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学路上不归人(红楼30)

向来痴,从此醉

<h3>他,以业余爱好着的身份敲开了红学隐秘的殿堂;他,开创了红学研究的秦学分支;他,在昏昏欲睡的正午时分的讲座,引来了大批追踪观看的人群;他,以小说的形式将探佚心得汇集成篇;他,成了继胡适、蔡元培、周汝昌之后红学研究的佼佼者。他,就是当代作家——刘心武。</h3> <h3>多少年来,《红楼梦》就象一处深不可测的宝藏,吸引着成千上万的人去探索,去寻觅,然而,追寻者多,有成果者少,可是越是这样,越是有人去挖掘。于是,涌现了许许多多的红学研究家,最有名的莫过于俞伯平、张爱玲、周汝昌。你放唱罢我登场,乍一看来,红学界硕果累累,热闹非凡,学术论文一篇接一篇,研究成果一本接一本,可是看来看去,却没有实质性的内容,新鲜感全无。在网上,我就见到有人劝阻购物者别买周汝昌的书,甚至发出这样的嘲讽:“周汝昌这一辈子是靠着红学混饭吃的,别上当。”的确,红学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处于全无新意、停滞不前的状况。</h3> <h3>一九九三年,后来居上的刘心武懵懵撞撞闯入了红学领域。另辟蹊径,自成体系是刘心武与其他研究者的最大区别。他以清晰的思路、不同的见解、新颖的想法给红学界吹了一股清风。清风徐来,吹散了红学家们多年来措手无措的种种疑惑。</h3> <h3>二OO五年,刘心武应央视的邀请,在百家讲坛将自己十余年的研究成果搬上了荧屏,剖析入微、鞭辟入里,霎时吸引了众多红学爱好者的眼球。尤其在互联网上,刘心武的讲座犹如炸开了锅,反应异常强烈,激赏者有之,鼓励者有之,质疑者有之,驳论者有之。不管其研究成果是否就是曹雪芹的真实想法,但有一点却不能否认,异常丰富的信息,颇有说服力的论证,刘心武以势不可挡的势头,开创了红学研究的崭新领域,掀起来网上网下、茶社酒楼再谈红楼的滚滚热潮。</h3> <h3>秦可卿,虽然位列金陵十二钗,虽然有黛玉之袅娜,宝钗之妩媚,却是个在第七回出场,十三回就死掉的薄命女子。按一般人的想法实在是无足轻重,可刘心武在通过对红楼判词与红楼梦曲的种种分析后,却以研究秦可卿为切入口,逐步开启红楼梦扑朔迷离的窗口,逐步解开草蛇灰线,伏延千里的不解之迷。剑走偏锋,却击中要害;拨开迷雾,能见得明月,这确实让人始料不及。</h3> <h3>刘心武对红楼梦的研究,最为显著的特点,就是抛开高鄂续写的后四十回,仅研究曹雪芹拟写的前八十回。主要通过对第五回《游幻境指迷十二钗 饮仙醪曲演红楼梦》中金陵各钗的判词和红楼梦曲及文中出现的诗词、对联来进行研究,将隐藏的、不未人知的故事挖掘出来,探索出来,故而,他的研究被称之为探佚,他写的《金陵三钗之死》等研究文章被称为探佚小说。</h3> <h3>鉴于对《红楼梦》的喜爱,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关注着红学研究。各种学术研究书籍也买了不少,可是读来读去,始终没有耳目一新的感觉,没有让人信服的论证,五花八门的研究,莫名其妙的举证,让人感觉甚是可笑。可刘心武的探佚却让我觉得言之有理,理之有据,听起来津津有味,想起来回味无穷,还真是那么回事。因此,酷热的暑天,我宁愿牺牲香梦沉酣的时刻,也要与刘老师一道追随红学的脚步,我想,荧屏前,象我这样的痴迷者应大有人在。刘心武,在中国掀起的这股红楼热浪,是多么的不可思议啊!</h3> <h3>众所周知,曹雪芹出生在一个特殊的家庭,处于一个谨言慎行、文字封闭的年代,因此红楼梦中假语村言之处甚多,也因此研究红楼是件极苦的差事。一个论证需要查阅无数资料,跑很多地方,然而刘心武,一个中国知名的作家,一个六十出头的老年人,出于对红楼的热爱,出于对文学的研究,不顾众人的误解,却逆流而上,自讨苦吃,这份以苦为乐的赤子情怀,怎不感动你我?怎不叫人洗耳恭听?</h3> <h3>“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这是曹雪芹的感叹,然而经过聆听一次次的讲座,我隐隐觉得,刘心武很快就能将曹雪芹的遗憾化为乌有,很快就会将后四十回的重重疑云一一拨开。 </h3> <h3>刘心武,这位红学路上不归人,正是那上下求索,深解红味之人!</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