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青石板<br>灰砖墙<br>旧水井<br>老黄猫<br>~~~<br>暖阳下的青莲巷<br>如同泛黄的古书<br>一直在那<br>~等你来回忆</h3> <h3>青莲巷小学座落在青莲巷里,朗朗书声,盈盈笑脸,给这条老街注入了很多的希望与活力。在暖暖的冬日里,孩子们和家长携手探访古街寻李白。</h3> <h3>青莲居士谪仙人,酒肆藏名三十春。湖州司马何须问,金粟如来是后身。李白自号"青莲居士"。青莲巷,又名青莲阁。因李白此居住而得名。巷子呈东西走向,东起忠诚街,西至解放路,长195米。全宽310米,条石路面,宽约3米,仅可走人。</h3> <h3>朵朵妈妈拉着朵朵的手,边走边看,她说:<br />多想留住这时光<br />不想让孩子长大!<br />又多想穿梭到未来,<br />看看多年后的他们<br />是否还是能记得<br />亲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br />能否马上喊出他们的名字<br />能否说出对方的糗事<br />能否记得这幽幽小巷,被磨的蹭亮的青石板……</h3> <h3>这就是那口史料中记载的李白取水研墨的井吗?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仙李白在陋室内取出纸笔,用井水研好墨,挥毫疾书,一气呵成了传诵古今的七言绝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耳熟能详的诗句为古老的巷子侵染了深厚的文化底蕴。</h3> <h3>昕怡妈妈嘱咐孩子铭记自己的童年,将这份记忆深深地藏在自己的心中,藏在那个叫做“天真”的地方。</h3> <h3>漫步青莲巷,威仔妈妈说:感恩过往,不畏将来,愿世间一切美好长驻!愿孩子们不负光阴,在爱的海洋里茁壮成长!<br>洽洽妈妈说:老街拆迁的脚步越来越近,青莲巷将消失成为人们心中的旧影片。马上,这里将重新开发,曾经的过往和正在发生的事也将成为人们心中影像的回忆。给孩儿们也来个十年之约,看脚下的这一方土有怎样的变化吧!</h3> <h3>巷中的姬记钟表老字号,秉承老巷人的信念与执着,一直延续至今。据说姬氏祖上曾花重金将此豪宅购买,后用作修表行。现在穿梭于小巷的人们每每于此依昔能感受得到它曾经的繁华!<br> </h3> <h3>在探究活动中,梓菡奶奶开心地咏诵:稚子读书郎,寻访青莲巷,拱门青石板,老井灰砖墙。仙人留胜迹,巷小天地宽。</h3> <h3>下面是换上新校服的青莲巷小学二(1)班的孩子以及他们的家长。在"以爱育爱,和谐发展”的青莲巷小学,定能"天生我材必有用",定能“仰天大笑出门去,坚决不做蓬蒿人!”</h3> <h3> 如今,走过青莲巷,摸着青莲阁牌坊,吟诵着李白的诗句,愿诗魂会融进我们的血液。通过吟诵诗文,一代代薪火相传,这就是文化传承,这就是文化传承的的力量。</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