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步十三陵 寻访明朝那些事儿(上)

姜姜

<h3>  "大明王朝",一个让以前的我听起来有些奇怪的称呼,因为对于历史知之甚少的我只是在影视、戏剧等稗官野史中涉及一些碎片式的知识。印象中的明朝只停留在"鸡缸杯""景泰蓝"的艺术层面上,停留在"斗蛐蛐""做木匠""游龙戏凤"的娱乐层面上,停留在"30年不上朝""宦官当道"等片面认识的层次上。</h3><h3> 总之对于"明"这个王朝没有任何好印象,就连风靡一时的《明朝那些事》,也是匆匆读过朱重八就束之高阁了。</h3><h3> 当然更不会去思考:既然风雨飘摇,为什么能传16帝?能在历史的长河中屹立276年不倒?为什么能成为中国历史上超越唐宋之治的朝代?成为世界当时第一经济体的王朝?成为一个文化艺术科技成就撼动世界的朝代!</h3><h3> 直至群里发起了"徒行十三陵,寻访明朝那些事"的活动才开始意识到这些,并开始与飞鸿弟弟交流探讨、查找文字资料、视频等相关资料,恶补明朝历史。虽不及九牛之一毛,但也纠正了一些认识上的偏差,踏上了徒步环穿十三陵的漫漫35公里的路。</h3> <h3>  在十三陵方圆45公里的范围内,除了开国皇帝朱元璋葬在南京,建文帝朱允炆的墓葬下落不明,代宗朱祁钰葬在北京西山之外,明朝的十三位皇帝都葬于此处。这些皇帝之间,有父子、有兄弟,有相残,有牵挂,帝王之家,权力争夺与骨肉之亲从来都是相互交织,如今他们不论恩怨,都在一个山坡上长眠,终于融洽如一个大家庭。</h3><h3><br /></h3> <h3>  下面是十三陵各主的概况,给有兴趣之人参考:</h3><h3>1、 长陵,朱棣, 庙号:成祖,年号:永乐,(1403~1424,22,65岁)</h3><h3>2、 献陵,朱高炽,庙号:仁宗,年号:洪熙,(1425,1,48岁) </h3><h3>3、 景陵,朱瞻基,庙号:宣宗,年号:宣德,(1426~1435,10,38岁)</h3><h3>4、 裕陵,朱祁镇,庙号:英宗,年号:正统/天顺,(1435~1449,1457~1464,22,38岁) </h3><h3>5、 茂陵,朱见深,庙号:宪宗,年号:成化,(1465~1487,23,41岁) </h3><h3>6、 泰陵,朱佑樘,庙号:孝宗,年号:弘治,(1488~1505,18,36岁) </h3><h3>7、 康陵,朱厚照,庙号:武宗,年号:正德,(1506~1521,16,31岁) </h3><h3>8、 永陵,朱厚熜,庙号:世宗,年号:嘉靖,(1522~1566,你45,60岁) </h3><h3>9、 昭陵,朱载垕,庙号:穆宗,年号:隆庆,(1567~1572,6,36岁) </h3><h3>10、定陵,朱翊钧,庙号:神宗,年号:万历,(1573~1620,48,58岁) </h3><h3>11、庆陵,朱常洛,庙号:光宗,年号:泰昌,(1620,1月,39岁) </h3><h3>12、德陵,朱由校,庙号:熹宗,年号:天启,(1621~1627,7,23岁) </h3><h3>13、思陵,朱由检,庙号:思宗,年号:崇祯,(1628~1644,17,35岁) </h3> <h3>  话再说回来,帝王为何选择此处作为万年吉地呢?当你身临其境,或许不再需要说明。</h3><h3> 眼前青山环抱,中间一马平川,有河流蜿蜒淌过,十三个陵墓的宫殿的都在背山面水之处,明朝时选择皇家陵地用的是当时盛行的江西之法,注重龙、穴、砂、水的相配关系,此地全部吻合。即使不懂风水,立于此处,十三座皇帝的陵墓宫殿列于山间,此时,逝去之人,与日复一日的流水相伴,与万古长青的山脉融为一体,在另一种意义上得以永恒。</h3><h3><br /></h3><h3> 如从风水学的角度讲,明末清出著名学者顾炎武曾写诗描述这里的优胜形势:&quot;<i>群山自南来,势,若蛟龙翔;东趾踞卢龙,西脊驰太行;后尻坐黄花(指黄花镇),前面临神京;中有万年宅,名曰康家庄;可容百万人,豁然开明堂。&quot;</i></h3><h3 style="text-align: left; "><b style="text-align: center;"> 东临蟒山 西峙虎峪</b></h3><h3 style="text-align: left; "><b style="text-align: center;"> 北靠天寿 南望神京</b></h3><h3 style="text-align: left; "><b style="text-align: center;"> 皇陵居其中 可谓风水绝佳地</b></h3><h3> 如果说大明二百多年的历史更迭犹如壮美的交响曲,那我们的环徒之路也是丝毫不逊色的,姑且就把此次美篇作为一首交响曲来写吧!