。看完表演,最大的感慨莫过于,以后来这种地方一定要带个男人,嗯<br> 以前我总想不明白一个问题,开心是一天,不开心也是一天,谁规定非要天天开心呢?然而这天我发现,开心的时候,会觉得整个世界都是充满善意的,会更想在这世界上活下去。看到有人吹肥皂泡泡,会觉得哇塞,太阳下五颜六色的泡泡好美!而不是,卧槽,是哪个傻逼在吹肥皂泡!</h3> <h3>↪那一瞬,肥皂泡看起来是美的</h3> <h3>↪园区里逗孩子们的小丑</h3> <h3>↪那个传说中过山车要坐第一排还不忘录视频的人就是我</h3> <h3>↪一遍坐不够,再坐一遍水上过山车</h3> <h3>↪一摇一摆的帝企鹅,和花里胡哨的水母</h3> <h3>↪妈妈快看,有大鱼游过来了!</h3> <h3>↪长出了毛茸茸的小尾巴</h3> <h3>好景不常在,一个人开心这种技能总是难以长久释放,很快,我又陷入了令人讨厌的消沉里。看到企鹅爸妈一起孵蛋,会羡慕它们为何能如此恩爱;看到两只北极熊分别被关起来,会感慨它们如此孤独,隔着玻璃却永远触摸不到彼此;看到北极狼和北极狐,会觉得它们好可怜,失去随风奔跑的自由,毫无活力;看到为了一截胡萝卜跟人类作揖的大灰熊,会感慨究竟尊严为何物<br> 消极想法越来越多,索性走吧,不玩了,去深圳探亲去</h3> <h3>↪珠海至深圳的船票</h3> <h3> 登船后暮色已深,海面上漆黑一片,脑门要使劲抵着玻璃,才能看到远处岸边的些许灯光。鹏星号行驶溅起的浪涌在玻璃上,又一条条滑下去,像雨的印。一楼是普通舱,乘客不多,大都零散的坐着眯瞪,或者听歌,有个瘦姑娘在翻书,让我想到围城里的鲍小姐。行驶在海中央,没有信号,仿若坐老摇椅,晃晃悠悠,把大家都晃睡着了。<br> 什么时候,你会觉得特别孤独?是满腹心绪无人分享,还是某时某刻,竟没有一个可以思念的人</h3> <h3>🐎17日,鹏城,匆匆一瞥,匆匆一别<br> 到深圳已是晚上10点,从南山区去晴所在的福田区,路过了满是棕榈树的滨海大道。深圳的绿化做的是真心好,两旁的绿化带和公路一样宽。晴姐姐跟我说,每一次换季,花坛里的所有花都会换一遍。展志也跟我说,在深圳,小白鞋穿一周还是小白鞋。<br> 顺风车是这几天主要的出行方式,司机大哥听我是北方人,便主动做起了导游。随着离晴越来越近,老友重逢的期待扫走了一切不快。看大哥戴了金刚,便聊起我的崖柏,聊盘玩和包浆,聊古玩的水深得很。却没想把大哥说沉默了,非说我是行家,要留我的微信好好请教。额……没好意思告诉他其实我就去过一趟潘家园……微信也甭加了,权当保留一份“行家”的神秘吧<br> 晴住在泥岗村的步行街里,头发花白的俩房东人很好,知道她有朋友来,专门煲了猪脚汤,我客气的叫了声叫了一声爷爷奶奶好,晴她……叫了一声叔叔阿姨……额</h3> <h3>↪在东门町步行街吃吃吃</h3> <h3>↪吃饱了打游戏</h3> <h3>↪猜猜我跳的哪支神舞哈哈</h3> <h3>在深圳待了半晚半天,见了老哥老弟和大学好友,卸完了箱子里所有的北京土产,轻装出发,Go! HongKong Go! </h3> <h3>↪深圳至香港的车票,换成人民币不到17块<br>在深圳和珠海,可以看到有些车挂着两个牌照,上白下黑,白色(如X·5600)是港澳的,黑色(粤Z·DA63港)是广东发的,方便车辆往返港澳与广东,但是目前仅限于港澳居民办理。</h3> <h3>🐎18日,香港,别人的志明与春娇,俺的美景与坑爹<br> 和我熟悉的朋友都知道,我偶尔是个小迷糊蛋。地铁坐过站,买错火车票日期,一年丢三回身份证,连续两年错过职称考试神马的……额……诸如此类,也不是什么大事……吧?<br> 所以,一个人珠海深圳澳门香港的跑,难免要出点小插曲</h3> <h3>👉过海关被暂扣,错过进港大巴<br> 大巴驶出深圳后会在文锦渡管制站停一下,所有乘客和行李再过一遍海关。司机在管制站前停车,等乘客们过关出来再拉着大家走。在我心里,对香港的期待远胜澳门,因此这次过关我有点兴奋。<br> 排队时看到“携带2公斤以上奶粉离港即属违法行为”这种公告觉得新鲜,看了看周围,确定没有不许拍照的标识,便拍了下来。