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时间:</h3><h3>2017--11--30 </h3><h3>下午17:00--18:00</h3><h3>地点:</h3><h3>郑州八中多功能厅</h3> <h3> 读书,就是一种修行</h3><div> 郑州八中语文组:展志华</div><div> 文学是另一种形式的生命哲学。</div><div> 读书,就是一种修行。</div><div> 苏轼“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人格志趣让人心生向往,他“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达观让人豁然开朗;曹雪芹的故事似乎是琐碎而平淡的,可故事传达出的意味却又是深刻的。他借贾宝玉这个角色传达出对不同阶层个体生命的尊重,借家族乃至每个角色的命运表现了对富贵乃至人性的悲悯;毛姆的作品常以冷静、客观乃至挑剔的态度审视人生,他笔下的天才画家斯特里克兰虽饱受读者的争议,却不免让人思考如何在庸常的生活状态里追求自我的价值,寻找灵魂的栖息地;余华在《活着》中以一种近乎强迫的方式赋予主人公富贵一个接一个难以承受的人生灾难,却也让人领悟:活着本身就是一种美好,当遇到无法越过的挫折时,轻生真的只是一种笑话。活着,是一种权利,也是一种使命。</div><div> 优秀的文学作品就是一部人生的缩影,一篇篇的阅读过程,就是一次次的生命体验;文学又是一面折射人生的镜子,让读者在一次次的感悟中完成自我的修行。</div><div>余华说:“作家的使命不是发泄,不是控诉或者揭露,他应该向人们展示的,是对一切事物理解之后的超然,对善和恶一视同仁,用同情的目光看待世界。”</div><div> 文学,本身就是一种提醒和思考的力量。</div> <h3> 《青铜葵花》</h3><h3> 冯志娟</h3><h3><br></h3><div> 学生在做课前演讲时,同学们惊叹于她澎湃的感情、缜密的思维和优美的语言。而我则沉浸于当初终于如愿的读了那本代表纯美世界的<青铜葵花>后深刻的感触,还有那午夜时分仍不能寐,辗转反侧,热泪盈眶的情境。</div><div> 至今,我仍然觉得《青铜葵花》让我体会了一把痛快的感动,我对文学作品有着不能自已的喜爱,并总期望从中读出我生活里所不能释放的强烈情感,林清玄的笔下有这样的文字:“等不到冰雪尽溶的时候,就放一把火把雪都烧了,烧成另一个春天!”似乎,这也是我感受文学作品时的内心独白。</div><div> 于是,我尤其喜欢和敬佩葵花的父亲------一位铮铮的艺术家,他在生命结束前的那一瞬间,还沉浸在葵花美的氛围中,他伸出手想要"掬"起这片金黄,却不幸的连带那份热爱一起融入了滔滔的河水.他的生命就象"永远闪耀着清冷而古朴气质的青铜葵花一样,气韵无穷,一片生机,更是一片肃穆"。为平生最爱的艺术,在河流中飘荡出自己的傲骨! </div><div> 但我也一样喜欢青铜家奶奶的气质,生活的苦难没有令她邋遢落魄,她以自己的勤快,自爱给全家树立一个永不倾倒的榜样;我同样不讨厌吊儿郎当的嘎鱼,尽管他是诸多祸事的纠结者,尽管他充当了善良主题的反衬者,但他是那样鲜活的生活在我们的身边,"亲切"的让我们低头自省。</div><div> 我还喜欢曹文轩的语言,怎么读都有无尽的余味,"青铜很孤独,一只鸟独自拥有天空的孤独,一条鱼独自拥有大河的孤独,一匹马独自拥有草原的孤独",这种贴切的类比手法把一个感情丰富,却无处倾诉的孩子的悲哀描述的一览无余.作者笔力的老道直令人拍案叫好。</div><div> 我的一位恩师说过,我们的阅历很简单,但我们的生活可以通过阅读来丰富。读自己喜欢的书去吧,别让你的生活沦陷在繁琐的事务中!</div> <h3> 读《射雕英雄传》有感</h3><div> 林凌</div><div> 随着连续急促上行的弦乐和铺天盖地黄河般的和声传来,小方盒子电视机前面,一个小小的身影端端正正地坐着,眼睛眨也不眨的盯着电视机观看。