</h3> <h3> <b>第一乐章:途中 偶遇</b></h3><h3> 这次活动是全程徒步环形穿越十三陵,不走回头路。在六只脚、马蜂窝等app上没有找到全部13个陵都穿越的资料,充其量是其中的几个比较有名的,暂且我们算是吃螃蟹的第一人吧。前期飞鸿做了大量的准备,研究线路,查阅各位帝王的丰功伟绩,形成了我们自己的独特风格。先上两张线路图,供您参考</h3> <h3>  时间到了2017年11月19日,活动在期盼中如约开始了,凌晨五时许,大家就赶早班车踏上了环徒之路。说来就是缘分使然,在地铁上就看到群里发了一张马前卒大哥和草儿姐姐、开心姐姐的合照,原来他们是在等地铁的时候偶遇的,而且开心姐姐是第一次和大家活动,以前是没有见过面的。</h3> <h3>  想来和飞鸿弟弟线路差不多,于是问了一句,就见飞鸿招招手,原来他就坐在我的斜对面,就是这么神奇,这张照片应运而生,六爷说这里面有故事,我想这就是热爱行走人的缘分的故事。</h3> <h3>  这是六爷在地铁里照的朝霞满天的图片,留着慢慢欣赏。</h3> <h3>下面依次介绍本次活动的成员:</h3><h3><br></h3><h3>"逛胡同 品小吃"群群主,我们的大当家:六爷</h3><h3><br></h3> <h3>后勤保障部长、摄影师:马前卒</h3><h3><br></h3> <h3>才华横溢的诗人姐姐:开心就好</h3><h3><br></h3> <h3>身体超棒、热爱摄影 的:草儿</h3><h3><br></h3> <h3>深藏不露的远山</h3><h3><br></h3> <h3>我弟弟、酷爱文史而又热心的:飞鸿踏雪</h3><h3><br></h3> <h3>只管跟着大家走、毫无方向感 的我 (姜姜)</h3><h3>ps:路痴写游记,难度得有多大!</h3> <h3>嗑瓜子、听音乐的帅哥:可乐</h3><h3><br></h3> <h3>迟到又早退的:雨后阳光(我什么也没说,泥萌大家什么都没听到是吧?)</h3><h3><br></h3> <h3>热心善良的小伙儿:peter</h3> <h3>  到了十三陵景区站集合,差了雨后阳光和peter,他们将在后面的地方赶到,一行8人向着十三陵的总神道出发,我也不知走了几公里,总之一路有说有笑,不知不觉中就到了。</h3><h3> 找出各种证件买票(你懂的),检了票进入了总神道。</h3> <h3> <b>第二乐章:总神道 朝圣王者</b></h3><h3> 首先见到的就是"世界文化遗产"的大青石牌,这似乎是十三陵的招牌,每次看游记以及相关影视作品准能看到这块石头的影子。各种得瑟拍照。</h3> <h3>  身后便是大红门,单檐庑殿顶(这种规制在明清时只有皇家和孔子殿堂才可使用)三个门洞,它仿佛在告诉人们,你即将进入帝王的陵园,这里,请放下身份、地位、在王者面前,这都不算什么。两侧原是设有两个角门,并连接着很长的红色围墙。在蜿蜒连绵的围墙中,另设有一座小红门和十个出入口,古时均派有重兵驻守,是百姓不可接近的禁地。陈列眼前,一眼万千,仿佛时空之门已然打开,宁心静气的思索,好似有声音千里传来,像是来自天边的礼乐。你听,这阵阵永乐钟声里此刻敲打着的,声声管弦乐里渲染着的不正是这泱泱大国的伟岸之姿嘛。大门两旁原各竖有一通石碑,正面刻有"官员人等至此下马"八个字。当时奉旨官员到这里,文官下轿,武官下马,皆由步行进入陵区,皇家的气派和王者的功绩,会让你谦卑下来。皇家园林的奥妙就在这里,建筑、石头、树木、雕像不用说一句话,就可挫掉你的锐气和锋芒。</h3> <h3>当你带着一颗低调的心再往前走,过了大红门、神功圣德碑,</h3> <h3>眼前用砖石铺就的道路两旁,两尊石望柱是神道群雕的起点。</h3> <h3>开心姐姐有诗云:</h3><h3> 皇陵神路柳荫阴,狮驼象獬马麒麟。</h3><h3> 文武勋臣凝神立,望柱二尊雕祥云。</h3><h3>就单最后一句的"雕"字也先后用了"见、飞、飘、浮"等字,至今也没有达成共识,有待继续研究。这就是我们的氛围、我们对待玩儿心态</h3> <h3>  从石望柱往北,约800米长的神道两侧,排列着十二对石兽,均为两坐两立,依次为狮子、獬豸、骆驼、象、麒麟、马、将军、文臣像、勋臣像,他们在两旁迎接你,同时向你昭告王者不可侵犯的尊严。这就是帝王陵墓规制的标配-------石象生。</h3><h3> 狮子凶猛,用来辟邪;而獬豸(音:谢至)独角兽,在传说中用头上的角来抵触心术不正的小人,这两种兽是用来守灵的。接下来的骆驼、大象、马,是用来驾驭的。麒麟象征吉祥,专司礼仪。12对石兽各司其职、分工明确。走过神兽,你看见了将军,据称这位将军是阮翁仲,秦代大将,身材威猛,力大无穷,令匈奴闻风丧胆,死后,秦始皇下令为他铸造铜像,立于咸阳宫的门外,后来就成为了守卫的神将。