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30 :我与《红楼梦》

修篱种菊

<h3><font color="#010101">  记得我读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农村只有少数比较富裕的人家买得起黑白电视机,每天傍晚,邻居总是把他家新买的21寸黑白电视机搬出来放在院子里,乡亲们就搬张椅子坐在凹凸不平的红砖上耐心地等待八点档电视剧的开演。那时最流行的电视剧是王扶林导演的87版《红楼梦》和杨洁导演的83版《西游记》。我是一个忠实的电视迷,每晚八点到九点必定在场观看。如今想来,一个人年少时看《红楼梦》,是根本看不出什么味道来的,留在我记忆深处的电视剧《红楼梦》只是一些珠绕翠围,衣香人影而已,还有就是猜测扮演宝玉的演员到底是男生还是女生?心里想着那泥作的男人绝不可能长得那么清秀。后来才知道是欧阳奋强这个真男人演的,原来男孩子也可以长得像女孩子那般秀气,我算是心服口服了。</font></h3> <h3>  我年少时家里条件一般,父母根本没有闲钱供我买杂书看,周围的农村小伙伴情况大抵也跟我相似,所以我一直没有机会阅读《红楼梦》原著,假使那时我有机会得到这部大书,估计自己也是阅读不下去的,毕竟一个人年少时阅历少,再加上识字量不够,理解能力也有限。细细想来,一个人与一本书的相遇也要讲究机缘巧合。爱上阅读原著,我已到中年,在这里,我由衷地感谢刘心武老师,是他的那本《刘心武解密红楼梦全集》引领着我,带我细细阅读《红楼梦》这部传世巨作,开启我读书的慧根,让我真正领略了书中的人情冷暖与世态炎凉;也带我从此迈入文学的大门,喜欢读书,爱上写作,并一发不可收拾。</h3> <h3>  《红楼梦》是举世公认的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我是一个资深红迷,原著我已通读了两遍,最近又断断续续地在微信读书上阅读《脂砚斋评石头记》这本书。我喜欢阅读这本著作,大体上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h3> <h3>  《红楼梦》刻画了各色各样的人物形象,每个形象都带着自身明显的性格特质。曹公妙笔生花,不但仔细刻画了众多主要人物形象,比如林黛玉拈酸吃醋,多愁善感;薛宝钗品格端方,随分从时;贾探春机敏灵巧,自尊自强;史湘云不拘小节,才情超逸;王熙凤精明能干,阴险歹毒;贾宝玉聪明叛逆,善良多情等等。还详细刻画了诸多次要人物形象,比如有命无运的香菱,善于抓住机遇的小红,脾气刚烈的司棋,风流怯羞的秦钟,倚财仗势的薛蟠等等。人物众多,立体丰满,栩栩如生,无不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h3> <h3><br></h3><div> 《红楼梦》里面有很多精彩唯美的诗词,全书一共有93首,首首才藻艳逸,意境悠远。就拿《枉凝眉》来说吧,“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话?一个枉子嗟呀,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禁得秋流到冬,春流到夏!”这首曹公泣血而成的诗词,由著名作曲家王立平作曲,经陈力演唱,已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无论何时,或读或唱,总是叫人愁肠百结,凄婉感伤。又如《好了歌》“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姣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词文浅白,道理好懂,写尽了这人人争名夺利却只如朝露般的短促人生,读来不禁让人感慨唏嘘。</div> <h3>  《红楼梦》还花费了大量的笔墨描写了许多衣饰,让后人得以窥见封建王朝时期精美的服饰文化,比如描写宝玉第一次登场时的穿着打扮:头上戴着束发嵌宝紫金冠,齐眉勒着二龙抢珠金抹额,穿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红箭袖,束着五彩丝攒花结长穗宫绦,外罩石青起花八团倭锻排穗褂,登着青缎粉底小朝靴。又比如作者借林黛玉的眼睛来描写王熙凤的衣饰:这个人打扮与众姊妹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桂珠钗;项上带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褃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衣装刻画详细,后人通过研究该书的服饰文化,不但可以考究文本刻画的朝代,还可以取其服饰文化精髓,为今时尚潮流所用。</h3> <h3>  《红楼梦》是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爱情悲剧以及贾宝玉和薛宝钗的婚姻悲剧为主线,铺开了一个由许多有关人物构成的广阔社会环境。每个人物都有各自的喜怒哀乐,荣辱艰辛,每个人物故事都波澜起伏,引人入胜。譬如书中第六十回和第六十五回刻绘了尤三姐这个人物,尤三姐模样儿风流标致,又偏爱打扮得出色,自有一种万人不及的风情体态。贾珍、贾琏、贾蓉等好色之徒,对她颇为馋涎。但尤三姐不愿像姐姐那样遭人玩弄,她用泼辣作为武器,捍卫自己的清白。她看中柳湘莲后,就一心一意等他。但因柳湘莲认为宁国府多好色之徒,怀疑尤三姐也是个不干净之人,要索回定礼,刚烈的尤三姐在奉还定礼时拔剑自刎。尤三姐这个人物故事在全书中所占篇幅不大,但故事情节一波三折,扣人心弦。而像这样的小人物故事俯拾皆是,个个人物故事情节跌宕起伏,荡气回肠,发人深省。</h3> <h3> 此外,《红楼梦》里头还有好多华美的篇章,关于建筑的,美食的,美景的,医药的,宫廷礼仪的,整部大书内容详实,细致入微,无所不有。可以说,《红楼梦》的学问,横跨文学、哲学、史学、经济学、心理学、中医药学等多个学科,也难怪红学的兴起,上至政商学,下至工农兵,各行各业、各个阶层都不缺乏红学爱好者。</h3><div><br></div><div> “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这大约是《红楼梦》这部著作带给我最深刻的社会体验了。</div><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