那是1984年,那年我7岁,家里买了第一台黑白电视机。《射雕英雄传》被拍成电视剧引入内地,一时间万人空巷,从来没有哪部电视剧能引起这么大的轰动。郭靖、黄蓉、洪七公……这些大侠的名字伴随了我的整个童年时光。而当我第一次拜读金庸的这部影响了几代人的经典武侠小说时,我已经上了初中,一个耽于幻想的年纪。</div><div> 那天,从同学家里借了这部书,飞奔回家。然后,扎在灯下,一声不吭,一页一页仔仔细细看过去。时间飞逝,夜已深沉,怕被母亲发现,悄悄地钻进被窝里打着手电筒看。眼睛近视度数猛增的那几年,正是我挑灯夜读金庸“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的时候。</div><div> 这是怎样一部精彩绝伦的小说啊!那资质平平,憨憨傻傻却敦厚善良的郭靖;那古灵精怪,诡计多端却敢爱敢恨的黄蓉;那大名鼎鼎、奉为武学经典的《九阴真经》;那至刚至阳、威力无穷的降龙十八掌;还有那齐聚高手、切磋竞技的“华山论剑”;更有那“侠之大者,为国为家”的家国情怀……金庸靠自己一人之力,塑造了众多性格迥异,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演绎了科目繁多,林林总总的武功招数;重现了一个局势动荡,英雄辈出的江湖时代和大开大合,仗剑天涯的武侠世界。</div><div> 在这个世界里,我如身临其境,惊叹不已;我沉醉其中,流连忘返。从这本书开始,我开启了真正意义上的阅读之旅;也是从这本书开始,一纸一页,让我领略到了鲜亮多彩的别样人生。</div><div> 时隔多年,蓦然回首,我依然可以遥望见当年那个纤瘦的女孩,乘着书籍的翅膀,越过春夏秋冬,飞过万水千山。一路跌跌撞撞,一路坚持飞翔!</div> <h3> 人生的抉择</h3><div> ——再读《创业史》、《人生》有感</div><div> 郑州八中语文组 张晓宇</div><div> “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你走错一步,可以影响人生的一个时期,也可以影响一生。”这是路遥作品《人生》的题记,这个题记引自柳青的《创业史 》。《创业史》中当改霞在进城还是留在蛤蟆滩举棋不定时,柳青饱含深情写下了这段人生格言。与改霞处境相似,《人生》中高加林也曾面临难以两全的抉择,这段话完全可以视为路遥对高加林的深情告诫。在这个意义上说,路遥引用这段话不仅仅向其文学“教父”柳青致敬,更延续了柳青对农村知识青年如何选择人生道路的思考。然而,作为作家寄予深情的人物形象,《创业史》中的改霞和《人生》中的高加林在进城问题上都“走错一步”:改霞进城最终被否定,高加林也不得不回到高家村。</div><div> 在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农村知识青年的人生抉择是那么突然的淋漓尽致的被作家呈现在我们面前。无论柳青还是路遥,他们都认为农村知识青年进城,是必然的。《创业史》第一部问世后,改霞的前途是“读者最关心的几个人物的命运”之一,对于她是否应该进城,读者争论激烈。《文汇报》编辑将部分信件转给柳青,希望他对此发表意见。柳青回信虽未正面回应,但当时柳青显然无法认同否定改霞进城的看法,反而强调其必然性。他在《同西北大学中文系学生访问者的谈话》中说:“考工厂,是改霞非走不可的路。”虽然柳青对改霞进城的态度固然明确,但我不禁想问,正当蛤蟆滩农业合作化运动开展得如火如荼,急需人才时,为什么改霞不能留在蛤蟆滩而非考工厂不可?或许柳青也清楚地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改霞进城被一再延宕,反复辩白其进城动机,最终征用党的决定才克服这一叙述难题。更意味深长的是,柳青晚年对改霞态度发生逆转,由明确的肯定转变为批判式的否定。与改霞类似,在《人生》中,路遥已经预设了高加林出走的必然性,进而为其离开高家村营造合理性。