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h3><h3> ——记明朝大将军解经傅初任完县知县</h3><h3> 解向军</h3> <p>史载:“乃借民力,捐清俸,为开河数十里,导流达方顺大河,民赖之苏,名解公河。《乾隆·韩城县志》”</p><p>解公,老百姓多么恭维的亲切称谓,还有完县几百年来没有改变的河流—“解公河”。</p><p>古代县令,凡老百姓都不直接称知县、县长或称呼知县大人,而或称呼县老爷,或称呼县令大人,但完县的老百姓却称呼知县解经傅为解公,并将率众改道修成的方顺河改名以知县的姓氏命名的“解公河”,在古代的历史长河中并不多见。</p><p>史记:“率百姓、行水中、测深处,两止按跡兴工。《解氏行世录》”</p><p>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的冬天,县衙做了详细扎实的安排,筹资,筹备锨镢、笼担、还有簸箕,筹措粮食磨面粉,进行了大量的测量和工程预算,搞了两套方案,到了古历的十一月中旬,终于拍板定案,并且定于万历三十年(1602年)正月二十三开工。将筹得的第一批资金,全部投入到生产工具和粮食上。</p><p>末了,在那数九寒冬天,一行人马和车去山西繁峙接妻儿,解经傅亲自带队,不几日就到了繁峙解经邦弟府上。这次经傅公在弟弟府上停留了约半月之久,随同也是如此,俩兄弟在这十余天之内,共同交流理政经验,经邦充分肯定二哥的治患理念和施政风格。但三进士解经邦也给二进士解经傅讲了完县治水工程的难度等系列问题。使二进士具备了一定的思想准备和应对措施。总之,天子门下的两个弟兄,才子一双,抱着对大明朝的忠诚和责任心,深入研究,探讨施政方略和执行朝政大纲,也谈到家庭父母和兄弟姐妹及儿女们教育问题。</p><p>这次弟弟谈到在老家韩城购置产田的问题,提出兄弟三人集中俸银购置粮田一事。为兄解经傅基本同意这一想法,但是他又非常为难的给弟弟讲:“完县的治患引水工程,工程无资本,我得带头降低个人及家庭消费,捐出个人的俸禄。”经邦弟说:“事情咱们定下来,个人根据情况进行合理安排,不以多少平均为要求。”俩弟兄对理政和家庭都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建议。</p> <p>他们兄弟一起在这里渡过了一个中国传统的节日,腊月初八,在这一天张智凤提出不让侄子和侄女们去河北完县,因为天太冷了,害怕冻坏了身体。哥哥经傅和嫂嫂薛丹桂也只好同意弟媳的话。</p><p>翌日,解经傅和夫人薛丹桂在随行人员的陪同下,上了回河北完县的路。</p><p>途中下起了鹅毛大雪,雪渐渐的盖住了道路上的扬尘和拖土。当车行到翻山的道上,知县解经傅下车,夫人薛丹桂仍留在车上。北方的下雪天,是一道非常独特的风景线,茫茫天际,万里皑皑。路上的行人,断断续续还不少,他们边走边说说话话挺热闹的。经傅公断定他们大都是在外揽活赶回家过年的受苦人。有的人见他是县令,忙为行鞠躬礼。有的人因为是雪天的原因,走到跟前才猛然发现他,很不正规的行个像是鞠躬礼,又匆匆朝相反的方向走了。有的人只顾走他的路,跟在别人后面就没有发现他。知县解经傅为那些施礼的路人,或施于表情的人,视以谢过或说不必了。</p><p>途中还遇见几拨人穿着非常单薄的衣服,知县经傅公挡住他们,略问长短,又各施以微银。那些人赶紧在那冰冷的雪地为知县大人跪下,直到县令大人走的很远了才起来。也遇见了好几个孤身行走很慢的人,他一问是因为病了的原因,经傅公为他们多施一点银两,并说一定要看病。那些人也不为他行跪,站着用微弱的语音只说:“谢大人,谢大人。”</p><p>一路风雪染袴,乌纱变白。路途一举一动,夫人薛丹桂全看在眼里,她埋怨自己的小脚不能与丈夫同行,她为自己的夫君庆幸和自豪。</p><p>终于到了完县,这里的雪下的要更大些,但是府上房子里却不冷,尽管衙役伺候的很周到,但薛丹桂还是自己爱做些零碎活,停不住手脚。