后面的文臣和勋臣则穿着官服,头戴官帽,手持笏板,神态肃穆。</h3> <h3>这些雕塑都是进行抽象后的,狮子獠牙阔口,隆起的额头和圆瞪的双眼,这是真实的狮子的基础上进行了艺术化,再比如将军,突出的是虎背熊腰,高大威猛。</h3><h3><br /></h3> <h3>草儿姐姐给六爷敬如意(冰如意) 😂😂</h3> <h3>  此时,再经过棂星门、七孔桥,皇帝们的陵宫便散布于四周,即将抵达朝圣地长陵,但我们并没这样走,而是经过泰陵园村进山直抵思陵。</h3> <h3> <b>第三乐章 思陵 黄河纤夫的号子</b></h3><h3> 思陵墓主是朱由检,如果不熟悉的话,那么提起崇祯皇帝您一定会"噢"的一声,如果再不知道的话,就是在景山公园(煤山)歪脖树自缢身亡的那位您总该知道了吧!我想很多人如我一样,仅此而已了!我不是一个文史爱好者,写的内容 不够精准不够全面,只是站在我的角度去写,会片面、会不客观。<b><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此文为我与</span><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飞鸿弟弟</span><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合作的产物,后面文史部分的蓝色字体均是飞鸿收集整理编纂而成!特此说明,谢谢弟的鼎力支持!</span></b></h3> <h3><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在许多的史书中,崇祯皇帝应该是这么个形象:很勤奋,很努力,就是人比较傻,死干死干往死了干,干死也白干。这是一种为达到不可告人目的,用心险恶的说法,真正的崇祯,是这样的人:敏感、镇定、冷静、聪明绝顶。</span></h3><h3><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诚然,崇祯帝是个好皇帝。他决事果断,雷厉风行,继位伊始,就大力清除阉党,抓准时机用自己的智慧铲除了魏忠贤的羽翼,贬魏忠贤于凤阳守陵并逮治,致其自缢而死。他知人善任,袁崇焕、杨嗣昌、洪承畴,具一代文武全才,任用他们时,言听计从,优遇有加。他自制极严, 是最勤政的皇帝,即使那个历史上以勤政闻名的爱新觉罗·胤禛也无法匹敌。史书记载,他二十多岁头发已白,眼长鱼尾纹,可以说是宵衣旰食,朝干夕惕。史志称其"鸡鸣而起,夜分不寐,往往焦劳成疾,宫中从无宴乐之事"。这时,你耳畔是否响起了"嘿呦呦,嘿呦!嘿呦呦,嘿呦……"黄河纤夫这悲壮的号子。但这个朱由检即位,正值国家内忧外患之际,前朝皇帝昏庸,朝政腐败,关外满洲铁骑虎视眈眈,关内连年大旱,百万农民揭竿而起,山河冷落。好不容易把农民军给包围准备聚歼时,突然清军又打进关来了,加上崇祯自身的多疑、优柔、刻薄、寡恩,任你有什么雄才伟略,不亡国都难!李自成农民军攻克北京,崇祯煤山殉国,从死者唯一太监耳。</span></h3><h3><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崇祯一生历尽磨难,纵使失败,但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依旧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那是独树一帜的鲜明,一眼望去便知是自己!真真是"生不逢时&nbsp; ,非亡国之君而当亡国之运 。 惜哉!"</span></h3> <h3>当年明月总结崇祯:</h3><h3>崇祯并非一个温和的人,他很急躁,很用力,用今天的话说,叫用力过猛,但那个烂摊子,不用力过猛,只能收摊。崇祯很节俭,他的衣服、袜子,都打了补丁,请注意,打补丁的,并不一定很节俭,往往很浪费,比如后来清朝的道光同志,衣服破了,让人去打了个补丁,五十两白银,这哥们全然是败家的,还说特便宜。而崇祯的补丁,是他找老婆打的,免费。此外,崇祯还有个特点:走路慢,因为走得快,里面的破衣服就会飘出来节俭是节俭,脸面还是要的。</h3><h3><br></h3><h3>  他工作很努力,每天白天上朝,晚上加班,据史料记载,大致要干七八个时辰(十四到十六个小时),累得半死不活,第二天接着干。</h3><h3><br></h3><h3>  简单地说,崇祯同志干的,是这样一份工作,没有工作范围,没有工作界限,什么都要管,每天上班,不是跟人吵架(言官),就是看人吵架(党争),穿得破烂,吃得也少,跟老婆困觉较少,只睡五六小时,时不时还有噩耗传来,什么北边打过来,西边打过去,祖坟被人烧了,部将被人杀了,东西被人抢了等等。