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边桥,一座有故事的桥!

那棵树(杨忠伟)

<h3>一大早,跟着导航在河内还剑湖区的历史老街里穿行。一路上摩托车、出租车、自行车、行人、摊贩挤满了街道。终于找到了这座满载着历史沧桑、战争毁坏痕迹的龙边大桥。</h3><h3>龙边铁路大桥由法国著名设计师埃菲尔设计,一家法国公司的两个建筑师Daydé和Pillé在1903年组织建成。1954年北越独立前这座桥的名字叫杜梅桥(Doumer),以纪念那时的法国驻印度支那总督,后来的法国总统,保尔.杜梅(Paul Doumer)。这座全长2500米的桥是当时亚洲最长的大桥。从1899年到1902年,有三千多越南工人参与了此桥的修建。</h3><div>由于这座桥的重要战略位置,即它是唯一一座横跨红河,连接河内和海防的桥梁,越战期间它遭到严重轰炸。第一次轰炸是在1967年,20架美军F-105战斗轰炸机将其中间一段炸毁。保卫这座大桥在树立河内英雄形象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当时许多诗歌都对保卫红河大桥大加赞颂。但是在1972年,美军开始使用激光制导的精准轰炸之后,龙边大桥有一年之久无法再次启用。</div><div>目前大桥上一些建筑组件仍然保持完好无损,但是很多地方还是被打了补丁修补弹孔。现在据说只有一半还保留原来的部件和结构。法国政府帮助越南政府搞了个大桥恢复项目并提供了贷款。 希望能将大桥恢复到原来的面貌。</div><div><br></div> <h3>首先见到的是龙边火车站,乘客不多。</h3> <h3>大桥一直在使用,一路上看到了火车、摩托车、自行车和行人。他们仍在这千疮百孔的桥上日复一日的走过。</h3><div></div> <h3>桥下摆饮料摊的小贩。</h3> <h3>一个清洁工在来来往往的摩托车中打扫桥面。</h3> <h3>在红河中穿行的多是运沙船。</h3> <h3>一个工人在看着船御沙子。</h3> <h3>远处的高楼表明城市在不断的现代化。</h3> <h3>透过红河边上小饭馆的窗户,龙边桥显得宁静而有小资情调。</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