然而,当高加林真的要远走高飞时,路遥却近乎残酷地使他重回黄土地。</div><div> 我不禁思考,每一个时期的年轻人在进行人生抉择的时候其实都存在历史的必然性。改霞、高加林,北漂、海漂,这一连串的词在我眼前旋转、跳跃,我仿佛随着改霞随着高加林经历了他们的时代他们的人生。细细想来,我的人生不也如此吗?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决定我们命运的不只有心中的诗和远方。</div> <h3> 再读吴冠中先生《笔墨等于零》</h3><div> 张喜乐</div><div><br></div><div> 吴冠中先生是林风眠先生的学生,我国著名画家。去世虽然多年,但影响依然很大。这个影响是多方面的,既有画作、散文的影响,也有拍卖场上不断刷新的天价刺激着人们的神经。而在绘画史上,吴冠中先生引起最大争论的,是其旗帜鲜明的观点“笔墨等于零”。今天,再读此文,感慨还是挺多,想谈谈自己的理解。</div><div> 为了阐述方便,有必要和极重视笔墨的黄宾虹先生进行一下对比。</div><div> 黄宾虹先生抓住了国画的本质——内美,舍笔墨无以言它;吴冠中先生抓的是西画的外美,即画面整体的形式美,所以吴冠中说笔墨是奴才,是泥巴,若脱离画面,其价值等于零。显然,他是用西方的观念、西方人的审美眼光来关照中国画的,看到的自然是表面的形式、整体画面所表现出来的所谓诗意和音乐般的节奏。吴冠中的画,一眼望去,绝对风格独特,独一无二,但静下来细观,许多画实在肤浅,如一杯糖水,大众虽喜欢,但却没有深度,令人叹惋!若和黄宾虹的画放在一起,一个表面密密匝匝“黑乎乎” 一片却丰富至极令人玩味不尽;一个线条跳跃轻盈画面华美却会一扫而过,正好形成内美和外美的反差。这和吴冠中先生对传统书法、传统国画的轻视有莫大的关系。其实,吴冠中先生从来就没有真的迈进过传统国画的门(虽然年轻时曾痛苦地临摹过一些四王,也兴奋地临摹过一些石涛,但那只是在围墙外伸长脖子往里面看了一下热闹而已),所以对传统国画个中三昧的理解是浅层次的,其画中的线条已暴露无遗。从未进传统国画的门,却自称是传统国画的“叛徒” ,吴先生有点言过其实了,称为“挑战者” “改良者” 似乎更合适。在我眼里,吴冠中先生和其老师林风眠先生一样,是一位想用西画手法改良传统国画的探索者,历史意义明显,但绘画艺术本身却未臻高格。对其画,我持保留态度;对其人,我极敬重!先生的朴素真纯、人格气节、斗士精神、强烈的风格意识、国际视野意识、从石涛那里继承来的“尊受” “我自用我法” 的创新意识,等等,都是耽于一隅者应该自省、学习的。石涛说:“此道有彼时不合众意而后世鉴赏不已者,有彼时轰雷震耳而后世绝不问闻者” ,吴冠中先生属于人在业显的名画家,但百年之后,其画会成为中国画长河中的璀璨明珠,还是像郎士宁一样,成为经典国画的反面教材,亦未可知。</div><div> 喜乐井蛙之间,虽浅薄,却是现有水平下的真话,并未被时风裹挟。方家笑我!</div> <h3> 影像空间</h3><div> 原鹏雁</div><div> 今天给大家分享一本电影著作,贝拉·巴拉兹的《电影美学》,这本书从哲学和心理学的角度,就电影进行深入研究,强调电影欣赏过程中理论的重要性。作者在书中谈到,提高群众对电影的鉴赏能力,实质上意味着提高世界各民族的智力,因为,电影艺术是群众思想的产物,是最能影响群众的工具。</div><div> 谁说不是呢?我们喜欢出入于不同氛围的影院,观看不同类别的影片;我们喜欢窝在沙发上,搂着ipad,追着美剧、英剧、日剧、韩剧、泰剧、国产剧。我们人人都爱看电影电视,却得不到任何理论指导,久而久之,我们便沦为盲目接收影视讯息的机器。</div><div> 《电影美学》这本书是贝拉·巴拉兹一生中最重要的著作,他在书中提出创造性的理论,这种理论不能是事后总结前人的结论,应该是能够指示未来、具有启发性,足以激发未来新世界探求者和新艺术创作者的想象力。与我而言,大受裨益。