</h3><h3><br></h3><h3>  这工作,谁干? 最不幸的是,崇祯同志以上所有的不幸,都无法换来一个幸福的结局他的努力,终究失败。</h3><h3><br></h3><h3>  但比最不幸更不幸的是(简称最最不幸),崇祯知道这点。</h3><h3><br></h3><h3>  知道结局(注:悲剧),也无法改变,却依然要继续,这就是人生的最大悲哀史料告诉我们,崇祯同志应该知道自己的结局,他多次谈到命数,气数,经常对人哀叹:大明天下,奈何亡于朕手!</h3><h3><br></h3><h3>  然而他依然尽心尽力、全力以赴、日以继夜、夜以继日、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不到长城心不死,撞了南墙不回头,往死了干,直到最后结局到来,依然没有放弃,直到兵临城下的那一天,依然没有放弃。</h3><h3><br></h3><h3>  一个了不起的人。</h3><h3><br></h3><h3>  临死前他留下了最后的遗言:</h3><h3><br></h3><h3>  诸臣误朕,朕死,无面目见祖宗,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尸,勿伤百姓一人。</h3><h3> </h3><h3> </h3> <h3>从历史的长河中回来,目光聚集到我们身上。一路上大家欢声笑语,欣赏沿途深秋的风景,但见几棵形态各异的古松接踵而来,与周围的树木显得格格不入,我知道思陵到了,因为帝王陵墓均由松柏把守其间。这里,雨后阳光和Peter与大家汇合,徒行10人组人员全部到齐。</h3> <h3>  望着矮小、破败的围墙,斑驳的铁皮门,如果不是前面青石上的"明十三陵--思陵"的字样,你绝对想不到,这是明王朝的最高统治者的陵墓,也许这就是亡国之君的悲哀吧!即使这样,还是李自成命人将崇祯及皇后周氏合葬于田贵妃之墓,为拢络人心并改名思陵。思陵附近亦有他贴身太监王承恩陪葬墓,清帝为此立碑,以嘉许其忠贞殉主。</h3><h3><br /></h3> <h3>路遇万贵妃墓,残垣断壁!</h3> <h3>六爷去偷柿子,😄!</h3> <h3>开心姐姐、草儿姐姐和我。</h3> <h3>路上看到满树的乌鸦,哦不,喜鹊!</h3> <h3> <b>第四乐章 昭陵 遥远大明的礼乐声声</b></h3><h3> 随着导航来到昭陵。</h3><h3><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昭陵 朱载垕,庙号:穆宗,年号:隆庆,(在位时间1567~1572,在位6年,享年36岁)</span></h3><h3><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昭陵墓主朱载垕(hòu)是明朝第十二位皇帝,世宗朱厚熜第三子,母杜康妃,明世宗病死后继位。少年因其母亲杜康妃失宠,又非长子,所以很少得到父爱。二十多年的替补终于熬到父兄皆死。登基前的内忧外患使他关心朝局,对他登基后处理政务有着较大的影响。</span></h3><h3><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即位后倚靠徐阶、高拱、张居正等名相的尽力辅佐,任用名将谭纶、戚继光、李成梁驻守边关,重用海瑞打击豪强,水利天才潘季驯治理黄河。实行革弊施新的政策:俺答封贡,结束与蒙古两百多年的战乱。开海禁对外贸易,全世界三分之二的白银流入大明,史称"隆庆新政"。但因为沉迷媚药,英年早逝,在位6年,年仅36岁。</span></h3><h3><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br /></span></h3><h3><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当年明月总结朱载垕:</span></h3><h3><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这位循规蹈矩的皇帝知道自己不能干,所以把工作交给能干的人,在他统治期间,经济得到发展,百姓安居乐业,连蒙古人都消停了,也算是相当不错了。</span></h3><h3><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一句话,他是个老实人。