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font color="#010101">前言</font></b></h1><h3> <b> 穿衣服扣扣子,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对于语文课本教学而言,文本解读就是这第一粒扣子。文本解读是语文阅读教学的根,是语文教学的第一步,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离开这一步,那些所谓的课堂教学流程、方法和技巧等也就完全成了无源之水。</b></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font color="#010101">活动目的</font></b></h1><h3> <b> 为了走好这第一步,走好这关键的一步,为了提高我校语文教师的文本解读能力,为了提高我校语文教学水平,临高中学语文组与鲁东名师工作室联合打造了本次以文本解读为主题的集公开课、评课、说课、讲座为一体的语文教学盛宴。</b></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font color="#010101">活动组织者</font></b></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临高中学语文组及鲁东名师工作室</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鲁东名师工作室简介</div><h3><font color="#010101"><b>鲁东名师工作室以“导师制”为运行模式、以课题研究为重要方式、以教学研讨为主要内容,在“名师工作室领导小组”的领导下,自主开展系列教研教改和培养我校语文学科优秀教师的工作。鲁东名师工作室自成立以来通过领导小组的带领,通过组员的积极努力在校本课程编撰、课题研究、公开教学、学术论文等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通过本名师工作室方案的实施,将有助于解决我校语文教学过程中重难点问题,将进一步为我校培养一批具有先进理念和较强教学技能的优秀教师,推动我校语文教学不断向前发展。</b></font></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010101">活动流程</font></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font color="#010101">活动实况</font></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一)</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font color="#ff8a00">寻秋赏秋<br>——王莹老师讲授《故都的秋》</font></b></h1><div> 王莹老师教态大方自然,语言优美而有感染力,尤其是,当她用轻柔的声音,舒缓的语调,为学生配乐朗读文章的前两段时,更是给人带来了巨大的美感,让人不禁感慨语文老师本身就是语文,就是最美的诗篇。</div><div> 王莹老师紧紧围绕寻秋、赏秋两个环节,回归语言,回归文本让学生从字里行间品味出北国的秋景与秋味,在这个过程中王莹老师充分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以及话语权,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以及学生的个性化解读,因此,学生在王莹老师的引导与鼓励下深入文本,体悟情感,大胆表达,课堂取得良好的效果</div>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二)</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font color="#ff8a00">尝试与遗憾并存<br>——王莹老师做教学反思</font></b></h1><div>王莹老师课后做了教学反思:</div><div>1、教学设想:转变以往重形式轻内容流于花拳绣腿的观念,回归文本,引导学生从字里行间体悟秋味</div><div>1、教学效果:突破固化教学模式,勇于取舍,尝试新的教学模式</div><div>2、教学重难点:紧抓景与情的关系,通过寻秋——赏秋——悟秋三个环节品读秋味与作者的情感</div><div>3、教学困惑:多给话语权与时间把控之间的矛盾如何解决</div>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三)</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font color="#ff8a00">慢出语文味<br>——王华老师评课</font></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font-size: 16px;"> 王华老师高度评价了本节课,王华老师认为王莹老师带领学生回归文本、回归语言,大胆放手让学生质疑、探究、表达,这种“以学定教”的方式,展示高超的课堂驾驭能力和教学魄力。王华老师认为:慢下来,才有语文味,语文课,不必赶。</span><br></h1><div>最后王华老师提出思考:研读的密度是否过大</div>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四)</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font color="#ff8a00">碰撞提升<br>——桂月玲老师、吴晓虹老师说课</font></b></h1> <h1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font-size: 16px;"> 桂月玲老师重点环节设计为“小组研讨,内化建构”。这一部分以品味语言为主,深入文本挖掘文字背后的情感密码。从这些存在于天空地面、千家万户的秋姿秋态秋声秋实中,可以看出作者对具有浓厚的北国地方特色的人情风物的热爱赞美,对故都之秋的神往、眷恋,可以看出作者借此流露的真切深沉的民族感情和追求淡薄、恬静、悠闲的生活情趣,也可以看出作者流露的深沉的忧思与落寞之情。这一环节只设计一个问题:你如何理解“清、静、悲凉”,文章中那些句子体现了“清、静、悲凉”</span><br></h1><div> 探究升华环节设计的问题为:题目为什么是“故都的秋”而不是“北国的秋”?