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北京早晨的风很大,很割人。我坐在中国体育报社传达室门口的一张椅子上等人,眼睛乌珠珠地盯着街路,想第一时间看到他,看到在心中已见到过无数次的老朋友徐世成。这是他的本名,现在的名字是鲁光,大家都叫他鲁大哥。</h3><h3>因为我也姓徐,我儿时玩伴有个叫徐禄成的,所以在我心里一直叫他徐世成,徐大哥。鲁老师是个记者、作家、画家。我的人生轨迹也是这样的,说白了,老师就是我从小到大的学习偶像,感觉能多学像一点就多成功一些。这不,我分别在永康日报社、金华日报社、钱江晚报社工作了20年,当记者时也是拼命三狼:稿子写得最多,釆访出危险最多,稿费领到最多。从20年前,我开始学画虾,艺名是白石门外行走,不是画家,但也很多乡人求虾。没有真正出过书,但这次乡愁专访会成书,多少也与作家沾上点小边边。嘿嘿,跑偏,扯远了。</h3><h3>记得第一次见到"鲁光",是永康溪下街当时一间照相馆的大招牌,鲁光照相馆,大大的五个字很是显眼。这次见面问老师,招牌是怎么回事?老师说,我见过它,应该是借我名想扩大知名度吧,后来我让卢广换店名时讲,现在你的名气这么大了,换了吧。呵呵,不久他就换掉了。</h3><h3>2015年,老师回家乡搞作品捐赠艺术馆专场活动,我那时还负责《钱江晚报》永康周刊,我就以鲁老师和牛为主题设计了周刊封面,并作了整版报道,并且从金华赶到永康活动现场,用直播平台做了全程直播,这是我的处女播,前后有4600多人看了直播,非常成功!</h3><h3>思绪让我走神,直到传达室老头喊,他来了!我才反应过来,看到老师同她女儿一起走了过来,不用搀扶,走路轻便,全不像八十岁的老人。</h3><h3>走进大院时,一拍脑门,嘛的,早上太急,我忘拿家乡带来的老黄头糯米白糖了!</h3><h3>当我这么近距离接触到老师时,我心里热乎乎的,心想今天一定要多了解一些情况,把老师的乡愁味写出来。</h3><h3>老师见到我这小老乡也很开心很亲切,说给够时间,尽管问。于是就从他上小学开始讲到当记者,讲到写《中国姑娘》,讲到画画,一个多小时,全听他讲,我听得入迷,因为知道他很多明面上的事情,书上、报纸上看到很多,大家也都晓得他很多闪光点,以前他接受的都是大媒体釆访,而今天,老师接受的是草根媒体的釆访,老师讲的一些小事情,风趣幽默,连边上的女儿都多次听笑了。</h3><h3>釆访鲁光老师,一定得提《中国姑娘》。老师说,待会送的书上都写了,我今天多讲点乡愁,这个就简单讲一下了。决定写女排是因为当时的社会环境,不是任务。当时排球、足球最有希望拿冠军,我就想写个东西,给全国人民一个交代。而且,当时社会舆论有这样一种说法:年轻人一代不如一代。我就想,女排姑娘就是年轻人,她们刻苦训练,也不是舆论说的那种情况啊。另外,刚文化大革命后,百废待兴,需要一种力量去引导。所以就有意识地在训练场上当观众,捡球,去了解接近中国姑娘们,很快报告文学《中国姑娘》横空出世,轰动全国。</h3><h3>老师讲他小家脚时从东阳中学到家里,从凌晨三点到当晩上12点,一天一个来回,步行90公里路,说后来体育好,走路快就是那时走出来的。还有一次是与同学走路20里地去义乌看火车,结果快到时,光听到火车叫,没看到火车,只听见火车开走的声音,然后就慌件老忙赶回学校上课去。</h3><h3>访谈中,老师讲到画红烛题材是受一次选美的启发,当时他带美女选手们在杭州灵隐寺拍照,照片洗出来后,看到美女背后的一整排蜡烛太震撼了,这让他联想起了方岩山的红烛,想起了一步一磕头还愿的香客,想起了女排精神,这就是生命的烛光呀!所以,他一画烛就大获成功,一画成名!</h3><h3>老师说起了家乡山里的居所,他说年纪大了,要想想如何处理,自己不用了,这么好的地方不要空着浪费。</h3><h3>提到捐献100多件作品、藏品给老家艺术馆,老师话就多了。他仍面对视频镜头,稍微调整了一下坐姿后继续讲:我在缙云石头村一农家乐等吃饭时,见到一对母子,儿子是10多岁的初中生,他一直瞅着我看,后来实在憋不住就大声说,您就是鲁光老师吧,我在博物馆看过你的画。我心头一热,感觉我捐赠作品给家乡艺术馆太有意义了,文化艺术得到了传承,这真的很欣慰。</h3><h3>我小时候在东阳读书,讲东阳话较厉害的,长大了在外闯荡都讲普通话,但家乡话一直没忘,一直讲得顺溜,后来想想,主要是我读报时就用家乡话,才至始至终都没忘家乡土话的,这就是乡音!