</span></h3><h3><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br /></span></h3><h3><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隆庆时期著名人物:</span></h3><h3><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名相高拱(知人善任 富国强兵)</span></h3><h3><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名将戚继光(开始筑砖长城、发明空心敌楼)</span></h3><h3><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名将李成梁(强烈打击蒙古与女真部落)</span></h3><h3><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水利专家潘季驯(发明束水冲沙法治理黄河)</span></h3><h3> 我们的到来有些不合时宜, 正在整修,即使陵区的明楼都不得见,当然无法在脑海中真实想象出原貌,现代机器的轰鸣声尤在耳边,仿佛来自遥远大明的礼乐声声已然重新奏起,似在欢迎我们这来自未来使者的探看,又似在经久不衰的诉说着隆庆开关的丰功伟绩。仿佛间,其声若斯,音符跌宕。随着历史叙述的起伏不断变换着节奏。思绪万千,一瞬间,想象穿越万年,若是我也来到这,或是大家小姐,养在深闺无人识,只专心练就琴棋书画;或是身为男儿,才情武艺加身,满腹经纶励志报国。当然我希望是后者,不过都是些怅然所思罢了。</h3><h3><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span> 若是您觉得内容太多记不住,那就读读这几句话,有助于了解其人其事,"虽然在位六年,俺答封贡、隆庆开关,朕干的都是百年大事" 这个还好吧?</h3><h3> </h3><h3><br /></h3> <h3>匆匆而来,集体照过后,昭陵村内一武财神庙,又是各种拍照,而后向着定陵出发,金丝翼扇冠,我们来了!</h3> <h3>  <b>  第五乐章 定陵·朱翊钧 一位皇帝的江山美人</b></h3><h3><b><br /></b></h3><h3><font color="#167efb">定陵,朱翊钧,庙号:神宗,年号:万历(1573~1620,在位时间48年,享年58岁) </font><br /></h3><h3> </h3><h3> 定陵是十三陵中唯一被发掘的陵墓,它揭开了明代皇帝地下陵墓的神秘一角,揭开了那些被尘封数百年的秘密,让那些被世界所惊叹的奇珍异宝重见天日,让那些历史上所没有定论的史料得以证实。</h3><h3> 明朝人认为,人去世后还有饮食起居的需求,虽然此次无缘进入进入地宫,但资料显示:地宫主通道狭长,深达27米,墙壁和地面全部由大石砌成,穹顶为半圆形,如同一个隧道,沿着通道的中轴线分布着三个大殿:前殿、中殿和后殿。隐藏在地宫最深处的后殿,对应于紫禁城中的皇宫,相当于皇帝生前居住的寝宫。走 在其中,幽深而寂静,这里摆放着龙椅,由巨石雕刻而成,花纹精美,这是神宗皇帝和两个皇后的宝座,座前各有一套黄色琉璃五供,一个盛有长明灯油的青花大瓷缸。随葬器物有龙袍、皇帝的金冠、皇后的凤冠,夜明珠等金银玉器、成百匹的罗纱织锦和明三彩等。据说神宗皇帝朱翊钧执政后期奢侈,如今也得到了证明。</h3><h3> 这座陵墓,在朱翊钧生前就开始营建,历时6年,耗银八百万两才完成。陵墓建成时朱翊钧只有28岁,该陵墓整整闲置达30年之久才用上。据说陵墓建成,朱翊钧非常满意,还曾在此地喝酒庆贺,如此大手笔、如此劳师动众,却终究不敌命运的捉弄。据说当年考古学家原本想发掘长陵,也因为找不到墓道入口而作罢,却鬼使神差的通过一个古砖墙的破洞发现了定陵的入口,由此决定发掘定陵。</h3><h3> 发掘定陵非常巧合,似乎是命运冥冥之中的安排,而这位明朝执政时间最长的皇帝,他的执政生涯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十岁当上皇帝,任用贤能,勤勉有为,作风简朴,创造了万历初期的盛世,然而当上皇帝十多年后,又变成了另一个人,开创了三十年不上朝的记录,而且极为奢侈贪婪,连年幼时辅佐他的两个大人物内阁大学士张居正、太监冯保,都要抄家清算。我们无从确切知道如此巨变的其中缘由,只能加以揣摩。</h3> <h3>  当朱翊钧还是一个十岁的孩童而被立为皇帝时,有三个人辅佐他,母亲李太后,太监冯保,内阁大学士张居正。在亲情的护佑下,在才学之士的严谨治理下,国昌民安,出现了盛世之治。