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第一次,黄旭华推开了准备好的椅子,站着演讲</h1> <h3><br></h3><div> 2016年4月10 ,“院士回母校”活动由教育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中国工程院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联合发起,92岁的工程院院士黄旭华回到了母校上海交通大学,为学弟学妹分享了科研报国的人生经历。</div><div> 第一次,黄旭华推开了校方为他准备好的椅子,站着演讲!</div><div> 黄旭华说他的一生没有离开过核潜艇前线,这一路荆棘重生,坚持到现在靠的是无怨无悔。他勉励所有交大学子热爱祖国,自强不息、追求真理、顽强拼搏。</div><div> 在校庆演讲上,92岁的黄旭华推开了准备好的椅子,站着演讲的照片感动了不少人。</div><div> 黄旭华是上海交大1949届造船系校友、中国核潜艇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本想成为一名医生的黄旭华见到当时中国任人宰割的景象,毅然决定学习造军舰,抵御侵略,保卫国家。1958年,他参加核潜艇研发工作,为此隐姓埋名30年。他勉励即将毕业的学生们说,国防科研方面竞争非常激烈,一路十分艰苦,要有艰苦的生活和工作条件的心理准备。不能依赖外国高新技术方面的援助,也不能向“钱”看,一定要有奉献精神。</div><div><br></div><div><br></div> <h1>这一次,习近平搬开了准备好的椅子,请黄旭华到自己身边就坐</h1> <h3> 这一次,习近平搬开了准备好的椅子,请他到自己身边就坐</h3><div> 2017年11月17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内,习近平总书记会见参加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的600多名代表。当他回到队伍中间,准备同代表们合影时,看见了在后排站立的黄旭华和黄大发两位道德模范代表。总书记一把拉开前排的椅子,拉起两位老人的手,请他们到自己身边就坐。两人执意推辞,习近平一再邀请。最后两人坐在总书记身边,会场内响起了热烈的掌声。</div><div> 面对他们,习近平是那么亲切,他说,“你们这么大岁数,身体还不错。你们别站着了,到我边上坐下”,“来!挤挤就行了,就这样。”自然而然的举动,朴实真挚的话语,习近平率先垂范地教育了我们应该如何礼遇长者。会见结束后,习近平也语重心长对有关部门的同志说,给老道德模范让座,这是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这就叫人伦常情。</div><div> 而事后,两位老人都难掩激动之情。“我做梦也没想到,总书记竟然把我请过来坐到他身边,还问了我的健康情况。总书记对我们的关怀,我要回去传达,要让所有同志认识到我们任重道远,要再铸辉煌。”黄旭华说。</div><div> </div><div>这就是黄院士与两把椅子的故事!</div> <h3>第三次,英山县金铺中学,黄旭华指着椅子说:“金铺中学,学中铺金!三年前我来过的,就是坐的这把椅子!”</h3><div>2017年5月18日下午,年近93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先生再次回访英山县金铺中学! 2014年12月14日,黄旭华院士一行曾来到英山县金铺中学,与师生座谈,开展科普讲座,并向金铺中学赠送核潜艇艇模型。</div><div>中国工程院黄旭华院士一行,三年内两次来到大别山深处的同一所农村中学——英山县金铺中学,开展“院士走基层,科普进校园"活动,开创了“院士走进大别山,农村来了科学家”的先河,唤起同学们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热情,启发探索科学的奥秘,引领走进科学的殿堂!</div> <h3> 时代到处是惊叹骇浪,你埋下头,甘心做沉默的砥柱;一穷二白的年代,你挺起胸,成为国家最大的财富。你的人生,正如深海中的潜艇,无声,但有无穷的力量。</h3><div>试问大海碧波,何谓以身许国?青丝化作白发,依旧铁马冰河。磊落平生无限爱,尽付无言高歌!</div> <h3> 恪尽职守,你们彰显责任如山使命如天,铸就岗位奉献的丰碑。你们忠诚勤勉、精益求精、为国铸剑、为民服务,将事业做到极致,把平凡化为传奇。你们旨在高山之巅,为了挺起民族复兴的脊梁,向你们致敬!</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