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初识红旗渠,是通过百度里那一页页、一行行文字介绍而产生的肤浅表面感知。这次有幸来到林州市,通过三天的聆听教育、观看影像和现场体验,从耳闻到见证、从见证到体验,身心愉悦、灵魂震撼,让我对红旗渠有了全新的认识和感动。</h3><h3> 河南林州市红旗渠,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人工天河。林州人民在上世纪60年代极其困难的条件下,仅仅靠着一锤,一铲,两只手,在太行山悬崖峭壁上修成了全长1500公里的红旗渠,结束了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苦难历史,并且孕育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h3><h3> </h3> <h3>经过一天的颠簸,看到车窗外透过白杨树的落日余晖,想到即将到达目的地,心情顿时轻松起来了!</h3> <h3><font color="#010101">下车啦!终于到了目的地---红旗渠干部学院。</font></h3> <h3>宿舍一角,精神食粮。</h3> <h3>学院夜景</h3> <h3><font color="#010101">因修渠而失去亲人的老百姓,在面对省里来的调查组询问对修渠有什么看法时,从开始的摇摆心里到最后的坚定信念,让老书记杨贵感动地落泪。(话剧:红旗渠)</font></h3> <h3>面对上级的调查和现实的困难,老书记下定决心“引漳入林”。(话剧:红旗渠)</h3> <h3>走进红旗渠风景区。</h3> <h3>在红旗渠纪念馆的展厅里,陈列着当年修渠民工用过的铁锤、铁钻和提灯等物品。一件件珍贵的实物,一幅幅感人的照片,记载着50年前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h3> <h3>一渠绕群山,精神动天下。学员们聆听讲解,肃然起敬!</h3> <h3><font color="#010101">1920年大年三十,桑耳庄村的桑林茂老汉起五更爬上黄崖泉,想趁早挑担水回家过年。挑水的人多,一直挨到天黑他才接满一担水回村。新过门的儿媳妇王水娥惦念公爹去担水一天还未回来,就出村去接。天黑路滑,新媳妇又是小脚,接过担子刚走几步,一不小心被石头绊倒,一担水洒了个净光。儿媳妇又羞又愧,就在万家团圆的除夕上吊自尽了。大年初一,桑林茂老汉埋葬了新婚儿媳的尸体,带着全家踏上了逃荒路。从此,这一家人再无音信。</font></h3> <h3>20世纪50年代后,缺水的问题仍如同悬在林县人头上的一把刀。年轻的县委书记杨贵被推上历史舞台。面对林县因极端缺水而贫困交加的艰难境况,杨贵决心率领林县人民“重新安排林县河山”,打一场改变世世代代受干旱缺水熬煎的翻身仗。</h3> <h3>1960年2月,林县人民开始修建红旗渠。</h3> <h3>红旗渠修建10年当中,先后有81位干部和群众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吴祖太就是其中一名。在修建红旗渠中,他是一个技术骨干,在短时间内拿出了第一本蓝图——《林县引漳入林灌溉工程初步设计书》,最终完成了定线测量和设计。在位于山西省平顺县的王家庄隧洞施工期间,同工友李茂德一起进入洞内察看,不料,洞顶突然塌方,夺取了年轻的生命,年仅27岁。</h3> <h3>依靠群众,自力更生。没有住的地方自己建,没有工具自己带,没有石灰自己烧,没有炸药自己造,没有水泥自己制。</h3> <h3>红旗渠分水闸</h3> <h3>弘扬红旗渠精神,做合格共产党员。</h3> <h3>脚踏红飘带,现场体验红旗渠。</h3> <h3>修渠民工创造的“盆面测量法”测绘方法。</h3> <h3>劈开太行山,漳河穿山来。</h3> <h3>渠岸上每隔一段距离,就镶嵌有当年修渠时留下的责任碑界,上刻某某公社名字。石砌渠历经半个多世纪风雨,依然固若金汤、滴水不漏,这是对责任品格的坚守。</h3> <h3>踏着石板,沿着红旗渠堤,脑海里一次次浮现当年林县人民在太行山腰修渠的一幅幅可歌可泣画面。</h3> <h3>在崖上荡秋千,飞荡数次,才能荡进虎口,除掉险石,人们称这种举动叫“虎口拔牙”。</h3> <h3>蓝天白云做棉被,大地荒草当绒毡。高山为我放岗哨,漳河流水催我眠!</h3> <h3>崖当房,石当床,虎口崖下度时光,我为后代创大业,不修成大渠不还乡。</h3> <h3>青年洞修筑在太行山腰的峭壁之上。它是红旗渠水工、建筑和自然景观结合最为精妙的地段,也是红旗渠建设最艰巨的地段。因参加凿洞的突击队是从林县民工中抽调出来的300名优秀青年,故取名叫“青年洞”。</h3> <h3>红旗渠的修建从根本上改变了林州人民的生存条件,促进了林州的经济发展,更重要的是孕育产生了红旗渠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年轻人奋发向上!</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