</h3><h3>我现在一年有二三个月在家乡住,老家的山山水水、乡亲、农具等都可入画,老家的菜干肉、角干麦饼都太好食了,这就是乡愁!</h3><h3>我只留给儿女们有意义的东西纪念一下,捐那么多作品、手稿、藏品给家乡,这就是乡情!</h3><h3>老师还特别提到,接下来打算要设立一份鲁光艺术基金,可以每年组织一次中小学生作文、书画大赛,进行评奖,一届届延续下去,学生得了奖,这荣誉能影响孩子今后的路,这样的基金才有价值吧!</h3><h3>一个多小时很快就过去了,老师最后送了我两本书《我的笔名叫鲁光》、《印象鲁光》,扉页上已用毛笔题好了字:洪涛方家存阅,八十翁鲁光。因为乡愁专栏需要,我额外提了个要求,想老师题几个字:永康有个人。老师说,回家用毛笔写,写好微信发给我。结果今天早上让老师审阅下文章,一小时后,写好了字发我微信上了。</h3><h3>鲁光是牛人,是一头夜以继日一直奔波在路上不知疲倦、辛勤耕耘的老黄牛!</h3><h3>鲁光有牛劲,好像有永远使不完的劲!他的身上有如蜡烛一样的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光芒,他的身上有奋勇向前、决不服输的女排精神!</h3><h3>鲁光走牛道!他走的不是寻常路,而是斗牛场上斗牛走的险招活路!</h3><h3><br /></h3><h3>昨天晚上,我在微信朋友圈和文学爱好者群里留言探讨这篇文章的标题。一个晚上竟然有100多条留言,有的建议用《触摸中国姑娘的牛人鲁光》,有的说干脆用《牛大哥姓鲁》,我想了想就用【叩访名家】永康有个人之如肉麦饼一样的鲁光。因为,他如肉麦饼一样是一个乡愁标签!我说,什么是乡愁?就是在永康高铁站吃了一个肉麦饼,坐高铁到了杭州,又坐飞机到北京,出机场时风兜进嘴巴里,打了个嗝,出来的是菜干肉的香味,这就是乡愁!而鲁光,就是在偏僻的石头村,也有孩子认识叫得出名字,就是在世界各地,很多人知道他,知道这个牛人是永康人,他的名字叫鲁光!</h3><h3>补记:鲁老师看了文章后在电话上告诉我,乡愁是传统,是文化,是精神。我突然觉得这标题得改,苦思冥想后决定叫《 【叩访名家】永康有个人之神牛鲁光》</h3><h3>又记:乡愁原来是一支笔,传统的笔,文化的笔,流淌出精神的笔。所以文章标题还得改,叫神笔鲁光,虽有盗马良之嫌,但记者、作家、画家,三支笔之力能敌否?哈哈哈哈哈😂</h3><h3>终记:鲁老师终于出手了,他讲的原话是,其实最佳标题是:永康有个人叫鲁光。简单大气上档次!就它了!</h3><h3><br /></h3> <h3>鲁光简介</h3><h3>鲁光,中国著名作家、画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37年9月11日出生,浙江永康市双门村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画学会创会理事、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名誉委员、中华文化促进会市长书画艺术中心主任、香港亚洲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琉璃厂画院院长、中国生态书画院常务副院长、苏州大学和内蒙古大学兼职教授。历任中国体育报社社长兼总编辑、人民体育出版社社长、中国武术协会副主席、黄宾虹艺术馆首席顾问、黄宾虹艺术研究会顾问、中国体育美术促进会副会长等职务。</h3><h3>多次荣获国家新闻、文学奖。报告文学《中国姑娘》被收入多种教材,并收入共和国作家文库。</h3><h3>绘画师从国画大师李苦禅、崔子范。画风独具,厚实、拙朴、浑雅、现代。</h3><h3>在中国美术馆、中国画研究院、荣宝斋、宁波、烟台、金华、台湾、澳门和韩国、新加坡、日本等地举办过个展和联展。荣获过华人艺术大展金奖、现代中国水墨画特别优秀奖。</h3><h3>中国嘉德、荣宝斋、朵云轩、中国收藏家协会等艺术机构,连年推出台历、画册、专刊、介绍鲁光绘画艺术。</h3><h3><br /></h3><h3>主要作品</h3><h3><br /></h3><h3>著有报告文学集《东方的爱》、《踏上地球之巅》(合作)、《中国姑娘》、《把掌声分给她一半》、《中国男子汉》,游记《在世界屋脊旅行》(合作),电影文学剧本《第三女神》(合作),散文集《写画人生》、《随缘笔记》,长篇纪实文学《中国体坛大聚焦》(合作),传记文学《东方的凡·高》、《红色魔女》、《不进则退》、《世纪之战》、《生命写真》、《鲁光画集》等。