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友招远聚会纪实

夏广泰

<h1>  </h1> <h1>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当我们大家还沉浸在“八一”期间坦修连战友徐州聚会的欢乐气氛中时,当我们还在逐一辨识集体合影中每位战友的容貌时,时光的脚步己悄然走到了金秋十月,此时,秦得友在微信群中向战友们发出了11月下旬在山东招远聚会的邀请,他希望战友们“能来的都来”。一时间,有关“招远”和“秦得友”的话题,高频率地出现在多个战友微信群里:秦得友培育的“霜冻摘”和“踏雪摘”苹果,口感好、甜度高;到秦班长的苹果园里去采摘苹果,看看他的苹果园是啥样子;听说中央电视台还报道过他艰苦创业、开垦荒山的事迹呢……</h1><h1> 面对秦得友的热情相邀,怀着对战友的崇敬心情,为了更好地了解他几十年扎根山区、垦荒创业的艰辛历程,我踏上了去招远的路程,并用相机记录下这次战友招远聚会的过程。</h1> <h1>  招远,是山东省辖县级市,由烟台市代管,中国百强县之一,位于山东省东北部,东接栖霞市,西靠莱州市,南与莱阳、莱西两市接壤,北以龙口市为邻,西北临渤海莱州湾。县内矿藏资源丰富,以金矿和银矿为主,为“中国产金第一大市”,被誉为“中国金都”。这里是“龙口粉丝”的发祥地和主产区,是誉滿中外的“银丝之乡”。这里还是最早引种日本红富士苹果的地方,以产量高、果质好而被称为“中国红富士之乡”。</h1> <h1>  招远黄金博物馆</h1> <h1><br></h1> <h1>  招远,于公元1130年始置为招远县,取义“招携怀远”,意为招集远方的流民回乡农耕。“招远者,招携怀远之义也”,(《山东通志》语)。</h1><h1> 招远,县域面积1380平方公里,人口近60万,下辖14个乡镇(街道),秦得友所在的阜山镇是土地面积最大的乡镇。</h1> <h1><font color="#010101">  2017年11月24日,来自北京、上海、张家港、天津、淮安、涟水、徐州、山东烟台、龙口、莱州、邹城和招远的近30位战友在招远相聚,共同下榻在招远市温泉路126一1号文峰酒店。</font></h1> <h1>  当晚6:30分,招远战友在文峰酒店四楼宴会厅举行欢迎晚宴,秦得友代表五位招远籍战友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他那真挚的感情、朴实的话语深深打动了在场每一位战友,现场气氛顿时活跃起来,战友们不约而同的举起酒杯,共同庆贺战友招远聚会的成功举办,感谢招远战友的热情相邀、盛情款待。</h1> <h1>  这次战友招远聚会,很高兴的一件事是联系到了坦修连老连长王鹤武,已届74岁高龄的他从江苏淮安乘车数百公里赶来招远与战友会面。孙景全连长身体不太好,自己驾车携夫人从龙口赶来参加聚会,他们的到来,让大家心生感动,虽然四十多年沒谋面,大家依然相见如故,有说不尽的话题、道不尽的战友情。</h1> <h1>  </h1> <h1>  2017年11月25日早饭后,战友们驾车前往秦得友所在的招远市阜山镇东马家村。东马家村位于招远市东部山区,距市区约20公里,上午九时许,我们来到了秦得友的百亩果园。</h1> <h1>  建在山坡上的农家屋,是主人劳作时遮风避雨、食宿歇息的地方,它见证了秦得友二十余年来垦荒植树的艰辛历程。