</p><p>外面是一片白茫茫的冰雪世界,比起关中是要冷的多了,她小时候在父亲的官府长大,生活过,现在又要过官府生活,多少有些拘束。夫公忙他的事,也没有个说话的伴,所以就读丈夫书架上的书,也填词作诗,到成了一个识字人难以求得的清闲世界。</p> <p>万历三十年的春节很快就过去了,从大年初一到正月十五这段时间,知县府上天天是客往无常,都是些县上地方名流,有头有面的人物。解经傅通过这个过年 ,大量的宣讲开河引流工程的必要性,治水保民的重要性,造福一方的永久性理论,得到了绝大多数地方要政的赞同和支持。</p><p>开槽引洪的工程,是一个造福于民的汗青工程,通过整个正月来回走动的民间习俗,老百姓也都知道了,并且非常拥护,鼓动人心。从正月十二日起,县衙在知县的安排下,有序的开展上马的前奏准备工作和计划。即:一、工程的分配,三十余里的工程战线,全县的所有青壮劳力,全线展开。二、锨、镢、茏、担等工具,这类开资由朝廷拨银分付到户到人。三、粮食供应暂由筹资解决,由庄里妇女组织磨供。四、鞋衣问题,由各庄里妇女义做。每位工地劳动力一个月分发一双布鞋,全年发一身棉服。五、工地伙食实行统一的供给制度,保证劳力的饱餐。</p><p>按照规划,赶正月二十三工程劳动力和辅助设施基本要到位。但出现了工程管理人员的忙乱情况,造成了各种混乱现象。知县解经傅和县衙的主要人员到工地现场指挥,他骑马每日检查巡视一遍工地,大约七八天过后,才稍能理顺工程的各个渠道。</p><p>也就到了中国农民习惯过的二月初二日,二月初一日由县工商业界,为开槽引洪工程送来百头宰好的猪肉,以示慰问,基本上可均为一村一头,也就是一个灶一头的猪肉,各村将猪肉在初二日的早晨放一小桌上,为其上香,鸣炮。整个几十里各村,炮声隆隆,欢腾鼓舞。一项伟大的开槽引洪工程,也就算是这一天正式开工了,完县的老百姓为之振奋。</p><p>解经傅启奏皇上,得到了朝廷的充分肯定和表彰,并且派宦臣巡视慰问,得到了大力支持,为工程的持续进行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因为是直隶县,朝廷下旨三年赋税不上缴,由县衙统筹利用。知县解经傅甚是兴奋,有朝廷的大力支持,有老百姓的大力支持,他决心要把这项工程干好。</p><p>他文武兼备,很懂得军事上的战略与战术和战争的重要环节。军马未动,粮草先行。目下工程的前期开始准备正在有序进程,但是下来就是个后续供给问题,生产用具的更新问题,以及蔬菜副食供给问题,这些问题搞不好会影响工程前线的进程。</p><p>解经傅具备成熟的思考和天才的领导能力。通过完县的救灾又锻炼出他的号召力,他是一个德才兼备的科甲第子,表现出一流的朝气与风度,赢得了天下人的尊敬与爱戴。</p><p>他决定由县丞带领一队人马负责后需的供应,由主簿带领一队人马在工程一线,他自己到工程指挥所,指挥所有专设灶堂。但是解知县总喜欢到各个灶堂(食堂)吃大锅饭,和各乡镇里的人都很熟了,他随时能发现问题。</p> <p>三月三快来时,他让县丞收集妇女们做好的布鞋,要求三月三必须让劳工们穿上新鞋干活。</p><p>他发现伙食上存在肉、油、菜的三个突出的缺乏问题。后来对全县的豆坊统计了一下,要求一对一的供应,就是说一个豆坊供一个劳工大灶,一切开资由县上统一按月开资,保证每天劳工要吃一饨豆腐菜。这一举措大大提高了劳工士气。</p><p>后来他又要求每五天必须让劳工吃一餐肉食,再后来他让衙役下去动员各村老乡,义务为各庄里的大灶送菜。</p><p>清明时节,工地放假五天,这也是开工以来第一次放假。因为,这个节日对于中国人是太重要了,同时完县今年也是水灾后的第一个清明节,有好多人还要为因水灾死去的亲戚、亲人,上坟祭奠,县衙知县决定借机让劳工们回家休息几日。</p><p>知县解经傅为悼祭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秋,水灾中死去的亡灵,撰写一篇碑文,详细记载了水患经过死难人数和毁灭家舍数,农田等情况。