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自诩莲者,当奉之高洁,不修其傲骨,无以为清莲。<br><br>青莲巷——这一条青石古巷,于我而言,本不知其前生,不明其渊源。直到即将面临割舍,才终于想起去探寻一番这原本已经习以为常的拥有。人总是有些痴傻,什么时候开始,失去竟成了珍惜的唯一理由?<br><br></h3> <h3>听闻,青莲巷原名青莲阁。相传,公元726年,曾因诗仙李白流放幽居在此而得名。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享誉古今的唐代浪漫主义诗人。<br><br>李白,是那个:“酒入愁肠,七分酿月光,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半个盛唐”之人。也是那个:“尽有昭昭明星之德,日日齐辉之才”的一代文豪。更是那个:“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的落寞狂客。如此不起眼的古石小巷,只是因为深藏他的那些过往,才得以正名“青莲巷”。<br><br></h3> <h3>这样的青石巷,摆在喧嚣的繁华街角,的确有隶属文物般没落。在靠近它的时候才真正的理解为何再不舍也要放弃的理由。<br><br>古朴的巷口,朱红的圆形拱门。青莲阁的题字因饱经风霜雨雪的洗礼早已面目全非。斑驳的墙壁是数十载寒来暑往里光阴的沉淀的见证。前世今生的轮回磨砺中,祼露的青砖红瓦纵然再有如何的铮铮铁骨,如何百般深沉的隐忍之息,也终有了残败的倦容。青石板铺成的路面,被岁月践踏成殇。不复往日清晰模样。发光的石板,映衬出的是那副一梦千年的迟暮红妆。<br><br></h3> <h3>弹指刹那的一方流年里,这些都是光阴散尽里韶华倾负的模样吧。不知当年“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那一位圣贤,在这条如今不堪多言的青石古巷里,是否也有我此刻的几许徘徊,当喜或悲?<br><br><br></h3> <h3>顺着老街前行至老巷的深处,有一处钟表修理店,叫做姬记老字号钟表修理店。许是因为即将搬迁而门庭冷清,在午后阳光辉映下,更增添了几分时光不老,岁月静好的温馨。<br></h3> <h3>虽然如此的青莲巷,对于光鲜亮丽的城市而言,是有些寂寥。但是有着太白先生这样的沉韵留香,仍是一条文化的纽带。“以爱育爱,以人为本”座落于此的青莲巷小学,更是浸染了这样深厚文化底蕴的校区,近60多年的开办历史沉淀,己然发展成为了一个爱心满溢充满和谐氛围的成长揺篮。只道是“天生我材必有用,更何况自古英雄出少年!”<br><br></h3> <h3>末了,我终究有些不舍,不舍曾经“水墨池塘烟雨巷,淡影浮月冷花窗”。更加不舍太白先生“缕缕酒香入诗行,卷中墨迹己成章”!这是刻入心间的一捧执念。<br><br></h3> <h3>然而,春来秋往,昼夜交替,是轮回纲常之理。推陈出新更是社会发展的势必之行。脱胎换骨,终有阵痛。但痛过后的意气风发是万物循环的始终。眼前孩子奔跑的脚步里有对明天的向往。我想,前行的岁月中我们有责任将它过得尊贵而美好!<br><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