</h1> <h1>  在山坡向阳的一面,数不清的苹果树上结满了红的、黄的苹果,当下这个季节,村里其他果农早已采摘完了自家的苹果,只有秦德友的果树上还留有苹果,这就是他独创的品牌“踏雪摘”苹果。</h1> <h1>  </h1> <h1>  在果园现场,秦得友向大家详尽地介绍了培育“踏雪摘”苹果的过程,现在挂在树上的苹果,虽然已不是那么光鲜、青翠欲滴的样子,表皮也已有皱,但是由于在树上的时间比其它苹果长,吸收的营养和光照多,所以口感好,甜度高。一位上海战友对我说,前段时间,他订购了几箱秦得友的“霜冻摘”苹果,口感特佳,甜里带点微酸,很开胃口,因他长年吃苹果,经过比较,感到比新疆的阿克苏苹果还好吃。</h1> <h1>  秦得友讲,他现在的果园面积在百亩以上,已结果的树是1500株,还沒结果的小树是1000株,他的苹果以“霜冻摘”为主,“踏雪摘”苹果根据订单数量而定,现年产苹果12至15万斤。</h1><h1> 秦得友讲:烟台苹果采摘时间一般在10月1号至10月底结束,是百家苹果百家味。我的“霜冻摘”红富士有机苹果,采摘时间是在霜降后立冬前几天,时间约为11月1号至10号,这时候的苹果特点是深红色,观感、口感均佳,是送礼之佳品;“踏雪摘”黄金苹果,采摘时间是小雪后下的第一场雪,气温在零度以下,时间约在11月25号至12月上旬,特点是金黄色,黄秧糖心,是他的独创品牌,是苹果中的最长寿果,是送礼之上品。</h1> <h1>  战友们非常认真、仔细地听取秦得友的讲述。</h1> <h1>  秦得友介绍完后,让战友们去亲手采摘并品尝他培育的苹果,战友们看到树下有很多被风吹落的苹果,怕浪费掉,想去拣来吃,都被秦得友拦下,他说:咱自家的苹果,不用客气,去摘树上好的吃。他的话语又一次感动了大家。我忙于拍照,沒有去摘苹果,得友从采摘下来准备对外发货的苹果筐中挑选了两个,亲自送到我的手上,我一时语塞,不知对得友说什么才好……。</h1> <h1>  面对如此热情的战友,大家也不再客气,就近采摘下红的黄的苹果进行品尝,先行吃进苹果的战友,边吃边说:好吃,真好吃,吃到嘴里粘粘的,甜甜的。有的掰开苹果,看到中间有糖心,流出的苹果汁液粘度很高,能吻到一股清香的味道,大家很高兴,我看到有的战友连吃了三个苹果后说:红的、黄的苹果一样好吃。</h1> <h1>  来自上海的战友陈国强,跑上跑下的忙于为大家拍照。</h1> <h1>  在采摘和品尝苹果的同时,战友们纷纷拿起相机和手机相互拍照,以便记录下这里的活动场景和欢快的气氛,日后把它分享给众多的战友和家人。</h1> <h1>  来自江苏涟水的王苏京战友,是他驾车与家属一起陪护王鹤武老连长来到招远,在这个值得纪念的地方,我为新老战友留下了一张合影照。在坦修连战友徐州聚会发出的倡议书中,我们曾提出:坦修连战友是兄弟,有事同助,有难同帮。感谢你,王苏京,你做到了。</h1> <h1>  王苏京夫妇俩。</h1> <h1>  74岁高龄的王鹤武老连长。</h1> <h1>  站在战友复垦后的荒山上,背依成片的红、黄苹果树,呼吸着山区特有的清新空气,品味着“踏雪摘”的香甜,心中荡漾着浓浓的战友情,大家拍呀、照呀,好不尽兴。留下吧,留下这次难忘的招远之行,留下战友炽热的感情,留下战友事业有成的自豪和收获后的喜悦,更留下战友聚会不尽的话题,尽管照片留下的是固态的影像,但在大家的心中,留下的是源远流长的战友情。</h1> <h1>  在果园现场,秦得友向大家介绍他为苹果树施放的肥料,是由羊粪便加10%的花生饼或是大豆粕加酵母,发酵2个月后使用,他不使用化学肥料,更不使用激素肥料和激素农药。