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人生一世 ,草生一秋;无论何时何地何种体制,都需要有文化的人,有知识有智慧的人,这些无疑就离不开教育。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教育的期望也就更高。</h3> <h3> 在中国说起教育,似乎有点沉重,有点让人茫然,无论是虎妈猫爸,还是每年绕不开的高考。今天,我们不说那些沉重的话题,说点轻松愉快的,谈谈那些春风化雨的教育故事。</h3> <h3> 在中国人眼中,似乎没有考试就没有教育,其实教育不是只有考试,更不是简单灌输。他需要我们慢慢地生长,需要温度,需要阳光,需要雨露,更需要人类在自我成长过程中的不断修炼。</h3> <h3> 教育与文化有着不解之缘,需要剔除功利心,王阳明有超凡的思想眼光,他在明朝就发出了"别叫科举考试毁了孩子"的呼吁。</h3> <h3> 王阳明说:读书功利化的结果就是:"彼视学舍如囚狱""视师长如寇仇"。孩子们为了逃避课业负担,学会了撒谎偷奸耍滑,道德品质"日趋下流"。最终的结果"是盖驱之为恶而求其为善"。</h3> <h3> 以王阳明的观点,最先应该教的是道德,即如何做人,而不是如何提高成绩。用儿歌来培养兴趣,规定行为举止,养成生活好习惯,最重要的是引导读书兴趣。从而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h3> <h3> 所以,真正的教育是把受教育者教育成人,成为一个懂得为什么活着的人,他有起码的道德情操,是一个会思考、有判断能力的人。让他们对自己的学校生活恋恋不忘,回忆终生。你能猜出这里面有中学毕业近20年的学生吗?</h3> <h3> 点燃火焰是教育的使命,让年青人豪情满怀,激情飞扬,在青春的岁月就该有青春的活力。</h3> <h3> 我要飞得更高,这是教育的力量,更是文化的内涵,是每一个生命的梦想。</h3> <h3> 多姿多彩的生活,教会了我们要和谐共处,和谐才会更美。</h3> <h3> 教育是美好生活的准备。—斯宾塞</h3> <h3> 墨子认为教育就是大合唱,"唱而不和,是不教也"。老师是主唱,学生得跟着唱,重要的是"察类"和"明故":分辨思考能力。夸夸其谈,头头是道,没有正确的思考辨析,统统白搭。</h3> <h3> 美好的事情都是在愉快中实现的,"寓教于乐"就是最好的诠释,释放孩子的天性,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梦想,这是教育不可推卸的责任。</h3> <h3>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更是人生的方向盘;一个人去做自己喜欢的事,哪怕这件事情有千难万险,他都能坚持,但如果是去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情,哪怕这件事是轻而易举的,他也很难把事情做好。</h3> <h3> 爱是教育永恒的主题,说句实话,"学霸"也离不开爱的滋养;只要有了爱,就有了温度,有了责任,有了担当;这些美妙绝伦的舞蹈就足以诠释了主题。</h3> <h3> 父母想尽办法让孩子受到最好的教育,老师挖空心思把最好的教育带给学生,让孩子们在学习中体会交流的快乐,感受互帮互助的温暖。</h3> <h3> 每个人在自己生活的空间都不想被忽略,都想成为生活的主人,不想被控制,教育就应该培养社会的主人翁。</h3> <h3> 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去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这才是真正的教育。所以,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的知识和认识的堆积。</h3> <h3> 我最欣赏作家梁晓声对文化的阐释:文化是植根于内心的修养,是无需提醒的自觉,是在约束前提下的自由和为别人着想的善良。而教育则是文化传播的首要手段。</h3> <h3> 美丽的花朵,各有各的姿态,各有各的色彩,教育应当使每个人的天性得到健康生长,让孩子们自由成长、主动学习,当然,教育必须提供阳光,即使提供不了阳光,也不能挡住阳光。</h3> <h3> 回归心灵深处,教育其实引领着一种生活态度的彻底改变,从关注外在的索取追求到凝神触摸自己的内心生命,以及生命的意义或价值。</h3> <h3> 如果爱与逻辑有任何冲突,应该由爱来决定,如果心和头脑有任何冲突,必须先听心的。用心灵去唤醒孩子的心灵,才能涵养自己的心情,同时也涵养孩子的心情。</h3> <h3> 在浮躁的社会中做教育,更需要平静的心境。以平静的心对待孩子,坚守教育的质朴,去除一切功力的元素,让孩子在和谐的同心圆里快乐地长大。</h3> <h3> 让我们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以平静之心对待教育。</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