这三个人对他的管教相当严格,希望培养出一代圣君,他不仅要用大量时间来学习儒家的传统经典,而且要严格遵守一个君王的规范礼仪,担任天下之任,学习治国之道,然而对于一个孩子,如此严厉的管束必然会压抑他的天性,造成他内心的缺失感,后来李太后在朱翊钧大婚后离开皇帝身边,而张居正去世,冯保又被免掉官职,朱翊钧身上的三座大山被去除,他一旦不再有约束,年少时被压抑的习性便爆发出来。<br></h3><h3> 神宗皇帝最初不上朝,是因为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他喜欢宫中的一个妃子郑贵妃,她聪明伶俐,是神宗压抑的帝王生活的唯一亮色,在他有终于可以独立处理朝政时,他希望把皇位传给他和郑贵妃生的儿子,但是这个儿子并非长子,所以大臣们轮番上朝进谏,让他的这个愿望无法实现。神宗皇帝迫于无奈,便采取了一种消极的方式进行对抗,就是不上朝。他在位48年,其中30年一直隐居在紫禁城的后宫,在幕后处理政务。到最后,索性连大臣都不见面。后来,这位皇帝去世,和自己的两位皇后合葬在定陵,但这里面却没有自己的宠爱的郑贵妃,10年后去世的郑贵妃,由于被大臣们看作红颜祸水,最终没能与皇帝合葬。神宗皇帝到最后,也没能与自己最心爱的女人葬在一起。</h3><h3>爱江山 更爱美人</h3><h3>哪个英雄好汉宁愿孤单</h3><h3>好儿郎 浑身是胆</h3><h3>壮志豪情四海远名扬</h3><h3>人生短短几个秋啊</h3><h3>不醉不罢休</h3><h3>东边儿我的美人哪</h3><h3>西边儿黄河流</h3><h3>来呀来个酒啊</h3><h3>不醉不罢休</h3><h3>愁情烦事别放心头</h3><h3> 李丽芬女中音的磁性嗓音,赋予了这里大气洒脱,豪迈雄浑的气质,震撼人心!</h3><h3> 这个可以发起万历三大征,在西北、西南边疆和朝鲜大战,战功卓越的皇帝,却无法立自己所爱的女人的孩子为太子,一个帝王,处处受到限制,责任多于权力,他或许觉得倦怠了,从小背负重任,亲政后也身不由己,于是便开始随心所欲。据史料记载,神宗皇帝不上朝后,渐渐开始纵酒,以至于朝廷上下,甚至民间,饮酒成风,以前母后不愿意他荒淫度日,现在他无人能管,民间选妃,一天选了九个妃子又如何,中国的皇帝自古缺少约束,一旦自大放纵起来,国家和民众就要遭殃,但是他们也寂寞,自称寡人,万人之上,高处不胜寒。当一个人又寂寞和缺少约束,而又拥有巨大的权力,人性的另一面就显露出来,今天我们把这种情况叫做"任性",而朱翊钧无疑是任性到了极点。这一任性,就任性了三十年,这一任性,让明朝由盛世走向了衰败。</h3><h3> 今天,物是人非,外面的世界生机盎然,历史如何评价这位君王充满矛盾的一生?我们又如何解读这个君王内心的波澜起伏呢?青山沉默不语。一切交给夕阳和晚风吧!</h3> <h3>  1958年,在时北京市市长吴晗跟郭沫若的建议下,发掘了明朝万历皇帝的定陵,从里面出土了大量的丝织品、玉器、金器等文物。还有三口金丝楠木的棺材。</h3><h3> 图为 : 金丝翼善冠、金丝冠、凤冠、冕旒冠、乌纱翼善冠、黄金洒壶,最出名的莫过于这件龙袍了,只可惜当年郭沫若非要挖掘皇陵,又没有足够的技术支持,这件封尘多年的龙袍在与空气接触后开始迅速氧化,如今我们看到的样子已经碳化破碎了,不过还是能从中看出其精致的程度。</h3> <h3>风雨张居正、传教士利玛窦。</h3> <h3>徒步五勇士</h3> <h3>合影后继续前行!挺近康陵!</h3> <h3>半道兵分两路,开心姐姐和远山饿了去找吃的,其余8人继续康陵。</h3> <h3>路边的红豆林好漂亮,一粒粒、一株株、一串串,阳光下红得透亮,而且还是许多成熟的柿子,甜在嘴里,美到心里!这里留下了我们的欢声笑语、更留下了美丽倩影!</h3> <h3>我想草儿姐最喜欢这里,因为啊因为她的名字啊😜</h3> <h3>一路追着大神小跑,到了康陵村。</h3> <h3><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span><b>第六乐章 康陵 梅龙镇的冬皇梅香</b></h3><h3><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康陵,朱厚照,庙号:武宗,年号:正德,在位时间1506~1521,在位16年,享年31岁</span></h3><h3> 明武宗朱厚照,明朝第十位皇帝,是明孝宗朱佑樘和张皇后的长子也是幸存的独子(一生叛逆的小孩儿),15岁继位年号正德。<br /></h3><h3><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朱厚照从小机智聪颖,喜欢骑射。即位后史书上出现两极评价,一方说他处事刚毅果断,批答奏章,决定国家重大事件。弹指之间诛权宦刘瑾,平安化王、宁王之乱,大败蒙古小王子,且多次赈灾免赋。