隶书《曹全碑》集字作品章法注意事项

AAA-丘忱军篆刻

<h3><b>章法概述:</b></h3><h3>隶书《曹全碑》集字作品体验班最终安排的作业是临写一幅作品,作品章法幅式就是常用的条幅。常用章法幅式有中堂、条幅、扇面、斗方、横幅、对联。</h3><h3>条幅是指作纵式窄长状的章法样式。拿四尺整张(68*138cm)的宣纸来说,四尺竖式对开(34*138cm)、四尺四开(34*68cm)都可称之为条幅。我们这次安排练习的作品规格就属于四尺对开(竖式)。</h3><h3>书法作品创作中要把作品写出彩单纯会写字还不够,需要综合考虑通篇布局之法(书法专业术语称为“章法”),既要考虑字与字,行与行以及通篇的相互关系,又要考虑到幅式、题款、用印等的相互配合。</h3><h3>这些需要综合考虑的问题我们都给大家想好了,大家手上拿到的作品字帖就是一幅完整的作品幅式模板,不论是摹写还是临写,不论是正文还是落款,抑或印章位置,对应字帖模板乾坤格来书写和钤盖即可。</h3><h3><b>一、 四周留白。</b></h3><h3>在纸上写一幅字,应四周留出空间,宽窄适度,不犯不离。如若把正文写到纸张的边缘则显得过于拥挤。就《登鹤雀楼》集字作品而言将纸张居中固定在字帖上书写即可,上下留白会多些,可以自行裁剪掉。</h3><h3><b>二、 行气贯通。</b></h3><h3>书写作品的时候最好按照正文顺序(白日依山尽……)来进行书写,同时注意书写时笔画与笔画之间的连带关系,字与字之间的气息连贯,这样写出来的作品行气贯通,是活的。</h3><h3>用墨上也是如此,试想想如果写几个字蘸一次墨的话,墨越写越少会出现枯笔,如果是横着写,那么第一列和第二列的字浓淡会显得不符合逻辑。</h3><h3>有些高手是可以做到的,这也看字体,静态的书体(楷书、篆书、隶书)容易做到横写合理化,动态的书体(行书、草书),尤为是草书就不可实现了。</h3><h3><b>三、 落款。</b></h3><h3>作品落款的位置一般参考作品中线,整体在作品中线偏上(盖完印上下留白比例约为4:6),穷款(只写名字)例外。作品落款的具体位置、款字大小、字数多少也都是根据通篇布局来变化运用的。</h3><h3>建议大家的落款参照作业范本的落款位置、字数。</h3><h3>就《登鹤雀楼》这幅作品而言,落长款(14字)是较为理想的,内容可以是“右录登鹤雀楼丁酉冬月***书”或“右录唐王之涣登鹤雀楼***书”,只要是意思完整的14字皆可选用,名字要是两个字的学员,可以考虑写“**书之或**学书”,还可考虑加盖一个印章(盖两印)来调整。</h3><h3>考虑到大家目前学习的阶段,重点放在掌握隶书相关笔画的写法,对落款没有作重点要求,基本达到书写工整、大小适中整幅作品就蛮可观的了。同时,也考虑到书写的难易程度,给大家参照的作业范本中落款选用的是表示日期的数字,落款字数减为11字,就是综合考虑到大家现阶段的学习情况来定的。随着日期的变化到了12月份,落款字数还会减为9字,建议大家还是参照作业范本落款位置、字数来落。</h3><h3><b>字距适中,可以制作完整的落款字帖。</b></h3><h3>书写过程中容易出现字距太密或字距太远的情况,这个问题可以在书写时注意字的大小,先在心中设想一下,在乾坤阁中写多大合适,也可以用铅笔轻画一下大小,做到胸中有字再下笔,最好的还是对照字帖来临写。</h3><h3>这里推荐给大家一个比较快捷可以摹写的办法:制作完整落款字帖(名字字帖乾坤格大小与作品字帖落款大小是一致的)。</h3><h3>具体操作步骤是:</h3><h3>1、将落款字帖用A4纸原大打印出来;</h3><h3>2、把落款需要用到的字剪下来;</h3><h3>3、根据落款内容按照顺序拼接为一个长条。</h3><h3>4、 对应作品字帖贴在相应位置,就可以进行落款的摹写了。</h3><h3><b>四、印章</b></h3><h3>印章是一幅完整作品中必不可少的,用的好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名字章是作品必备,闲章为常用。</h3><h3>名章盖印位置在落款尾字空半字,印章最大不能大于落款的字,这幅作品中用2*2厘米大小的较为理想。闲章可选用吉语,如“散怀、心画、听雨、一日一生”等。大小约为(1.5*3cm)较为合适。(更多用印内容敬请关注后期文章)</h3><h3><br></h3> <h3><b>常见问题及改后效果:</b></h3><h3>以下修改是遵循落款整体上下留白比例(4:6),在作者作品本身基础上,进行灵活修改的,均配上了印章,是一幅完整的作品效果图,供大家参考。</h3><h3><br></h3> <h3><b>一、 落款偏低,顶端留白少了。</b></h3><h3>调整:落款数字字距略有缩小,整体上移至对应穷字中线开始,增加了顶端和左右留白。</h3><h3><br></h3> <h3><b>二、 落款太低,上下留白悬殊。</b></h3><h3>调整:整体上移至穷字下方开始,调整上下留白均衡。</h3><h3><br></h3> <h3><b>三、 字距偏大,名字上下空一格。</b></h3><h3>调整:落款开始位置把握的不错,缩小字距,去掉名字上下空格,效果佳。</h3><h3><br></h3> <h3><b>四:现在位置合适,加盖印章的话稍偏低,落款的字距稍大了些许。</b></h3><h3>调整:整体上移至穷字中线对应位置开始,落款的字距没有调整。大家对比下直接盖印后和调整盖印后的效果。</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