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京剧,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被视为中国国粹。</h3><h3> 京剧为演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分布地以北京为中心,遍及中国。</h3><h3> 襄阳作为南北文化交汇之地,京剧艺术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广泛的群众基础。既有专业剧团,又有多个票房和为数不少的票友,更有众多的爱好者。</h3><h3> 热闹的樊城人民公园有一古色古香的亭子,亭子里聚集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是一批京剧艺术的追随者。其中有票友,也有专业人士,因此不能通称票友。不过,这些专业剧团的人士既已退休"上岸",称票友亦不为错。</h3><h3> 他们绝大多数已退休或离职,其中有专业剧团带"国"字号的演员和乐师,也有来社会各行业的人士。凭着对京剧艺术的热爱,自发地聚在了一起。除雨雪天外,每天上午,不请自到。常年保持在二十人左右。</h3><h3> 京胡、二胡、月琴、单皮鼓、檀板,一应乐器均是自带。不设音响,不用麦克风,原汁原味,一派天真。</h3><h3> 群里人才济济,乐队司鼓、琴师训练有素,演奏有板有眼。演员生旦净丑类型具全,唱念做打一丝不苟。风格流派,各有专擅,梅程荀尚,皆有余风。</h3><div> 今年七月以来,我到人民公园采风,近距离地接触到这一群人。我既惊叹他们丝丝入扣、字正腔圆的演奏演唱技艺,更欣赏他们包容、大气、诚挚、友善的为人风范。在他们那里,丝毫见不到文人相轻、艺不善传的狭隘习气,有的是狭骨柔肠、大义凛然的正气、豪气。</div><div> 我在思索,是什么力量凝聚着他们、改变着他们?</div><div> 近期,偶然听到友人说了一句"相由心生"的名言,我似有所悟。</div><div> 由此,我对文化自信、文化自觉、文化复兴的含义有了新的理解。</div><div> 感于斯,遂成此篇。</div><h3> </h3> <h3> 司鼓李先生,曾经是专业剧团的领导和专家。一支鼓棒,一副檀板,台前幕后、千军万马,指挥若定。</h3> <h3>坦诚交流,无私传帮带。</h3> <h3>韩先生,专业剧团国字号演员,擅长净角花脸。</h3> <h3>杨女士,人称杨二姐,市区某公园退休人员,专唱老生。</h3> <h3>邹先生,市区某公司退休职工,操琴入无我之境。</h3> <h3>中间操琴人马先生,业余高手。</h3> <h3>李先生,京剧票友,主唱老生,兼拉琴,打大锣。</h3> <h3>演唱者李先生,市区某医院退休职工,主唱净角。</h3> <h3>沈女士,市区某小学退休教师,擅长张派青衣。</h3> <h3>沈女士演唱已入佳境。</h3> <h3>黄先生,市区某大型企业退休职工,操琴师,又唱老生。</h3> <h3>谢先生,城区某局退休干部,琴师,京胡、月琴、三弦件件拿手。</h3> <h3>王先生,专业剧团退休人员,国字号伴奏师,擅长京胡、二胡。</h3> <h3>陈先生,市区某中专退休教师,操琴手。</h3> <h3>董先生,市区某事业单位退休职工,琴师,业余高手。</h3> <h3>张先生,城区某机关退休干部,群中年长者之一,擅长净角花脸。</h3> <h3>白先生,铁路退休职工,主唱净角。</h3> <h3>王女士,市区居民,酷爱京剧艺术,备有大量京剧戏装。</h3> <h3>王女士苦练武功十年,主演刀马旦。</h3> <h3>张先生,市区某大型企业退休职工,演唱以老生见长。</h3> <h3>万女士,市区某大型企业退休职工,主唱老旦。</h3> <h3>黄先生,擅长老旦、小花旦,所做兰花指,确有梅兰芳之遗风。</h3> <h3>郝先生,市区某单位管理人员,以唱净角花脸见长。</h3> <h3>图左操琴李先生,市区某企业退休职工。图右演唱者张女士,主唱青衣。</h3> <h3>钱女士,市区某商业企业退休职工,擅长荀派青衣。</h3> <h3>张女士,市区某小学退休教师,主唱张派青衣。</h3> <h3>孝顺的儿子带着年逾九十的老母亲来听京剧,母子多开心!</h3> <h3>年轻的母亲带着年幼的孩子来看京剧表演,神情多专注!</h3> <h3><font color="#010101">中国艺术源远流长,魅力无穷;传统文化春风化雨,润物无声!</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