看到香港特区的紫荆花区徽也很激动,于是多拍了两张。没想到,却招来了警察<br> 一男一女携警棍朝我走来,香港海关工作人员都戴绿色口罩,走路还又快又有劲,将我带到一边,要求我删除照片,还仔细检查了我的相机和手机相册。又因为我第一次来港,还要另做登记。一来二去,等我出来,大巴早已开走,fuck……<br>站在风里一片凌乱的我只能等待下一趟大巴……<br><br>友情提示:海关真的禁止拍照、禁止逗留、禁止喧哗,没贴标识也禁止!</h3> <h3>👉耳机绕住风扇叶,因此结识有缘人<br> 老陆是香港土著,本地物价高,便跑到深圳买电扇。路过他座位的时候,我耳机掉了一只,碰巧缠住了他的风扇叶,着急解不开,索性就坐在了一起。<br> 老陆做999山间救援的,主要负责野外搜寻和院前急救。得知我也在急救中心上班,他觉得巧的不得了,再一听同是单身,真的觉得好有猿粪</h3> <h3>赶上了香港晚高峰, 一路堵到尖沙咀,让我有时间可以看看这座魔幻主义大都市。路过的地方皆是高楼,绵延起来,像《进击的巨人》里天边高耸的墙。这些楼不像北京有高有低的错落,而是密密麻麻放箭似的直插苍穹,像无数钢筋从天际直直坠下来,老陆说,人多地少,不盖楼没法住。<br>老陆普通话说的还算不错,一路聊下来,我基本都听得懂。跟他打听了酒店和美食,换了零钱,咨询了攻略,交流了两地人民对彼此的看法。碰到他不会用普通话说的词语就用手机写繁体字给我,倒也相谈甚欢。<br>对于香港的初印象,因为老陆的热情变得很暖。</h3> <h3>↪在境外看到习近平总书记这句话真是莫名亲切</h3> <h3>↪HK物价高到令人咂舌,来自山沟沟里的我在北京吃了第一碗15块的兰州拉面的时候,觉得可真贵啊。然而在深圳,同样的小店要25块,在香港,这样一份街边车仔面要45块。</h3> <h3>↪想要住稍微好一点的酒店要1500以上,500块也就住这种条件了</h3> <h3>↪星旺酒店里,没有我脸大的面盆</h3> <h3>↪来香港一定要带转换接头,否则就会很尴尬</h3> <h3>↪早午餐,吃不惯的通粉……喝不惯的奶茶……奶茶好像真的是茶里加奶,又苦又涩</h3> <h3>👉也许是一生难忘的太平山<br> 在太平山看夜景是来我HK的唯一打算,百度查到乘坐缆车上下只要40港币(人民币34块),跟大陆比简直是良心景点。<br> 在油麻地乘地铁到中环仅需要12分钟,经过4站,地铁票13.5,好贵。(在香港建议购买八达通卡,每个地铁站都有售,还可以用来买东西、坐缆车)<br> 香港的地铁站也是她的一道风景,每个地铁站颜色都不一样,拍出来很有感觉。</h3> <h3>↪荃湾线的各个站,太子这名字真酷 </h3> <h3>↪老哥,你的裤衩子露出来了</h3> <h3>↪中环地铁站,有ABCDEFGJKL一共11个出口</h3> <h3>查到山顶缆车开放时间到23点,觉得时间非常充裕。所以每站的停车间隙,我都会下车拍照,然而没想到……光荣的坐反了方向……还坐到了终点站荃湾。<br> 返回来到中环已经是23:01分,反正赶不上缆车了,于是决定逛一逛然后徒步走上山。</h3> <h3>↪中環,旁边是渣打银行和太子大厦</h3> <h3>↪the way you have gone </h3> <h3>↪一个人的教堂</h3> <h3>↪一个人的小街道</h3> <h3>↪一个人的后花园</h3> <h3>香港是个很容易迷路的地方,道路状况复杂,街道多如牛毛,50米一拐弯就是条街,还条条都长得差不多。哪怕好用如高德,在香港也定位不了太准,再加上门市众多,霓虹灯乱闪,所谓的某某大厦其实就是个单元楼,找参照物也需要费点时间。<br> 有钱人的别墅都建在太平山上,且有私家道路从主路旁边直接修到家中。<br> 凌晨了,弯弯曲曲的盘山路只有我一个人在走,而且一直在迷路。终于,在第四次走到私家别墅后,我决定,不能沿着大路走了,要抄小道——沿着缆车径走。<br> 穿裙子翻过铁栅栏(……我知道这是不对的……),进入缆车径。