我脑海里便没有系统性的知识体系,有的只是天马行空的想象和无边无际的设想,相遇电影,便寻得契合,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找到了释放的出口,终于以画面形式展现出来,通过电影表达出自身情绪。</div><div> 书中提及,波德·莱尔在他的日记里曾写道,没有变形的东西是不能知觉到的。告诫我们要学会从不平常的角度拍摄被摄主体,于生活,我便学会从非同寻常的角度去观看同一种事物的不同状态,也就明白了为何人对同一物体的看法会存有差异。书中强调,电影讲求镜头的完整性和象征性,画面中的每个事物都具有情绪。于是,电影看得多了,我眼中所及的每一片风景、每一间屋子便都拥有了情调,具有象征生命的意义,生活因此也不免多了一些小文艺与小情趣。</div><div> 这本书,成为了我打开电影世界大门的钥匙。在往后的时光里,我认识了英格玛·伯格曼,感受到梦境与现实交织的快感,兴奋于我每晚做梦时的真切;我了解了沟口健二,领会到电影与绘画相结合的美学传统;我知晓了法国新浪潮、德国新电影,意大利的新现实主义,明白电影作为一种新的文化,使人的情绪成为可见的东西;我开始重新审视中国电影史,为中国电影的蓬勃发展而感到自豪。</div><div> 如果将电影比作一棵树,我就是依附于它的牵牛花,树长得多高大,多茁壮,牵牛花便长得多么向上,多么有力量。</div> <h3> 读智者慧语,感受生命之美</h3><div> 郑州八中语文组 库新红</div><div><br></div><div> 窗外一院秋阳,几树秋色,岁月静美!</div><div> 此刻,读着嘎玛仁波切的谆谆慧语,仿佛间听得见他洪亮如钟的音声,看得清他慈悲含笑的面容,忽而又有一丝忧虑掠过他的额头,那是他透过世相观到了众生苦而心生出的一丝悲悯与忧愁。于是,他时常是下了法座,又开始拿起笔来写书——一个藏族人,汉文字却也如一众弟子,虔诚地伏于他的笔下,任他摸顶安抚,调兵遣将。只有弟子们知道,他是开悟的智者,智者一般不语,语时即如甘露,涤去人的身心尘垢;即是沙漠中一泓清泉,汩汩地流出,滋润人的法身慧命。</div><div> 喜欢听嘎玛仁坡切的开示,喜欢读他的书,虽然我不是他的弟子。</div><div> 虽然,他的书,也很少出现在公众视野。</div><div>他的每一本著作,无一例外是精神修行的指引书,告诉我们如何认清人生的本质,如何从俗事烦忧中解脱出来,从而使自己获得人生圆满的方法。是的,如果你不愿意苟且盲目的度过一生,如果你想清楚你在这个世界上生存的价值是什么,如果你想知道你从哪里来究竟要到哪里去,甚至,如果你想急切找寻一种了脱烦恼的方法,那么,嘎玛仁波切的书都会告诉你答案。</div><div> 仁波切会告诉你:我们每个人都具备可以开发的潜能,一个含苞待放的莲花和一个完全开放的莲花在本质上是一样的。人最不容易了解的就是自己。过去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唯有当下!</div><div> 生命中来来往往的人和物,你都要珍惜,而且,你一定要带着感恩心对待世界,因为你是其中一份子,宇宙万物与我皆是一体,你不可高高在上俯视众生,因为,你是那么的渺小!</div><div>你不可自以为聪明,因为越“聪明”越烦恼,因此,你要一日三省吾身,为获得永恒的快乐而自我修养,达到心灵上的逍遥和自在。</div><div> 最终你会明白:在这个娑婆世界,如果你的心是清净的,那么你看到的一切将会是清净的;如果你看到的是脏乱的,表示你的心也是脏乱的,你就会烦恼丛生,因此,不如我们意、不顺我们心的时候,要记得检讨自己的内心世界。</div><div>……</div><div>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是的,生活忙碌,不要疲于奔命,放慢匆忙的脚步,尝试寻找丢掉的灵魂,聆听心的声音,你一定会变得从容、发现简单的快乐!</div><div> 真的,你若读读嘎玛仁波切的书,或许会狂心顿歇,充满喜乐。