而且,他在位时臣下仍有不少贤才如杨廷和、王阳明等,也从侧面反映出这位帝王治下总体上仍有可称道之处。应州大捷大败鞑靼军,立下了一战功。在应州一战中与普通士兵同吃同住,甚至还亲手杀敌一人,极大地鼓舞了明军士气。所以说他又是一个好的将领(继朱元璋朱棣朱瞻基后唯一亲上战场杀敌的皇帝 )。</span></h3><h3><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另一方面说他为政期间荒淫无道,国力衰微,一生贪杯、尚武、无赖,喜好玩乐。以往很多人认为他荒淫暴戾,怪诞无耻,是少见的无道昏君。但武宗虽嬉游玩乐,却也有抵御边寇之功,不至于朝廷亡乱,如果有孝宗的制节谨度,则为明君。</span></h3><h3><br /></h3> <h3>  然而通过近些年来历史学界的研究,历史学家对此颇有分歧,人们对武宗的认识有所改变,武宗只不过只是喜欢玩乐,有人认为他追求个性解放,追求自由平等,为人却又平易近人,心地善良,是极具个性色彩的一个人。从其所指挥的应州大捷来看也算是一位有真才实学的皇帝。</h3><h3> 正德十六年(1521年)三月,明武宗朱厚照驾崩于豹房,享年三十一岁,无子绝嗣。后以藩王入大统的堂弟明世宗对武宗既没好感,也没直接的血统关系,在《明实录》的编撰中令史臣多录其恶,丝毫不"为尊者讳",甚或添油加醋,无中生有,把"八虎"及江彬等鱼肉乡里之行径,一古脑都写在武宗账上,使得武宗皇帝之荒唐天下人皆知。</h3> <h3>当年明月评朱厚照:</h3><h3> 因为传奇经历和某些人的故意抹黑,朱厚照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知名度极高的一位皇帝,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他比他那位勤政老实的父亲要出名得多,如果在辞海里给他专门开一个词条,估计注解中有两个词是跑不掉的:昏庸、荒唐。</h3><h3> 以皇帝的标准来看,这两个词用在他身上倒也不算冤枉,他实在不是个敬业的劳动者。但以人的标准来看,他并没有做错什么,他并不残忍,也不滥杀无辜,能分清好歹,所以在我看来,他不过是一个希望干自己想干的事,自由自在度过一生的人。</h3><h3> 作为人,他是正常的,作为皇帝,他是不正常的。所以我就此得出了一个重要结论:皇帝这份活儿,真他娘的不是人干的。</h3><h3><br></h3><h3>谁曾忆,万军从中,纵横驰奔,所向披靡!</h3><h3>只记下,豹房后宫,昏庸无道,荒淫无耻!</h3> <h3>正德年间著名人物:</h3><h3>杨廷和(神童 十二岁中举 为官清正 镇静持重 皇帝不在朝政全靠他)</h3><h3>王阳明 (心学宗师 文武全才 知行合一第一人)</h3><h3>李梦阳(文学家 诗人 复古派前七子领袖,提倡"文必秦汉,诗必盛唐")</h3><h3>唐伯虎 ( 画家 书法家 诗人)</h3><h3>祝枝山 (书法家)</h3><h3>文征明(画家 书法家)</h3><h3>徐祯卿(诗人 "文章江左家家玉,烟月扬州树树花")</h3> <h3>  不喜八卦的我,是从京戏《梅龙镇》(又名《游龙戏凤》)中认识这位正德皇帝的😜。朱厚照多次微服巡行民间,在山西大同城郊李家村抢得美女李凤回京,刚至居庸关,又遇上一个绝色美女,就把李凤一人扔下走了。过了一年,李凤在居庸关生下一男孩后,积郁而亡。当地百姓为李在居庸关南山坡上立坟,因坟上长满白草,故称"白凤冢",至今此冢仍是"关沟七十二景"之一。 京剧《游龙戏凤》表现这段故事,剧中称李凤为李凤姐。朱厚照死后无嗣,臣下想起当年李凤的故事,遂到居庸关找到那个男孩回京即位,就是嘉靖皇帝。这个故事就是在十三陵地区流传了数百年的"正德无儿访嘉靖"的传说。陵后的山峰为"恋花山",是对朱厚照生在花丛,死在花下的嘲讽,而明廷为了皇家的脸面,就把"恋花山"改称"莲花山"了。</h3> <h3>  时一个伶界大王梅兰芳,一个坤伶须生泰斗孟小冬,人称冬皇,联袂主演巜梅龙镇》《二进宫》等京戏本子。二人本是梨园同行,相互钦羡,惺惺相惜;不断的合作又使二人加深了了解,互生爱慕之情。从此,开始了一段美好的生活。只因一场孟小冬的粉丝制造的血案而分崩离析,老死不相往来。那咿咿呀呀的唱腔犹在,但已物是人非。梅孟二人悲怆的故事给这略显萧瑟的康陵增添了幽怨之气!</h3> <h3>到此一游的标准照!摄影师草儿姐和马前卒大哥都在,只是少了开心姐姐和远山。</h3> <h3> 一路的狂奔饥渴难耐,德陵的春饼宴又是如雷贯耳,群主一声令下,便随着老板来到康陵村16号,品尝正宗春饼宴,人民币35元,二十多道菜,许是饿极的缘故,味道杠杠滴(老板,付广告费喽🤑🤑)讲真,的确不错。酒足饭饱,出发!