《中国姑娘》获全国第二届优秀报告文学奖,《中国男子汉》获全国第四届优秀报告文学奖。人民文学出版社批准版《鲁光文集》。</h3><h3>代表作品</h3><h3>《中国姑娘》发表于1981年。《鲁光画集》</h3> <h3>明年三月份参展、提前剧透的高二米五的大牛画</h3> <h3>中国美协主席刘大为在给鲁光的信中说:"你的绘画成就,印证了一句老话,画格即人格 。你集记者、作家、画家于一身,为人正直大度,学识广博,阅历丰富,在绘画上有传承有创新。正是这些因素造就了您绘画的独特风格。"</h3><h3>著名评论家孙克说,"鲁光是画坛的一个另类,一个成功的另类。"</h3><h3>著名画家吴冠中评说,鲁光的画很新,很现代。</h3><h3>著名评论家何西来评说,"鲁光的画风,我以为敦厚浑朴之像,稚拙灵妙之趣12字当之,浑朴而近大化,稚拙而见童心。"</h3><h3>著名书画鉴定家杨仁恺老先生评点道,"鲁光先生以作家名世,作画乃其余事,然秉性不同与他人,构图、设色、运笔别开生面。正由于素养深厚,故而出手不凡,能突破传统之约束,开一时之新风,不让斫轮老手。"</h3><h3>著名书画家华君武说,"鲁光的画和人一样大气,很随意,体现了个人风格。"</h3><h3>评论家郑竹三认为,鲁光的画极传统,又极现代。</h3><h3>著名书画家范曾说,"鲁光退隐山林后,游物乘心,与天地精神往还,近年画作洗尽铅华,一任自然。观其画而知其人,曰厚、曰浑雅、曰天真、曰童心,此皆画者最难得者,而鲁光信手拈来均有此种天籁,于是风格独树,断不从俗。"范曾先生写一副对联送鲁光先生,"唯理是求人称陈亮,遗形而索我爱鲁光。"</h3><h3><br /></h3> <h3>2017年8月28日下午,第九届中国体育美术作品展览开展。377件作品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了体育与艺术结合的魅力。上午的预展中,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刘大为向巴赫介绍了作品有关情况。天津美术家协会以及著名画家、老艺术家代表鲁光先生向巴赫赠送书画作品。</h3> <h3>《生命》</h3><h3>此幅红烛在日本展出后,日本现代水墨美术馆馆长对鲁光说,:"你的红色征服了日本观众。"画展闭幕时,观众多达一千多人。<br /></h3><h3>著名画家、评论家周韶华著文称,"鲁光的 大写意中国画,得益于李苦禅、崔子范两位恩师的熏陶,但是他不克隆老师,能冲破陈规陋习,跳出老一套框框,完全用自己的眼睛感受新的世界,用自己的思想去寻找新的艺术方位,用自己的表现手段去解决自己的绘画语言形式,不但与老师们拉开了距离,而且打造出自己与众不同的现代画形式。"</h3><h3>尤其对鲁光以红烛为题材的创新之作《生命》,好评如潮。周韶华评点,"他画的不再是自然状态的红烛,而是与心灵相对应的熊熊燃烧的火把,意念中的铁壁红墙,与命运抗争的生命。艺术手段不期然而然地是表现主义与象征主义的表现,完全从文人画脱胎换骨为现代中国画的一个重要标志。因此,可以说,这一幅作品是鲁光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代表作。"</h3><h3>著名美术评论家杨悦浦认为,"表现生命的红蜡烛、对感官、对心灵有强烈的刺激,特别现代,意境很高,而且非常新。"</h3><h3>何西来评说,"满纸都是密密麻麻的燃烧着的一根根红烛,高低错落,再加上烛焰的黄白光芒所映出的三道留白,而烛芯又向后倾斜,遂形成三个红烛队列向前行进的动感,能给人以丰富的联想与哲思。"</h3> <h3>画出乡愁</h3> <h3>鲁光与卢广,嘿嘿,这两爷全是永康有个人的角!</h3> <h3>刚刚举办的师生画展</h3> <h3>两个人都姓徐</h3><h3>两个人都当过记者</h3><h3>两个人都会画画</h3><h3>两个人都爱写点东西</h3><h3>呵呵,这光不沾真是傻冒到家了……</h3> <h3>作者与鲁老师合影</h3> <h3>老师赠书题词</h3> <h3>老师为乡愁项目题词</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