</div> <h3> 《不跪着教书》读后感</h3><div> 栗世娜</div><div> “想要学生成为站直了的人,教师就不能跪着教书。如果教师没有独立思考的精神,他的学生会是什么样的人?在巨大的麻木和冷漠面前,我的确有过放弃的念头,然而一想到中国人有千百年下跪的历史……就觉得我们中国首先得有铁骨教师,教育的词典中才能有‘铸造’这样的词条。”每次读这样犀利的文字,我的心灵都经受一次洗礼。</div><div> “不跪着教书”是吴非先生的教育理想,怎么才算是站直了腰身呢?教师首先要有独立的思考精神,不盲从,不迷信,并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意识。教师应该是一个思想者,尤其是语文老师,应该担负起思想启蒙的任务。吴非先生曾经让学生续写一个材料作文:苏霍姆林斯基在校园散步,看到一个四岁女孩在花房下摘下一朵玫瑰花……结果几百个高中生,文章的中心内容都是写教育家如何教育孩子不能损害公物,写教育家为孩子缺乏良好的道德教育而忧心忡忡。而事实是孩子奶奶病重,苏霍姆林斯基又带孩子摘了两朵花,一朵奖励孩子;一朵奖励孩子的母亲,感谢她养育了这么懂得爱的孩子。也许,只有吴非先生这样巧妙地设计才能促使学生发现自己缺少独立思考的意识,才能让学生真正感悟人性美和人情美,才能让教师看出传统地道德说教如此深入人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意识又是如此迫在眉睫。</div><div> “学贵乎疑”,站直了的教师要有质疑精神,并且要能够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几十年前有人说 “从月球上用肉眼能看到的人类最大工程是长城”,只要能有一点常识和质疑精神,这个说法就是不攻自破,但是我们的许多一线教师却一本正经地以此为例,来证明我们先人的伟大。并且,令人尴尬的是很长一段时间,中国的知识界没有人质疑这件事情。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我们苦口婆心的“思想教育”驯养出一代代缺乏独立思考能力的“知识分子”。还有“地动仪”真的是传说中的那么神奇吗?为什么以今天的科学发展都无法超越后汉的张衡呢?这些问题恐怕都是需要质疑的。</div><div> “卑职不甚高论”,但一个教师,一代教师的精神确实影响深远,希望大家以“教学生三年,要为学生考虑三十年,要为国家考虑三百年”来共勉!</div> <h3> 做一个灵魂散发香气的人</h3><div> 郑州八中语文组 李平</div><div> 三毛说:“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过眼烟云,不复记忆,其实他们仍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中。”</div><div> 林清玄也曾经说过:“你的气质里,藏着你读过的书和走过的路。”</div><div> 我愿努力做一个灵魂散发香气的老师,引领学生,一起品赏书的芳香。</div><div> 2012年,我在语文辅导课上,开起了读书报告会,让学生向全班同学推荐自己最喜欢的一本书。</div><div> 我愿努力做一个灵魂散发香气的妈妈,带着女儿,一起让灵魂远行。</div><div> 今年暑假,我曾经带着女儿多多参加了一场育儿分享会。在那场分享会上,见到了《爸爸哪儿也不去》这本书的作者——刘肖。</div><div>大学时代的他,是河南师范大学校广播站的站长,</div><div> 我的很多师哥师姐都说他的朗诵曾经收割了大批粉丝;</div><div> 现在的他,是教育报社的总编,</div><div> 更是一个认真细致陪伴女儿人生旅程的父亲……</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