我认真查看了现场堆放的肥料,确实如他所讲的一样。</h1> <h1>  由于村庄离果园较远,上山的路弯多路窄,且全是土路,拖拉机是主要的交通运输工具。</h1> <h1>  停在路边的一辆机动三轮车,引起了我的注意,它遍体鳞伤,锈蚀斑斑,它伴随秦得友走过了二十多年垦荒植树的艰难历程及果园劳作的辛苦,它也亲眼看到了秦得友事业有成后喜获丰收的满脸笑容。秦得友沒有抛弃它,让这位老朋友继续陪着他,共同走向更加辉煌的明天。</h1> <h1>  为了让战友们能看到果园的全貌,秦得友带我们向山顶走去,路上他不时停下脚步,讲解周边的地形地貌和山上的植物以及种植的其它果木如桃、梨、柿子、板栗等。</h1> <h1>  在树上套着纸袋还沒采摘下来的“踏雪摘”苹果中,我看到很多被小鸟啄食过的苹果,我问秦得友:你创立“踏雪摘”品牌苹果,代价很高啊,期间被风吹落的和小鸟啄过的,数量不是个小数目,如果提前摘下来,是不是经济收入更高一些,秦得友说:我沒计算过这个成本,我只是想创个品牌,让人们吃到更好的苹果,现在我的苹果在当地很有影响力,供不应求,不够卖的。望着眼前这位有着山东人标准体型的“山东汉子”,他的直爽、朴实、厚道及好客,让我很受感动:秦得友,你是我们山东人的骄傲,我为你喝彩,为你点赞。厉害啦,我的坦修连战友。</h1><p class="ql-block"><br></p> <h1>  来到山顶,秦得友介绍道:1995年,他与村里签订下这座荒山的承包协议,承包时间为30年,现在又续了40年。这座荒山离村庄较远,交通不便,土地植被不好,山下虽有水库,但是要把库水引到山上,垂直高度为50米,一般村民不具备这个能力。秦得友入伍前在村里当过两年果树技术员,村里的第一棵苹果树经他手栽下,种苹果他懂技术,是内行。经过部队几年的锻炼,退伍后又进工厂当过工人,做过厂长,既有宏观的管理、协调和掌控能力,又有微观的动手、办事能力,对动力、机械既懂原理,又会操作,更有一股军人特有的干劲、闯劲和特别能吃苦的精神,这一切让他站得高、望得远,先人一步,敢于拿下荒山的承包权。</h1> <h1>  秦得友讲道:我们所在的这个地方是招远与栖霞的交界处,由于地理结构,栖霞的水向东流,招远的水向西流,水库的水量很充沛,一般不会干涸。这些年来,他垦荒植树,完善各项配套措施,人工挖沟下管道3000多米,架设电线1300多米,修建道路,用推士机整平土地等,先后投资10万多元和不计其数的劳力劳作,经过20多年的艰苦奋斗,才成就了现在的果园。招远市委书记曾亲临这座荒山来视察,称赞秦得友是招远市开垦荒山的模范。2004年,中央电视台《农科栏目》以荒山变绿州为题,用半小时的时长专题报道过秦得友开发荒山的感人事迹。</h1><p class="ql-block"><br></p> <h1>  秦得友讲道:我的苹果为什么好吃,一是自然环境、地理位置好,蓝天白云,无雾霾;二是水源充足无污染;三是山高日照时间长,梯田光照无遮挡;四是不用巨毒农药和化学肥料,用的是动、植物有机肥;五是采摘时间较晚,营养成分更多;六是经整理后的山地土壤,很适合苹果树生长。是的,土地健康,瓜甜果香。</h1><p class="ql-block"><br></p> <h1>  从山顶走下来的这条路,是秦得友承包荒山之初最早修建的一条生产路,路旁他亲手种下的松柏树早已长大,这说明他开垦荒山之初,改善生态、绿化环境的意识就很强。