</div><div><br></div> <h3>吴晓虹老师根据教材与学情制定的教学设计如下:</h3><div>(一)情境导入</div><div>图片展现北京秋景,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北京秋天的绚烂多姿,并配以音乐,使学生如见其景,如临其境。</div><div>(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div><div> 1、试着以“秋”字为首字,概括文中所描绘的故都的秋景都有哪些。</div><div> 2、找出文中哪句话最能概括故都秋天的特点</div><div>(三)精读课文,品析语言</div><div> 问:文章是如何体现北国秋天“清、静、悲凉”的特点的?(从颜色、声音、环境等角度进行赏析。)</div><div>学生分组,合作探究<br></div><div>根据第一幅图的赏析方法找出其余图中景物如何体现“清、静、悲凉”?</div><div>分组展示成果</div><div>(四)美读文段,体悟情感</div><div> 问:作者在此文中是“悲秋”还是“颂秋”呢?</div><div>(五)写作训练,课后练笔</div><div>作业:以“校园秋景”为题写一篇短文。</div>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五)</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font color="#ff8a00">引领方向,促进发展<br>——鲁东老师做讲座</font></b></h1> <h3><b>通过讲座我们看到了一个专家型,一个学者型的教师的睿智与优秀,感受到了一个语文教师对于教研工作的饱满热情与深厚的理论功底。</b></h3> <h1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font-size: 16px;">鲁老师讲座三部曲:什么是文本解读;文本解读的意义;如何进行文本解读。</span><br></h1><div>一,什么是文本解读</div><div>文本解读是阅读者在阅读文本是内心的感想与联想。</div><div>二,文本解读的意义</div><div>文本解读是方向和目标,而教学方法和技巧是通过这一方向到达目的地的路径,因此,方向一旦有误,教学效果必然与文本主旨南辕北辙。王尚文先生指出:语文教学的弊病,我以为病象虽在教学,而病根却往往在语文。 ‘语文’缺乏一定的根底,‘教学’往往会越研究越糊涂,甚至还不如不研究的好。这里所说的“语文”即教学内容;“教学”即“教学方法”。</div><div>三,文本解读的方法</div><div>(一)、忠于文本</div><div>(二)、品味字词</div><div>1、补。就是在原文上添加标点、字、词、句子或段落,让学生比较推敲品味课文的语言。</div><div>例如:《最后一课》里有这样一段话:韩麦尔先生站起来韩麦尔先生站起来……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我们可以通过补充韩麦尔先生想说什么而说不下去了来理解他的情感。</div><div>2、删。就是在原文上删减标点字,词句子段落,让学生比较推敲品味课文的语言。</div><div>例子: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 ——《荷塘月色》朱自清</div><div>通过提问其中“觉”字能不能删掉,删掉会有什么变化来把握情感。</div><div> 3、调。就是调整原文的词序,继续断续,使之变换在文中的位置,让学生品味语言的妙处。</div><div>比如:通过《故都的秋》里面的“气味也没有,声音也没有”跟“没有气味,也没有声音”有什么差别来揣摩情感。 </div><div>4、换。采用变换课文的标题、标点、字、词、句子或段落的办法,让学生比较、推敲、品味课文的语言。 </div><div>《雷雨》中“你的第二个孩子不是已经抱走了吗?”的“你的”能不能换成“我们的”来品味人物形象</div><div>5、连。采用联系课文前后词语句子或段落的办法,让学生结合文章内容和语境来揣摩语言的内涵及妙处。 </div><div>比如:《红楼梦》中晴雯撕扇的一节,晴雯的火气是怎样一步步被挑旺的,可以联系宝玉撇得清;宝玉说得绝;袭人装老大;袭人分亲疏;宝玉痛许诺;袭人下贬词等前后语境体会。</div><div>6、比</div><div>(三)、知人论世</div><div>1、了解时代的文化。</div><div>2、了解时代的故事。</div><div>3、了解作者,或人物有相同尺码,的人的命运。</div><div>(四)、以意逆志</div> <h3><font color="#010101"> 鲁老师深入浅出的讲解为我们语文老师的文本解读指明方向,我们不由地被鲁老师广博的理论素养所深深折服。</font></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六)</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font color="#ff8a00">抬轿子,搭平台<br>——杨国歌组长做总结发言</font></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font-size: 16px;"> 杨组长坦言自己肩上的两个重担:一个是整个学校的语文教学成绩,一个是语文组教师的专业发展。他希望通过抬轿子,搭平台的方式为更多的年轻教师提供成长的机会,为语文组营造浓厚的学术研讨氛围。他希望做更多的尝试,解决教学问题,培养教学骨干,收获教学成绩。同时,他强调我们教师对文本的解读不能只停留在想一想或者是照搬教参的层面上,一定要自己真正动手书写自己的体悟,因为很多想法或困惑必须通过写作来加深理解与内化,没有动手书写就没有对文本更深刻的理解。正所谓:想,都是问题;做,才有答案。从中我们看到了一位长者对后生的殷切期望。</span><br></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七)</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font color="#ff8a00">活动小结</font></b></h1> <h3> <b> 教研活动是教师成长的扶手,进步的平台,通过观摩教学,倾听讲座,评课说课等方式我们可以博采众长,碰撞提高。</b></h3><h3><b> “教什么远比怎么教更重要”让我们一起回归文本,回归解读吧。而一个人的眼光、学识、才华,又决定着他文本解读的高度与深度,因此,提高我们的生命境界或许才是进行文本解读的终极途径。</b></h3><div>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