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发展,打造精品课堂”——记九小第八届语文青年教师优质课竞赛

zwj张

<h3>12月1日上午,为期一周的九小第八届语文青年教师优质课竞赛落下帷幕,本次活动以“促发展,打造精品课堂”为导向,经过年级初赛,层层选拔,共推出11堂优质高效的精品课进入校级优质课决赛。这11堂精品课充分发挥了我校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有效促进了青年教师在专业上的快速成长。</h3><h3><br></h3> <h3>一、古诗与古文<br></h3><div>四年级倪琴华老师的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教学和六年级江小秀的古文《伯牙绝弦》的教学在扣诗题,解诗意,悟诗情上有着异曲同工之妙。</div> <h3>1、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我们透过题目,可以捕捉到许许多多的信息:文章的体裁,故事的梗概,作者的观点……作者,通过题目这一眼睛,向读者,向众人暗送秋波,眉目传情。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题目交代了送别的地点,谁送,送谁,去哪,信息量之大足以涵盖全诗。课堂伊始,倪老师轻叩诗题:通过读题,你读懂了什么?学生思路大开,纷纷汇报。趁热打铁,倪老师以简笔画绘长江定方位,创设情境,为精读时理解“西辞”悄悄做着铺垫。</h3><h3><br></h3> <h3>语不惊人死不休,《伯牙绝弦》这个题目特抓人眼球,特别是“绝弦”二字让读者心头一震,阅读的欲望,好奇的心理,一下子被勾了起来。江老师紧扣“绝弦”二字,先正“弦”音,再引导学生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绝弦”含义,接着,紧扣课题和课文结尾质疑问难:“伯牙”为什么要“绝弦”和怎样的人才堪称“知音”?围绕这条主线,抓住关键词,引导学生理解文中四个“善”字的不同含义、“志”和“念”的意思以及“哉”“兮”两个语气词的用法,让学生体会到伯牙与子期之间真挚的友情,感受知音情谊这一难点便迎刃而解。<br></h3><div><br></div> <h3>2、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两位老师的古诗与古文的教学以读为本,层层递进。让学生读出节奏,读出韵味,在读中感悟,在读中体会诗文中的意境,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促进学生对古诗文优美语言的感受、积累、内化。<br></h3> 二、新教材新教法<div>1、新教材,新教法,就是遵循各学段语文学习的基本规律。魔法袋,苹果树,多彩生动的动物卡片,一年级李新桂老师的课堂就像一个童话世界。听,李老师对待孩子们是满满的爱和关注,“凳子很调皮你要温柔的对待它哟”“嘿嘿,你真棒!”……</div> 2、新教材,新教法,就是讲字理,溯字源,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例如,一年级庄慧老师“影”和“黑”的教学,二年级苏丹老师“沟”的教学,二年级毛文静“话”的教学。<div><br></div> <h3>三、感受教学之美</h3><div>1、以“读”为本。</div><div>为《花钟》是三上第四单元第一篇课文。全文可用一个字来概括:美。花儿美、花钟美、插图美、语言更美。姜萍老师的教学也是美的。她语言优美,整堂课始终面带微笑,充满亲合力;她以“读”为本,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词句的优美,有自由读、同桌互读、指名读、默读、引读、齐读、配乐读、做动作体会读等,再通过欣赏鲜花的多媒体课件,创设生动直观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奇丽,朵朵鲜花争奇斗艳,激发学生对花的喜爱,培养他们的语感,加强情感和美的熏陶。</div><div><br></div> <h3>2、删繁就简。</h3><h3>《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篇课文写的是周恩来少年时代的一件事,他耳闻目睹了中国人在外国租界里受洋人欺灵却无处说理的事情,从中深刻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立志要为振兴中华而读书,表现了周恩来的博大胸襟和远大志向。文章一共讲了三个小故事,篇幅较长,如果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逐个讲下来,就会在40分钟内完不成教学目标。周高太老师巧妙地把本节课的重心放在了“中国妇女受洋人欺凌”这件事的阅读理解上,因为这件事既是激发周恩来说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句话的直接诱因,又能承上启下,贯通全文。深入地体会这段话,并有感情地朗读出来,对于理解他立志为振兴中华而读书的原因是至关重要的。本节课的教学,周老师注重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式研读,读中体会、读中感悟。最后,“中华不振”成为课堂上蓄积情感、掀起高潮的一个支点。</h3> <h3>章玉闰老师的《落花生》,何九芳老师的《盘古开天》,王雪刚老师的《“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也都很准确地找到课文的切入点,使教学变得更为简单高效。<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