</h1><p class="ql-block"><br></p> <h1>  路旁,是秦得友动用推土机整理过的一片片梯田,上面是今年刚植下的苹果树苗,他今年共栽种了800棵小树苗,四年后即可结果产生效益,同时他也伐掉了一部分树龄长的老树,新旧更替,以永葆果园之长青。我问得友,一亩地能栽种多少小树苗,他告诉我说40棵左右。我看到地里有大水漫灌后留下的痕迹,得友说下一步要上滴水浇灌,既节约水源又能保障果树生长需求。是啊,我们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h1> <h1>  从山顶走下来,我们沿环山的生产路来到秦得友的农家屋。</h1> <h1>  屋里屋外,放置着各种农业生产机具和包装、运送苹果的所需物资。</h1> <h1>  </h1> <h1>  树下,一只看家护园的藏獒,一改平日的凶猛,正温和的望着我们,仿佛它也知道我们是它家主人的朋友。</h1> <h1>  屋外的空地上,养有多只鸡鸭,有的站在墙头上,不时地向我们示好,好一派人畜兴旺的农家景象。</h1> <h1>  屋顶上,囤放着收获的玉米。</h1> <h1>  堆放在屋顶上的花生,它提示我们,苹果园中不止有苹果,还套种有多种农作物。充分利用土地,一分耕耘,一分收获。</h1> <h1>  一些果农,正在拣选刚摘下的“踏雪摘”苹果,然后给拣选过的苹果套上保鲜袋,随即装箱准备发货外运,很像工厂里一样,流水作业,有条不紊,他们动作熟练,迅速快捷,劳动强度也不算小。</h1> <h1>  参观完果园,己是中午时分,秦得友邀请大家去家中作客,我们驱车来到东马家村秦得友家中。</h1> <h1>  秦得友的住宅位于村庄中心地带,街巷整洁,道直路宽,农户的房屋多是砖石结构,电视、电话及无线宽带早已进村入户,不少农户家门前停有自己的轿车,还有几辆运输苹果的大车停在村边。</h1><p class="ql-block"><br></p> <h1>  秦得友的SUV越野车停放在自家屋外的路边。</h1> <h1>  秦得友家的大门。</h1> <h1>  秦得友在家中院子里安排了三桌家宴款待大家。我看见有兔子肉端上来,我问秦得友,是野兔子肉吗?他告诉我,我们来之前,他喂的家犬在苹果园里一次捉了三只野兔子。真是战友来相聚,家犬也助兴。</h1><p class="ql-block"><br></p> <h1>  秦得友的自酿葡萄酒,没有放水,口感很好。</h1> <h1>  院子上方是钢结构框架采用玻璃镶嵌,防尘,采光好,冬季保暖。</h1> <h1>  席间,我问上海战友张国平,经他联系,到上海做手术的那位张家港战友身体恢复如何,国平讲恢复的很好,已能正常行走,他前些天应邀去张家港,那位战友还能骑自行车呢。我拉着国平的手说:我代表战友们感谢你,你让战友提高了生活质量,更有了做人的尊严。听说国平和几位上海来的战友,知悉招远一位战友家境困难,这次还携带捐款,专程到这位战友家中去看望。真可谓:战友情深,大爱无疆。</h1><p class="ql-block"><br></p> <h1>  </h1> <h1>  秦得友家中客厅,宽敞明亮,现代生活设施,一应俱全。</h1> <h1>  我在客厅里看到秦得友的全家福,全家六口人其乐融融,儿子现在威海武警支队任副支队长,已是副团职干部。我们衷心祝愿得友全家健康快乐,美满幸福。</h1><p class="ql-block"><br></p> <h1>  下午三时许,北京战友姚卫、熊晓铿驾车从首都一路赶来,风尘仆仆的他们,顾不上休息,即与战友们相拥在一起。