当然,我们已无法查找碑石文记,只能见到解公当年的一首《清明悼祭众亡灵》:</p><p>千家消迹怨魂旋,今日清明泪语怜。</p><p>天鬼狂吞南县部,冥国艰纳归孺寒。</p><p>完民丁壮齐开战,玉户瑶池唤上仙。</p><p>祭慰亡灵安水神,挖槽强迁虏洪散。</p><p>清明收假后,工程又开始了,经过几天的休息后,天气也逐渐显得热了,劳工们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p> <p>四月初,三进士解经邦携夫人张智凤和儿女一同陪护侄儿侄女们。一路翻山复水,欢歌笑语甚是热闹的往完县而行,行程也较迟缓。经邦公和夫人也借此而游,可以放松释怀。所以,见佛则拜,遇庙则上香,领略一番大好山河之雄伟壮丽的景象。 </p><p>十多日之后,她们才进入完县,经过街镇稀零匆匆,人烟稀少,村庄更是惊人的萧条,偶儿能看见一群妇人在一起纳鞋底,做鞋,说说笑笑,门口但见有老汉忙于编笼筐子,老太太为老公公帮手。</p><p>经邦一看便知是怎么回事了,他感慨二哥的防洪引流工程,搞的草木皆兵,老少不闲。</p><p>路过一个较大的村里,不远处的巷口坐了一大堆人,一边是一些胡须满面的老头,手脚不能闲,笑语连串,另一边是一些老少兼容的女人们,他们叽叽喳喳,更是欢乐难见,相貌漂亮。经邦公下马来到她们面前,那些人一见是个官人,话音相继停了,倒显得一片寂静,官人经邦一身官僚装束,但他却笑着问候:“各位大伯,大嫂们都忙些什么?”那些妇女们有的看他不像个官人说话,就笑着说:“我们就忙手里的鞋底活。”有个老大爷在一旁插话道:“官人,她们都是为工地的那些汉子们做鞋,我们手里的筐子也是为工地上编的。”有个老人忙为经邦搬来个高凳子,经邦也就不推辞的坐下。</p><p>解经邦又问:“什么工地要那么多?”实际上他是明知故问,他不仅知道,还为其曾经作过建议,并且骑在马背上也看见了那远处的工地。一位小女子端着一碗水,小心翼翼递给陌生的官人,他接过碗说了声:“谢谢,”并没有马上喝。</p><p>另一位老头像是表快板式的说:</p><p>“我们完县县令解经傅,敢作敢为敢出钱。</p><p>开槽让它水鬼怕,方略智谋超神仙。</p><p>平时不见穿官服,挽起裤腿挑笼担。</p><p>工程确实不简单,能保完县千百年。”</p><p>官人解经邦笑的开了怀,惹的人们也都跟着笑,他随口直说:“说的好,说的好。”</p><p>他又问:“老人年事多高?”</p><p>老人回答:“年方六十有七,只是那工地上不要六十岁以上者,大家都争着去,要不也争着去了。”</p><p>官人经邦只说:“精神,精神,好口才,不显得老。”</p><p>经帮公一行人马,未有几个时辰就到了完县县衙,县衙留守差役接待了他们,二嫂薛丹桂一同陪他们所有人吃了午饭,并给弟弟说:“你二哥就快回来了”。弟弟经邦说:“不忙。”就随二嫂一起到了府上。约一个时辰以后二哥回来了,像个县衙的差役,风尘仆仆的样子,诙谐的边洗边与弟弟、弟妹拉话,末了,经傅用完午饭,与弟弟经邦说话了大半夜,张智凤和薛丹桂二位妯娌也说话了好一阵才休息。</p><p>第二天,经傅知县没有去工地,陪弟弟、弟媳及儿女们在城里稍熟悉一下。</p><p>第三天,经邦急着就要上开槽工地去参观,经傅只好陪着弟弟去。两人各骑一匹马,经傅今天也穿着衣袍县令礼服,陪弟弟经邦参观工地。进入工地之后,经邦急着要下马,说是牵着走看看,经傅劝他不要下马,就是骑在马背上,一来回也得大半天的时间,经邦也只好听从二哥的话是了。经傅又让随从去指挥所安排中午饭的事宜。</p> <p>两个人在马背上,经傅指指点点的为经邦介绍着工地的各种情况,和陪着朝廷视察的大臣一样。不同的是他们俩时儿牵着马走着,时儿骑着。俩人有说不完的话。实际上是两人谈着现状与设想等情况,经傅一直下不了决定的一个疑难问题,就是往工地上,上骡马驴的问题与构想,一旦大的牲畜上了工地,肯定进度快。但是,开资大,消耗大,人也有了依赖思想,他只是准备到槽深了以后再上大牲畜。</p><p>经邦则认为,只要能促使进度,就应毫不犹豫的上,两人经过探讨以后,坚定了经傳下决心上大牲畜进工地的信心。