</h3> <h3>沿路来到泰陵村,马路旁边就是我们这一站的目的地---泰陵!</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b>第七乐章 泰陵 朱祐樘 一生一代一双人</b></h3><h3>明泰陵 墓主:朱祐樘及皇后张氏</h3><h3> 《明武宗实录》记载,武宗即位后,即着手筹办孝宗丧事。礼部左侍郎李杰、钦天监监副倪谦和司礼监太监戴义对武宗说: "茂陵西面有个叫施家台的地方,是个建陵的吉地,大行皇帝的陵寝可以在那营建。"</h3><h3> 该陵位置存在不少不符合"吉壤"地方。谈迁在《国榷》中说:"泰陵临溪水,直流若干里,制又卑隘,识者知其地之不吉矣。"</h3> <h3>泰陵,朱佑樘,庙号:孝宗,年号:弘治,(1488~1505)在位18年,享年36岁。 </h3><h3><br></h3><h3> 朱祐樘,明朝第九位皇帝,明宪宗朱见深第三子,生母为孝穆纪太后。朱祐樘为人宽厚仁慈,躬行节俭,不近声色,勤于政事,重视司法,大开言路,努力扭转朝政腐败状况,驱逐奸佞,勤于政事,励精图治,任用王恕、刘大夏等为人正直的大臣,史称"弘治中兴"。虽末年宠信宦官李广,但是立刻改过自新,历代史学家对他评价极高,明朝万历年间的内阁首辅朱国桢就说:"三代以下,称贤主者,汉文帝、宋仁宗与我明之孝宗皇帝。</h3> <h3>  莫道无情帝王家,这位朱祐樘可是史上最深情的皇帝,将皇后宠上了天,为她散尽后宫,天下无妃 。他每天只与皇后同起同居,朝夕相处,过着平常百姓一样的夫妻生活。古代皇帝最讲子嗣昌盛,张皇后前后只生了两个儿子,其中一个还夭折了,就剩下武宗朱厚照一个独苗,就是这样的情况下,朱祐樘仍然拒绝选妃。</h3><h3> 一个深受儒家思想影响,宽厚儒雅又有魄力的帝王,他重情重义追求情感的专一,这个最完美的男人做到了多少人可望而不可及的"一生一代一双人"!但他却没有纳兰"争教两处销魂"的悲情,这个张皇后几百年来要受到多少女人的羡慕、嫉妒!</h3> <h3>飞鸿最欣赏的皇帝:</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他能活下来真是一个奇迹,由于他父亲宠幸万贵妃,后宫有孕者必死,朱佑樘母亲被意外临幸怀孕, 在宫女、太监的关怀下被偷偷养到六岁,才被父亲知道,立为太子。因自小体弱多病,与皇后感情深厚,一生只有一妻一子。他生而不易,勤政爱民,宽厚仁慈,知人善任,开创盛世,史称弘治中兴。</h3><h3><br></h3><h3>当年明月总结朱佑樘:</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他这一辈子没有享过什么福,却遭了很多罪,受过无数恶毒的伤害,却选择了无私的宽恕,他很少体验皇帝的尊荣,却承担了皇帝的全部责任。从黑暗和邪恶中走出来的朱祐镗,是一个光明正直的人。</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所以我给了他一个评价,是他的祖先和后辈都无法得到的最高评价:朱祐樘是一个好皇帝,也是一个好人。</h3><h3><br></h3> <h3>弘治朝著名人物:</h3><h3>王恕、马文升、刘大夏——弘治三君子(辅佐朱祐樘实现了“弘治中兴”)</h3><h3>李东阳(文学领袖兼宰相 4岁作书皇帝召见 8岁秀才 一目十行)</h3><h3>程敏政(神童榜眼 弘治十二年涉徐经、唐寅科场案被诬鬻题愤恨而死 成就唐寅艺术之路和徐经后人游圣徐霞客)</h3><h3>沈周(画家 吴门四家之一)</h3> <h3>陵区萧条得让人难以接受,一个铁栅栏门用锁搭着,六爷打开我们进入第一道门,隔着第二道栅栏往里看就听见一阵狗吠,看陵人出来不耐烦地骂了几句,我们陪笑,合影遂仓皇逃走。陵墓里面的样子我是啥都没看到,据先头部队的战友说里面养着猪,正要慨叹,飞鸿调侃"为朱家守陵,养🐷没有错!"一阵哄笑。</h3> <h3><br /></h3><h1> <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由于篇幅所限,环徒之旅分为上下两篇,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b></h1><h3><br /></h3><h3>PS:</h3><h3>喜欢北京胡同文化及文史爱好者的好友欢迎加入《逛胡同 品小吃》北京群</h3><h3>群主微信号:六爷:wsy0386</h3><h3>群主美篇号: 5680178 </h3><h3> 欢迎关注美篇:北京六爷0919</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