真是,千里迢迢会战友,北京招远一线连,不顾旅途劳与累,真情一片众点赞。</h1> <h1>  天色渐晚,战友们准备启程返回招远文峰酒店,秦得友代表家人送前来招远相聚的战友每人一箱苹果,让大家在返程途中或回家后与家人共同品尝。得友以一己之力,接待近30名战友来招远相聚,大家都很受感动。</h1><h1> 我见到得友的苹果包装箱有两种,图中上面的箱子适合去车时自己带回,图中下面的箱子用于快递邮寄。出于对“踏雪摘”苹果品质的肯定,也为了助力战友秦得友把苹果事业做大做强,战友们纷纷订购“踏雪摘”苹果,少则几箱,多则几十箱,以便与战友和家人们共同分享。</h1><h1> 现在招远聚会的战友都已到家,订购的苹果正陆续收到,从微信中大家反馈的信息来看,普遍反映苹果好吃。如果还有哪些战友也想品尝,请与秦得友联系吧:“踏雪摘”苹果,80MM以上的每箱100元。</h1><p class="ql-block"><br></p> <h1>  当晚,回到酒店的战友们,为了给北京来的战友接风洗尘,在文峰酒店四楼宴会厅,大家欢宴一堂,重温前一晚战友招远聚会的欢乐气氛,席间,推杯换盏,笑声一片,好不热闹。</h1> <h1>  2017年11月26日早饭后,战友招远聚会圆满结束,秦得友和招远战友专程从家中赶来为大家送行,依依不舍的战友们,此刻已无任何语言来表达激动的心情,孙景全老连长满眼泪花,逐个与战友们握手道别……</h1><h1> 战友们的车子要开动了,伸出车窗的手,伸进车窗的手又一次紧紧地握在一起,再见啦,招远的战友们,再见啦,招远,我们还会再来的!</h1><h1> 应桓台战友李太成邀请,战友们离开招远后,沿荣乌高速向桓台驶去。</h1> <h1>  前往桓台的战友分乘三辆车,由于路途上需相互照应,到达桓台的时间不好确定,李太成和桓台战友在酒店外迎着寒风,等候了数个小时。见面后,大家分外高兴,太成直接上去拥抱住王鹤武老连长,我看见眼泪从太成的脸上径直流了下来。</h1> <h1>  当晚,部分战友下榻在桓台宾馆,与桓台战友合影留念。</h1><h1> </h1> <h1>  第二天,即2017年11月27日中午,应济南战友荆德桓相邀,战友们又相聚在泉城济南,荆德桓同时还邀请了在济南的原装甲兵的几位老同志与大家会面,席间,几位老领导虽年事已高,仍然谈笑风生,精气神十足。</h1><p class="ql-block"><br></p> <h1>  特别需要提到的是1965年入伍的坦修连老兵郑义海,听说战友们来到济南,不顾自己家中有病人,从医院提前赶来饭店,他是张国平的老班长,在部队时很照顾张国平,退伍后,张国平一直没能联系到他,分手四十五年后,在济南得以相见,真是:千里有缘来相会,泉城济南传佳音。</h1> <h1>  这次战友招远聚会,每到一处,战友们都是热情相迎、盛情款待,有的战友因入伍时间不同,相互之间并不熟悉,但是大家都是王杰部队的战士,坦修连的兵,仍然相见如故,没有任何陌生感。摆在宴席桌上的鲜花,见证着亲如兄弟的战友深情,愿战友之交像这束鲜花一样,相聚多姿多彩,往来地久天长。</h1> <h1>  战友招远聚会圆满结束了,回到家中的我,心情久久平复不下来,为了与战友们共同分享这次聚会的感受,我借助“美篇”做了一个图文集,现呈送给大家。我的出发点是如实记录下聚会的全过程,文字及图片很粗糙,敬请大家给以指教。</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