只是开始各村先往工地进十头牲畜,以后再陆续补充。因为,牵扯到已进入农忙季节,下半年农闲时候,再全力推进大牲畜进入工地。</p><p>这个事经过两人协商后,就这样决定了。</p><p>吃过饭的劳工们已陆陆续续向工地来,衙役已两次禀报县老爷用膳,待这个事情的方案定下以后,他们俩兄弟才想起吃饭的事。于是骑马向指挥所方向去了。</p><p>负责服务知县大人的衙役和御厨,因为知县和客人没有用膳,他们也只好等待着。当他们看见俩弟兄回来了,忙为打水,拴马,掸灰尘,端饭菜。两弟兄开始用餐时,经邦看见桌上简单素淡的饭菜,吃起来却别有风味,也许是因为肚子有些饿意,他令那几位衙役也下堂吃饭去。</p><p>两个站着的衙役,鞠躬道别后,在后堂与其它几位衙役,议论起知县老爷弟弟的官比老爷还大呢,从那碌带上看的出来,也是位知府级别的官,还带着军衔呢!很和气的给他们发话,不简单呐!</p><p>兄弟俩在餐桌上边用餐边谈话,经邦说:“二哥,如此壮观的防灾工程,和咱们明朝修建长城一样,有着很大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历史意义。不过你在施政的实践中,开拓了一个减灾的先河,可以著说立论,在朝廷官吏中推广借鉴。中国之大,各种灾害频生无常,应该引起施政者的高度重视。”</p><p>经傅接着说:“你二哥初临政坛,一个朝廷直隶县发生这么大的自然灾害,不容我退缩啊!也没有什么经验,凭着一个大胆的责任感,行使自己的职责权宜。工程大、困难多、进展艰苦,我怕在任职期间难以完成这一工程。”</p><p>经邦说:“三年一任的县令,办不成几件事,这个我知道,当好这个七品芝麻官也不容易噢!万一工程不竣工,就再干一任,谁说一任知县有多高功劳,我不相信。”经傅说:“行,就听弟弟的,我得有这个精神准备,不至于半途而废”。经邦又说:“数十里长的宏大工程,到使我想起了古罗马的苏伊士运河之说和隋朝修筑的大运河工程,这个工程的后期是否可考虑水路运输。二哥你从客观实践中,再作论证,如果理论上行的通,那你就等于修了一条运河,可促进这一地区的农商经贸。”经傅笑着说:“经邦,你就是聪明。”</p><p>两人的饭也吃完了,尚有几口小酒作陪,加之对工程的话题很投入,所以也就显得兴致勃勃。</p><p>二人笑着结束了如此简素的营露之餐,别有风味。二人又行步到指挥所外,经邦饶有风趣的说:“二哥,你以后因此可成为中国的水利工程专家,那就亏了你那优秀的武才了。”</p><p>经傅说:“现在把武学都顾不上了,真的对工程有了兴趣,甚至对明长城工程都想研究。”</p><p>解经傅是一位天才的军事谋略家,后来成为统领九边的首帅,对明长城的防务修筑起到了承前启后的关键作用。解经邦和夫人及儿女不几日就离开完县了。</p><p>开槽引洪工程,因为大牲畜的介入,进展速度大有提升。三年的任期也将临界,解经傅要进京接受朝廷对施政的京察。</p><p>明朝的知县是三年一任,有的人在这一位置只干一任,有的人干两任,还有的人要干几任,甚至干到死的也有。因为明朝的京畿知县每任底都得进京接授朝廷的审察政评,过关的县官才能得以升迁,未过关的县官继续留任,制度是相当严格的。</p><p>知县解经傅的届满任期考核,功绩列全国之首。但是他为朝廷奏章阐明,要求继续留任,以完成未境的事业,受到朝廷赞赏和晋品,同时将他的《治灾议稿》印册推用荐发。</p><p>历时四年半的治洪工程终于竣工了,工程后期也是按照解经邦的建议,按行水运施工的,后来也叫“运河”。</p><p>这项工程,伴随着解经傅知县任职的大部分时光,民心得到了充分务实的凝聚,“民望之高,民赖之苏。”使之在辖权范围,政令畅通,民富人和,拥称“解公”。</p><p>离开完县时,上万民众求以挽留,场面感人,催人泪下。</p><p><br></p><p> 完稿于琅琊庐</p><p> 2017.11.29</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