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2017年11月24日,我校与常州星韵学校进行了语文教学研讨活动。此次活动,围绕"阅读课第一课时教学研讨"这一专题,分课堂展示与课后研讨两个板块进行研讨。我校全体语文教师和常州星韵学校的教师代表及江阴市校长培训班成员参与了此次活动。</h3> <h3> 潘雅频老师执教四年级下册的《宋庆龄故居的樟树》的第一课时。潘老师从文本分类教学的高度出发,抓住《宋庆龄故居的樟树》这一状物文的文体特征,精准地确定了教学内容,从字词的理解积累到句式的了解运用,从文本内容的理解感悟到文本表达的秘妙,都指向"品言会意",整堂课上尽情演绎了适合"这一篇"的"适切教法",真正是为"言语智能"而教。潘老师为老师们展示了一个"丰满""高效""灵动"的第一课时教学,给老师们做出了完美的示范教学。</h3> <h3> 前来听课的老师们能清晰地感受到学生是"从课堂里带走东西"的学生带走的不仅仅是知识,更多的是极为可贵的言语能力。</h3> <h3> 高翠萍老师执教了二上《绿色的和灰色的》第一课时。高老师在这堂20分钟的短课展示了二年级语文阅读课第一课时的教法与策略。</h3> <h3> 高老师遵循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老师提出的"从语文教学的视角解读文本,从儿童学习的视角设计活动,从课堂实践的视角优化过程。"这一语文教学活动设计理念,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根据儿童诗的特点,创造生动有趣的教学情景,带领孩子识体而读,浸润在第一课时的字、词、段、篇之中,感知由文字、声音唤起的形象和情感,"看到"、"听到"、"读到"绿色世界里那个与灰色相关的有趣故事。</h3> <h3> 两堂课结束后,我校何琼校长对这两堂课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并要求我校全体语文老师每人都完成一篇听课随笔,真正做到教研重"研",体现实验小学高水准的教研水平,切实提高教师自身的课堂教学能力!</h3> <h3> 两位老师的示范课结束后,潘雅频老师立刻组织我校老师们研讨了第一课时的教法,以"状物类"文本的教学设计为例,对此类文章作了文本解读,并总结了此类文本的教学设计依据与理念,就《宋庆龄故居的樟树》的第一、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为实例,详细讲述了文本解读的方法以及最大限度发挥教材为文本的教学价值的操作策略。这样的研讨可谓"吹尽黄沙始见金",让老师们树立了尊重教材、善待文本的意识,习得了把握教材的策略。</h3> <h3> 相信,此次活动中所呈现的课堂摹本和研讨所得会促发老师们更好把握教学设计与课堂驾驭的能力。</h3>