它类似于铁轨,有路基铺在斜坡上,旁边有供工人们检修用的台阶,看起来似乎直通山顶,要比走盘山路快多了。我为自己小市民的低俗惭愧了一把,却又有点小窃喜。<br>然而台阶走走就没了,好像还在修建,轨道边变成了简易脚手架,用竹子穿起来的窄窄的一片,可供一人通行。我不敢开灯,怕引来巡逻的人员。所幸香港是不夜城,高层的光透过树木的缝隙钻下来,尚能勉强让我看清路的轮廓。<br>踩在竹子上发出的吱吱呀呀的声音,仿佛惊动了山里的动物,一只不知道是什么的东西从我脚下窜过,吓得我一声叫,山上的夜很是安静,这叫声似又惊动了一只更大的生物,在林子里窸窸窣窣起来。<br> 我靠,什么东西?不会吃人吧?我瞬间一个激灵。想到自己才24岁,爱人寻不到,遗书都没写,今夜命丧太平山真是好TM冤枉。<br> 定了定,发现它并不朝我过来,我发出声音,它便安静了,应该是个怕人的胆小鬼。于是大跺脚地继续走。<br> 揣着一颗突突的心走出一截,确定这厮并没有跟上来,直直长舒一口气。走了一会儿发现,脚手架没有了,台阶也没了。我不得不进入两条轨道中间走,山中的坡度超过50,没有扶手,几乎需要手脚并用地爬。<br> 坡越来越陡,鞋还打滑,一不小心就会骨碌下山,海拔虽然只有几百米,在黑暗里摸索爬行,也是累得我气喘吁吁。半道上甚至想过放弃,想想还是坚持了下来。HongKong,我一定要看到你<br>叉腰歇息片刻,继续出发。海拔升高,林子里开始有了鸟叫和知了声。树木越来越密,毒蚊子也多了起来,咬完我一直痒了好几天。<br>爬着爬着发现竟没有路基了,只剩下悬空的铁轨和深不见底的山沟!这次不得不开灯了,掉下去谁知道会滚到哪去。沿着与脚同宽的轨道小心翼翼的蹭过,站稳了才发现,后背的衣服都湿透了。</h3> <h3>↪通过后,拍照记录下这一刻,讲真有点后怕,如果掉下去,你们可能真的就见不到我了</h3> <h3>↪ 两个多小时后,终于看到了山顶的灯光,真是激动</h3> <h3>在最后从铁栅栏翻出来的时候,看到墙边挂着警示牌:任何人員、車輛進入纜車徑均屬於違法行為。若危害公共安全或造成不良影響,香港警方有權將其拘捕。不由得哆嗦了一把。<br>怕什么来什么,还没哆嗦完,一辆警车就开过来了。一名巡警走下来,用粤语大声警告我赶紧离开危险地带。<br>后来我和小功说起这段的时候,他的评论很经典:俩字,港囧。<br> </h3> <h3>走完最后的盘山路,已经口渴到炸裂,无奈没带水,舌头向后翻卷100下也不怎么好使,简直渴到恨不能放血喝。<br> 山顶的墙边满是恋人们的刻字和留言,我也想写,想想还是又算了</h3> <h3>↪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愿你有一个灿烂前程,愿你们一直幸福</h3> <h3>快到狮子观景台的时候,看到了围起来的施工区域。心想,这里会不会有水啊?找找!<br>哈!还真被我找到了,应该是工人师傅们的。<br>本来犹豫这水能不能喝,一想到自己遇到野兽都没死,从两座山之间走钢丝也没死,还能被一桶水毒死?不管了,渴的百爪挠心,死了也认了。<br></h3> <h3>↪救命之水,也不管什么人喝过干不干净啦,拿起来咕咚咕咚喝个够</h3> <h3>凌晨两点,用尽洪荒之力,终于爬上了山顶,只一眼,便觉得不枉此行。<br>烟霞朦朦,雾霾重重,远处的天像被盘古劈开似的,夜幕被整齐地分成上下两部分,维多利亚港的游轮上歌舞正酣,音乐的鼓点在山顶也能隐约听见,满城灯火通明,哪里有夜的影子。<br>人啊,若某样东西来之不易,便会视若珍宝,相反,则不会珍惜。也许坐缆车上来,倒不会有如此的震撼吧</h3> <h3>↪站在香港最高点———太平山顶俯瞰这座不夜城<br> 山顶空无一人,没有人和我抢最佳拍照点。我坐在观景台的边边,想起这一路上山的坎坷,便录了个视频给未来的自己。<br>Darling ,人生路上,也希望你能有多一秒的坚持和决心。希望你登上更高的山,看到更壮丽的景,遇到更值得的人。</h3> <h3>上山容易下山难,一想到下山的路还要两个多小时,腿都软了。然而,事情有时候就是这么巧,一辆保姆车刚好停到了凌霄阁旁边。