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上学时候,有同学总结"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在教科书里躺了近一个世纪的鲁迅,作品收入语文课本最多时曾达31篇,却成为了大家的梦魇,这或许是鲁迅万万没想到的。从来没有哪位作家像鲁迅这样,如此嵌入历史,又如此备受争议。他是"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文学家";他是被高高挂起的"政治图腾",为所有人仰视;他是不倒的旗手、永远的斗士,横眉冷对、直言正色。世界文坛称他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最大领土的作家"。诺贝尔文学奖也想提名他为候选人,只因他自认不配,拒绝了。</h3><h3> 本人最喜欢鲁迅的小说,记得在楚雄师范学院图书馆一楼藏书阁里,看的最多的便是鲁迅的小说集,鲁迅小说中最突出、最有魅力的就是对人性的剖析。近来无事,偶尔翻阅,意犹未尽,随手而书,属刍荛之见。</h3> <h3> 《狂人日记》是鲁迅创作的第一个短篇白话日记体小说,也是中国第一部现代白话文小说。小说通过被迫害者"狂人"的形象以及"狂人"的自述式的描写,揭示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表现了作者对以封建礼教为主体内涵的中国封建文化的反抗,也表现了作者深刻的忏悔意识。</h3> <h3> 《孔乙己》描写了孔乙己在封建腐朽思想和科举制度毒害下,精神上迂腐不堪,麻木不仁,生活上四体不勤,穷困潦倒,在人们的嘲笑戏谑中混度时日,最后被封建地主阶级所吞噬的悲惨形象。作品深刻揭露了当时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精神的毒害和封建制度"吃人"的本质,具有强烈的反封建意义。小说后收录到《呐喊》中。</h3> <h3> 《故乡》按照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的情节安排,依据"我"的所见所闻所忆所感,着重描写了闰土和杨二嫂的人物形象,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农民痛苦的生活;深刻指出了封建社会传统观念造成纯真的人性的扭曲,造成人与人之间的冷漠、隔膜,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强烈不满和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句话便出自《故乡》。</h3> <h3> 《阿Q正传》描写了辛亥革命并未给农村带来真正的改革,并透过农村中贫穷雇农阿Q的艺术形象,影射人性的劣根性,如卑怯、精神胜利法、善于投机等。它有力的批判了当时中国社会的封建,保守,庸俗,腐败等社会特点,有力地揭示了旧中国人民的生活场景和其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的病态。</h3> <h3> 《祝福》是民国时期文学家鲁迅的小说代表作之一,是鲁迅第二部小说集《彷徨》中的第一篇。小说通过描述祥林嫂悲剧的一生,表现了作者对受压迫妇女的同情以及对封建思想封建礼教的无情揭露。也阐述了像文中的"我"一样的启蒙知识分子,对当时人们自私自利以及世态炎凉的这一社会现状的无动于衷和不知所措。</h3> <h3> 《社戏》以自己少年时代的生活经历为依据,用第一人称写了"我"20年来3次看戏的经历:两次是辛亥革命后在北京看戏,一次是少年时代在浙江绍兴小村看社戏。作者以饱含深情的笔墨,刻画了一群农家少年朋友的形象,表现了劳动人民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的好品德,表达了作者对少年时代生活的怀念。</h3> <h3> 《药》全篇通过对茶馆主人华老栓夫妇为儿子小栓买人血馒头治病的故事,揭露了社会乡镇落后地区人们普遍无知封建迷信,暗中颂扬了革命者夏瑜(人物原型是秋瑾)英勇不屈的革命精神。作品以华老栓夫妇给儿子治病为明线,以革命者夏瑜被军阀杀害为暗线,两线交织,结构完整。</h3> <h3> 《风波》是现代文学家鲁迅于1920年创作的短篇小说,收录于小说集《呐喊》中。小说通过对在江南某水乡发生的一场由辫子引起的风波的描写,反映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揭示了当时封建帝制还在统治着农村、农民愚昧落后、缺乏民主和自由思想的状况;并由此说明今后的社会革命若不彻底改变民众的观念就难以成功。</h3> <h3> 纵观这些小说,对人的描写自然而深刻,其中人性有恶有善。阅之,让人仿佛进入了书里描写的世界。鲁迅的小说,是对丑恶的旧社会制度的批判,更是对人性的剖析。或许"人之初,性本善",但是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善"才可以被人们看到。人性岂是善恶可以区分开来的?有些人性,生之即带,只是在外界作用下被放大了,有些被缩小了。但不管被放大或被缩小的人性,其客观存在于每一个个体。比如精神制胜的阿Q,比如用人血馒头治病的老栓,比如麻木不仁的孔乙己,每个人身上恶的人性,只是被当时压抑的旧社会制度放大了,美好的人性被淹没了,人性总归存在,不论善恶。</h3><h3> 譬如,在鲁迅演讲稿《娜拉走后怎样》中,描绘道:"群众,尤其是中国的永远是戏剧的看客。牺牲上场,如果显得慷慨,他们就看了悲壮剧;如果显得觳觫(即恐惧颤抖),他们就看了滑稽剧。北京的羊肉铺常有几个人张嘴看剥羊,仿佛颇为愉快,人的牺牲能给他们的益处,也不过如此。而况事后走不几步,他们并这一点也就忘了。"无论与自己是否相关,总是爱做"看客"的人性是鲁迅那个年代才特有吗?显然不是。就是在我们自认为高度文明的今天,这样的"看客"亦不在少数。当前社会,遇到倒地的老人,"扶与不扶"是对人性的一个扣问。这个问题,鲁迅先生在1933年《经验》已有描写:"在中国,尤其是在都市里,倘使路上有暴病倒地,或翻车捽摔伤的人,路人围观或甚至高兴的人尽有,有肯伸手来扶助一下的人却是极少的。"扶与不扶亦是人性使然,非时代潮流的产物。</h3><h3> 人性是复杂的,在特定的外界环境中,任何人性都可以被放大或缩小,这或许是鲁迅小说中对人性恰如其分的概括。</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