好像是某位明星和经纪人出来散心,小心翼翼的问了下可否带我下山,对方竟然答应了。天了噜,当时我分内心肯定炸开了一万朵烟花耶耶耶/:v </h3> <h3>送我到中环一个公交站牌之后,对方礼貌的走了。不夜城最便利的地方就是,到处都是24小时公交和24小时便利店。</h3> <h3>↪香港公交和地铁都会用粤语、普通话、英语三种语言报站。</h3> <h3>从中环回酒店又迷路了两次,阿西吧,脚快断了,累到抓狂。不过香港人民真的很热情啊,在路边用谷歌帮我搜索回酒店的路,帮我叫taxi,还有个小哥哥要主动送我回去,我拒绝他之后他竟然邀请我去他家?WTF?<br>可能一个女生半夜出门真的比较容易被搭讪。。。</h3> <h3>↪在7-11感受下日用品的物价😎 </h3> <h3>↪澳门人赛狗,香港人赛马</h3> <h3>↪路过了少儿不宜的地方😳 </h3> <h3>↪少儿不宜,少儿不宜😳 </h3> <h3>↪在购物天堂买了10双袜子😂 <br>美珍问我,是香港的袜子香吗?<br>不,不是香,是洋(骚)气😏 <br>凌晨5点多实在困的扛不住了,却舍不得睡,觉得每一分钟都不应该浪费在睡觉上</h3> <h3>没做攻略的最大感受就是看见什么都觉得新鲜,选择在中港城码头乘船返回珠海,到了才知道这里竟然就是传说中的尖沙咀(zuǐ)。码头的售票处竟然在商场里面…咦?<br>距离开船还剩两个小时,溜达完中港城,边上还有海港城,海运大厦,港威大厦,海洋中心好多好多。站在广东道上才真正明白,为什么人人都说香港是购物天堂。<br>不像大陆两三个奢侈品牌店孤零零的怵在某条街上一样,整个香港,不管是铜锣湾还是尖沙咀,每条街的每个商场,每个商场的每一层都是望不到头的,认识的不认识的奢侈品牌。买东西的人们像买白菜似的买下几套LA MER,几个FENDI,人人手里都拎着Prada、LV和Burberry,美妆专柜更疯狂,Armani的口红都是成把的买,看到一个妹子拖着俩最大号的行李箱,然后装满了COACH的钱包,估计是搞代购的吧<br>莎莎、万宁、卓悦这种美妆店就不用说了,从我住的旺角一路过来街边上全都是,好像过年时候垣曲县大街上卖年货一样热闹密集。所有店铺都在促销打折吸引顾客,JayJun和春雨面膜,马油和小甘菊,澳洲血橙什么的淘宝爆款就直接成堆成堆的放在在店门口,像不要钱似的。导购们在粤语、英语、普通话之间自由切换,连扫大街的大妈都会讲英语啊天了噜。<br>不过要吐槽一下香港的服务态度,店员们都有点高冷,买东西的人太多,别人买几万块的东西眼睛都不眨,所以我买几百块的东西还要试用几次的话她们就很不耐烦。建议去之前列好清单直接买。<br>微信问领导要带点啥不,她说想带整条街😂 <br></h3> <h3>↪中港城,买不起奢侈品,就囤一箱基础面膜吧,拜拜啦~香港</h3> <h3>↪回珠海的船上,用半个烤红薯交到了两个南非朋友,比划加翻译软件竟然尬聊了一路</h3> <h3>直到今天,回想起11月里依然是夏日的香港街头,还是那么印象深刻。各种肤色,各种语言仿佛依然在身边交汇,涌动的人潮和令人愉悦的繁华闭上眼还会出现。<br>若是荷包支持,香港是值得认真感受的地方,好吃的听说也很多,有机会再去寻找吧。<br></h3> <h3>🐎 19日,雨,珠海返京。<br>走的这天,赶上了珠海的公路自行车赛,路面被分成两半,领头的速度甚至快过我们的车。<br>在去往机场的车上,我想,这几天算不上旅行的日子,充其量就算是看看吧。<br>本想用一首诗或者一句略小众的鸡汤,给这篇写了好久的所谓游记一个华丽的结尾,想赋予这几天一些特殊的意义。可又觉得十分做作。<br>出去几天有什么意义吗?所谓旅行有什么意义吗?在宇宙中尘埃一样微不足道的我们,在这广袤世界上扑腾蹦跶,有什么意义吗?<br>也许是认识了一些有意思的人,也许是经历了一些奇葩的事,也许是那些不一样的文化,也许是当下不一样的心情,他们一起在身体里发酵,让我们,变成了如今的我们。</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